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在于消费者该不该叫外卖。
问题在于外卖平台该不该在台风天开启外卖服务以及逼迫送餐员必须送餐不然扣钱。
这是外卖平台为了从消费者手里获得更多的钱在剥削送餐员,并非是消费者在剥削,消费者只是期望付钱购买服务。
问题在外卖平台,而非消费者与送餐员,实际上消费者和送餐员是一条战线上的。
不要被带偏节奏,转移矛盾。
北洋时期上海缫丝工厂里的童工,需要用手伸到沸水里去杵蚕卷。这些童工基本都是女孩儿,年龄在5-15岁不等。工作时间为12小时,两班倒,昼夜开工。一天的工资刚好够吃两顿饭,没有五险一金,没有节假双休。
请问,不给钱吗?不是你情我愿的买卖吗?
旧社会的女儿,爹死了,没钱买棺材。这时候来一个大户的老爷,说丫头你去我府上给我儿子当个丫鬟吧,你爹就我帮你出钱埋了。这个女儿不要说你情我愿了,是不是得千恩万谢?遇到恩公贵人了吧?
还有雾都的孤儿,伏尔加河的纤夫,骆驼祥子,宦官太监……
有人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吗?只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不是剥削和压迫了吗?
所以诸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马克思要号召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啊?
今天欧洲的工人每天三点可以下班去喝下午茶,以及全世界法定工作八小时,这些权利是哪个大发慈悲的圣母,从天而降的赏赐吗?
虽然啊,虽然,我们今天已经是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了。但是……毕竟是初级阶段,一些极个别行业中,一些极个别的现象。或许,也许……不得不承认,还是存在剥削和压迫。
尽管有一些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情况下,大家互相认可了的事情,不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就像鲁迅也坐洋车,林肯也养黑奴,你不能拿道德去审判他们。也很难去批判说红楼梦里的贾府买卖丫鬟,诱拐少女。
但是如果你真的是比别人多一分怜悯,对他人的痛苦少一点麻木。
那我觉得,还是善莫大焉。只有这样未来才会更好罢。
————————开心的分割————————
不经意间又写了一篇即被赞又被怼的回答。习惯了。
尽量简约地解释几点。
1.我啥时候说要斗争了?我说的是不要批判……你们咋就这么刚烈呢?
2.我说,林肯蓄奴,也不要批判。但如果他觉得,养奴不人道,少养几个吧。那是善莫大焉。这是一种矛盾。
你要是认为少养奴隶耽误了生产,影响了经济……这就又绕回来了。很难理解吗?
3.上海的女工≠送外卖的小明。这是一个比喻……你要是非觉得不能这么比喻,那你可以自行换成其他的例子,只要意思一致就行。重要的是你能理解这些比喻的意思。
4.这些比喻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今天觉得自己每天只工作8小时是你的权利,但是在1908年3月8日美国女工罢工之前,人们并不觉得自己有这个权利。还有,现在也是一个比喻。
5.我说善莫大焉,翻译成语文叫做恻隐之心。这是一种社会向好的源动力。你非要觉得这是伪善,那……至少你要世界变好,首先得意识到哪里不好吧?
6.无论是太监不自宫,还是女童不打工,都不会被饿死。他们并不是没有选择权,他们只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剥削……很难理解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