问题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研究术数,神秘学,神学?

回答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理性至上的时代,然而,术数、神秘学和神学依然有其研究者,并且拥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并非偶然,而是根植于人类深层的心理需求、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以及社会文化演进的复杂性。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至今仍有人研究这些领域:

一、 对人生意义和终极问题的追问:神学与哲学根基的延续

1. 人类普遍存在的形而上学需求: 无论科学如何发展,关于“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死后有世界吗?”这些终极问题的追问,始终是人类挥之不去的。神学,作为对这些问题的系统性思考和解释,自然有着其存在的土壤。即使科学能够解释生命的运作机制,但它往往无法提供关于存在本身意义的答案。

2. 宗教信仰的驱动: 世界上有数十亿人拥有宗教信仰。对于这些信徒而言,神学并非是抽象的研究,而是他们生活方式、道德准则和精神寄托的基石。神学研究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教义、历史、哲学基础,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现代社会。许多神学家也是牧师、神父等宗教领袖,他们的研究直接服务于其教派的传播和信徒的精神需求。

3. 对“神圣”体验的追求: 神学研究也包括对宗教经验的分析和理解。许多人在生命中经历过超越日常的“神圣”或“神秘”体验,而神学为这些体验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并帮助他人理解和追求类似的精神提升。

4. 道德与伦理的支撑: 许多宗教和神学体系提供了详细的道德和伦理规范,指导人们的行为。在社会快速变迁、传统价值观受到挑战的今天,人们仍然需要一个稳定、有深度的道德体系来作为行为指南,而神学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 对未知与神秘的探索:神秘学与人类好奇心的本源

1. 对超越现实的渴望: 人类不仅对“为什么存在”感到好奇,也对“存在之外”的世界充满想象。神秘学,如占星术、塔罗牌、灵媒、炼金术等,往往触及科学尚未完全理解或无法解释的领域,例如意识的本质、潜意识的运作、宇宙的隐藏规律等。

2. 个体经验的解释与指导: 很多人在面对人生重大决策、困惑或情感危机时,会寻求神秘学方法来获得指引。这些方法虽然缺乏科学的实证支持,但它们可能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慰藉、一种新的视角,或者是一种仪式感,帮助人们应对不确定性。例如,占星术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关于人与宇宙关系的隐喻系统,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和潜在的挑战。

3. 对历史与文化的钩沉: 许多神秘学传统拥有悠久的历史,与古代文明、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研究神秘学也是在研究人类历史、文化和思维演变的一部分。例如,炼金术不仅仅是关于物质转化的尝试,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和精神寓意。

4. 科学边界的拓展与交叉: 尽管有区别,但科学和神秘学有时也会在边缘地带产生交集。例如,量子物理学中关于观察者效应、非定域性等概念,在某些人看来,似乎与神秘学中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虽然这种联系常常是牵强的,但也反映了人们试图理解宇宙更深层奥秘的努力。此外,一些心理学流派(如荣格心理学)也关注原型、集体无意识等与神秘学有相似之处的概念。

三、 对规律与预测的追求:术数与人类对秩序的渴望

1. 预测与规避风险的心理: 术数,如命理学(八字、紫微斗数)、风水、易经等,其核心吸引力在于其声称能够预测未来、揭示命运轨迹,并提供趋吉避凶的方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对未来的掌控感和安全感的渴望。

2. 个性化与自我认知: 许多术数体系都提供了一套关于个体性格、能力、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的分析框架。通过这些分析,人们可以获得一种“被理解”的感觉,并以此来认识自己、规划人生,甚至在遇到挫折时,找到合理的解释。

3. 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 在许多东方文化中,术数是历史悠久、与传统生活方式紧密结合的一部分。许多人研究术数是为了传承家族的智慧,维护文化根基,或者从中获得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例如,在中国,很多人在生活中会参考风水来选择住宅或进行装修。

4. 模式识别与概率思考: 从更广义的角度看,某些术数可能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基于经验观察和模式识别的统计学或概率学思维的早期形式。虽然其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与现代科学有本质区别,但其背后反映了人类试图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寻找规律和联系的本能。例如,观察星象的周期性变化来指导农业生产,在古代是普遍做法。

四、 综合性因素

心理安慰和应对机制: 在面对压力、焦虑、失落或不确定性时,术数、神秘学和神学都能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希望和应对策略。它们提供了一种叙事,帮助人们理解和接受生活中的困难。
社群和归属感: 研究和实践这些领域的人们往往会形成特定的社群,在社群中相互交流、支持和认同,这满足了人类基本的社交需求。
学术和智力挑战: 对于某些研究者而言,这些领域也提供了一种智力上的挑战,他们致力于梳理其理论体系、挖掘其历史渊源、分析其哲学内涵,这本身就是一种学术活动。
商业和文化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术数、神秘学和神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庞大的文化产业,包括书籍、课程、咨询服务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传播和研究。

总结:

总而言之,尽管科学在物质和认知层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它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在精神、情感、意义和终极问题上的需求。术数、神秘学和神学之所以至今仍有研究者,是因为它们触及了人类内心深处对理解、希望、秩序、意义和超越的永恒追求。它们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人类在不断探索自身与宇宙的关系中的多重尝试。当然,对于这些领域的研究,也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区分其价值与局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高等教育”这个词的理解上,贫道觉得国内大部分人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世界上有很多学者们,也对巫术进行着研究,也是科学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巫术仪式的符号象征以及具体内容,对人类起源的探索有重大意义。

轻易的否定与谩骂,或是一棍子打死,这些其实只有认知处于蒙昧状态,心智不成熟时期的特征。

一个良好的教育,是教导我们如何以更加虚心谦恭的态度来认知这个世界。

如果文化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人不过就是一个会吃饭拉屎的机器,同样没有生存的意义。

但是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是目前这个星球上的最高智力的物种,所以,有觉悟的人一定会寻求意义,寻求生命价值。

以巫术研究为例,几百年前,西方大众提到巫术时,由于宗教原因,总是伴随着恐惧,并且强烈的有色眼光的视角下,一律视之为骗子,并斥之为恶魔般的行为。

后来文艺复兴后,反传统宗教开始出现,一些异教也开始复苏,一些著名的神秘学组织也成立了,虽然有些组织,比如黄金黎明之类曾经比较成体系,但是大多并也并没有足够令人可置信的理论与实践,最后也是内部分化不了了之。

到了18世纪,不少巫术研究者被认为是魔法师,也有很多理性主义者,认为这伙人不过是骗子。

像激进派的德国化学与植物学家约翰乔治出版了自己在西伯利亚的十年旅行,描写他年中,如何试图揭露真相的,他提出应该把巫师们直接抓起来劳动终身。

当然也有人指出,很多神秘学涉足的领域,实际上是一系列的精神现象,这个理论到了200年后才被一些研究者重新捡起。

前些年,俄罗斯的通灵大赛节目很火,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苏联时期,这些灵媒或是巫师们,都会被拘禁到监狱中,或者直接被处死。

实际上,直到20世纪的上半叶开始,得益于认知进步,科学突飞猛进发展,一些人类学者出现,开始记录与倾听全球各地的自然巫师活动,并深入进行交流。

同时很多,人类学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发现全球无论哪里,即使文化没有过交会的地方,巫师们却有很多极为相似的认知体系,甚至很多进入精神癫狂状态时,产生的幻觉也非常相似。

有一些学者为了更好研究,于是自己也去加入成为其中一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研究著作。

在美国,一个学者记录了自己拜访唐望巫师经历,出版后倍受欢迎,以美国为首的,六十年代开始掀起的灵性运动等,进行冥想、瑜伽、禅修、内观以及其他灵性实践。

总之,这些东西,不但是人类文化的一环,其中也有许多现代科学的值得研究的地方。

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已经大大不同了,现在很多人的思维认知水平,大概还停留在十九世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理性至上的时代,然而,术数、神秘学和神学依然有其研究者,并且拥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并非偶然,而是根植于人类深层的心理需求、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以及社会文化演进的复杂性。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至今仍有人研究这些领域: 一、 对人生意义和终极问题的追问:神学与哲学根.............
  • 回答
    关于气功研究至今仍活跃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背后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的需求,更夹杂着文化、社会乃至个体层面的多重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审视。历史的根基与文化的传承气功并非凭空出现的新事物,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养生保健传统。从古代道家、.............
  • 回答
    考研结束,紧接着就想到了留学,这个节奏真是够快的!确实,很多同学在考研的同时,心里也留了一扇窗给留学。现在才考完,问还有没有“赶趟”的学校,这得看你具体想去哪个国家,申请什么专业,以及你对“赶趟”的定义是什么了。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留学申请通常不是一个“考完就能立刻赶趟”的过程。 很多国家和学.............
  • 回答
    关于“绝对力量下任何套路都不堪一击”的信念,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文化、认知偏差及对格斗本质的理解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与文化的误解:传统武术的“神秘化”与现代竞技的“工具化”1. 传统武术的象征性与实用性割裂 很多中国民间武术(如太极拳、少林功夫)长期被赋予.............
  • 回答
    关于中医治愈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病症的传奇故事,至今仍有人相信,其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涉及文化传统、个体经验、对现代医学的认知局限、信息传播以及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以下将尝试详细阐述:一、 历史与文化的深厚根基: 悠久的历史与实践经验的积累: 中医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里,通过无.............
  • 回答
    要说为什么现在还有人把网络小说和我们通常语境下的“文学”混为一谈,这事儿可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得先明白一个事儿,就是“文学”这词儿,它本身就是个动态变化,边界模糊的东西。你今天拿个古诗词跟鲁迅的杂文放一块儿比,大家可能觉得没啥问题,但你要是拿古诗词跟今天网络上那些修仙打怪的网文放一块儿,那感觉就不一.............
  • 回答
    关于曹操是否在徐州以外的州郡进行过屠杀,这确实是一个在历史讨论中持续存在,并且存在一定争议的话题。尽管在徐州屠城这件事上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将其延伸到其他地区,则更多地依赖于推论、对当时战争残酷性的普遍认知,以及对曹操行为动机的解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曹操屠徐州”是历史记载相对清晰的事件。在《三.............
  • 回答
    “美国出兵伊拉克是为了石油”这种说法之所以至今仍有市场,甚至被不少人奉为“真相”,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它并非一个简单的“阴谋论”,更像是一种复杂的叙事,它抓住了人们对权力、利益以及战争背后真实动机的天然疑虑,并将其放大和固化。首先,我们得承认,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国际政治中的分量毋.............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尤其是在三鹿奶粉事件过去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人对三鹿抱有好感,甚至在某些讨论中为其辩护。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复杂原因,这其中包含了记忆的变异、信息传播的机制、情感的联结,以及社会心态的某些侧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记忆并非总是如实记录历史,它会受到各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提起 2011 年小牛,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诺维茨基,感觉就像是“诺维茨基一人带领球队夺冠”的剧本。但如果你仔细扒拉一下那支球队的构成和打法,你会发现说他们是“单核”其实并不完全准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说法。为什么会出现“单核”的印象?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儒家文化早就断层了,为什么现在还有人总是说是儒家文化害了中国?”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当下中国社会一个相当普遍且复杂的情绪。一方面,许多人认为儒家思想的某些方面确实对现代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而另一方面,又有人会质疑这种“断层说”,觉得这是一种简单化的解读。要详尽地聊这个话题,得把时间线拉长,把脉.............
  • 回答
    索维尔会议,特别是第五届(1927年)的那次,确实是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不过,要说玻尔在会上“驳倒”了爱因斯坦,这是一种过于简化和不准确的说法。他们的争论更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哲学和物理学思想的碰撞,至今余波未平。在索维尔会议上,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以玻尔为代表)与爱因斯坦的观点之间的.............
  • 回答
    虽然 Windows 10 发布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确实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没有选择升级。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很多用户在权衡利弊后,觉得继续使用旧版本系统也未尝不可。让我来详细说道说道,尽量避免那种机器兮兮的“AI味儿”。首先,兼容性问题是很多人最关心也是最普遍的顾虑。很多用户的工作流程或者.............
  • 回答
    时至今日,前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框架、库层出不穷,号称能解决一切问题。在这种浪潮下,仍然有大量开发者,甚至可以说是主流的开发者群体,在日常项目中频繁使用 jQuery 和 Bootstrap,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它不是因为开发者们“落伍”或者“偷懒”,而是基于一整套非常现实且务实的考量。.............
  • 回答
    这问题我也有点好奇,你说现在信息这么发达,科学普及得也挺好,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呢?我琢磨着,这事儿可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里面门道儿可多了。首先,咱得承认,人这辈子,总会有遇到过不去坎儿的时候。 你想啊,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遇到生老病死,遇到事业不顺,遇到感情波折,这些都是再正.............
  • 回答
    你问到了一个非常沉重且普遍存在的困境。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在遭受侵害后选择沉默,不报警,或者即便报警也觉得举步维艰,这背后有着多方面交织的原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不敢”,而是深植于社会文化、制度认知以及个人创伤经历的复杂综合体。首先,从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层面来看,很多传统观念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 回答
    王一博的演技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一些观众的质疑,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观众的期待、演员自身的成长轨迹、作品的质量以及网络舆论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聊聊:1. 观众期待的不断拔高与“流量”演员的标签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王一博作为一名“顶流”偶像,他的观众基础和关注度是巨大的。这意味着.............
  • 回答
    你问到这个点子可太有意思了,因为“LOL抄袭Dota”这个说法,在游戏圈里真的是绕来绕去,经久不衰,估计能从Dota 1时代聊到今天。这背后啊,其实是玩家们对游戏起源、设计理念,以及商业化模式不同理解的一场“公案”。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还是有人这么说,并且这说法背后到底有什么东.............
  • 回答
    关于肖战事件,时至今日仍有粉丝坚称他“没错”,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绝非简单的“黑白分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表层的争论,深入探究其根本原因。首先,核心在于“粉丝”这个群体的特性。 饭圈文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高度凝聚、情感驱动的社群。在这个社群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中国人对“贵族精神”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口号,虽然代表了一种反抗精神,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对所有形式的“贵族”的否定。同时,当下很多人鼓吹欧美贵族,其背后也有着多重原因。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