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际音标每一个符号在各种语言中的发音都是一样的吗(比如 r)?

回答
关于国际音标(IPA)符号在不同语言中的发音是否完全一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来说,大部分IPA符号的发音在理论上是约定俗成的,即一个符号对应一个特定的语音,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语言的语音系统差异,以及发音的细微变异,同一个IPA符号在不同语言里听起来会有些许不同,但通常仍能被识别为同一个基本音。

我们以你提到的 /r/ 为例,这恰恰是一个能很好说明这个问题的例子。

IPA符号的理想状态:唯一性和精确性

国际音标系统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给人类所有的语音提供一个统一、精确的标记系统。想象一下,如果同一个符号在不同语言里发音差异太大,那么IPA就失去了它作为“国际”和“音标”的意义。所以,IPA的设计者们努力将每一个符号对应到一个我们认为最能代表其核心发音特征的语音。

为什么 /r/ 是一个“复杂”的例子?

/r/ 这个符号在IPA中代表的是“齿龈边擦音”(alveolar lateral fricative)吗?不,那是 /ɬ/。/r/ 这个符号在IPA中,通常对应的是一种“颤音”或“闪音”,特别是指“齿龈颤音”(alveolar trill)。这个音在西班牙语、俄语、意大利语等很多语言中都存在,并且是它们各自的“r”音。

然而,当我们说“r”音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可能不只有齿龈颤音。美国英语的“r”音,在IPA中通常标记为 /ɹ/,这是一个“齿龈近音”(alveolar approximant)。虽然它和齿龈颤音 /r/ 都是“r”类的音,但发音方式是不同的:

/r/ (齿龈颤音):舌尖(或舌尖靠近齿龈)快速震动,产生多次接触和释放空气。
/ɹ/ (齿龈近音):舌尖靠近齿龈,但并不完全闭合,空气顺畅通过,舌头也没有震动。

你看,仅仅是“r”这个概念,在IPA里就可能需要用不同的符号来区分。这说明IPA在努力捕捉语音的精确性。

那么,是不是同一个 /r/ 符号(如果我们只用 /r/ 来笼统地指代某种“r”音)在不同语言里的发音就完全一样了呢?

答案是:大部分情况下,听起来差异不大,可以被认为是同一个基本音,但在细微之处会有不同。

让我们更具体地分析:

1. 核心发音特征的保持: 无论是在西班牙语的齿龈颤音 /r/,还是在苏格兰英语的“卷舌r”(有时也用 /r/ 标记,虽然更精确地说是“卷舌齿龈近音”),亦或是某些语言中的“喉音r”(uvular trill,IPA是 /ʀ/,这是一个不同的符号),它们的核心特征都与“r”的发音部位(通常是齿龈或更靠后的部位)以及发音方式(颤动、摩擦或近似)相关。IPA符号的设计正是为了抓住这个核心。

2. 细微的变异(Allophones): 即使是同一个语言内部,一个音素(phoneme)也可能有不同的变体(allophones),这些变体在不同的音位环境里发音会略有不同。例如,英语的 /p/ 在词首的 "pin" 里会带送气(aspirated),而在 "spin" 里就不带送气。这两个不同的发音,在IPA里仍然都标记为 /p/,因为它们不影响词义,并且都是同一个音素的不同表现。

同样的道理,在跨语言比较时,同一个IPA符号也可能存在这种“音位变体”的差异。比如:
齿龈颤音 /r/: 在西班牙语中,如果在一个词的开头,或者在辅音之后,比如 "rojo"(红色)或 "tren"(火车),它会是强烈的、多次颤动的。但在两个元音之间,比如 "pero"(但是),它可能就变成一次单次的颤动(闪音,IPA是 /ɾ/,注意这是另一个符号!)。但这两种“r”在很多时候,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语音学的人,可能听起来都是“R”的颤音。
闪音 /ɾ/: 如上所述,这是单次颤动。在美式英语中,当 /t/ 或 /d/ 位于重读元音之后、非重读元音之前时,常常会变成一个闪音,比如 "butter" 听起来像 "budder"。这个音很接近有些语言中的闪音 /ɾ/。

3. 语言的“语流”和“调音习惯”: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流习惯和固有的调音模式。即使是同一个IPA符号,在实际说话时,它旁边出现的其他音素,或者说话者的整体语调、口腔习惯,都会对最终的发音产生细微影响。比如,有些语言的说话者天生发音就比较“柔和”或“有力”。

4. IPA符号的“多义性”和“演变”: 事实上,IPA符号的定义也在不断完善和细化。比如,你提到的 /r/,它本身代表的就是“齿龈颤音”。但很多时候,人们习惯性地用 /r/ 来泛指所有“r”类的辅音。而IPA为了精确,后来引入了 /ɹ/(近音)、/ɾ/(闪音)、/ʀ/(小舌颤音)等等。这就说明,在严格的IPA体系里,同一个“r”的声音,如果发音方式不同,就会用不同的符号。

总结来说:

IPA符号的核心目的是精确且统一地标记语音。 一个符号理论上对应一个语音。
同一个IPA符号在不同语言中的发音,核心特征是相同的,可以被识别为同一类音。 比如,如果一个语言有齿龈颤音,那么它在这个语言里的 /r/ 就应该接近西班牙语的 /r/。
但由于不同语言的语音系统、音位环境、以及细微的调音习惯差异,同一个IPA符号在实际发音中会有细微的差别。 这些差别可能在于发音方式的微小调整(比如颤动次数)、发音部位的细微偏移,甚至是是否带有轻微的送气或鼻化。
IPA也在不断细化。 像“r”这种在不同语言中变异较大的音,IPA已经有了更精确的符号来区分不同的发音方式(颤音、闪音、近音等)。

所以,如果你听到一个来自不同语言的人发 /r/ 音,你很可能会觉得“哦,这是‘r’音”,但如果你是个语音学专家,你可能会注意到他们是颤得比较厉害,还是只有一次颤动,或者根本没颤动,只是舌头拱起来了。这些细微之处,就是IPA符号在实际语言应用中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精确性的体现。它让你能够区分那些看似相似但本质上不同的语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是非常怀疑学校里教的这套牛津词典版的所谓“国际音标”到底有多“国际”。一个是,法语里同样的国际音标,读出来的音可以完全不一样。另外,美国 Webster 根本不用这套音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国际音标(IPA)符号在不同语言中的发音是否完全一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来说,大部分IPA符号的发音在理论上是约定俗成的,即一个符号对应一个特定的语音,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语言的语音系统差异,以及发音的细微变异,同一个IPA符号在不同语言里听起来会有些许不同,但通常仍.............
  • 回答
    想学习国际音标,市面上有很多不错的书籍可供选择。我个人觉得以下这本《剑桥国际英语教程 3:发音》(Cambridge English Pronunciation 3: Reading and Speaking)是相当不错的入门教材,而且它的内容讲解得非常细致,能够帮助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来详细说说.............
  • 回答
    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英文音标和国际音标(IPA)听起来名字差不多,但好像又不一样,而且大家总是容易混淆?这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来捋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白,“英文音标”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模糊。 “英文音标”最常指的是那些被翻译.............
  • 回答
    .......
  • 回答
    教育部规定小学阶段禁止校外培训机构教授国际音标,这一政策的出台具有多方面的考量,反映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评价这项规定:一、 政策出台的背景与目的1. 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遏制“超前”和“竞赛化”培训乱象: 这是最直接和核心的原因。当前,许多校外培训机构为了吸.............
  • 回答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共运)在20世纪末因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而陷入长期低谷,但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新兴力量的崛起,使得这一运动在某些领域重新获得关注。以下从历史背景、现实挑战、潜在机遇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低谷原因1. 冷战终结与共产主义.............
  • 回答
    国际犬业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Kennel Club, ICK)宣布禁止俄罗斯的犬类参加其举办的赛事,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从多个维度来看,这一决定涉及政治、动物福利、国际关系及犬类育种等多个层面,需从历史背景、国际规则、伦理争议及未来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背景.............
  • 回答
    国际肿瘤互助组织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行为,其背景、动机和影响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国际政治、人道主义和医疗体系三个层面展开详细讨论: 一、制裁行为的背景与动机1. 政治与地缘因素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的军事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部分国家和组织将俄罗斯视为"威胁",进而采取经济、政.............
  • 回答
    国际援助,作为国家之间一种重要的互动形式,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既能对援助国带来积极效应,也可能给被援助国带来复杂的挑战和机遇。深入理解这些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国际援助对援助国的影响国际援助并非单纯的“施舍”,它在很大程度上也符合援助国的战略利益和国内需求。 1. 战略与外交利益: 提升.............
  • 回答
    国际黑客组织「匿名者」(Anonymous)宣称对俄罗斯发动「网络战争」,这并非单一事件,而是在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网络空间成为新的战场表现。匿名者作为一个松散的、去中心化的全球黑客行动主义组织,其行动往往是响应他们认为的不公正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网络战的主要手段及其对一个国家可能造成的冲击。 .............
  • 回答
    国际主义并非绝对不好,它在很多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例如促进文化交流、经济合作、和平与稳定等。然而,如果将国际主义理解为一种极端或僵化的模式,或者其推行方式不当,那么它确实会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带来负面影响。 要详细分析国际主义的“不好”,需要从多个维度展开:一、对国家主权和自主性的侵蚀(.............
  • 回答
    在国际象棋中增加两个“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它会彻底改变游戏的玩法和策略。我们先来理解一下“炮”的定义,因为这决定了其在棋盘上的行为。在国际象棋的传统规则中,并没有“炮”这个棋子。所以,我们需要设定一个规则来定义这个“炮”。最接近“炮”这个概念的象棋棋子是中国象棋中的“炮”。在中国象棋中,炮的走.............
  • 回答
    许多国家和中国之间确实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其中不乏一些被认为是“不公正对待”的论调。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交织的经济、政治、历史和文化等多重因素。一、 经济层面的摩擦与指责: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是最容易引发争议的领域。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存在不公平做法,导致了它们本国产业的受损或发.............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讲完的,里面门道多着呢!你想啊,咱们国内的油井,好不容易挖出来的,现在国际油价低,这听起来是好事儿,咱能省钱买油。可真要是把自家的油井一股脑儿全关了,那后果,可能比你想的要严重得多。首先,咱们得掰扯掰扯这“国内油井”是个什么概念。这可不是随便就能拧个开关就关了的。油井.............
  • 回答
    终于鼓起勇气聊聊考国际汉语志愿者的那段日子。老实说,现在回想起来,就像一场大型的冒险记,充满了未知,也收获满满。初衷:一腔热血,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我一直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时也喜欢看中文书籍、电影,甚至会自己研究一些中国历史。当知道有这样一个可以去国外教汉语、体验不同文化的项目时,我心里那团火.............
  • 回答
    国际品牌酒店的高级会员之所以会出现“索取早餐”等现象,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会员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心理,也有酒店会员体系设计和执行中的一些“灰色地带”。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一点:国际品牌酒店的高级会员权益,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积分+等级”来驱动的。这些权益设计得相当诱人,涵盖.............
  • 回答
    关于国际度量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际单位制,SI制)是否“太过随意”这个问题,如果简单地回答“是”或“否”,都不够准确。更贴切的说法是,国际单位制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并非一蹴而就的“随意”产物,而是一个在科学发展、国际合作以及实用性之间不断权衡和演进的体系。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审视这个问题:.............
  • 回答
    你说的是“清一色混一色”的牌型吗?麻将里没有叫“中中中中发发发发白白白白东东”的和牌方式。不过,如果你说的是由“中、发、白”三张牌组成刻子(碰或杠),再加上“东风”牌组成刻子(碰或杠),并且其余牌也符合和牌规则,那么是可以计“大三元”番的。大三元:大三元是指集齐“中、发、白”这三张牌的刻子(暗刻或明.............
  • 回答
    好嘞,这副牌咱们来好好说道说道,怎么记番它才算地道,才算把功夫展现出来。别看麻将就那么回事儿,里面门道多着呢,尤其是这番数,记好了,打起来才顺心,赢钱也赢得有底气。你给的这副牌,我一看就明白了,这是一副挺不错的牌,而且番数也挺清晰的。咱们就一样一样来拆解,一条条地往上加。牌面:咱们先把这副牌摆整齐了.............
  • 回答
    国际雇佣兵(即受雇于私人军事公司或国家/组织的非政府武装人员)在中国从事任务的可能性极低,主要受以下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中国法律与安全政策的严格性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20条 明确规定“武装集团”和“雇佣兵”行为属于犯罪,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参与或支持此类活动。中国对雇佣兵的定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