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本动漫中冒犯女性的片段屡见不鲜?

回答
日本动漫中存在冒犯女性的片段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社会文化、历史背景、行业生态以及创作生态等多个方面。以下将详细探讨这些原因:

1. 日本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

性别刻板印象的根深蒂固: 传统日本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和行为有比较明确的期待,女性常被定位为温柔、顺从、以家庭为重、缺乏独立性。这些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了动漫作品中,导致一些角色被塑造成符合这些预设的形象,有时甚至走向极端,成为性化或被物化的对象。
男性凝视(Male Gaze)的影响: 很多动漫的创作者、观众群体以及商业推广都以男性为中心。在“男性凝视”的视角下,女性角色往往被设计成满足男性观众的幻想和欲望,她们的外形、性格乃至行为都可能被刻意强调性吸引力,从而忽视了她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复杂性。
历史上的“女性形象”塑造: 过去的一些文学、戏剧和艺术作品中,也存在对女性的刻板化描绘,例如“贤妻良母”、“苦情女子”等,这些传统叙事模式也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动漫创作。

2. 行业生态与商业考量:

迎合特定观众群体: 动漫产业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行业,作品的创作往往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目标受众。一部分动漫作品为了吸引(主要为男性)观众的眼球,会刻意加入一些具有挑逗性、性暗示或者夸张化的女性角色设计和情节,以提高销量和收视率。
“萌”文化的滥用与扭曲: “萌”文化在日本动漫中非常流行,原意是指人物的可爱、惹人怜爱。然而,在某些作品中,“萌”被过度解读和扭曲,演变成一种对女性角色的 infantilization(孩童化)和 sexualization(性化),使得她们的可爱之处与性吸引力挂钩,甚至出现一些不符合年龄和情境的性暗示行为。
市场竞争激烈: 动漫作品数量庞大,竞争激烈。为了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些创作者可能会选择制造争议性或使用“吸睛”的元素,其中就包括对女性角色的不当描绘。
动画制作流程与层级: 动漫制作是一个庞大的流程,涉及原画、动画、上色、背景等多个环节。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下,一些导演或监督可能会为了赶工期或省成本,而默认或放任一些带有冒犯性的表现方式,有时甚至是在原著基础上进行的改编。

3. 创作生态与表达自由的边界模糊:

创作自由的边界: 虽然创作自由是重要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自由的边界有时会变得模糊。一些创作者可能认为通过描绘一些“出格”的情节能够表达某种艺术观点或进行社会反思,但这种表达方式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滑向冒犯。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反思机制: 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日本动漫行业在处理性别歧视和冒犯性内容方面,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监管和社会性反思机制。虽然也有一些批评声音,但其影响力和推动改变的力量相对有限。
部分创作者的个人价值观影响: 创作者的个人经历、价值观和对世界的理解都会反映在作品中。如果创作者本身对性别议题缺乏敏感性,或者持有性别歧视的观念,那么作品中出现冒犯女性的片段也就不难理解了。
“猎奇”和“反差”的追求: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制造戏剧冲突或吸引观众,创作者会刻意设计一些“猎奇”的场景或角色反差,而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或性化处理,有时就被当作了制造这种“猎奇”效果的手段。例如,将一个看似柔弱的女性角色置于极端境地,或者通过性暗示来制造反差感。

4. 具体表现形式的举例:

冒犯女性的片段在动漫中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但不限于:

性化和物化: 过分强调女性角色的身材、性器官,或者将她们仅仅视为满足男性欲望的对象,而非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例如,不必要的暴露、性暗示的动作或对话。
刻板印象的强化: 将女性描绘成只会尖叫、只会哭泣、软弱无能、依赖男性、或仅仅是作为男性角色的陪衬。
性骚扰和性暴力: 直接或隐晦地描绘性骚扰、性侵犯等情节,尤其是在未成年角色上,这通常是最令人难以接受的。
贬低和嘲笑: 通过语言或情节来贬低女性的智力、能力或社会地位,或者将她们的生理特征作为嘲笑的对象。
“福利”镜头(Fanservice): 虽然“Fanservice”本身不一定都是冒犯性的,但当它被过度使用,并且以牺牲角色塑造和剧情逻辑为代价,或者以令人不适的方式出现时,就可能构成冒犯。
对未成年角色的不当描绘: 这是最敏感和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部分,将未成年女性角色进行性化或成人化处理,是严重的冒犯行为。

总结:

日本动漫中冒犯女性的片段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有深厚的社会文化根源,也与当前动漫产业的商业逻辑、创作习惯以及监管缺失有关。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也为推动动漫行业朝着更健康、更尊重性别平等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思考方向。同时,也需要区分不同的作品和创作意图,并非所有带有性感元素的动漫都是冒犯性的,关键在于其处理方式和是否尊重了角色的主体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只要宅女们的购买力足够强,让将来的动画片里所有男性角色都只穿三角裤……哦不,丁字裤出镜,我觉得都没问题。

而且我不觉得这是对男性的冒犯。我倒是能预见到不少男性的嫉妒。

再说,露内裤究竟算个什么冒犯女性啊,要知道女性可是通过一系列权利斗争,才能够把自己的身体露出来的好吧。

觉得露内裤是对女性的冒犯,这本身就是最歧视女性的好吧?

男性会觉得自己的内裤被女性色眯眯地看了去,是对自己的冒犯吗?

女性的性器官不再是被特权占有的奢侈品,因此也不再是耻辱需要遮盖的东西,而是可以作为性吸引力的部分,自然而大胆地展示出来。就像男人如果鸡儿大,谁还不想多秀秀呢?内裤都包不住,会因为被女性带着性意味看了而觉得是女性对男性的冒犯?

在男性那里,健康的性器官不仅不是羞耻,反而是一种荣耀,怎么到了女性那里,健康的性器官成了绝对不能露出来的东西了?

究竟是谁让两性在性方面不平等?

让性器官不再羞耻,那才是女性主义的先锋。

而平等不在于禁止他人凝视,而在于女性同样有凝视男性的权利。

我衷心鼓励女性们积极消费男色,像男性一样积极展现自己对异性的审美。

要知道,“禁止他人”那才叫保守,“我也能做”那才是进步。


评论区开始抓着“女性看到卖肉就是会讨厌”这一点,实际上完全没有抓到重点。

因为重点根本不在于“女性会不会讨厌”,而在于“女性为什么会讨厌”。

如果把性别颠倒过来,一个有大鸡儿的男性,被一个女性以惊讶的眼神凝视,同时被一个女性以色眯眯的眼神凝视,哪一个女性会被讨厌?

答案是都不会。甚至男人还可能顺理成章地和那个色眯眯的女人发生点什么。

看出问题来了吗?

对“被看到私处”这件事的反应,两性是不同的。如果“被看到私处”是一件损失利益,导致效用下降的行为,那么对于男女来说,都应该抗拒才对。两性在这件事上截然不同的反馈,恰恰说明,这里的“讨厌”,不是一个基于理性的讨厌,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由权力所推动的讨厌。

而女性在这里面恰恰充当的,就是“被权力所规劝者”的角色。

美丽的女性在历史长期以来,都被物化为少数男性奢侈品,拥有话语权男性需要保证女性能够被男性所独占,因此建构出了两套话语,一套话语是女性的贞操话语,通过对贞操赋予高价值,以此束缚女性;另一套话语就是打压色情话语,通过对性意味凝视等行为的污名化,将一些行为与“下流”“无礼”等同起来,让接受了这套话语的女性自身抗拒这些行为,同样达到束缚和控制的目的。

贞操话语如今逐渐支离破碎,但打压色情的话语由于其权力规劝的隐蔽性而经久不衰。

因此,两性在被凝视这个行为上的巨大差异,就在于女性长期以来接受了权力规劝。这种长期规劝的后果恰恰在于,让女性自主地实现身体的私有物品化——正如封建社会,缠足的女性怨恨不缠足的女性,现代社会不愿意卖肉的女性讨厌看到女性卖肉是同样的理由。

说到权力规劝,可以再多举一个例子,齐泽克曾说明的两种集权。

有两种集权制,可以体现在两种不同的父亲的言行上。

第一种集权式的父亲,要求儿子去看望乡下的奶奶,儿子不愿意,父亲说:“你必须去!”

这种是直接强迫他人的集权式。

而第二种集权式父亲,在听到儿子不愿意去的时候说:“你的奶奶那么喜欢你,一直期待着见你,你怎么能不去呢?你仔细想想,这样真的对得起奶奶吗?”

第二种的权力运作更为隐秘,在这里,权力不再是限制你的“行动”,不在直接要求你“去”还是“不去”,但是权力却悄然更进一步,权力不是在要求你的行为,而是规劝你的思想:“你要去,而且不想去这种事,连有这个想法都是不应该的”。

回到主题,女性对于看见女性卖肉的厌恶,男性对于同性行为的厌恶,都是基于第二类的权力规劝。


再多说一句,讨论女性“自主展现”和“男性凝视”之间的区别,也没有把握住重点。因为这里的重点在于,提出“凝视为什么不对”这个质疑。

需要得到论证的,是“凝视是一种冒犯”这个信念的合理性,而不是不证自明地认为凝视就天然应该禁止。

对于这个问题,仅仅是回答“有人讨厌”是无效的,因为同性恋也有人讨厌,变性人也有人讨厌,但这不是禁止同性恋,禁止变性的理由。

需要证明的是,这种讨厌是出于理性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因为某些利益受到了损害,所以讨厌,这才是合理的讨厌,这才是有效的反对意见。

如果不能论证,在动画中凝视女性角色,对谁造成了伤害,那么讨厌这种凝视,就是非理性的。

user avatar

恰恰相反,在漫画里画内裤是女性解放的代表。

上世纪文艺界普遍都是左翼,漫画界也不例外,这些漫画家们通过各种主流所不容的题材来挑战保守主义的神经。

在漫画里画出不穿衣服的女性就是其中一环。

这本质上是在模仿欧洲的人体素描绘画。

手冢治虫第一次在漫画上画出裸上半身的女性直接引发日本文艺界地震,保守势力差点把他喷死。

结果手冢治虫藏了一抽屉的工口漫画不敢拿出来发。

到60年代全日本开始搞女性解放运动,漫画也凑进去参合了一脚。

人家画内裤最早的目的是把“青春期性好奇”这个话题拿到台面上来讲讲。

结果读者很诚实,表示我们就喜欢这个。

漫画家们发现,我们又可以冲销量,又可以用这个画法来输出进步思想……

那塔喵的还等什么呀?来呀,画起来啊!

至于80年代后整个风气改变那恰恰是革命失败了的结果。

社会终究没有变成先贤们期待的那个可以大方谈性,不再把人禁锢起来的样子。

相反,色情行业变成了另一种性压抑的表现形式。

再加上90年代的大衰退,社会整体变得更保守了。

越是保守主义,越是看那些内裤不爽。

越是觉得冒犯,越说明社会对性的认知是封建的。

露内裤=发福利这种想法,是一个性剥削和性压抑极强的地方才能长出来的。

女人被迫把自己包起来,把自己的性魅力藏起来,作为一个被憧憬而不真实的奖品存在,这是性剥削。

男人则因为丧失了性资源,开始产生移情,把过剩的性欲转嫁到内裤、大腿、丝袜甚至腋下去满足自己的性压抑。

双管齐下,塑造了现在这种奇怪的露内裤风潮。

所谓的媚宅,实际上就是为了冲销量多赚点钱的小伎俩。

为什么露一露内裤能勾起大众的购买欲望,这个问题才是关键点。

在一个压抑的时代里,已经只能通过这种间接的纸片人来发泄性欲。

本质上,这只是人被资本化的另一个侧面的反应罢了。

user avatar

为什么女性下着要有那么多种类的款式、设计,各种颜色、花纹、图案、花边、蝴蝶结,不就是为了衬托女性的魅力吗?给一个三围走形、五官倾斜、皮糙肉厚、满脸雀斑的女子,哪怕穿上再漂亮下着或泳装,有人看吗?为什么没人看??没有女性的魅力啊!

下着是一种服饰文化,它本身绝对不涉及侮辱女性。反而,她是为了保护女性的身体,衬托女性的魅力而存在的。虚拟作品中描写登场人物的下着姿态,是为了描写女性的魅力,而非贬低、侮辱女性。而且,不只是女性角色,男性角色也会露啊!不就胖次吗,胸肌、腹肌、臀大肌、肱二头肌,欧金金,你看看蜡笔小新和静香,为了艺术,脱了又何妨!

user avatar

看了高赞回答之后,感觉还是对这个问题稍微有点感触的。我还是想就高赞的回答进行一点补充说明。

原回答:

为什么日本动漫中冒犯女性的片段屡见不鲜? - 神弗福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035646/answer/1692065667

文章指称关系

答主: @神弗福 我:作者

我梳理一下该回答,我认为其主要逻辑是这样的:

提问者认为,露内裤是对女性的冒犯,女性会对此感到讨厌。然后答主提出反对观点——这种“讨厌”的感觉并非出自理性,而是一个社会构建,由权力推动的讨厌,女性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被权力规劝者”的角色。

答主也在评论区进一步解释道:“自尊心、羞耻心都是由社会构建的…….理由是在不同的文化中,羞耻心和自尊心的表现就可以是截然相反的。”

但我们同时必须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对于每一个社会这种“社会构建”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理性的、性别平等的社会话语体系。

我自认为上面对答主回答的梳理是比较客观公正的,下面的文字主要是我对于高赞答主的一些反驳意见。

首先我们再来确认一下答主的观点。

一方面,答主肯定人作为生物的实然(实际是什么样子),也就是说,如果女性“讨厌”漏胖次的想法是有基于生物学的理由的话,答主也会承认这种“讨厌”是合乎理性的;另一方面,答主也殷切地希望就是性别平等的社会的到来,这也就是应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层面。

接下来我的反驳观点也主要是从实然的角度进行切入。

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把现如今的较为落后的社会构建,记作S1;我们期望的、社会平等的社会构建记作S2。

我们可以梳理一下S1的特征。①在两性关系中,男性处优势地位,或者说是强大的那一方。(比如通常情况下,不管是男性看到女性的私处还是女性看到男性的私处,尖叫着跑开的都是女性。因为S1的语境下,男性是强大的一方,承担的当然是“加害者”的角色,而女性是“被害者”的角色)②遵从理性行动的人是少数,甚至可以说极少数。

答主认为:“一个惊讶地看到男性大鸡儿的女性和露出色咪咪笑容的女性,哪一个会让男性感到讨厌?事实上就是都不会。”

反对理由:为什么不会讨厌呢?因为答主并没有考虑到男性遭受女性性侵犯的可能。这仍旧是一种典型的S1的话语模式。我甚至能在S1的语境下给出一个反例。

既然在S1的语境中,男性处在优势地位,那么比男性优势的就是更加强大的男性。男性(已知是异性恋)会愿意在比自己强大的男性(已知是是同性恋)前面露出自己的隐私部位吗?我可以回答说,不会。我曾经有过被同性恋性骚扰的经历,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害怕而不是讨厌。就是单纯害怕被性侵犯。(注意:我自认为我是能够接受同性恋的那类人,但我不能接受同性恋者来骚扰一个完全没有同性倾向的人)

所以说,我认为答主仍旧不能完全抛弃旧有的思想观念,来公正的看待这个问题,即在无意识中否认了男性被性侵害的可能性。当然我也承认,我自己也经常会在S1的思维模式下行动。这确实和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在我们的经验中,女性被性侵犯的经验肯定远远多于男性被侵犯的经验。甚至部分人都意识不到男性遭受性侵犯时,是处于受害者的一方。甚至会说:这波血赚之类的话。比如之前男性滴滴司机被性骚扰的事件。

既然连答主和我都做不到完全摆脱S1的思考模式来行动,那么就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能摆脱S1的思维模式。那么,面对自己没有意愿发生性行为的对象露出内裤,完全没有任何好处。这并非是展现女性性魅力的问题,我从不认为现在的女性会矜持到不愿意展现个人的性魅力。如果展现魅力的对象是自己喜欢的人,全身赤裸都不会是问题。而面对没有自己心仪对象去展现自己的性魅力,而且不能保证压倒性能力进行自保的情况下,这种以露内裤为代表的展现魅力的形式,招来的完全可能是性骚扰,甚至性侵犯。

所以,我认为女性的“讨厌”露胖次是可以找到一种基于理性的理由——就是趋利避害。简单的说就是,露胖次会增加女性遭受性侵犯的可能性(属于“预计会触碰到一些利益”的范畴)。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男性。

答主在开篇就说过:“女性可是通过一系列权利斗争,才能够把自己的身体露出来的”。这么说,未免有点本末倒置了。如果男女平等的社会真正的到来,那么女性裸露自己的身体,展现性魅力当然是理性、开放的证明。但这种裸露身体的行为只是依附于理性社会的表层现象。表层现象的发生并不代表底层本质的必然实现,拿裸露身体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本就是缺乏合理性的事情。我甚至可以大胆预测,如果理性社会的到来,那么animal video 都可以公开的放出来。如果人们遵从理性行动,那么就不会在看了animal video之后期待放学后和老师发生些什么。

但我们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我想大家没有忘记在某个漫展上,某些摄影师偷拍裙底,然后评论的内容吧?对此,我只能说理想社会是美好的,但现实是很冰冷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正像这句话所说的,超前的、理性的思维解释了我们希望的未来社会的情况,但这并不能指导我们来解决现阶段的矛盾。因为并不是所有人时时刻刻都依从理性行动。

但不可否认的是,性别平等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不可否认社会在变得越来越好,男性被性侵犯的可能性最近也被法律承认。但这种社会建构地优化往往是建立在某些群体的利益牺牲上的。在这个时代,贸然地怂恿女性裸露身体除了增加一些性暴力的牺牲之外,我看不出有任何的积极意义。

当然答主的回答也很能给人警示。为了构建一个性别平等的社会,摆脱现有的落后思维模式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在遇到隐私部位被色眯眯的凝视的情况时,希望你们不再是仅仅感到讨厌,而是要意识到这种色眯眯视线后面带来的性侵犯风险,厌恶这种风险才是基于理性的厌恶。而当色眯眯的视线背后,不再包含这种性暴力的意味时,那么性别平等的社会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user avatar

去TMD后续剧情,谁在乎后续剧情,宅宅看这种新番就是冲着软色情去的,剧情不过是可有可无的添头。

为什么“屡见不鲜”,因为人家就好这个,不服啊,不服你就忍着,做做梦,等咱有了钱啥啥的。

就像你买个包也不是用来扛大米的,一个道理。

user avatar

对,因为这就是宅向作品的本质。


你给我好看/好玩/会整活/符合XP的二次元小人,我给你钞票,就这么简单明快

你要看有深度的,去看那些公认有深度的,大炮街也好,宫崎骏也好,攻壳也好,有的是。

进什么馆子点什么菜,你去民工之友骂街说菜里没肉没油水是正常的行为,跑去骂装菜的盘子不是骨瓷,切菜刀不是手工打造,那是你贵恙,老板把你扔出去的时候工友们可能还要帮着搭把手


你给宅男看,那自然就是柰子屁股大白腿。

宅女自然也有其XP,女性向作品,自然也要满足她们的癖好。

这种作品里正常男性看了感觉“生理性的反感”“这他妈什么玩意”的也不少——不说别的,就“やおい穴”一个东西,足够载入史册的。


但是因为宅女的购买力在那摆着,所以女性向作品满地都是——而且由于女性观众/玩家的平均购买力相当可观+女性随着社会逐渐开放可以开始暴露自己的XP,这种作品是逐渐增多的。

我印象里真没见到大陆哪个宅男给自己的纸片人老婆买楼宇灯光广告庆祝生日的,弄个痛车都得百日防老婆千日防交警

当然你可以硬说是因为宅男的纸片人老婆换的太勤所以记不住,嗯,渣男。

甚至在某些正常向国产X侠、仙X题材的作品里,由于加入女性向内容可以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的影响,都会出现诸如“男一男二深情对望+暧昧台词”这种直男明显不理解的内容。


你再转头看看军宅,那才是写七个惨字想看biu导弹想看超视距想看总体战想看运动战,就因为整体购买力异常低下——按照国内某些无良商家的统计,成年已育男性非必要性年消费低于家里的狗

最后只能从海量描写毫无军事价值的巨大机器人肉搏、特有军事价值的小型飞天PA肉搏、最先进的战斗机肉搏、当代军队密集冲锋肉搏的ACGMN里面找看起来比较导弹比较超视距比较总体战的麻醉自己“我,小众。我,硬核”

——然后被下半身控制,沉迷在不真实的比例的柰子屁股大白腿的小姐姐们以不真实的方式举着不真实的枪炮飞机用不科学的动作打来打去的宅男向纸片人作品里(笑)。

【摊手】

user avatar

中国观众对ACGN过分美化了,导致一些新观众对日本动画产生了奇怪的期待。

诚然日本动画中不乏有深度的作品,但是阿宅、社畜需要的不是这种看完之后会进入贤者时间的作品。

阿宅需要的是奶子、是屁股、是美少女曼妙的身材和惹人怜爱的脸庞,在一天的工作之后社畜想看的是轻松愉快的剧情、美少女之间的亲密互动、是主人公斡旋于女主角之间的轻松惬意。

对于真正的受众——或者说真正的消费者来说,有深度的剧情不过是草莓蛋糕上的那个装饰用的草莓,题主所鄙夷的软色情才是蛋糕本体。

近几年里,日本动画的软色情已经十分收敛了,已经为迎合普通观众作出巨大的改变。更多地展示“萌”元素,而不是打擦边球的软色情。

往前推十年,当时大火的《恶魔高校DxD》、《亲吻姐姐》、《出包王女》、《我的朋友很少》等动画,它们和里番的差别就是少了本垒打情节而已,而这种作品现在已经很少出现了。

而这也造成了新老观众之间的割裂感——阿宅觉得动画里来点杀必死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新观众觉得无法理喻甚至恶心,甚至发明了“媚宅”这个词来谴责制作方。

拜托,阿宅是ACGN消费的绝对主力,为什么会有人对“媚宅”作品感到义愤填膺?这就好像几个甜口爱好者跑到川菜馆前骂街一样荒谬。

娱乐产品的首要目标是满足消费者——消费者喜欢什么就来什么。消费者愿意为软色情掏钱,那么制作者就愿意去生产软色情。喜欢这些内容的观众、读者在人口比例上可能不高,但是绝对数量上绝对不少,而且其消费能力远超剩下的大多数

那么问题的答案就很明显了,因为观众喜欢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动漫中存在冒犯女性的片段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社会文化、历史背景、行业生态以及创作生态等多个方面。以下将详细探讨这些原因:1. 日本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 性别刻板印象的根深蒂固: 传统日本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和行为有比较明确的期待,女性常被定位为温柔、顺从、以家庭为重、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文化传播和民间信仰的细微之处。日本动漫和中国志怪小说中狐妖性别偏好的差异,并非偶然,而是受到各自文化背景、历史演变和审美倾向的多重影响。日本动漫中狐妖多为男性:根植于神道教和阴阳道的影响首先要明确的是,日本动漫中“狐妖”的形象并非单一,确实有许多著名的男性狐妖,比如《犬夜.............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观察,也触及了日本动漫美少女造型的核心魅力所在。为什么那些五官比例、特征都与现实中人类有很大差异的美少女,我们依然能毫不费力地将她们识别为“人”呢?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成熟且极具风格化的视觉语言在运作,而非简单的写实主义复刻。首先,我们要理解一点:日本动漫的“美少女”并非追求写实,而.............
  • 回答
    日本动漫中新干线元素屡见不鲜,这背后其实有多重原因,绝非偶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日本社会、文化以及新干线本身所承载的意义来深入剖析。首先,新干线是日本现代化的象征,是国家骄傲的体现。 在经历了二战的战败和重建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而新干线,作为战后日本技术力量的集中展现,更是象征.............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国人在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个状况。为什么聊到日本就容易“受挤兑”呢?这里面其实掺杂了很多层面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咱们一点点来捋捋。历史情结的“高压线”最根本、也最容易触碰到的,就是那段沉重的历史。我们这代人,虽然没亲身经历,但从课本、电影、长辈的讲述中,都知道.............
  • 回答
    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呈现出如此“开放”的景象,而现实生活中的日本人却给人一种相对“保守”的印象,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文化现象,绝非一句两句能够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维度来剖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身就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自由度和表达空间。 它不是对现实.............
  • 回答
    关于动漫为何在日本而非西方等发达国家率先发展成熟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问题。如果将动漫视为历史发展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载体,那么它在日本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历史、社会、技术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首先,我们要理解“动漫”这个概念的内涵。广义上,动画(Anim.............
  • 回答
    在探讨日本动画、漫画和特摄中V字形头饰的普遍性之前,我们得先明白,这并非一个单一文化符号,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它出现的频率之高,往往让观众觉得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设计元素,但细究起来,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演变和象征意义。从实际功能到象征符号的演变最初,头饰的设计往往源于实际需求,或是为了在视觉上.............
  • 回答
    《旋转少女》这部动画的设定确实很独特,日本被分裂成许多小国,但我们看到的是,日本人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抵制”情绪。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而且这并非简单的“不抵制”,而是更复杂的一种“接受”和“适应”。首先,我们要明白动画的性质。它首先是一部娱乐作品,其核心目的在于讲故事、塑造人物.............
  • 回答
    许多日本动漫作品热衷于将角色送往异世界,而这些异世界往往带有浓厚的欧洲中世纪色彩,这一点确实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能够完全解释,而是多种文化、历史和现实需求的交织作用。下面我将详细探讨其中的缘由:1. 文化的吸引力与历史想象的基石: 西方奇幻的深厚根基: 欧洲中世纪,尤其是其文学和艺术.............
  • 回答
    日语动词的“三类”奥秘:为何如此划分,如何才能牢记并自如运用?刚开始接触日语的朋友,常常会被动词那看似杂乱无章的分类弄得一头雾水——什么“一类动词”、“二类动词”、“三类动词”,听起来就让人打退堂鼓。但别担心,这套分类法,其实是理解和掌握日语动词活用变化的关键,更是我们将来能自如运用日语的“内功心法.............
  • 回答
    日语中「捕鯨」(ほげい hogei)这个词汇是由动词「捕る」(とる toru)和名词「鯨」(くじら kujira)组合而成的动宾结构,它之所以存在并且普遍使用,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语言演变、历史文化、社会需求以及语言本身的构成逻辑。下面我将详细阐述:1. 语言的构成逻辑与词汇的生成 动.............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聊起日本爱情动漫,脑海里立刻就涌现出好多美好的画面和心动的感觉。如果非要我从里面挑出最能打动我的前三名,那必须是这几部,每一部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让我反复回味。第一名:《四月是你的谎言》(四月は君の嘘)这部作品,怎么说呢,它在我心里就像一首奏鸣曲,从一开始的明亮、欢快,到中间的挣扎、痛.............
  • 回答
    在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的世界里,尤其是日系作品中,“姐姐系”角色对弟弟角色展露出的暧昧言辞、带有挑逗意味的动作以及时常的捉弄行为,确实常常被解读为一种“喜爱”或“好感”的表达方式。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文化土壤的浸润,也有角色塑造和观众心理的互动。1. 日本文化中的“兄妹/姐弟”.............
  • 回答
    日本动漫之所以在描绘鼻孔、牙齿和嘴唇时常常进行简化或风格化处理,而不是写实地画全,是因为这背后有多个层面和原因的综合考量,从艺术风格、视觉传达、观众接受度到制作效率都有影响。当这些元素被写实地画全时,往往会打破动漫原有的和谐感,产生“诡异”或“难看”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核心原因:.............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高达系列的试验机在许多情况下能“碾压”量产机,咱们得先明白试验机和量产机的根本区别,以及高达世界里“技术”这个概念的运作方式。这可不是简单地给机体加个“最强”的标签就行了。首先,咱们得摆清楚试验机的“试验”二字。它们不是为了大规模生产、为了前线士兵人手一机而设计的。试验机的诞生,本身就是.............
  • 回答
    日本动漫角色头发五颜六色,这确实是动漫一个非常显著且引人注目的特征。这种色彩斑斓的发色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艺术创作到文化心理都有所体现。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阐述: 一、 视觉吸引力与角色辨识度: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突出与记忆点: 在漫画和动画的黑白或有限色彩画面中,鲜艳、独特的发.............
  • 回答
    日本动漫为何如此推崇“温柔”?这绝非偶然,它深深植根于日本的文化土壤、社会心理以及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独特的表达方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文化根基:和、耻与内敛首先,日本文化本身就非常强调“和”(Wa)。这是一种追求和谐、避免冲突、注重集体利益的价值观念。在人际交往中,温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点子真挺准的!确实,在日本动漫里,女主角看上男主角,理由里“温柔”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高得有点惊人。感觉好像男主角只要够温柔,就能一键通关,抱得美人归似的。这背后嘛,其实挺多门道,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你就懂了。1. 现实世界的投射与理想的寄托:咱们先想想现实生活。在快节奏、压力山大的现代社会,.............
  • 回答
    最近看日本动漫,是不是觉得有些名字长得离谱,有些又让人摸不着头脑?好像一夜之间,标题党成了一种风潮,越来越长,越来越怪异。这可不是偶然,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在推波助澜,让日本动漫的名字玩起了“文字游戏”。首先,信息爆炸时代的生存法则:让你的作品一眼被看见。现在的网络世界,信息量就像潮水一样汹涌。每天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