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建议推广。
潮汕、客家、雷州地区均可以参照举办本地方言相关的活动。
---更新--
因为今天早上被点赞提醒回来,承包了我一早上笑点。。。见下图
---更新---
这个答案效果超出了预期,建议游览评论区,答主本人推荐了一些粗暴的人身攻击之外的典型心态置顶,欢迎贡献热度。终于等到了这句地道的评论,激动。
感慨一下广州还是越来越包容了,主要因为两点: 1. 相对其他一线城市依然较低的物价 2.普通话的普及(当年来广州去哪里第一反应还是和你说粤语,现在完全不同)。
很有意思,从不折叠,竟然评论区这么多人以为是答主操作的,答主可是从折叠区捞出了好几个回复(可惜捞不起自己)。。。
---原答案---
广东本土主义比全国其他发达地区严重多了,这就是所谓的山高皇帝远吧,也是香港独立倾向的文化土壤之一。一个地区寻求独立身份认同,一般都是靠语言习俗等文化层面的东西,朝鲜韩国为了去中国化当年做了很大的切割。实在听不懂就问一句,难懂的甚至完全听不懂的方言,客观上造就了文化隔阂,为形成独立的“小群”提供有效的身份认同与凝聚力,这句话同意吗?
客观上来讲粤语这些年影响力已经减弱了,但是粤语生存状态之于广州远比北京,上海等等其他地区好得多,如果不是因为香港过去积攒下来的文化输出的基础,粤语早就没有现在的地位了
长大了才明白当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文字等等的意义,小时候真的不太明白
所谓保护地方本土文化,和国家一体化本来就是矛盾的
很多人20年前可能都没全国到处转过,景象和现在完全,随着交通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电话电视互联网带来的资讯信息一体化,国家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伴随而来的就是“特产”的凋零,“传统手工艺”的失传,多地特色建筑的消失,这个代价对于全国绝大多数人来说,值得
方言的形成和地形有很深的渊源,湖南这种多山多丘陵地带,其实很容易形成隔一个村就听不懂的方言生态,少数民族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方言和独特文化保留传承还是有文化上的意义,但是粤语和一些快消失的比如纳西族文化什么的差得十万八千里,排队轮也轮不到粤语
北京上海早就走完了这个过程,广州作为商业发达的中心城市之一,如今依然有如此强烈的广府文化认同,真的很有意思
PS:建议围观群众一定要游览一下评论区,好好体会一下捍卫粤语的人都是什么心态,应该就明白为什么捍卫粤语这个行为多招黑了,广东尤其广州是全国人民的呦~,比较好玩儿的是,香港鄙视广州的粤语哈哈~
初刻拍案惊奇:(PS:知乎人均年薪百万,好巧不巧,我也是耶!这位被挂出来后后面就直接骂人了~虽然回复几万收入都没了,但是非常踊跃发言!我推荐粤语骂!)
二刻拍案惊奇:(PS:这个心态为数不少,钱要赚全国的不好意思广州就是我家的,来了我家就要讲我家的方言,问题广州是你家的吗?)
三刻拍案惊奇:(为这位点赞,知乎上评论区这样子的人现在不多见了)
四刻拍案惊奇:(大多数绕弯弯,佩服这位仁兄的坦诚~)
请问,你听过四川话新闻?看过潮汕话电影?听过武汉话地铁播音?看过东北话教材?……我寻思着这么多方言在推普大环境下也没嚷嚷着要灭绝啊
我们粤语呢,广东电视台有粤语节目、粤语情景剧、粤语配音电影;地铁公交有粤语播音;珠江体育有粤语解说世界杯;报纸有粤语学习专栏;书店有粤语通识教材;微信语音输入三种语言粤语为其一……粤语简直是方言中影响力航空母舰啊
所以讲真啊,我一直搞不懂粤语如此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有被打压的错觉。粤语是个好东西,但某些讲粤语的人也不至于那么作吧?也可能是近几十年港澳珠三角经济发展优势,致使越来多讲粤语的人自带优越感了。90年代广东引入大量内地人才建设,遇到沟通障碍,大部分内地人首先想着是学习粤语,早一批移民听粤语一点都没问题,为什么讲不好呢,因为不少本地人拒绝和内地人说粤语、嘲笑内地人口音啊,在一个类似答案下,有一个评论说“讲粤语是身份认同,北佬讲粤语很出戏……”更有甚者叫嚣“保留粤语,只有驱逐外地人”........还有我时常提到的例子,网红“大包在广州”在广州的东北妹子,自制视频模仿老广生活,本来是挺好的推广粤语现象的,结果评论里高赞的经常是“不是广州人为什么要讲白话”,“讲不准白话为什么要讲”……种种大白话就是外地人不配讲粤语呗,我大粤语自古以来如此高贵,岂是你等下等内地人配学的?所以,某些举着撑粤大旗的人请扪心自问,你们真的在乎有多少人讲粤语?还是在乎的是自己的优越感?真想推广粤语的,请从你自己做起,多鼓励外地朋友同事讲粤语,不要嘲笑外地人的粤语口音教他们融入老广生活,这比树立粤普对立有效多了。如果某些人不改变心态,粤语啊就自己玩好了呀,不要给国家扣一个打压粤语的帽子、给外地人扣一个文化侵入的帽子啊,要在这杠的人,麻烦你举出一个国家打压粤语的实例。
再讲推普这事,推行官方语言普及义务教育难道不是一个国家应该且必须做的事吗?我的一个长辈1979年考入中大,他回想起入学,印象最深刻的是班里学生各式方言口音,大家互相听不懂,他作为班长组织活动,浓重的广普经常闹出误会,我国地方最高等学府学生最基本的沟通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教育发展啊?没有推普和没有简体字一样,就没有我国普及教育的极速发展,我们其实都是推普的受益者。现在呢,放下筷子骂娘了,说政府是强行推普,仿佛受到政治迫害一般委屈,听哥一句,你这活在殖民地一般的痛苦心态,不如早日移民解脱。
讲回华师附小的这事,我双手双脚坚决支持,不过理由不是啥保护粤语,而是这个方式能鼓励更多的内地移民后代学习粤语,而不是让想学习粤语的孩子只能在嘲笑中偷偷学(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就这样学习粤语长大的)
哈哈最后必须要挂一个评论“我们强烈要求粤语作为入户的基本要求”——哈哈,我同意,在广东掀起学习粤语的热潮,强烈建议这位网友立刻开始行动,首先成为人大代表提议案,然后推动立法,另外开始制定粤语入户考核标准(因为每个地市县有差异,记得各地市县市都要制定差异化标准)。或者成为广东省省委,推动相关事项。渠道都是现成的,就等这位网友施展才华了!粤语的未来就指望这位网友了!
广府人觉得普通话打压他们的粤语,然而在省级电视台推广粤语难道不是打压客家话和潮汕话?真驰名双标
这很不好,坚决抵制。第一,这是在为狭隘的地域主义开绿灯,步香港分离主义后尘,有悖于伟大的民族复兴进程。第二,这会伤害到广大不懂粤语的同胞感情,尤其是华师附小有许多非广州城内口音母语的师生,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第三,扶持方言会影响广州现代、文明、开放、包容、国际化的城市形象,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建议严查在广州推广粤语的行为和个体,同时在各大中小学校设立国语日,每逢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要在课外说普通话,传承国语文化。
认真的。首先请勿引用抖音上自媒体营销号写的新闻稿,遍地挖坑。如「每逢周四,除了课堂上课,全校师生其它时间都用粤语交流」这种规定看起来非常吊诡,既不科学,也不具备可执行性。搜了一下其它相关报道,发现传统主流媒体讲的都是:「每逢周四在校内举办有关粤语日的系列文化活动」(见大洋网、金羊网、广州日报),这样看起来还比较合理。
不过这种活动对于粤语传承的帮助,就和以前学校搞英语节/英语日/英语活动周对传承英语文化的贡献差不多。只能说像华师附小这类非本地师生占多数的学校能这么做是一种不错的尝试。粤语区真正缺乏的是将粤语内容教材化、方言科普课堂化并有效推广。如果真是一星期特别安排一天规定要讲粤语,本质上和暴力推广一种语言没有区别,还可以解读为其它时间是被禁止的,这才是十分荒诞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