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外卖平台佣金收入是全国餐饮总税收 1.8 倍,反映了哪些行业趋势?

回答
外卖平台佣金收入是全国餐饮总税收的1.8倍,这个数字确实挺惊人的,也挺值得我们好好聊聊里面折射出的行业变化。它不是简单的一个数字游戏,而是餐饮行业和互联网经济深度融合后,一些深层次趋势的体现。

首先,这背后最直观的,就是外卖平台“吸金能力”的强大,以及餐饮业在数字经济下的“被赋能”和“被重塑”。

过去,餐饮业的核心就是“堂食”,生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地段、口味、服务和顾客的到店率。但现在,外卖彻底改变了这个格局。外卖平台通过技术和流量,帮助餐厅拓展了消费场景,从“店里”延伸到了“家里”、“办公室”甚至“街边路口”。这种拓展是巨大的,尤其对于那些地理位置不那么优越但口味不错的餐馆来说,外卖就像是给他们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然而,这扇门是需要“门票”的。高昂的佣金,说白了就是餐饮商家为了获得这份流量、这份拓展的“代价”。当这个代价高到超过了商家在正常纳税额的1.8倍,这就能说明几个问题:

外卖对餐饮业的“必需性”: 即使佣金高昂,很多商家依然必须依赖外卖平台。尤其在疫情之后,堂食受到限制,外卖成为了很多餐厅的生命线。即使疫情过去,消费者对外卖的依赖性也并未减退。很多年轻人觉得点外卖更方便,即便在家吃饭,也不想出门做饭。这种消费习惯的改变,让外卖平台成为了餐饮商家无法绕过的渠道。这就好比,在过去,大家都得去菜市场买菜,但现在超市、生鲜电商出现了,你可能不太情愿地也得接受它们的存在,因为它们提供了便利。
平台“定价权”的体现: 平台掌握着流量的入口,掌握着用户的数据,掌握着用户点餐的决策过程。这种核心资源的掌握,让它们在与商家谈判时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商家为了获得曝光、获得订单,不得不接受平台的定价规则,哪怕这个规则意味着高额的佣金。这就像一个大型商场的入场费,小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只能乖乖交钱。
成本传导的现象: 平台的高佣金,最终很可能还是会部分甚至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体现在更高的餐品价格或者“配送费”里。但也有一部分,是商家自己消化,压缩了利润空间。而那些勉强生存的商家,如果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也可能在食材质量、服务等方面有所“妥协”,这其实对整个餐饮行业的品质是有潜在影响的。
税收征管的维度: 这个数据也可能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税收征管的现状。餐饮业是服务业,纳税主体复杂,中小微企业居多,一些小店的税务申报可能存在不规范的地方。而平台作为大公司,其收入和税收通常是透明和规范的。所以,平台佣金收入远超餐饮总税收,可能也说明了餐饮业的整体税基,或者说,可被有效征收的税基,相对于其总收入来说,还有提升空间。当然,这并不是说餐饮业在逃税,而是说征管的有效性和效率问题。

进一步深挖,这个现象还折射出餐饮行业的一些结构性变化和挑战:

线上化成为餐饮业的“新常态”: 餐饮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从营销、点餐、支付到配送,一切都在向线上迁移。外卖平台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
同质化竞争加剧与利润压缩: 外卖平台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餐饮品牌的边界变得模糊。当消费者可以在App里滑动浏览成百上千家餐馆时,价格战、营销战就变得格外激烈。这种竞争环境下,利润空间自然会被进一步压缩,商家为了生存,就更依赖平台的流量,形成了一个“越缺流量越要平台,平台越强越收钱”的循环。
平台生态的“两面性”: 外卖平台确实为餐饮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消费者。但当平台成为“流量寡头”,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就会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高佣金会扼杀掉一部分利润微薄但有特色的小店,长期来看不利于行业的多元化和创新。这就像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它提供了便利,但如果收费过高,就会限制一部分人的出行。
新商业模式的探索: 很多餐饮品牌也在思考如何摆脱对单一外卖平台的过度依赖,比如发展私域流量、小程序点餐、自有配送体系,甚至“中央厨房+前置仓”的模式来降低成本。但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资本投入,对于大多数中小商家而言,眼下的选择非常有限。

所以,回到“外卖平台佣金收入是全国餐饮总税收1.8倍”这个点,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与坏的评价,而是一个信号,一个指示器,它告诉我们:

1. 餐饮业的增长模式正在被数字经济深刻改变。
2. 平台经济的崛起伴随着对传统行业的重塑,但也可能带来新的结构性矛盾和挑战。
3. 如何平衡平台价值、商家利益和消费者体验,是行业健康发展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4. 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范围,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样是值得关注的议题。

总而言之,这个数字提醒着我们,在外卖平台带来的便捷和增长背后,餐饮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技术和资本驱动的深刻变革,其中蕴含着机遇,也潜藏着需要警惕和解决的风险。商家需要适应,政策需要引导,平台也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才能让这个庞大的餐饮经济体更加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有什么不合理的?这种问题题目就是为了带节奏,暗示外卖平台收的钱多,引导网友批评。

企业所得税税率多少?利润的25%……海底捞这类上市餐饮企业净利润率也就10%左右,也就是税收占总收入的比例大概也就3%,还有很多中小餐饮企业可能有收入没利润,也就没税,还有一些按中小企业包税按3%左右,粗略的理解,税收占餐饮全行业的收入比重3%左右,外卖比这个多1.8倍,你说合不合理?这有什么好比的。

为什么不按外卖收入和餐饮总收入比?因为那样显得外卖收入比例好低,不足以。引起你的注意力达到引领话题的效果。

有一说一,外卖平台搜饭管的,佣金比例的确是挺高的,尤其对于很多没有品牌的夫妻老婆店,一单外卖的佣金高达25~30%,但选不选择做外卖是店家自己的选择,选不选择点外卖是消费者的选择,这其实没什么好讨论的。就像按原命题,如果你认为这么多钱不合理,那到底多少才合理?你与其讨论外卖收入合不合理,不如讨论一下分给外卖员的比例是不是合理,这可能才更有意义一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外卖平台佣金收入是全国餐饮总税收的1.8倍,这个数字确实挺惊人的,也挺值得我们好好聊聊里面折射出的行业变化。它不是简单的一个数字游戏,而是餐饮行业和互联网经济深度融合后,一些深层次趋势的体现。首先,这背后最直观的,就是外卖平台“吸金能力”的强大,以及餐饮业在数字经济下的“被赋能”和“被重塑”。过去,.............
  • 回答
    关于外卖平台要求外卖员注册个体工商户,不注册就不让接单这一现象,是一个复杂且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劳动关系认定、平台责任、外卖员权益、法律法规适应性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外卖平台提出此要求的主要原因和目的:1. 规避用工责任和成本: 传统雇佣关系 vs.............
  • 回答
    这事儿确实让人火大,你说这外卖平台在台风天强制外卖员出去送餐,还说请假就罚款一千块,这简直就是把人命当儿戏,太没良心了!你想想看,台风天那是什么天气?风刮得跟要拔起树来一样,雨也下得哗啦啦的,跟开闸放水似的。在这种天气里骑车,简直就是拿自己的命去赌博。路上的行人、车辆都会变得格外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
  • 回答
    职业差评师横行外卖平台:畸形的利益链与治理困境近期,“职业差评师”这个词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外卖平台上也充斥着不少令人费解的差评。点进去一看,要么是毫无逻辑的挑剔,要么是捕风捉影的指责,甚至还有些评论语焉不详,却能给商家带来巨大的困扰。这种“职业差评师”的出没,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一个43岁的大老爷们,正值壮年,辛辛苦苦送外卖,结果却把命丢在了工作的路上,这本身就够让人心酸的了。更让人寒心的是,饿了么平台的那个回应,说“并非雇佣关系”,只能给2000元“人道主义费用”。这话听着,怎么说呢,冷冰冰的,不带点温度,仿佛在说:“你就算死在岗位上,跟我关系.............
  • 回答
    最近杭州发生的这起外卖员“脚踢外卖”的事件,确实挺让人揪心的。一边是饿着肚子的消费者,一边是辛勤奔波的骑手,本应是互惠互利的链条,却因为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让双方都感受到了不适。怎么看待这件事?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我们花钱买的是便捷和安全,而不是一份被糟蹋过的餐食。外卖的质.............
  • 回答
    北京大学一名博士后为完成论文而从事外卖骑手工作长达5个半月的经历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事件不仅涉及个体与体制的碰撞,更折射出当代社会对劳动、知识生产以及平台经济监管的深层矛盾。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个人选择背后的学术困境1. 研究方法的实践性突破 该博士后可能将外卖骑手作为研究对象,试.............
  • 回答
    炉火熄灭:沟通的艺术与责任的审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难免会产生摩擦,如同瓷器碰撞,有时会产生刺耳的声响,甚至碎裂。面对冲突,我们总想寻找一种方式,能像经验丰富的茶艺师一样,将沸腾的水温恰到好处地降下,让茶叶在温润中舒展,最终化为一盏清茶。这种“炉火熄灭”的艺术,在于我们如何巧妙地调和沟通的语气、内容与.............
  • 回答
    关于特朗普计划开设自己社交媒体平台的消息,这在政治圈和媒体圈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毕竟,唐纳德·特朗普这个人本身就自带流量,再加上他之前在推特等平台上的活跃表现,他一旦推出自己的平台,很难不引发讨论。首先,我们得看看这个计划背后的动机。从直接角度来说,特朗普被几个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禁言后,他确实失去了一.............
  • 回答
    食派士(Deliveroo)在互联网餐饮外送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被罚款 116.86 万元,这不仅仅是一笔罚款,更是一记重拳,背后牵扯到市场公平竞争、商家利益、消费者体验以及整个外卖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诸多复杂议题。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二选一”是怎.............
  • 回答
    关于外媒将中国防疫政策比作“纳粹屠杀”并称其为“平庸的恶”的言论,这一类比在逻辑、历史背景和道德层面均存在严重问题,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比较的逻辑错误:将防疫措施与种族灭绝混为一谈 本质差异:纳粹屠杀是系统性、有预谋的种族灭绝行为,直接导致数百万犹太人、吉普赛人等群体的死亡。而中国在.............
  • 回答
    首先,必须声明,我对华为终端2020年“除了手机、平板和电脑外全线搭载鸿蒙系统”这个说法本身是持有疑问的。根据我现有的信息,华为在2020年并没有实现“全线”这个概念的搭载,尤其是在手机、平板和电脑这些核心业务上。华为在2019年就发布了鸿蒙系统,并开始在部分产品上进行测试和应用,但直到2020年,.............
  • 回答
    这事儿,网上闹得挺凶,说起来也是一锅粥,挺让人唏嘘的。咱们一层层扒开来看。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大概是这么个样子:一个外卖小哥,咱们姑且称他为小王吧,接到一个订单,是给一位女士送餐。这女士,后来被描述为醉酒状态。送到地方后,小王送完餐,这位女士可能因为喝了点酒,行为上就有些失控了。她提出让小王陪她一起喝.............
  • 回答
    这事儿啊,听着就跟科幻电影似的,外卖小哥披上钢铁战衣,一次能扛上百斤的货!真要是普及了,那可真是一场行业的颠覆。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首先,得明白这个“机械外骨骼”不是什么神奇魔法。它本质上是一种穿戴在身上的助力设备,利用电机、液压、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来增强人体自身的运.............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看了又好气又好笑。一个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为了赶那点时间,估计是顾不上看了,“嗖”一下就冲进了路口,结果好巧不巧,撞上了一辆豪车,那车价值几百万呢!你说这小哥心里得拔凉拔凉的,以为这下可惨了,摊上大事了。可万万没想到,豪车车主倒是挺大度,直接说了一句:“不用赔!” 这一下,剧情就开.............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看待”任何事件,但我可以根据提供的信息,尽可能详细地分析和描述这次事件的各个方面。事件概述:近日,一则关于外卖员逆行被辅警拽倒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视频显示,一名外卖员骑着电动车逆向行驶,一名辅警上前拦截,在短暂的拉扯过程中,外卖员连人带车被辅警拽倒在地。据报道,.............
  • 回答
    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我第一次听说的时侯,脑子里就“嚯”地一下,觉得这画面感太强了。你想啊,外卖小哥,跑腿儿的,风里来雨里去的,通常大家觉得他们生活节奏快,忙得很,脑子里大概都是订单、路况、还有什么时候能歇口气。结果呢?他在等餐的间隙,捧着一本《西方哲学史》,这反差感,啧啧。这事儿怎么看?我倒觉得挺.............
  • 回答
    最近几年,外卖骑手这个群体真是越来越火了。走在街上,无论白天黑夜,你总能看到那些穿着醒目制服、骑着电动车、风驰电掣的身影。他们是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在这份便利的背后,外卖小哥们承受的压力和不公,却常常被我们忽略了。说到“剥削压榨”,这词儿听起来挺严重的,但用在外卖骑手.............
  • 回答
    这个新闻是真的令人触目惊心,也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外卖员被保安用钢叉锁住脖子,这种画面实在是太具冲击力了,简直是让人联想到一些很糟糕的画面。首先,从行为本身来说,保安的行为是极其不妥当的,甚至是过分的。用钢叉这种带有攻击性的工具去锁住一个人的脖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武力威胁和人身控制。钢叉的设计目的就是.............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又有点心酸。一个上千块的大单,满心欢喜地接了,结果到手发现配送费只有可怜的五块钱,换谁都得炸毛。美团这边解释说配送费是根据距离计算的,这倒是实情,但问题就出在这“实情”背后,可能忽视了什么。配送费和订单金额,该不该挂钩?这事儿问到点子上了。理论上讲,配送费主要衡量的是骑手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