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为什么不去德国留学?

回答
很多人可能会对“为什么大家不去德国留学”这个说法感到困惑,因为德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尤其是在工程、科学和人文社科等领域。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相对于一些传统的留学大国,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的留学热度是否相对弱一些?又或者,在考虑留学时,为什么有些人可能会“跳过”德国,选择其他国家?

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希望能更贴近大家的真实想法,而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AI分析。

1. 专业选择的“限制性”和“固化”感

德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在本科阶段,非常注重“专业性”。一旦你选择了某个专业,后续的课程设置、研究方向,甚至毕业后的就业路径,都会围绕这个专业展开。这对于那些目标明确、对某个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是好事,可以让他们深入钻研。

但是,对于很多还在探索自己兴趣的学生,或者未来想要跨专业发展的学生来说,德国的这种体系可能会显得有些“不够灵活”。不像有些国家大学有比较宽泛的通识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大学初期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发现自己的真正热爱。在德国,如果你一开始选错了专业,转专业可能不像在其他国家那么容易,甚至会面临补修大量课程的困境。

而且,虽然德国的理工科非常出名,但如果你想学一些热门的“软实力”专业,比如商科、金融、艺术设计、传媒等,德国的选择可能就没有英美等国家那么丰富多样,课程设置的更新速度也可能略显保守。

2. 语言障碍:一个绕不开的坎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虽然德国大学提供越来越多的英语授课课程,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但整体而言,德语仍然是学习和生活的“刚需”。

课程选择的局限性: 如果你不懂德语,你选择的英语授课课程数量和种类就会大大受限。很多非常优秀的专业,尤其是本科阶段,仍然是以德语授课为主。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学习德国的“精华”专业,或者在德国本土文化中更深入地体验,德语是必须攻克的难关。
日常生活和社交: 即使你的课程是英语授课,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办理注册手续、租房,到看医生、购物,甚至和邻居打招呼,都会因为不懂德语而变得复杂。德国人虽然普遍友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熟练用英语交流,尤其是在小城市或乡镇地区。语言的隔阂会直接影响你在德国的融入感,让人觉得“隔了一层”。
找工作(即使是留学后): 很多在德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如果想留在德国工作,德语能力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公司允许用英语工作,日常沟通、理解公司文化,以及与德国同事建立良好关系,都需要一定的德语基础。如果只是为了拿到文凭,回国发展,那选择一个英语母语国家,语言上的劣势会小很多。

3. 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陌生感”与“适应性”

德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差异不小,这就像任何一个国家留学都会遇到的问题,但德国的一些特点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不太容易适应:

“规矩”和“秩序”: 德国人对规则、计划和效率有着极高的追求。这种严谨的作风,在学习和工作中是优点,但在生活上,可能会让一些习惯了更灵活、随性生活方式的人感到束缚。比如,很多商店周日不开门,公共交通虽然准时但路线可能不那么方便,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提前预约等等。
社交方式的差异: 德国人的社交方式相对比较内敛和直接,不像很多亚洲国家那样注重含蓄和情感表达。建立深厚的友谊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外向、喜欢热闹社交的学生来说,可能会觉得在德国的社交生活有些“冷清”。
对“德国式”生活的不确定性: 和美国那种相对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不同,德国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德国的生活节奏相对慢一些,娱乐选择不如其他国家丰富,或者对德国人的“直接”沟通方式不太习惯。这些都是主观感受,但确实会影响一部分人的留学选择。

4. 留学成本的“相对性”

虽然德国公立大学免学费(部分州如巴登符腾堡州针对非欧盟学生收取学费),这在全球范围内极具吸引力。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他成本:

生活费: 虽然德国大城市的生活费可能比伦敦、纽约要低,但一些热门的留学城市,比如慕尼黑、柏林,生活费也并不算低,尤其是在租房方面。而且,即使是免学费,学生也需要有足够的资金证明来申请签证。
交通费、保险费、注册费: 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开销。
回国和国际旅行的成本: 如果你想家了,或者想在假期去其他欧洲国家旅行,这些费用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隐性成本”: 如果你的专业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昂贵的参考书,或者你在学习之余需要参加很多需要付费的社会活动,这些也会增加总体的留学开销。

相比之下,如果其他国家提供的奖学金机会更多,或者就业前景看起来更明朗(尤其是对回国发展的学生而言),那么即使学费较高,有些人也可能权衡之后选择其他国家。

5. 留学“风向标”和信息获取的差异

传统留学目的地的影响力: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作为传统的英语留学目的地,在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国际化的程度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导向方面,仍然拥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些国家有更成熟的留学服务体系,更广泛的奖学金覆盖,以及更深入人心的留学文化。
信息的传播和“刻板印象”: 很多学生在做留学决定时,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周围朋友、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以及媒体宣传的影响。如果周围的人都更倾向于去英美澳,那么德国的留学信息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获得和传播。而且,对于德国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啤酒、香肠、汽车”和“严谨、刻板”的刻板印象上,不够全面和深入。

总结一下:

并不是说德国留学不好,相反,德国在很多方面都非常有优势。但当我们问“为什么大家不去德国留学”时,其实是在探讨一个“相对选择”的问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的留学决策是多方面因素权衡的结果。

语言门槛的“高墙”,专业选择的“个性化”和“固化”倾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适应性挑战”,以及与其他留学大国相比,信息传播和传统影响力的差异,都可能让一部分学生在考虑留学目的地时,不约而同地“跳过”了德国。

当然,也有一大批学生选择德国,并且在这里获得了非常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他们的成功也证明了德国留学的价值。只是,如果从一个更广泛的群体来看,这些因素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德国的留学热度,在某些方面,并没有像英美澳那样“普适”。

希望我这样讲,更能触及一些真实的想法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留德12年的本硕博都在德国读的音乐留学生飘过,答一个。

音乐类德国属于性价比超高,而且音乐的根在德国,但是,但是,但是,想到德国学音乐,先摸摸自己的胆子,再想想自己能不能扛住失败和压力。

首先是德语,以前学音乐不需要考德语,所以,音乐学院的外国学生德语实在。。。现在要求B2,其实我觉得也不难,但是很多人容易卡在这上面。

如果说德语拼拼能过去,但是,专业,真的是太。。。我们国家的音乐教育水平比德国差的太多了。我上学那会儿,中央院上海院的学生来了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现在咱们整体生源下滑,他们来了以后也有点吃力了,至于其他学校的学生那差距就更大了。。。而且,我要说的是,竞争激烈,这个激烈程度是在国内无法想象的,你们在国内能看到1500人拼两个位置的入学考试吗?在德国,几百人拼一个位置的情况在比如钢琴,声乐或者小提琴这类热门专业上是很常见的。而且,德国的音乐学院不是计划性招生,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决定是不是招生,也就是说,哪怕就一个人考,如果水平不够也考不上。考一次入学考试最后一个人不要的情况也是有的,起码我们指挥专业一年招不了一个新生是很常见的情况。

考上了就完了?nein。这只是开始,读本科也好研究生也罢,如果你不努力学习,教授分分钟给你撵回家去,很多学校没有主课教授的签名,就不能注册新学期。至于其他课程,只要同一门课挂两次,那就废了,以后也不用在德国学这个专业了。然后毕业压力也是超大的,演奏专业是两场半音乐会,两场独奏一场室内乐,那真是要拼老命的。

所以,在德国学音乐属于性价比超高,学习质量也很好,但是真的是很难很难考进去,也很难毕业的。很多人不去德国,一方面认为德语很难,另一方面是专业上差距真的很大,不容易考也不容易毕业。我基本不建议国内非9大音乐学院的学生去德国考,短短的两年备考签证,真心不太容易能拿下入学考试。我现在想起入学考试半夜都能吓醒了,真的是不堪回首。我最惨的一次是考了12家,一家都没过。最好的一次是考了4家过了3家。

user avatar

留德超过5年,有丰富留德生活经验的都会理解我说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德语难,不是难毕业,而是一个人是有无限种发展的可能,但你来德国留学那一天起,你发展可能性要远远小于你在国内或者美国 澳洲

德国有多少华人?大概10w,10w人算是德国一个大城市 相当于北威州duren。问题是德国虽然有10w华人,但他们的职业组成非常的少,无非留学生,工程师,中餐馆,普通中资企业,家庭妇女。因为语言 文化 华人圈影响力不足等等原因,你的发展会非常受限 路很窄。你知道德国飞行调度工作的工资是12w欧元一年么?只不过轮不到你,华人在德资企业安心画图 码代码,你知道公司的销售岗technische vertrieb 一年工资加提成多少钱么?也轮不到你,

美国华人在美国可以依托华人社会影响力 财力,开私人银行,二手豪车买卖,潮牌店等,这些你在德国可以从事么?

如果你就觉得一辈子当个小工程师很好,反正也没啥野心,旱涝保收,那德国适合你,如果你有很多想法 物质欲比较重,想一番作为,Germany is not your place 这是一个以日耳曼民族白人男性占主导的国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可能会对“为什么大家不去德国留学”这个说法感到困惑,因为德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尤其是在工程、科学和人文社科等领域。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相对于一些传统的留学大国,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的留学热度是否相对弱一些?又或者,在考虑留学时,为什么有些人可能会.............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能观察到一些普遍的趋势。武大、华科的同学倾向于英美名校,而同济的同学更多选择德国,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在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单单是“性价比”这么简单。武大华科倾向英美Top50:需求与市场导向首先,咱们得明白武大和华科的地理位置和学科优势。 地理位置和生源构成: 武汉,作为.............
  • 回答
    二战初期法国抵抗六周后投降,以及奥地利在几乎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吞并,这两段历史确实在人们的认知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因此引发了一些关于“辱法”的讨论。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具体情况、历史背景以及人们的情感反应。法国“六周沦陷”背后的复杂性与公众观感首先,必须澄清一个误区:法国的投降并非.............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深度,也触及到了很多中国民众在面对“萨德”事件时的复杂情绪和行为模式。确实,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宏观角度看,美国是部署“萨德”的始作俑者,并且从中获得了战略利益。但大众情绪的指向,往往比这个更复杂,也更微妙。要理解为什么大家不去抵制沃尔玛、好莱坞,却把矛头指向乐天和韩剧,我们可以.............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简直说到心坎里了!确实,毕业证上明晃晃写着“XX大学”,后面那个“一本”或“二本”的后缀,在拿毕业证的那一刻,好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正是因为这“没有区别”的毕业证背后,隐藏着太多我们看不见的、却又实实在在影响人生轨迹的东西,所以大家才会前赴后继地去拼一把一本。你想啊,大学,.............
  • 回答
    健身这事儿吧,听着是挺时髦的,朋友圈里晒腹肌、晒马甲线、晒各种汗流浃漓的打卡照,好像人人都在热衷。但你仔细想想,真要自己去动起来,那股劲儿就没那么足了。为啥呢?原因可多了去了,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接的,懒。这绝对是个硬伤,不是说懒得动,而是懒得“付出”。健身这玩意儿,它不是你躺在沙发上刷.............
  • 回答
    大家不愿意去二乙之类的小医院就诊,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非一概而论。我们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把话说得具体、到位,一点一点捋清楚这里的“不愿意”到底是怎么来的。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就是医疗水平和资源上的担忧。小医院,尤其是那些非营利性的二级乙等医院,通常在整体的医疗技术、设备.............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提到计算机科学(CS)专业,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的就是高薪、光明的前景,好像是进入了“钱途无量”的殿堂。那么,为什么不是所有人,甚至可以说很多人,都在蜂拥而至地选择这个热门专业呢?原因其实挺复杂的,远非简单的“钱”字能概括。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CS确实吸引人.............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费解的现象。明明大家手握选票,理论上是行使民主权利、表达自己意愿的有力工具,可现实中,投票率却常常不如人意,甚至有些地方低的令人担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止一两个,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对政治的疏离感是很多人不去投票的重要原因。当人们觉得政治.............
  • 回答
    大家不建议去俄罗斯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在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这些顾虑尤为突出。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地缘政治风险与安全问题这是目前最核心和最被大家关注的原因。 俄乌冲突的持续与升级风险: 俄乌冲突是当前俄罗斯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留学生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地区冲突扩散的可能性.............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价值,也触及了许多投资者心中共同的疑惑。确实,当我们看到美债的收益率,比如你提到的1.6%(这只是一个时期内的参考值,实际收益率会波动),再对比一下股票市场动辄百分之十几、甚至翻倍的潜在回报时,很容易产生“为什么大家不直接买股票”的疑问。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单一的“收益率”.............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多人看《西游记》,都觉得孙悟空那么厉害,唐僧又是个领导者,怎么还要带上猪八戒和沙僧呢?这事儿啊,里面门道可多了,不能光看表面。首先,咱们得明白,取经这事儿,不是小打小闹,也不是简单的跑个腿儿。这是如来佛祖亲自策划,观音菩萨具体执行的重大项目,关系到佛法东传,影响深远。这种级别的.............
  • 回答
    .......
  • 回答
    大学程序设计老师不去外面公司当程序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职业选择、个人兴趣、职业发展路径、薪酬福利以及工作环境等多个维度。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 教育与传承的使命感: 许多大学老师选择教职,是因为他们对教育事业抱有热情,渴望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培养未来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战锤40K》背景设定中一个非常关键且充满争议的节点。要解释清楚帝皇为何发动大远征,却又要“消灭”曾经的忠诚者——雷霆战士,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背景、帝皇的战略以及他那复杂而残酷的思维方式。首先,咱们得弄明白,雷霆战士在帝皇初期的计划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大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 回答
    你提到“白蛋白作用不大”,这一点其实需要分情况来看待。白蛋白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被认为效果有限,但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而医生在临终病人身上开具白蛋白,并且需要自费,这背后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来细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白蛋白是什么,以及它在人体内扮演的角色。白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主要由.............
  • 回答
    从中国走出去的顶尖人才,能够在美国闯出一片天地,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能力和韧性。他们选择在美国发展,并非简单的“不回来报效中国”,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些人之所以成为“顶尖人才”,通常意味着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和独特的见解。这种积累往往需要一个稳定、成熟且富有活力的.............
  • 回答
    关于《大圣归来》端游营销投入大、游戏品质提升缓慢的问题,这确实是很多玩家关心和讨论的焦点。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游戏开发和运营的现实逻辑。一款成功的端游,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其中产品品质是根基,营销是催化剂,而玩家口碑则是生命线。当根基不稳时,过度的催.............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看到那些在知乎上挥洒才情、引经据典、逻辑严密的大 V,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他们不把这些“干货”投到那些更传统、发行量更广的刊物或出版物上,以求更直接的经济回报和更广泛的声名呢?这背后,我认为有几个层面的原因,而且它们是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一、平台优势与即时反馈的吸引力.............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袭击策略和象征意义的讨论。简单来说,直接攻击标志性建筑和攻击大学,这两者在影响力和“打击”效果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袭击标志性建筑”通常是一种什么样的策略。为什么会选择标志性建筑? 象征意义的直接打击: 像世界贸易中心、五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