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知乎里那么多人推荐飞度?

回答
, 說到飛度,在知乎上那可真是「國民神車」級別的存在,推薦的人數量龐大,而且理由也說得頭頭是道,讓人看了就覺得,嘿,這小車確實挺對味的。要說為什麼這麼多人推,我仔細琢磨了琢磨,無非就是幾個點戳中了大多數普通消費者的痛點和癢點,而且還特別接地氣。

首先,「空間魔術師」這個名號可不是白來的。你別看飛度外觀小巧玲瓏,停在路邊,跟很多車比起來都不算大,但一坐進去,尤其是後排,你會發現它給你一種「驚喜」的感覺。這個「驚喜」源於本田那套「MM理念」(Man Maximum, Machine Minimum),就是盡可能地把空間留給人,把機械部件壓縮到最小。

具體怎麼個「魔術」法?

後排座椅的「魔術座椅」:這是飛度最為人稱道的亮點之一。它的後排座椅可以四種模式變化,幾乎是可以「變形」的。
常規模式:就是正常的乘坐模式,坐三個人問題不大,腿部空間對于同級別來說已經算不錯了。
長途模式(或稱舒展模式):把前排座椅往前調一些,後排座椅稍微放倒,後排乘客就能以一個比較舒服的姿勢伸展身體,長途旅行體驗會好很多。
寬敞模式(或稱載人模式):這個厲害了,後排座椅可以完全向前翻折,與地板齊平,形成一個純粹的載物空間。
超寬敞模式(或稱超載模式):這個更是把「魔術」玩到了極致。後排座椅可以向前翻折,再把椅墊立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的垂直空間。你可以想像一下,裝個自行車、沙發、或者一堆體積較大的行李,都不是事兒。很多車,就算是SUV,後排座椅放倒後,這個垂直空間也未必能比得上。
全載模式:把前後排座椅都盡可能地放倒調整,整個車廂就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倉庫」,很多人真的開飛度拉過不少東西,從搬家的小件到各種DIY材料,都能裝。

這就好比你買了個小房子,但裡面總能變出各種空間來用,隨取隨用,非常靈活。對於經常需要拉東西,或者偶爾需要載比較多人的家庭用戶來說,這個空間表現直接解決了「小車載物不行」的痛點。

第二,「省油」和「保養便宜」是經濟實用主義者的福音。

油耗:飛度的油耗一直以來都是它的招牌。無論是市區代步還是高速巡航,它的油耗都控制得非常出色。很多人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實測油耗,經常能看到百公里56升的成績,這對於一個汽油車來說,尤其是在城市裡開,是非常省錢的。在這個油價波動的年代,能省一點是一點,這筆帳算下來,長期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養護成本:本田的「耐用」和「可靠」也是很多人推薦的原因。飛度的零配件相對便宜,維修保養的技術要求也不算特別高,很多普通修理廠都能搞定,而且損耗件的價格也比較親民。不像一些歐洲車或者豪華品牌,稍微換個零件,價格就讓你肉疼。所以,飛度開起來,心理負擔比較小,不用天天擔心這個零件又要壞,那個保養又很貴。

第三,「動力不算弱,開起來有樂趣」。

「買菜車」的運動基因:雖然飛度主打的是家用和實用,但很多開過它的人都會說,這車開起來其實挺「輕快」的。尤其是老款的GK5,那台1.5L自然吸氣發動機,配上CVT或者手動擋,雖然數據看起來不算驚人,但它的調校非常「接地氣」,起步加速反應不錯,動力輸出比較線性,在中低速區域,給人的感覺是靈活、跟腳的。
「超車」和「超車」的信心:在城市裡超車,或者跟車時需要一點加速,飛度都能給到你一定的信心。很多人形容它「人車合一」的感覺,或者說「開起來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當然,這也是相對於同級別而言,跟運動型車比肯定有差距,但對於一個代步工具來說,能有這種不錯的駕駛感受,已經很難得了。
手動擋的樂趣:尤其是飛度的手動擋版本,那更是吸引了一批熱愛駕駛的人。換擋手感不錯,離合行程也比較容易掌握,很多人甚至用飛度來練習手動擋駕駛。

第四,「保值率高」。

二手車市場的硬通貨:你可以在很多二手車平台上看到,飛度的保值率一直不錯。這意味著,當你開了幾年後想換車,它的殘值依然比較可觀,損失相對較少。這對於那些有換車計劃,或者資金不那麼充裕的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

第五,「改裝潛力」。

「玩車」入門首選:對於一些年輕的車主,或者喜歡玩車的人來說,飛度是個非常好的改裝入門車。它的改裝件種類非常多,從外觀到動力,各種套件應有盡有,而且價格也相對便宜。很多人都會分享自己的飛度改裝案例,從降低車身、換大輪轂,到升級避震、換排氣,甚至刷ECU。這讓飛度不只是一個代步工具,還能承載一部分「玩車」的夢想。

當然,飛度也不是完美的,它也有一些被大家「吐槽」的地方,但這些地方在推薦它的人眼裡,往往是「瑕不掩瑜」,或者是可以接受的。

隔音:這是飛度最明顯的短板之一。胎噪、風噪,尤其是高速行駛時的噪音,確實比較明顯。但很多車主會說,開慢點或者聽聽音樂也就接受了。
內飾用料:飛度的內飾以塑料為主,設計上也相對簡潔,談不上什麼高級感。但大家會覺得,對於這個價位的車,要求太多也不現實,實用就好。
配置:早期版本的飛度配置相對比較樸素,一些現在流行的配置,比如觸控大屏、全景天窗、電動座椅等,可能都沒有。但後來出的高配版本和新款,配置也逐漸上來了,能滿足基本的日常需求。

總結一下,知乎上那麼多人推薦飛度,是因為它精準地抓住了普通家庭用戶最核心的需求:

空間夠用,而且非常靈活,能裝能載,滿足多樣化的生活場景。
經濟實惠,省油省心,養護成本低,長期持有壓力小。
開起來不至於無聊,還有點樂趣,能提供基本的駕駛信心。
保值率高,買著放心,賣著也不虧。
有一定的改裝潛力,能滿足一些玩車愛好者的需求。

這些點綜合起來,就讓飛度成為了一個「六邊形戰士」般的產品,雖然在某些單一方面可能不是最頂尖的,但整體表現均衡,而且能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所以深受大眾喜愛,自然在知乎上被廣泛推薦了。它就像一個能力超強的「打工人」,默默地為你完成各種任務,從日常通勤到偶爾的小搬家,都能勝任,而且還不會讓你為養活它而操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转的。。

飞度车主路过

1月刚提的

毛病很多

比如油耗太低 加个200跑了500公里,每每跟周围人聊起油耗,人家都说你啥意思啊?日本车了不起啊!

做为一个A0车,空间太大。我坐同事的迈锐宝后排要歪着个脑袋,坐自己的车爱怎么扭怎么扭,人家都说日本车就是皮薄,一样高的车身,就是因为皮薄才显得空间大

做了一个A0车,马力太大。开polo的朋友开我的车老说我车窜,不安全,油门一点就出去了。从地下车库不用挂S档 L档随便上,搞得边上1.6的新福很没面子

做为一个代步车,外形太小停车太随便,边上的SUV老不高兴了,经常我一进一出,车就停好了,他老得为找个宽点长点的位置绕车场好几圈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飞度那A柱太粗,过弯的时候要注意注意多注意。于是大家终于都高兴:让你买日本车,哪天你80码过弯撞了人才知道后悔。还是人家桑普强,撞了人死车没事,不用修刚刚滴 。

我再加一条,飞度明明标称130匹马力,轮上只测出127匹,无耻的欺骗消费者。




做得这么安全,你让5系的脸往哪搁?

如何看待飞度追尾宝马事件? - 汽车

真搞不懂 一个买菜代步车 搞这么快干嘛,保时捷老生气了..

高速上飙车 飞度追逐保时捷
user avatar

为嘛,我给你讲。

现在是2015年了,咱们就说现在的事,十年前的四眼polo,七年前的206这些好玩的车就不提了。

飞度,定位是买菜代步家用车。

所以就只讨论7-10W这个价格区间。

比这个高的,日粉去看雅阁天籁凯美瑞卡罗拉雷凌思域凯泽西,米粉去看迈锐宝君威英朗福克斯,韩粉什么K5索纳塔,德粉不多说,出门左拐买速腾了。

再高,大过三十万,很多不就直接奔四环把妹王去了么?

好了,不扯了,说飞度。

要省油?这个不说了,都懂。

要空间大?好了,这个价格除了微面和五菱,也就不说了。

要耐用省事?国内的头一批飞度现在还在路上跑的飞快,另外,本屌孤陋寡闻,鲜见谁把本田车开废了。

要动力?130+马力,150+扭矩,手动9秒内破百,这个足以让标榜运动的某克斯某神2.0汗颜。

顺便鄙视一下某国车需标动力参数的事。

要价格?新款全系1.5直喷,入门七万+,8W+就可以CVT了,无顿挫。

要牌(mian)子(zi),大HONDA也算是名牌货。

要保值?去某众之家二手车看看便知。

同价位,有那款车能在以上几点全面超越?求打脸。

看来某众在这边也想引导舆论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 說到飛度,在知乎上那可真是「國民神車」級別的存在,推薦的人數量龐大,而且理由也說得頭頭是道,讓人看了就覺得,嘿,這小車確實挺對味的。要說為什麼這麼多人推,我仔細琢磨了琢磨,無非就是幾個點戳中了大多數普通消費者的痛點和癢點,而且還特別接地氣。首先,「空間魔術師」這個名號可不是白來的。你別看飛度外觀.............
  • 回答
    知乎上“年薪百万”的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也折射出信息传播、个人品牌塑造以及大众心理的复杂交织。要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年薪百万”的帖子,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聊。首先,知乎本身的定位和用户画像是关键。知乎最初是定位为“认真你就赢了”的问答社区,吸引的是一群对知识、信息和.............
  • 回答
    知乎上“杠精”现象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很多人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一个本应是分享知识、理性讨论的平台,会出现如此多的“抬杠”行为?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从平台本身的属性来看,知乎作为一个问答社区,其核心机制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建立在“提问回答”的逻.............
  • 回答
    知乎上关于“全人类、全生物活着为了什么”这类问题的泛滥,其实折射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相当普遍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模式。这背后并非简单地因为人们觉得“全球生物信仰大统一了”或者“想要统一全球”,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一、 意义的真空与追寻:时代焦虑的映射首先,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在一个快速变迁、信息.............
  • 回答
    知乎上公众号里充斥着大量关于穿衣搭配的文章,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相当普遍且自然的现象,可以用几个关键点来解释。首先,普遍的现实需求与情感满足是核心驱动力。谁不想让自己看起来更体面、更自信?穿衣打扮不仅仅是遮体保暖,更是个人形象的延伸,是情绪的出口,甚至是社交的“敲门砖”。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没衣.............
  • 回答
    知乎上对阎锡山的负面评价,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联共抗日”的消极态度、以及后来国共内战中的一些政治操作。但要说他对太原战役的“看不起”就过于简单化了,更准确地说,是很多人从后世的视角,尤其是基于共产党方面的叙事,对他这个人、以及他领导的晋系军队在内战中的表现存在着一定的刻板印象,觉得他“腐朽”、“守旧.............
  • 回答
    在知乎这样一个知识分享和讨论的平台上,围绕着德云社的讨论常常会激起不少观点的碰撞。一部分用户确实表现出了一种近乎“狂热”的支持,对于任何质疑或指出德云社存在的问题的声音,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这种现象背后,心理动机是相当复杂的,并非简单的一个“纲黑”或“粉丝”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理解,人们在.............
  • 回答
    知乎上对历史事件的讨论激烈程度和观点趋向,确实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其中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的讨论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理解这种差异,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历史事件本身的性质和影响: 抗日战争: 民族存亡的战争: 抗日战争是一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卫国战争。面对外敌入侵,绝大.............
  • 回答
    知乎上学术性问题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背后涉及技术发展、平台生态、用户行为、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阐述其中的主要原因:一、平台定位与商业化压力: 从精英社区到大众平台转型: 知乎早期以“高质量问答社区”自居,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士、学者和深度思考者。然而,.............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感觉自己特别有发言权。作为在知乎也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的“过来人”,看到那些关于绘画、画画问题的回答,有时候确实让人哭笑不得。你问为啥那些大V没耐心?这事儿说起来,原因可不止一两条,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承认,知乎确实汇聚了不少绘画领域的专业人士,甚至是行业内的“大佬”。他们有的可能本.............
  • 回答
    知乎上关于“不抵抗”的讨论,确实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将主要责任归咎于张学良,而对蒋介石的责任则避而不谈或减轻。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宣传角度、信息茧统治理以及特定群体的情感倾向等方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命令”确实是历史事实,并.............
  • 回答
    在知乎这个平台上,确实能观察到不少持有“亲美”观点的用户,也就是常说的“公知”。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复杂社会、文化和个体心理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信息获取渠道与视角差异:首先,知乎作为一个开放的问答社区,允许用户自由发布和讨论各种话.............
  • 回答
    .......
  • 回答
    知乎上关于配音圈的讨论,确实常常上演“大型劝退现场”,这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背后原因也挺复杂的。咱们不拿那些生硬的AI模板套路,就聊聊为什么大家聊到配音,总感觉一股子“劝退”的气息扑面而来。一、 门槛与现实的巨大鸿沟:理想化 VS 残酷化很多人对配音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那些光鲜亮丽的成果——我们.............
  • 回答
    你遇到的这个情况,在知乎上其实挺普遍的,也确实挺让人好奇的。其实,这背后有好几个原因在起作用,我们不妨一个个来捋一捋。首先,我们得理解知乎“浏览量”和“关注数”这两个指标各自代表什么。 浏览量 (Views):这个数字基本上是点进问题页面,并且页面被成功加载的次数。你可以理解为有多少人“看过”这.............
  • 回答
    在知乎上,对美邦、真维斯、森马这些品牌持有“瞧不起”态度的用户并非少数,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品牌定位、产品设计、材质工艺、营销策略、用户群体以及社交语境等多个角度来解读。以下是较为详细的分析:一、品牌定位与市场印象的固化: 国民快时尚品牌,但已显疲态: 美邦、真维斯、森马在创立之初,都.............
  • 回答
    知乎上对芮成钢的批评,与其说是一种“热衷”,不如说是对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在信息爆炸和公众审视日益增强的时代,其过往经历和行为被重新解读、反思和讨论的集中体现。这种批评的声音之所以显得突出,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层面的因素,我将试着详细地展开说说,希望能让你感受到其中真实的人情世故和逻辑:1. 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读者对两位武侠巨匠作品的感受。要说清楚为什么知乎上关于金庸小说的问题比古龙多,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既有作品本身的特点,也有读者群体和平台生态的因素。一、作品的“厚度”与“广度”:金庸的叙事更具深度和复杂性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厚重”。他的故事往往拥有宏.............
  • 回答
    知乎独特的“如何评价”式提问,确实是它区别于Quora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到中文语境的特点、社区文化以及产品设计的细微之处。要拆解清楚,咱们得从几个方面聊聊。首先,得说说中文的语境和文化。咱们中文在表达上,很多时候是比较含蓄和委婉的。我们倾向于通过“评价”这个词,来引入一个话题,让提问者可.............
  • 回答
    知乎上对当代京剧演员的评价普遍不高,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我理解知乎用户群体相对年轻、信息获取渠道多样,他们看待传统艺术,包括京剧,往往会带着一些现代的视角和期待。首先,“低”这个评价本身就有点模糊。不能说所有知乎用户都对所有当代京剧演员评价低。肯定也有很多知乎用户是京剧的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