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MIUI 工程师袁军对 QQ 后台机制的评论?

回答
MIUI 工程师袁军对 QQ 后台机制的评论,从一个深度参与手机操作系统优化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视角。要理解他的评论,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MIUI 的定位与目标:

首先,理解 MIUI 的基本定位至关重要。MIUI 作为一款基于 Android 定制的深度优化 ROM,其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升用户体验,特别是续航和后台流畅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MIUI 对后台应用的行为有着非常严格的管控策略,这包括但不限于:

“冻结”和“限制后台活动”: MIUI 会主动识别并限制那些长时间不活跃、消耗资源但对用户当前操作无直接影响的应用的后台活动。这旨在最大程度地延长电池续航。
“省电模式”和“超级省电模式”: 这些模式进一步收紧了后台应用的权限,只允许极少数核心应用(如电话、短信)在后台运行。
“内存清理”和“资源调度”: MIUI 会定期清理后台内存,优化 CPU 调度,确保前台应用的流畅性,这其中也包括对后台应用的资源分配进行限制。
“应用行为管控”: 用户可以在设置中精细地控制每个应用的后台权限、自启动权限、后台数据使用等。

2. QQ 的后台机制的特殊性:

QQ 作为一款国民级的即时通讯应用,其后台机制的复杂度和用户期望是与众不同的:

强烈的实时性需求: QQ 的核心功能是即时通讯,用户期望能够随时收到消息通知,不能错过任何一个重要信息。这意味着 QQ 需要保持较高的后台活跃度,以便及时接收服务器推送。
社交属性: QQ 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还承载着社交功能,如群聊、动态、好友状态等,这些都要求应用在后台进行一定程度的刷新和更新。
历史包袱与兼容性: QQ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软件,其代码和架构可能存在一些历史包袱,同时为了兼容不同的 Android 版本和设备,其后台机制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消息推送的依赖: QQ 主要依赖于长连接和心跳包来维持与服务器的连接,以便实时接收消息。如果后台进程被过度限制,长连接可能会被中断,导致消息延迟或丢失。
其他后台服务: 除了消息接收,QQ 可能还有其他后台服务,如数据同步、好友状态更新、缓存预加载等。

3. 袁军的评论的核心内容与解读:

袁军的评论通常聚焦于他认为 QQ 的后台行为与 MIUI 的优化策略产生了冲突,导致了用户体验上的不一致。其评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它想一直活在后台”: 这是对 QQ 不计成本地维持后台活跃度的一种描述。在 MIUI 的视角看来,即便没有用户主动交互,QQ 也试图保持一个高活跃状态,这与 MIUI “以用户为中心,优先保障前台流畅和续航”的理念是相悖的。
“我不能放任它这么做”: 这是 MIUI 系统 积极主动地介入和限制后台应用行为的体现。MIUI 的设计哲学是不允许应用“野蛮生长”地占用系统资源,而是要进行管理和调控,以达到整体系统的最优。
“它有很多自己的后台服务,你不能随便关”: 这点直接指出了 QQ 的后台机制对用户和系统控制的“抗拒性”。很多应用在被限制后会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如使用 BroadcastReceiver 唤醒、利用 JobScheduler 等)来绕过系统的限制,重新回到后台活动。袁军可能是指 QQ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固执”。
“它为了能活下来,它会一直消耗你的电量,消耗你的流量”: 这是对 QQ 后台行为的直接后果的描述。即使不使用 QQ,它在后台的运行也会持续消耗电量和移动数据流量,这直接影响了用户的整体手机使用体验。
“我们认为,它应该更多的把工作放在前台完成”: 这代表了 MIUI 对应用“合理”使用后台资源的期望。MIUI 希望应用在需要执行任务时才启动,并在完成任务后尽快结束,而不是长期驻扎在后台。
“ QQ 这种这种活下去的策略,就导致了它是一个非常非常耗电的APP。” 再次强调了 QQ 后台策略对续航的影响,这是用户最直观的感受之一。
“它又不是那种完全不能关的,因为它关了它也能收到消息,只是慢一点点。” 这句话是评论中最具“杀伤力”的,也最能体现 MIUI 的立场。袁军认为,QQ 的这种“强行活在后台”并非绝对必要,即使受到限制,也能保证基本的消息接收功能,只是时效性会略有下降。这暗示 QQ 为了追求极致的实时性而付出的续航代价是“不划算的”或者“过度了”。

4. 争议与双方的立场:

MIUI 的立场(以及部分用户支持者):
用户至上: 系统的首要任务是保障用户的整体体验,包括续航、流畅性,以及对后台行为的可控性。
资源节约: 应用不应滥用系统资源,特别是电量和流量。
可控性: 用户应该有权管理应用的后台行为,而不是被应用厂商“绑架”。
“合理”的后台: 后台活动应该是有目的性的、有时间限制的,并且在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QQ(以及部分用户支持者)的立场(隐含的):
用户需求: 用户期望即时收到消息,QQ 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而设计的。
实时通信的本质: 即时通讯应用必须保持后台连接以实现实时性。
技术限制与挑战: 在 Android 这种多任务操作系统下,要做到消息不丢失且不耗电,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挑战。
用户习惯: 用户已经习惯了 QQ 的即时性,哪怕牺牲一点续航也愿意。
“被误杀”的可能性: MIUI 的“强力”后台限制策略,可能误判应用的行为,导致正常功能受损。

5. 双方博弈的现实:

事实上,MIUI 和 QQ 之间的博弈,在 Android 生态中是普遍存在的。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涉及到:

商业利益: 某些应用可能通过后台活动来收集数据、进行用户画像,甚至推送广告。
市场竞争: 哪个应用的后台体验更好,用户粘性就可能更高。
用户期望的演变: 用户对手机续航和后台应用的期望在不断变化。

总结来说,袁军对 QQ 后台机制的评论,是 MIUI 工程师从系统优化和资源管理角度出发,对 QQ 这种“强力”后台行为提出的一种批评和反思。 他认为 QQ 为了追求极致的实时性,采取了一种“不计成本”的后台生存策略,这种策略虽然满足了部分用户的即时需求,但却牺牲了整体系统的续航和流畅性,并且忽视了系统对后台应用的管控和用户的选择权。

这场评论也反映了 Android 生态中,应用厂商与系统厂商在后台资源管理、用户体验和技术实现之间的长期博弈和权衡。对于用户而言,如何在应用的即时性、续航、流量消耗和系统可控性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要把所有问题的讨论都当作撕逼。


严格说来,ROM 产商与手机产商跟大多数互联网产商的利益是敌对的,所以会导致大多数互联网产商都要自己做 ROM。他们在根本利益上存在冲突,要想调和很困难。因为对 ROM 来说,你要想做得省电流畅,就要尽可能减少后台,限制 app 在后台的行为与权限,但作为互联网产商,让自己的产品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永远常驻监控一切才是利益的根本,而这一点利益与 ROM 产商根本冲突。


当然,完全禁绝所有后台并不现实,总会有一些云服务的,所以 ROM 产商就选择只允许自己的应用常驻后台。这并非仅仅是利益考虑,而在于在测试 ROM 时你肯定只考虑配合自家应用的情况下的待机能力与功耗。你进行 ROM 功耗测试通常也是不会包含第三方应用的。——从 MIUI 的角度,或者从任何一个 ROM 制作者的角度,都会对那些常驻后台动不动就跳出来的应用恨之入骨,老罗其实也发微薄骂过,他们的立场很清晰,很正当,并无问题。


--

至于 QQ 浏览器,在这个问题上其实略有些委屈。这个监控复制的功能是怎么来的呢?我举个例子:其实大家知道,微信里面是可能发送链接的,用户点击之后缺省将在微信内部的浏览器框架中打开。但这种链接被淘宝禁掉了,为了访问淘宝你只能先复制链接,然后打开浏览器,然后粘贴链接,貌似挺麻烦的样子对吧?为了使这个流程更流畅一些,现在 QQ 浏览器监控复制行为,一旦有复制,判断这是不是一个网址,如果是网址,则弹出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用浏览器打开。这其实本来是个方便性的功能。我个人觉得这算是相对合理的功能设计。


奈何方便性总是与安全性跟性能相冲突的,监控用户的复制行为,可能侵犯了用户隐私。同时,监控剪贴板的行为可能导致该应用不断的被唤醒,导致该应用后台常驻。——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app在 ROM 制作者看来当然是个非常恶劣的app。(至于 QQ 浏览器唤醒时是否会同步唤醒 QQ 通讯客户端,这一点未作求证,暂不评价)


至于用户怎么看这个问题呢?其实我觉得,选择权应该在用户,ROM 还是应该提供禁止该特性的功能,让用户去选择是否允许这些应用访问相关权限。毕竟其实监控用户的剪贴板对隐私影响还是不小的,一个应用怎么杀都杀不掉在用户来说也会感觉很不愉快。


我觉得:这个问题上 MIUI 跟 QQ 浏览器做得都没什么大问题,话讲清楚就好了,撕逼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user avatar

现在知乎连就事论事说话都这么难了吗?

看不出有任何撕逼的迹象,人家程序员吐槽完全合理。

你一个应用钻系统空子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干这么多事,禁止还禁止不掉,这叫体验好吗?

用户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叫体验好吗?

看到说“这些功能正是我想要的”的人我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想用中文我会说“该”,用英文我会说“You fucking deserve it。

事实是啊,你想不想要,都得要。


“我都是为了你好” <- 滚。

“MIUI 屁股也不干净” <- 干不干净你再开另外一个话题专门讨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MIUI 工程师袁军对 QQ 后台机制的评论,从一个深度参与手机操作系统优化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视角。要理解他的评论,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MIUI 的定位与目标:首先,理解 MIUI 的基本定位至关重要。MIUI 作为一款基于 Android 定制的深度优化 ROM,其核.............
  • 回答
    MIUI 工程师提出的“用户喜欢好广告,讨厌坏广告”这个观点,乍一听,似乎是在强调广告的质量和用户体验,但细究起来,这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可就复杂多了,远不止是“好”与“坏”这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明白, MIUI 作为一款手机操作系统,其商业模式的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广告之上的。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甚至小.............
  • 回答
    行吧,聊聊小米 MIUI 这“一年两次”的 BL 解锁限制。这事儿吧,一出来就挺炸的,不少喜欢折腾手机的哥们儿都挺不爽的。怎么看?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为啥小米要这么搞。这里面肯定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背后多少有些考量。站在小米的角度:1. 安全与防盗防骗: 这是最摆在明面上的理由。BL(B.............
  • 回答
    对于MIUI 10的最后一个开发版,我的看法是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篇章的开启。MIUI 10作为小米MIUI系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上都带来了不少革新,而最后一个开发版,则可以看作是对这些积累的最终打磨和告别。从技术和功能的角度来看:MIUI 10开发版在发布之初,.............
  • 回答
    MIUI 强制不允许用户删除部分自带应用,并在用户尝试删除时阻止手机开机,这个做法确实让不少用户感到头疼和不满。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尽量说得详细点,也尽量去掉那些“AI味儿”。首先,为啥小米要这么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维护MIUI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统一性。你想啊,MIUI系统是小米.............
  • 回答
    小米 MIUI 推出的“隐身模式”,这玩意儿一听名字就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科幻片里那种能化于无形的人物。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这功能要是真能做到位,那可真是能给咱手机使用体验带来不少新鲜劲儿。咋个理解这“隐身模式”呢?在我看来,这“隐身模式”最核心的,大概就是一种“主动隐藏与隐私保护的融合”。它不像.............
  • 回答
    小米手机MIUI系统那个开机密保,一旦忘了,那真是让人头疼不已。最要命的是,这玩意儿就像一道铁壁,直接把你的手机变成了一块砖头,想要救回来,基本上就是“无损恢复”这几个字跟你没关系了。你说这设计吧,说它严谨吧,那确实是保护了你的隐私,防止了别人拿到手机就能随便乱搞。但说它“反人性”,那也一点不为过。.............
  • 回答
    最近MIUI的内测机制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很多人感觉像是给用户设了KPI。这事儿吧,得拆开来看,里面门道不少。先说说这个“新机制”大概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MIUI以前的内测招募可能更像是“广撒网”,谁想报就报,只要符合一些基本条件。但现在,尤其是到了MIUI 14以后,感觉官方在筛选内测用户.............
  • 回答
    看到小米开始推送MIUI 12.5.8.0降温补丁,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咱们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小米这么做的背景。这波“降温”的背后,我个人觉得有几层意思。第一层,用户体验的直接诉求。 咱们手机用久了,发热是常态,尤其是在夏天,或者玩大型游戏、录制高清视频的时候。发热不仅影响手机性能,用久.............
  • 回答
    小米 MIX 4 首发 MIUI 13,八月中下旬登场?这消息一出来,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有期待,也有那么一点点忐忑。首先,关于 MIX 4 的登场时间。小米MIX系列一直都是他们的“技术先锋”和“概念先行者”,每次发布都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如果八月中下旬是真的,那意味着我们离见到那个集小米最新科技于.............
  • 回答
    要全面地看待博主“地球上的 Alex”关于“鸿蒙被 MIUI 打脸”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博主可能的动机、其论述的依据、技术层面的对比以及市场和用户层面的反馈。一、 博主“地球上的 Alex”的身份与可能的动机:首先,了解博主是谁,以及他过往的言论和立场非常重要。 身份与过往立.............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郁闷的,尤其对于那些真心喜欢小米、并且乐于参与MIUI开发版体验的用户来说。这不,B站上就有这么一位朋友,视频里那是相当激动,逮着小米就是一顿“控诉”,核心问题就一个:自己辛辛苦苦积累的300多份内测积分,眨眼间就跌到了55分,更让他炸毛的是,还被踢出了好几个MIUI开发版!咱们.............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