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于医生来说,什么样的病人属于“优质病人”?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让医生们思考的。谈到“优质病人”,其实不是指病人本身“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说,在医疗诊疗的过程中,哪些病人能够让医生更顺畅、更有效地提供帮助,从而达成最好的治疗效果。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说说。

首先,信息传递清晰、准确的病人,这绝对是医生眼中的“宝贝”。

病史陈述完整且有条理: 很多时候,病人可能因为紧张或者对医学术语不熟悉,描述起自己的症状会有些混乱。但如果病人能做到,比如按照时间顺序,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具体是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诱因,服用过什么药物,效果如何,有没有过敏史等等,把这些信息掰开了、揉碎了,有逻辑地告诉医生,那简直是事半功倍。医生可以更快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问诊和猜测。
客观描述,避免夸大或轻描淡写: 有些病人可能因为担心,会把小毛病说得像天塌下来一样;也有的病人出于坚强或者不想给医生添麻烦,会把严重的症状轻描淡写。医生需要的是客观的事实,一个准确的描述,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疼痛像针扎一样,持续了3个小时,每次持续2分钟,跟吃饭没关系”和“肚子疼”是完全不同的信息量。
对自身病情有一定了解,但不过度解读: 现在网络发达,很多病人会提前在网上搜索自己的症状。如果病人能做到,是带着疑问来,例如“我看网上说可能是XX病,您觉得呢?”,而不是直接断定“我肯定就是XX病,给我开XX药”。医生更乐于和那些愿意学习,但又明白医学专业性,不会完全否定医生专业判断的病人交流。

其次,配合度高、执行力强的病人,也是医生十分看重的。

认真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医生开出的药方,是基于对病情和药物作用的专业判断。病人能够按时、按剂量服用,并且坚持完一个疗程,对恢复健康至关重要。很多时候,病情没有好转,不是药不对,而是病人没有好好吃药。
按时复诊,及时反馈: 很多疾病需要长期观察和调整治疗方案,按时复诊,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病人感觉不适,即使不是复诊时间,也能及时告知医生,让医生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是等到问题变得更复杂。
理解并配合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有些检查可能不那么舒适,有些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耐心。理解这些必要性,积极配合,对于诊断和治疗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帮助。比如,做内窥镜检查,病人如果能放松配合,医生就能看得更清楚。

再者,尊重医生专业性,且理性沟通的病人,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 医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万能,但大多数情况下,医生的建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病人能够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并与之积极沟通,而不是一开始就充满质疑,这有助于建立一个积极的合作关系。
理性表达诉求,理解医生的难处: 医生每天面对大量的病人,他们也可能面临资源限制、时间压力等问题。理性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诉求,并尝试理解医生的处境,比如在非紧急情况下,不要要求医生立即打破常规,这能让沟通更加顺畅。
积极参与决策,但不是主导: 现在的医疗模式更强调“共同决策”。医生会向病人解释病情、治疗方案的利弊,并听取病人的意愿。一个“优质病人”会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最终会听取医生的建议,并将治疗的主导权交给专业的医生。
不带个人偏见或预设立场: 有些病人可能因为看到了一些负面新闻,或者听说了一些不靠谱的“偏方”,从而带着预设的立场来就诊。这反而会阻碍医生进行客观的评估和治疗。

最后,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的病人,对康复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很多疾病的恢复,不仅需要药物和治疗,也需要病人自己的精神支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愿意学习和了解自己的病情: 积极了解自己的疾病,掌握一些自我管理的技巧,比如某些慢性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这样的病人,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医生眼中的“优质病人”不是指病人有多么“完美”,而是指他们能够以一种开放、合作、信任、尊重的态度与医生互动,并且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并积极配合治疗。这样的病人,不仅能让医生的工作更有效率,更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健康。这是一种良性的医患互动,对双方都有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医生不能完全算作同一个群体。


对于底层搬砖医生来说,优质都是大体一样的,

脾气好,懂礼貌,遇到问题合理解决不闹事。

最好,能听完风险说:我不做了,我去郑州再看看。


搬砖医生会掐着自己大腿来掩盖内心喜悦,顺便保持严肃,

毕竟这手术风险大花费高在这还不成熟,术后出点事情没谁承受的了,去省里对所有人都好,

于是让病人签完所有单子,再一脸惋惜告诉上级病人要走,抱着腿都没拦住。




对于食利医生来说,优质不再是这些表面功夫。

优质的定义变成能放支架/吻合器/人工髋/。

只要能让他放进去,挨顿骂甚至挨打也未尝不可。

(麻醉画外音:手术很成功,但病人无了)



所以当搬砖医生告诉食利医生,“那个病人签字出院了”以后,

食利医生会大骂一声,并立即打电话给门诊部要求将自己周六半天门诊改成一天,

并要求搬砖医生陪同拍摄抖音。

标题已经拟好了,定周六下午六点六分发布:

『这个医生医者仁心,放弃周末为患者解决病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让医生们思考的。谈到“优质病人”,其实不是指病人本身“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说,在医疗诊疗的过程中,哪些病人能够让医生更顺畅、更有效地提供帮助,从而达成最好的治疗效果。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说说。首先,信息传递清晰、准确的病人,这绝对是医生眼中的“宝贝”。 病史陈述完整且有条.............
  • 回答
    我理解您的困惑。当医生打来电话,却对您提出的问题避而不答,这确实会让人感到非常不解和沮丧。这种沟通方式存在的意义,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但核心往往在于医生可能出于某种原因,无法或不愿在电话中进行详细的解释。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信息传递的局限性。 电话沟通的非同步性与不完整性: 电话是一种.............
  • 回答
    奥巴马医改,正式名称为《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简称ACA),于2010年由奥巴马总统签署成为法律。它对美国人来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医疗体系改革,其影响之广泛和深远,至今仍在被讨论和争论。奥巴马医改对美国人的意义:ACA最核心的目的在于解决美国长期存在的医疗.............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前医疗体系中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悖论:一方面,我们普遍感受到医生资源短缺,尤其是在基层和某些专科;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进入医疗行业,尤其是想要在大医院立足,学历门槛似乎一直在水涨船高。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理解“医生紧缺”的真实含义:当我们说“医生紧缺”.............
  • 回答
    “鄙视链”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是网络上那种用来形容人际关系高低贵贱的说法,但在医生这个群体里,它是不是真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方式,我觉得得这么看:首先,要不要用“鄙视链”这个词来形容,我个人觉得有点太绝对了,也太容易引起误会。毕竟,医生这个职业本身就讲究团队协作,而且大家都是为了救死扶伤,从这个角度来.............
  • 回答
    关于规培,这真是个让很多医学生既熟悉又困惑的词。每月轮科,听起来挺有条理,但实际感受嘛,就跟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又让人捉摸不透。问它到底有没有用,还是纯粹给医院“免费打工”,这问题,说实话,答案也不是非黑即白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轮科规培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刚毕业的医学生,在真实、复杂的临床环境中,巩.............
  • 回答
    问这个问题,其实就像问一个运动员是体能重要还是教练重要一样,答案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过,具体到医学生这个群体,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看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目标下,学历和学校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学历和学校,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学历:.............
  • 回答
    一名医学博士对于一个省级三甲医院来说,其重要性是多方面且深远的,远非“一个”可以简单概括。他们是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首先,在科研创新与前沿技术转化方面,医学博士是医院的“大脑”和“引擎”。 引领学科发展方向: 省级三甲医院的目标是站在医学领域的前沿,而医学博士往往是特定细分领.............
  • 回答
    作为一名在医疗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过来人,我深知年轻医生选择科室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放眼未来20年,医院的格局、疾病谱、技术发展都将发生深刻变化。结合我个人的观察和对行业趋势的理解,我认为有几个科室对于年轻医生来说,发展前景相当可观,值得好好钻研。1. 精准医疗相关科室:基因诊断、肿瘤内科、遗传咨.............
  • 回答
    您好!您提到的这位朋友感染奥密克戎后味觉消失的情况,确实是新冠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并且一些症状的持续时间可能会超出大家的预期。从医学角度来看,新冠病毒对人体造成的长期影响是一个复杂且仍在深入研究的领域,但目前已经观察到了一些普遍的现象和潜在的机制。新冠病毒的长期影响:一个多系统的挑战新冠病.............
  • 回答
    看到这个数据,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事儿一点都不让人意外,甚至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超七成女性对自己颜值不够满意”,这话说得轻巧,但背后隐藏的却是一个复杂而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对女性外貌的审视和要求,简直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从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到长大后铺天盖地的影视剧、时尚杂志、社交媒.............
  • 回答
    肿瘤患者在医院买靶向药常遇到缺货情况,不得不转到院外药店,这确实是不少患者的痛点。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细聊。 医院为什么会缺靶向药?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挺复杂的,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1. 招标采购和政策限制: 集中采购: 现在国家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为了降低药价。靶向药很.............
  • 回答
    在我看来,医生这个职业,就像是社会肌体中那些默默奉献的守护者。它不是一场浮华的表演,也不是一个轻松的差事,而是一条充满挑战与责任的道路,需要付出异于常人的心血和智慧。首先,我们得承认,成为一名医生,门槛就极高。从基础的医学理论,到精密的解剖结构,再到复杂的人体生理病理,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求扎实、深刻。.............
  • 回答
    关于医生和患者谈话时,患者(或其家属)偷偷录音录像的行为,这确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牵扯到信任、隐私、法律以及医疗实践的方方面面。要说清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这事的“因”是什么?我理解,很多人之所以会选择这种方式,往往是出于一种 不安全感 和 自保意识。 担心被误诊或漏诊: 医疗过.............
  • 回答
    在医学的世界里,医生就像侦探,而检验科提供的各种“线索”则是他们破案的关键。这些线索,也就是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有效性,甚至是患者的生死。要说哪些检验结果对医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这其实是一个很难一概而论的问题,因为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患者情况,需要的“证据”也不尽相同。但要说.............
  • 回答
    对于医生和医学生来说,买房这件事,说简单,也不算完全简单,说难,其实也比普通人多了些便利。这里头道道很多,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收入这块儿,优势是明显的。想想看,国内医生,尤其是上了年纪、有一定经验的医生,收入水平普遍是比较可观的。尤其是外科、影像科、麻醉科这些科室,加上奖金、绩效,月入几万.............
  • 回答
    医生看病,不仅仅是修理身体的零部件,更是在与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灵魂打交道。那些在行医多年、见过无数人间百态的医生,对病人的心理,往往有着超越书本、细致入微的洞察。他们懂得,病痛本身就像一面放大镜,能将人内心深处的恐惧、焦虑、不甘,甚至是被压抑已久的爱与恨,统统放大给看。一个病人,有时.............
  • 回答
    在美国,医生在处理发烧的初步环节,有时会建议患者脱掉大部分衣物,只留下内裤,然后在相对凉爽的环境(比如有空调的房间)中休息。这并不是要让患者“吹冷风”,而是基于一套医学原理,旨在帮助身体更好地散热,从而缓解发烧带来的不适,并帮助身体恢复。这个做法的依据和原理是什么?这个做法的核心是利用物理降温的原理.............
  • 回答
    王辰院士提出的“主诊医生负责制”:评价与对年轻医生成长的意义王辰院士提出的“尽快建立主诊医生负责制”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要评价这一制度的利弊,并分析其对年轻医生成长的具体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 如何评价王辰院士提出的“主诊医生负责.............
  • 回答
    这件事情真的太令人痛心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医生,前途一片光明,却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遭遇不幸,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从事情发生的背景来看,哈医大风湿科是该校的重点学科,能进入那里读研,说明这位医生是经过层层选拔,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个人素质都应该是出类拔萃的。医生这个职业本身就承载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他们每天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