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于医生来说,什么样的病人属于“优质病人”?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让医生们思考的。谈到“优质病人”,其实不是指病人本身“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说,在医疗诊疗的过程中,哪些病人能够让医生更顺畅、更有效地提供帮助,从而达成最好的治疗效果。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说说。

首先,信息传递清晰、准确的病人,这绝对是医生眼中的“宝贝”。

病史陈述完整且有条理: 很多时候,病人可能因为紧张或者对医学术语不熟悉,描述起自己的症状会有些混乱。但如果病人能做到,比如按照时间顺序,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具体是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诱因,服用过什么药物,效果如何,有没有过敏史等等,把这些信息掰开了、揉碎了,有逻辑地告诉医生,那简直是事半功倍。医生可以更快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问诊和猜测。
客观描述,避免夸大或轻描淡写: 有些病人可能因为担心,会把小毛病说得像天塌下来一样;也有的病人出于坚强或者不想给医生添麻烦,会把严重的症状轻描淡写。医生需要的是客观的事实,一个准确的描述,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疼痛像针扎一样,持续了3个小时,每次持续2分钟,跟吃饭没关系”和“肚子疼”是完全不同的信息量。
对自身病情有一定了解,但不过度解读: 现在网络发达,很多病人会提前在网上搜索自己的症状。如果病人能做到,是带着疑问来,例如“我看网上说可能是XX病,您觉得呢?”,而不是直接断定“我肯定就是XX病,给我开XX药”。医生更乐于和那些愿意学习,但又明白医学专业性,不会完全否定医生专业判断的病人交流。

其次,配合度高、执行力强的病人,也是医生十分看重的。

认真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医生开出的药方,是基于对病情和药物作用的专业判断。病人能够按时、按剂量服用,并且坚持完一个疗程,对恢复健康至关重要。很多时候,病情没有好转,不是药不对,而是病人没有好好吃药。
按时复诊,及时反馈: 很多疾病需要长期观察和调整治疗方案,按时复诊,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病人感觉不适,即使不是复诊时间,也能及时告知医生,让医生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是等到问题变得更复杂。
理解并配合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有些检查可能不那么舒适,有些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耐心。理解这些必要性,积极配合,对于诊断和治疗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帮助。比如,做内窥镜检查,病人如果能放松配合,医生就能看得更清楚。

再者,尊重医生专业性,且理性沟通的病人,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 医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万能,但大多数情况下,医生的建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病人能够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并与之积极沟通,而不是一开始就充满质疑,这有助于建立一个积极的合作关系。
理性表达诉求,理解医生的难处: 医生每天面对大量的病人,他们也可能面临资源限制、时间压力等问题。理性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诉求,并尝试理解医生的处境,比如在非紧急情况下,不要要求医生立即打破常规,这能让沟通更加顺畅。
积极参与决策,但不是主导: 现在的医疗模式更强调“共同决策”。医生会向病人解释病情、治疗方案的利弊,并听取病人的意愿。一个“优质病人”会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最终会听取医生的建议,并将治疗的主导权交给专业的医生。
不带个人偏见或预设立场: 有些病人可能因为看到了一些负面新闻,或者听说了一些不靠谱的“偏方”,从而带着预设的立场来就诊。这反而会阻碍医生进行客观的评估和治疗。

最后,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的病人,对康复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很多疾病的恢复,不仅需要药物和治疗,也需要病人自己的精神支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愿意学习和了解自己的病情: 积极了解自己的疾病,掌握一些自我管理的技巧,比如某些慢性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这样的病人,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医生眼中的“优质病人”不是指病人有多么“完美”,而是指他们能够以一种开放、合作、信任、尊重的态度与医生互动,并且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并积极配合治疗。这样的病人,不仅能让医生的工作更有效率,更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健康。这是一种良性的医患互动,对双方都有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医生不能完全算作同一个群体。


对于底层搬砖医生来说,优质都是大体一样的,

脾气好,懂礼貌,遇到问题合理解决不闹事。

最好,能听完风险说:我不做了,我去郑州再看看。


搬砖医生会掐着自己大腿来掩盖内心喜悦,顺便保持严肃,

毕竟这手术风险大花费高在这还不成熟,术后出点事情没谁承受的了,去省里对所有人都好,

于是让病人签完所有单子,再一脸惋惜告诉上级病人要走,抱着腿都没拦住。




对于食利医生来说,优质不再是这些表面功夫。

优质的定义变成能放支架/吻合器/人工髋/。

只要能让他放进去,挨顿骂甚至挨打也未尝不可。

(麻醉画外音:手术很成功,但病人无了)



所以当搬砖医生告诉食利医生,“那个病人签字出院了”以后,

食利医生会大骂一声,并立即打电话给门诊部要求将自己周六半天门诊改成一天,

并要求搬砖医生陪同拍摄抖音。

标题已经拟好了,定周六下午六点六分发布:

『这个医生医者仁心,放弃周末为患者解决病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