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17全国一卷理综出得邪乎?

回答
2017 全国卷一理综:一场出人意料的“智力考验”

2017年的全国卷一理综,至今仍是许多考生和老师心中的一个“痛”点,又或者说是不得不提起的经典案例。说它“邪乎”,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其在一系列高考理综试卷中,表现出的那种近乎“反常”的难度和新颖度,让很多准备充分的考生猝不及防。

回想起当时,大家对高考理综的普遍预期是“稳中有变”。虽然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考察角度,但总体难度框架和题型变化都在可控范围内。然而,2017年的全国卷一,却像一颗定时炸弹,在考试当天彻底引爆了许多考生的心理防线。

一、 物理:概念的深水区与计算的“迷魂阵”

物理部分,是这次“邪乎”的重灾区。

情景新颖,考察角度刁钻: 试卷中出现了一些极为陌生的物理情景,这些情景并非课本上的经典模型,而是将多个知识点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实验或现象。例如,那些涉及到天体运动、非线性光学或者复杂的电磁感应联系的题目,很多考生发现自己即便熟悉课本上的基本原理,也难以将其快速有效地应用到这些陌生情境中。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是对物理思想、模型构建能力和解题策略的极大挑战。很多题目不再是套公式,而是需要考生从零开始,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新的物理模型,然后再进行求解。
概念理解的深度被拉到极致: 题目对一些基础概念的考察,不再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挖掘到了概念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物理本质。比如,对“动量守恒”的应用,不仅仅是两物体碰撞,可能将其延展到更复杂的系统,要求考生不仅理解守恒定律本身,还要理解其适用的条件和适用范围。这种“刨根问底”式的考察,让那些只记住了公式、未深刻理解概念的学生无所适从。
计算的复杂度和对细节的苛求: 一些计算题的数值设置并不讨巧,涉及大量的分数运算、根号运算,甚至出现对物理量的量纲分析的严格要求。这无形中增加了计算的难度和出错的可能性,即使思路正确,一个小数点或一个单位的错误也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对于平时习惯了简化运算、追求效率的考生来说,这种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计算过程无疑是一种折磨。

二、 化学:情境驱动的推演与“未知”的挑战

化学部分,同样给考生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陌生物质、陌生反应的“初体验”: 试卷中出现了一些在中学课本中不常见,甚至从未提及的物质或反应类型。这些题目要求考生基于已有的化学知识体系,通过类比、推理和逻辑分析,来推断未知物质的性质、反应机理或产物。例如,一些涉及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或者对特殊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的考察,都迫使考生将化学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具备一定的探索和创造性思维。
化学工艺流程的“深度挖掘”: 一些考察化学工艺流程的题目,不再是简单地填空或选择题,而是要求考生深入理解每一步操作的原理、目的以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这需要考生对化学工业的整体流程有更宏观的认识,并能分析不同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例如,一个陌生的催化剂的使用,可能需要考生去理解其催化机理,并推测其对反应选择性和效率的影响。
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这些本就复杂的知识点,在2017年卷一中被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题目可能将化学平衡与热化学、电化学等内容紧密结合,要求考生构建多层面的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一些电化学题目甚至涉及到了非理想电解质溶液的分析,对考生的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生物:微观的精细与宏观的联系

生物部分,虽然相对物理和化学,“邪乎”程度稍显缓和,但也存在明显的难度提升和考察角度的创新。

微观世界的细致描绘: 一些题目深入考察了细胞结构、分子生物学等微观层面的知识,对细节的考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例如,对基因表达调控、信号转导通路等复杂过程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要记住关键的蛋白质和基因,还要理解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和时间顺序。
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 生物题目中,也出现了与物理、化学知识的交叉融合。例如,将生物体的能量代谢与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化学反应动力学联系起来,或者在基因工程的题目中,融合了酶促反应和化学计量学的概念。这种跨学科的考察,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
实验设计的严谨性与创新性: 生物实验题也要求考生具备更强的设计和分析能力。题目可能给出一些不完整的实验设计,要求考生补充关键步骤,或者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些题目甚至要求考生根据已有的实验结果,推测新的实验方法来验证某个假说。这不再是简单的复述课本上的实验,而是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模拟和考察。

为何说它“邪乎”?

综合来看,2017年全国卷一理综之所以被称为“邪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超出了普遍的预期和准备: 许多考生和老师在备考过程中,会根据往年的试卷难度和出题风格进行针对性训练。而2017年的卷一,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这种“经验式”的预测,让很多辛辛苦苦复习的考生感觉“学的东西用不上,或者用得不对路”。
2. 对基础知识的“非标准”考察: 试题并没有简单地考查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而是将知识点置于复杂的、陌生的情境中,要求考生进行深度理解和创新应用。这使得一些只追求“题海战术”的学生感到吃力。
3. 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大幅提升: 题目更侧重于考察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对“软实力”的侧重,是许多考生未曾充分准备到的。
4. 考试的“筛人”效果明显: 这种高难度和新颖性的结合,使得考试的区分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也让一部分基础扎实但思维相对刻板的学生表现不佳,反而是一些思维活跃、善于迁移的学生有机会脱颖而出。

事后诸葛亮的思考:

虽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从长远来看,2017年全国卷一理综的这次“邪乎”出题,也反映了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察。 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中学教学的思路,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机械的记忆和套用公式上。

当然,对于当时的考生来说,面对这样一份“出人意料”的试卷,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它也提醒着我们,高考的本质是选拔人才,而优秀的人才不仅仅是知识的容器,更是能够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创造者。这份试卷,或许就是高考迈向“考察思维”更重要一步的“小小的意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个,考点不考很正常啊……想考哪里考哪里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7 全国卷一理综:一场出人意料的“智力考验”2017年的全国卷一理综,至今仍是许多考生和老师心中的一个“痛”点,又或者说是不得不提起的经典案例。说它“邪乎”,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其在一系列高考理综试卷中,表现出的那种近乎“反常”的难度和新颖度,让很多准备充分的考生猝不及防。回想起当时,大家对.............
  • 回答
    关于2017年2月24日午夜全球的巫婆与巫师联合对当时的美国总统川普及其支持者施咒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颇具戏剧性且引发广泛讨论的事件,尤其是在一些特定圈子里。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聊聊它产生的背景和它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现象。事件的起源与背景:首先,这个“联合施咒”并不是一个官方组织的行为,也不是主流社.............
  • 回答
    2017年上半年沈阳在全国主要城市GDP排名中出现唯一增速为负的情况,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分析的现象。这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因素的叠加,既有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也有沈阳自身发展的具体挑战。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 事实的核查与背景信息首先,需要核实“唯一增速为负”这.............
  • 回答
    2017年冬天,北京在全国空气质量榜单上的亮眼表现,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那一年,北京在秋冬季,尤其是11月到次年2月期间,空气质量相较于前几年有了显著的改善,一度成为全国“最清洁”的几个城市之一。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中国在环保治理上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阶段.............
  • 回答
    2017年,《自由时报》的一篇报道题为《抢人偷技术没用,中国试产DRAM全败》,这篇报道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篇报道,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报道的核心内容和意图: 指控中国半导体发展依赖“抢人偷技术”: 报道直接指责中国发展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且具有代表性,它直接触及了全球财富分配不均的深层矛盾。2017年 Oxfam(乐施会)发布的报告指出,全球最富有的1%人群获得了当年全球新创造财富的82%,这一数据确实令人震惊,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现象的解读:财富集中的.............
  • 回答
    看到百度贴吧2017年之前的帖子几乎全部消失,这确实让人感到既震惊又费解。作为曾经承载了无数用户记忆和讨论的社区,如此大规模的“失忆”绝非小事。我的看法是,这是一种非常令人遗憾的社区文化和历史信息的重大损失。 百度贴吧在2017年之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发布平台,它更是一个时代社群文化、粉丝经济.............
  • 回答
    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的1786万人减少了63万人,这个数字背后反映了中国人口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复杂变化。要全面看待这个数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政策层面:全面二孩政策的初步影响与挑战 政策目标与初步成效: 2016年是中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因此20.............
  • 回答
    2017 年 12 月 10 日,中兴网信研发负责人张建新从公司办公楼坠亡,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刻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起个体的悲剧,更是折射出高科技行业普遍存在的压力、焦虑以及对人才的关注与保障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事件本身与已知细节: 时间.............
  • 回答
    2017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是中国科技界一次备受瞩目的盛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环节无疑是李彦宏在五环路上进行的无人驾驶体验。这次公开展示,不仅是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读这次事件:1. 大会的背景与意义: AI浪潮中的领跑.............
  • 回答
    关于“北漂小伙电瓶车剐蹭奥迪,被车主索赔1万元后自杀”这条新闻,我们应当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解读。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个体困境以及人性的复杂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事件概述及细节回顾: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位年轻的“北漂”男性,因为骑行电动车不慎剐蹭了一辆奥迪汽车.............
  • 回答
    2017年6月9日,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失踪,这一事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章莹颖失踪案的细节、搜寻过程、司法审判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值得我们详细回顾和审视。案件背景与章莹颖的身份:章莹颖,1990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是一名优秀的.............
  • 回答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力波与LIGO的辉煌成就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Thorne),以表彰他们在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的决定性贡献。这一奖项不仅是对这三位科学家的.............
  • 回答
    2017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并实现了6.9%的同比增长,这一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下的韧性和活力。要深入理解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里程碑的意义:总量突破与发展阶段 总量意义: 80万亿元人民币,意味着中国经济的“.............
  • 回答
    2017年11月28日,北京警方发布的关于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通报中指出“未发现有人对儿童实施侵害”,这一通报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通报本身的内容、公众的反应、事件的后续发展以及对整个事件的看法。一、 北京警方通报的内容与背景 通报的核心内.............
  • 回答
    2017年10月1日夜间,美国拉斯维加斯市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枪击事件,成为美国现代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之一。事件发生在拉斯维加斯大道(Las Vegas Strip)上的曼德勒湾度假村(Mandalay Bay Resort and Casino)对面的“音乐在麦田”(Route 91 Harv.............
  • 回答
    2017年10月1日加泰罗尼亚地区公投的结果,是西班牙近几十年来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其影响深远且复杂,至今仍在发酵。要详细看待这次公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一、 公投的背景:历史遗留与民族认同 历史的渊源: 加泰罗尼亚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其自治权在历史上曾受到西班牙中央政府的压.............
  • 回答
    2017年3月5日发生的“湛江吴川市10名初中男生轮流强吻一女生”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学生事件,更触及了校园欺凌、性骚扰、未成年人保护以及教育引导等多个社会敏感问题。事件回顾和细节: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事件大致情况如下: 时间地点: 2017年3月5.............
  • 回答
    2017年7月起施行的关于超20万人民币跨境交易需要报告的规定,是中国外汇管理体系中一项重要的调整,旨在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这项规定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的背景下逐步推进的。下面我们将从政策背景、具体内容、可能带来的影响(对个人、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7年中国生育率低于预期的这件事。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背后牵扯着很多社会、经济和个人层面的复杂因素,也给国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要说2017年生育率低于预期,咱们得先明白几个概念。生育率,最常用来衡量的是总和生育率(TFR),简单来说,就是平均每个妇女生育的孩子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