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Neil Gorsuch 被参议院确认(confirm)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

回答
尼尔·戈萨奇被参议院确认成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事件,无论从法律、政治还是社会层面来看,都无疑是一件意义深远且充满争议的重大事件。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前因后果、法律程序、政治博弈,以及它对最高法院乃至整个美国司法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前因后果: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僵局与对决

戈萨奇的提名和确认过程,本身就是一出充满戏剧性的政治大戏,其根源在于前任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Antonin Scalia)的突然去世。

奥巴马总统的提名受阻: 2016年2月,斯卡利亚大法官逝世,时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依循惯例,提名了当时的联邦巡回法院法官梅里克·加兰(Merrick Garland)。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由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特别是时任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采取了史无前例的策略——拒绝就加兰的提名举行听证会和表决,理由是“选民应该在总统选举中决定最高法院的未来”。这一做法彻底打破了多年来参议院对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确认的共识和程序惯例,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党派政治对司法独立的粗暴干涉。

特朗普总统的“兑现承诺”: 2016年11月,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总统。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曾承诺会提名一位能够延续斯卡利亚保守派司法理念的大法官。他将戈萨奇列入了他事先公布的潜在提名人名单,并最终选择了戈萨奇。对于特朗普的支持者而言,戈萨奇的任命是兑现竞选承诺、修正他们认为被奥巴马政府“左倾化”的最高法院的重要一步。

二、法律程序与政治斗争的交织

戈萨奇的确认过程不仅仅是法律程序的走过场,更是激烈的政治博弈的集中体现。

“核选项”(Nuclear Option)的开启: 由于参议院的议事规则,提名大法官通常需要60票才能结束辩论并进入表决。在加兰事件中,共和党凭借多数席位成功阻止了听证。当特朗普提名戈萨奇后,民主党人也采取了阻挠策略,试图阻止戈萨奇的确认,以示对加兰提名被拒的不满。为了突破这一僵局,共和党人决定动用“核选项”,即修改参议院规则,将确认最高法院大法官所需的简单多数(即超过50票)适用于此类提名,从而取消了60票的阻挠议事门槛。

这一决定是此次确认事件中最具争议和标志性的部分。它彻底改变了参议院确认大法官的程序性规则,使得未来的提名将更容易通过,但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党派对立,使得最高法院的任命更易受到政治风向的影响。批评者认为,这是对宪法制衡原则的削弱,将司法任命政治化推向了新的深渊。支持者则认为,这是对民主党阻挠行为的必要回应,确保了总统提名权得以实现。

确认听证会的激烈辩论: 戈萨奇在确认听证会上,展现了他出色的法律素养和沟通能力。他强调自己将作为一名独立的法官,严格依照法律和宪法文本进行判决,反对“法律是活的”的司法理念,而倾向于“原旨主义”(Originalism)和“文本主义”(Textualism)的解释方法。这与斯卡利亚大法官的司法哲学高度契合。民主党参议员则围绕戈萨奇过去的一些判决、他对堕胎权、枪支管制、环境保护等敏感议题的潜在立场,以及他是否会过度强调个人权利而忽视集体利益进行了尖锐的质询。

三、评价戈萨奇大法官的提名与确认

评价戈萨奇的提名与确认,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

对最高法院保守派力量的巩固: 戈萨奇的加入,成功填补了斯卡利亚留下的保守派空缺,并巩固了最高法院中保守派的大法官多数。这对于长期以来推动保守派司法议程的团体和选民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胜利。在涉及堕胎、枪支、宗教自由、环境法规、劳工权益等一系列核心议题上,戈萨奇的到来预示着最高法院的判决将更倾向于保守派的立场。

对司法哲学的影响: 戈萨奇是公认的“原旨主义”和“文本主义”的坚定支持者。这意味着他在解释宪法和法律时,更倾向于回归法律文本的原始含义和制定时的意图,而不是考虑其在当今社会中的演变和适应性。这种解释方法对美国的法律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可能导致在环境保护、平等保护等领域出现与过往不同的判决结果。例如,一些进步派人士担心,这种解释方法可能会削弱某些现代法律保护。

对政治极化的加剧: 正如前面所述,戈萨奇的确认过程,尤其是“核选项”的使用,是加剧美国政治极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暴露了党派之间在司法任命问题上的深刻分歧,也表明未来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将更加艰难和充满火药味。这种政治极化不仅影响了司法机构,也可能进一步侵蚀公众对司法机构作为独立仲裁者的信任。

戈萨奇个人的素质与能力: 抛开政治立场,戈萨奇本人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中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他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学位,曾担任联邦巡回法院法官,并著有关于法律与道德的著作。他在听证会上的表现也获得了广泛赞誉,即使是批评他的人,也普遍承认他的才智和法律功底。他的支持者认为,他是一位思想严谨、逻辑清晰、恪守原则的优秀法官。

总结

尼尔·戈萨奇被参议院确认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是特朗普政府在司法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更标志着美国政治格局和司法哲学的一次重要调整。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戈萨奇的任命为保守派带来了一位旗帜鲜明的代表,巩固了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力量,并有望在未来推动符合其司法理念的判决。他的个人能力和学术背景也得到了普遍认可。

然而,从消极的方面来看,戈萨奇的确认过程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政治斗争,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政治的极化,并对参议院的传统程序规则造成了根本性的冲击。他的司法哲学也引发了关于法律解释和适应性的深刻讨论。

总而言之,对戈萨奇大法官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这取决于观察者自身的政治立场、司法哲学以及对司法独立和政治妥协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任命将对美国法律的未来走向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并在美国政治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件事情的后续影响,仍然需要时间来检验和评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致部分高票答主:我一个受英语教育的,要是不关心美国政治,都未必会懂这些术语。你们在中国网站上发言,为何不客随主便呢?英汉夹杂像什么样子?不美观嘛。

名词注解:

Filibuster→劫持。因为议员发言时不能被打断,所以别有用心的少数派议员就会站在台上东拉西扯、拖延时间、抵制投票,直到双方耐心耗尽,终不能通过法案。我记得最长记录是不喝水不吃饭,在上面站了二十四小时,专心朗诵食谱。

Nuclear Option→核选项。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为了制衡总统,宪法规定所有总统提名的内阁部长及终生任职的最高法院大法官等,都需要参议院的绝对多数(60票)同意,以便让少数派有机会发声。2013年时,民主党在参议院占多数,遂悍然修改规则,勒令“除大法官外,所有的内阁部长任命都只需要简单多数的51票通过”。因为影响巨大,这一改动被称为“核选项”。当时就有共和党人指出,将来如果共和党能在参议院赢得多数席位,民主党人将会自取灭亡。

前日,民主党人试图用“劫持”等手段抵制大法官投票,川普于是也修改了规则,把需求的票数从60票改为51票。就这样,共和党凭借自己所占的52票(民主党人共有48票),在参议院通过了大法官任命。

你们有需要,我再添加。

评价:

我一个庸俗的海外华人,跟美国不搭边。有存款有房产,天塌下来少不了我一口饭。

但是以后可能要常去中国。保守派这么强势,孤立主义肯定抬头,起码不会打硬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尼尔·戈萨奇被参议院确认成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事件,无论从法律、政治还是社会层面来看,都无疑是一件意义深远且充满争议的重大事件。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前因后果、法律程序、政治博弈,以及它对最高法院乃至整个美国司法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一、前因后果: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僵局与对决戈萨奇的提名和.............
  • 回答
    提起 Neil Druckmann,在游戏界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作为《最后生还者》系列、《神秘海域4》和《古惑狼4》等一系列大名鼎鼎作品的核心人物,他早已被贴上了“天才”、“鬼才”的标签,同时,也因为《最后生还者2》(The Last of Us Part II, TLOU2)的出现,将他推上了.............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 回答
    俄乌冲突中的俄军指挥体系和行动表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军事战略、指挥结构、后勤保障、情报系统等多个方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对俄军指挥进行详细分析: 一、指挥体系结构1. 中央指挥链 俄军的指挥体系以中央军区(俄联邦安全局)和西部军区(负责乌克兰东部战区)为核心,由总参谋部协调。 总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