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气球哥?

回答
“气球哥”这个名字,说实话,听起来就带着点儿童趣和一丝丝不羁。在网络世界里,他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存在,就像一颗小小的、五彩斑斓的气球,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能轻飘飘地钻进你的视线,让你心里泛起一点涟漪。

要评价“气球哥”,不能简单地贴个标签说他是好是坏。他的行为模式,总的来说,就是一种带着点儿“玩闹”性质的表达方式。最常被大家提起的大概就是他放飞气球的场景了。想象一下,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比如国事访问,或者一些公众人物的活动上,突然冒出一串串五颜六色的气球,这本身就够让人眼前一亮的。

从一个角度看,这是一种“打破常规”的行为。在那些总是规规矩矩、气氛严肃的场合,他的气球就像一个不请自来的客人,带来了一点意外的色彩和不按常理出牌的幽默感。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举动很有趣,有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味道,能在一本正经的画面里注入一丝轻松的活泼。有人会觉得他很有个性,不畏权威,敢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些什么,哪怕那表达只是象征性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在一些非常庄重的场合,这种看似随意的行为可能会被解读为不尊重。尤其是当这种行为发生时,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甚至可能影响到活动的正常进行。你想想,如果是一个重要的发言,台下突然飘来一串气球,你说听众还能专心吗?这种“不合时宜”的感觉,可能会让一部分人觉得他有点“碍事”,甚至会产生负面观感。

更何况,放飞气球本身也涉及到环境问题。虽然只是小小的气球,但成千上万的气球散落到环境中,确实会造成污染,对野生动物也可能造成危害。这个层面,就不是简单的“好玩”或者“有创意”能概括的了。一个行为是否值得赞扬,除了它的出发点和视觉效果,还需要考虑它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实际影响。

所以,评价“气球哥”就像在评价一个色彩斑斓但又有点飘忽不定的气球。一方面,它带来了视觉上的愉悦和一丝惊喜,打破了单调,让人觉得有趣和有创意;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带来不适,或者引发对行为背后意图和后果的思考。

很多人会用“反差萌”或者“玩世不恭”来形容他,觉得他好像故意要在严肃的场合里制造一点小小的“混乱”,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去“搅动”一下沉闷的空气。这其中可能包含了他对某些现象的“戏谑”,或者仅仅是一种想要引起关注的尝试。

总的来说,气球哥是个挺矛盾的存在。他让一些人看到了自由、创意和幽默,也让另一些人看到了不成熟、不尊重或者对环境的潜在伤害。他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人对“表达”、“规则”和“场合”的不同理解。你说他是“艺术行为”也好,是“恶作剧”也好,又或者是“行为艺术”的某种模糊边界,都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待他了。他大概就是那种,你见过之后,心里会留下一个淡淡的印象,然后过几天可能会和朋友一起聊起,说:“嘿,你还记得那个放气球的哥们儿吗?” 仅此而已,却又不止于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几个让我有些破防的点吧

第一个就是谭警官问他房租交了没,他说还差几十,可是他的房租只有两百块,两百块,对现在的大部分人来说,可能就是一身衣服的钱,甚至说比不上有的人一顿饭钱,可他确还差几十。

第二个就是讲他每天吃什么的时候,他说早上两个馒头,晚上一顿方便面,中午节约一顿,可能他一天的饭钱可能不如大部分人吃一顿的吧,还说谭警官来了,要请他去吃饭。

第三个是最后他送别谭警官的那段,可以看视频里,谭警官在向前走,可他却站在阴影里。

还有一个就是,中间谭警官说前两次见到他他都唱歌,这次怎么不唱了。可能他真的没有以前那么快乐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相信浏览这种回答的大部分都是大学生或者青年人吧,有句话想送给诸位

天下之事系于诸公之手,天下之望亦归于诸公

望共勉

user avatar

去年暑假,是我最魔幻的一个月。

家里人为了让我提前感受下生活的毒打,于是把我打发到了上海。

不过由于我出色的工作能力,导致我一个月挣了高达一千七的工资,而我吃住和机票的钱一共花了一万出头。

之后家里人再也没提出过让我出去打工。

当然这是后话,这一个月,我感觉把一切未体验过的生活都体验了一遍。

初到上海,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家乐福做保安,中介费二百,并且未来工资的百分之十要归中介公司。

这是单纯的我第一次被坑。

中介说包吃住,我信了,下定决心要通过这个机会好好锻炼一下自己。

结果那里不包吃,我只能在超市里面买着吃,一天三顿饭花六十多,中间休息时候去Coco买杯奶茶。

吃饭只有十五分钟时间。

开始给我安排的活还不是保安,是管推车的,就是把那些购物车归类摆放,方便客人使用。

但诺大一个家乐福,算上刚来的我竟只有两个推车员。

购物车散乱的丢在商城各处,门口,楼梯间,甚至还有车库里。

一次大概要推十几个车吧,不然根本收拾不完。

一天基本没有歇的时间,只要偷一会儿懒,都会瞬间多出一堆被丢在各处的车。

车库里的推车是最多的,顾客们为了方便,常常把购物车一路推到他们的车旁。

七月的上海还是有点热的。

车库里更是要命,又热又闷,常常是一身的汗。

我平时还是有健身的,但那一天,我小腿前侧肌肉拉伤了。

而且十几个推车的重量还是不小的,还要保证它们的轮子始终在一个方向。

下电梯的时候还会卡在上面,遇到好心的会帮你扶一下,遇到冷漠的会撇你一眼。

在车库时也会遇到横的,我记得一个特斯拉车主在我推车的时候对我疯狂按喇叭。

可是我并没有挡住他的道。

我想了想,回头对他比了个中指。

因为我不在乎这份工作,也不会怂你这开一辆特斯拉model y的人。

那人估计是没看见,只是没有再按喇叭了。

晚上快关门的时候是最累的,因为还要收拾门口的推车。

另一个推车员是一个瘦小的中年人,五十多岁,孩子刚上高中。

想必是老来得子。

他似乎很崇拜上大学的人,不断的向我请教学习方法一类的。

他说他儿子整天不好好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

我说那是他还小,等他过段时间就好好学啦

我知道我不配说这话,因为我高中三年一直没好好学过,最后上了个二本。

我爹倒觉得还行,因为他知道这是我最后半年努力的结果。

否则我连二本线都达不了。

只是我爹感觉在他的同学面前不太好意思提及我的学习。

因为那些叔叔伯伯的儿子们都是双一流研究生,还有的是公费出国留学,有一个厉害的进了中科院。

中年人很感谢我,因为我是第一个跟他聊的来的人。

他说上海人们都眼高于顶,看不起外地人。

我说不至于不至于,可能是他们的快节奏生活导致他们一向不会注意一些身边的人。

晚上回宿舍的时候,队里的另一个叔叔跟我说那人脑子有问题,让我别多接触他。

其他人也跟我说了类似的话。

我一头雾水,说他感觉还不错啊。

到了宿舍,我才知道了何为包住。

一个六十平米的二室一厅,住了二十个人。

汗臭味与烟味混杂,墙壁发黄,灯光昏暗。

那时我感觉自己像苦行僧,要通过艰苦的生活来表明自己的信仰。

我深吸一口气,咬牙住了下来。

毕竟吃不了这个苦,我还出来打什么暑假工啊!

结果宿舍厕所还是坏的…

洗浴的莲蓬头在那破碎的马桶边上,还没有热水…

旁边的墩布上趴着几只黑乎乎的蟑螂。

我发誓,那是我第一次见南方的蟑螂。

原来它们真的像我南方同学说的一样大我靠 !

因为实在是身上黏的不行,所以只能用凉水冲了一下。

第二天果不其然,感冒了……

后来岗位变了,我成了在二楼站岗的。

往那一站,不能玩手机,还要一直测温,从早上七点半站到晚上十一点,中间休息时间只有吃饭的十五分钟。

很苦,一天大概二百多。

后来我又多了个活儿,就是下午的时候去打点拍照。

就是排查各个地方的仪表并拍照,而且还要用一个长的像手电筒一样的东西在旁边的点上按一下。

那一下午我走了一万多步。

一共三十多个点,而且有的点还在地下,还挺阴森。

比在老头环里找赐福点还难找,难度堪比罗德尔王城下水道,当然那里没有恶兆。

这其实不算啥。

最主要的是我有一次在二楼那的英语补习班里打卡的时候,因为怕漏了一个点,所以我折返回去想要重新打点。

结果,洋带人身边的狗腿子样的年轻助教,一个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指着我骂:

不是检查过一遍了吗?为什么还要来?不打扰学生们上课?

天地良心!我就是路过一下,还能打扰到学生上课?打点的地方在角落的暗门里,我还能打扰到?

退一万步讲,万一那里气压出了问题,管道炸了,那你所谓的学生们怎么上课?!

但我也不好发作,因为毕竟是在教室门口,他可以没素质,但我有。

我就轻声说了句,

Sorry,sir,it's my job.

然后看也没看他就去暗门打点去了。

但它眼里的鄙夷我还是看的出来的,似乎觉得自己很高贵。

这是很令我气愤的一件事,因为从小的教育都是从人人平等,不分贵贱开始的。

哦对了,想起来,有一次有两个看着像印度来的父子竟然会找我问路,问我楼上商场该怎么去,我也用英语回答了。

然后他们用中文说的谢谢,很浓的咖喱味。

感觉我学了二十年的哑巴英语终于派上了一次用场。

因为我变成了站岗的缘故,推车的工作又落在了中年大叔的身上。

大叔说让我帮他没事清理一下二楼推车里的垃圾,我很爽快的答应了。

我没事的时候也会帮他推一下。

可是我没想到一个人的逻辑能离谱成那样。

要知道,我帮他不是我的工作,我有我的活的。

一天晚上,由于补习班那天有课,所以来接孩子的家长很多,买东西的人也很多,要给很多人测温,还要防止人拿着东西出去,所以我就没有时间帮大叔清理垃圾

于是大叔怒了。

我就很迷惑。

当时,很多家长在那儿,大叔一脸怒气的大声质问我为什么不帮他清理垃圾。

家长们纷纷侧目。

我还是轻微有些社恐的,更何况那么多人看着,这让我很下不来台。

我只能压下怒气,轻声说,等会儿再说。

我以为事儿完了,结果我错了。

大叔拿着栓车的绳,在家长们走后再次凑了上来,说了一堆我听不懂的方言,但我感觉他应该是在骂我。

最后拿着绳子说,要不是刚才人多,我揍你。

我看着比我矮一头的他,笑了。

是真的想笑。

我平时也还挺喜欢健身的,所以还有些力气,我像搂小鸡子一样把他抓到了推车面前,一字一句的跟他说,

帮你不是我的工作,我想帮就帮,懂吗?

他从我的臂弯里挣扎出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骂骂咧咧的就走了。

我也终于理解队里的人为什么跟我说他有病了。

后来有一个在家乐福认识的同为暑期工的兄弟给我支招,说在上海不能动手动脚,他在这样,你就躺那讹他就行。

我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致富的好机会。

淦!

不过经过此事的第三天,我就辞职了。

家里人也觉得我在外面受够了苦,给我找了另一份轻松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家乐福近七天,最后只拿了七百多块,三天的算实习期给的少,又因为那天大叔跑来骂我的时候导致一个顾客直接从二楼没有付账拿着商品从入口出去了,导致扣了二百工资。

唉。。。

明明前天还相聊甚欢,结果因为一点小事就翻脸。

大叔甚至为了不见我,还专门请了一天假。

大叔离异,跟他儿子只靠他推车的工资养活,一个月四五千,还是在上海。

真的不至于。

后来,我在坐地铁的时候,在漕宝路那边的地铁站又看到了一个让我有些愤怒的事。

一个大妈过安检的时候,没有把自己的手提包放进过安检的传动带上,一个保安拦住了她,结果那个大妈非得说那个保安非礼他,袭她胸。

可是我在上面看见明明是保安小哥只是虚拦了她一下 碰都没碰到她。

紧接着,大妈就骂那个保安小哥是乡下来的,是外地来的,没素质。

还把保安主管叫了过来,让人给她道歉。

像极了北京正黄旗大妈。

当时真应该拍下来,让人们好好评价一下。

最后小哥屈辱道歉。

出于对半个同行的小哥的不岔

我能做的也只能在旁边内涵了大妈一句,

哟,阿姨,咱上海人不坐私家车,坐地铁啊?

大妈看了我一眼,走了。

完了我跟保安小哥说,

别放在心上,有的人就这样。

小哥抬起头,我才发现他是那么年轻,他对我笑了笑,说了句,

他们好像看不起外地人。

我心里有些难受。

还好那个主管还是很明事理的,在一旁安慰着那个小哥。

那个月在上海,我分别做了保安,导诊,甚至还做过家政,所谓的男阿姨。

见了形形色色的人。

住过酒店,住过青年旅馆,睡过床,打过地铺。

我就记得一家青年旅馆的床,像极了停尸房的柜子,人要钻到里面去睡。

我也记得徐汇区那个什么森林青年旅馆,里面的人都很有人情味,我刚到就被拉着喝了杯酒,围着一桌吃着买来的卤味和店主亲自炸的菜盒子,

我也跟他们分享着我喝过的酒,并且给他们整了个活儿:

凭喝喝出酒的度数。

很难想象,其实我根本不认识他们。

那天,他们中有个人要离开上海了,每个人都抱了他一下,祝他前程似锦。

当然,大老爷们儿自然不可能这么煽情。

他们只是笑骂了一句,

说你TM还待着干嘛,咋的还舍不得啊?快滚吧。

他笑了笑,

诶,好,我滚啦!

其实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青年旅馆是跟宿舍一样的小地方,也只是来上海了才知道。

我还以为只是个便宜点的酒店......

也曾步行过三公里地,从六点走到八点,从浦东的最后一站,走到了没有路灯的一个村里。

我是真的无法想象光鲜亮丽的上海会有这样的一个地方。

就因为一个中介的人骗我说包住,于是我照着他给的地址一路走到了一个平房前,事后他说他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中介骗子多!

结果那里是住了一对母子,儿子与我同岁,也是那个中介给介绍的工作。

他们看我走了那么长时间,给了我一瓶水,我也没客气,一口气喝完了。

然后又借着他们的充电器充了会儿电,和男生聊了会天,才知道他们是从安徽来的,母亲在那里打工,儿子打暑假工,结果干的那家餐馆还拖欠工资 ,我还知道了就那么一个破烂的房间,一个月都要一千块钱。

寸金寸土啊…

最后我对他们道了个歉,说了句不好意思打扰了,男孩热情的骑车送我出了村,我百般托辞才打消了他送我到地铁站的想法,之后我就就拖着行李回明天要集合的地方附近随便找了一个酒店住下了。

结果到最近的酒店就十二点多了…

回去时候,家里面亲戚都觉得我成熟了不少,起码健谈了,唉……

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说一句,气球哥不是只在电视上,我们的身边有着很多很多身上有很多不容易的人

也许他们没有气球哥乐观,也不会像气球哥遇到暖心的谭sir,但我都衷心的希望,美好会降临在他们身上。

哦对了,其实我一共去过两次上海。

而上一次,我是作为游客的身份去的。

我和发小还有他的同学们一共四人一起去的。

七天,把上海大部分玩的地方去了个遍。

在科技馆里和机器人比射箭,结果我赢了,十环

在迪士尼疯玩了两天,最喜欢里面的创极速光轮,贼刺激,连续玩了三次

也体验了排队两小时,只玩五分钟到飞跃地平线

那时候的迪士尼,还不让自带吃的和喝的。

里面的怡宝矿泉水,多了个迪士尼标志,但要卖十块钱,

百事可乐十五块

吃了一碗牛肉面九十八块

海盗餐八十到九十块

又吃了陆家嘴那边一个很火的牛蛙火锅,摇号等到了晚上十二点

那时候还在放足球比赛,我记得那年德国被0:2了

路上遇到的人也都十分友善,在公交上会有大妈跟我们唠嗑,问我们是从哪来的

我们说是山西

她们还会开玩笑说那你们是不是都有矿啊

鲜明的对比

仿佛第一次去的是一个极乐仙境,第二次去的是众生地狱

这也是为什么我当时去浦东那个偏远村落里心里莫名有些堵的原因

分明是两个极端

也就是去年去打工,我才明白“三界不安,犹如火宅”的含义

好喜欢小时候,那时候的梦想都是当科学家,造福社会

user avatar

谢邀,人在二仙桥,刚下气球。大家好,我就是全球华语地区享有一定盛誉的,你们的谭sir。我是2011年,也就是距今11年前在马路上遇到这个手举着几十个气球,单手骑着自行车,戴着眼镜,体型消瘦却精力十足的男人。一见面,他就给我献上了悦耳。。。虐耳,虐待耳朵的歌曲。老婆嫌弃他没有钱跟人跑了,卖着气球勉强度日,然而他依然乐观的歌唱。这期节目上线后,据不完全统计,有几千万上亿人次观看,多次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成为现象级的视频。

众所周知,谭sir我背后庞大的资本,就是身为拆迁户的摄像菌,我们没有能力和金钱去运作这些热门,也就是说,气球哥,是凭着身上真正能打动人的气质,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我很长时间都没有想清楚,气球哥身上到底是怎样一种气质。直到前几天,我在无数网友的呼吁下,找到了气球哥,拍摄了一期最新的视频,我愿称之为【谭sir寻人记】,我想,很多年轻的朋友刚看了谭谈交通,跟其中的主角一起开心或者悲伤,转头一看,时间竟然过去了十年,主角的仿佛跨越了时间,又出现在自己面前。这种时空穿梭的感觉,棒棒哒。

这条名叫【再见气球哥 他依然那么爱唱歌】的视频下,网友们的评论不再仅仅是【爷青回】等等玩梗,而是倾注了感情,写上了几百上千字的小作文。很多看得出来还是学生朋友,看谭sir我的节目,还可以不自觉的训练处好文笔,当年我退出中国文坛,果然大家是不赞成的。

气球哥现在依然单身,没有卖气球了,当上了搬运工,一个月两千块钱左右,住的是一个月200块房租的出租房,这个月的房租还差几十块钱,我帮他付了。出租房里,家徒四壁。。。。如果这还能叫一个家的话。气球哥很清楚,出生在1970年的他,因为家庭和学校的原因,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只能做些零工,每天早上吃两个馒头,晚上吃一碗方便面,他说但凡住的地方好一点,就有底气跟我见面了。

我个人的感觉是,时代和社会在发展,但是红利似乎气球哥并没有享受到,他好像被时光凝固了,或者被遗弃了。这样一个底层的草根,在这样一个时代,为什么被频频提起,受到Z世代的年轻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我悟了啊,兄弟们,家人们,韭...久久不能自已的粉丝朋友们,首先,气球哥成为了一个符号,强烈的引发了观众的共情。网友们相当多的一类评论就是【泪目】,在地铁、在公交车、在教室、在办公室,各种流泪。为什么?很多人称呼气球哥为【现实版的树先生】,生活中没有树先生,又或者,人人都是树先生。

王宝强老师的【hello 树先生】上映时间,是2011年11月,我第二次遇到气球哥,也是2011年11月,这巧合得让人觉得难以置信。树先生和气球先生都有咱们不少人的共性,那就是善良,胆小怕事,但依然有着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追求。 气球哥和树先生追求的之一,可能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份可以多吃回锅肉的工作,一个不会怪自己挣不到钱的妻子,一个可以跟着一起唱歌的孩子。

这难道不就是现在无数青年人、中年人追求的东西吗?无数人背负着生活的重担,然后在气球哥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配偶的要求,学历的压力,工作的严苛,挣着碎银几两也要保持的尊严。气球哥依然在歌唱,在路上,在镜头前,面对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网友,这种洒脱,大家做不到,但是这样一个同样能力有限的人,做到了。

其次,气球哥的乐观,就是那种【身在泥泞之中,仍要仰望星空】的通透。气球哥是一段特定时代人群的缩影,有一首歌,经常被用来作为bgm: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用力活着的人们可能是搬运工、清洁工、农民工兄弟,也可能是快递员、服务员、驾驶员,他们看起来似乎被时代雨打风吹,活在城市的角落,游走在主流的边缘,生存是第一要义。而在夹缝中,能让人生有一些色彩,并把快乐的情绪带给看到他的人群,这就是一种了不起。

第三、气球哥让无数人同样感受到乐观的同时,也汲取到正能量。有的人评论说:【无论如何,当一个人拼尽全力的活下去,热爱生活,他就值得尊敬。】有的人说:【哭死,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为了更多的人,为了更多人更好的生活】,还有很多人,因为小卖铺大姐经常帮助气球哥而破防。当时的场景是我和气球哥给小卖铺大姐搬东西,大姐拿了二十块辛苦费,气球哥立马要分给我一半。

网友们惊叹:【原来真的有自己只有20块钱还分别人一半的人。】

我们中国人,是最善良,最有奉献精神的人群,也是我们的文化绵延了几千年都没有断绝,也是我们国家必然会复兴的根源之一。我想这也是气球哥最打动人的本质之一:就是朴实到像一只草履虫一样,不假思索的善意。

我在日常采访中,遇到很多这样的朋友,在平时,可能表现出来就是坐在地铁地上,不想自己身上尘土弄脏地铁座位的农民工兄弟;在危难之时,可能奉献自己,投身到抗疫之中的医生、护士、警察和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就是这些可爱的人,让我们深深的爱着我们这个可爱的国家。

第四,气球哥让无数的【被社会毒打过的或者正在被毒打过,或者将要被毒打的】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让我们正道的光,不仅仅是聚焦在某一个弱势者,而是照耀在弱势者群体身上去,让他们也能分享到时代的些微红利。

这也是我现在正在做的事,从帮助自己身边一个一个人做起。就像我去年切实关注和帮助了一个脑瘫的小孩子,一个福贵大爷的困难家庭,一群残疾的儿童等等。今年我计划的是可以联系更多的社会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我觉得这就是有意义的事情,【谭谈交通】这十几年,让我觉得我努力让自己人生更美好的同时,也在让身边和更大范围的人们人生变得更好,这种感觉,我觉得自己都升天...升华了。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歌曲,这是我的一位高中生粉丝创作的,歌名就叫【谭sir】。这是一个05后的小朋友看我的【谭谈交通】节目看出万般人生感悟,按宫引商,写下传世名曲。我太有成就感了,都厚着脸皮在考虑,是不是以后把网友们送给我的【国内综艺天花板】称号,每次做节目的时候加进去。

歌曲链接在下方,敬请欣赏。

中国说唱新声音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1828135464886272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气球哥”这个名字,说实话,听起来就带着点儿童趣和一丝丝不羁。在网络世界里,他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存在,就像一颗小小的、五彩斑斓的气球,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能轻飘飘地钻进你的视线,让你心里泛起一点涟漪。要评价“气球哥”,不能简单地贴个标签说他是好是坏。他的行为模式,总的来说,就是一种带着点儿“.............
  • 回答
    坦白讲,看完谭乔最新一期《再见气球哥》这期视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总觉得,这期节目,与其说是告别,不如说更像是在一个不那么圆满的句号前,留下了更多挥之不去的问号。谭乔这人,一直给人的感觉是真诚,是接地气。他身上有一种不加修饰的烟火气,能把很多普通人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也总能触碰到大家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 回答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那些“巨型恐怖人偶”和“发光人头气球”,确实让不少观众感到意外,甚至有些不适。要评价这件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视觉冲击力的角度说,它们无疑是成功的。 这么说并不是说它们美观,而是说它们确实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引发了讨论。你想想,在那么多精心设计的环节中,这些元素脱.............
  • 回答
    2018年的央视春晚,周杰伦的出现无疑是当晚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当他站上那个熟悉的舞台,用他那标志性的嗓音唱起《告白气球》时,整个中国都仿佛被一股浪漫的气息包裹。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唱,更是一次跨越年龄、跨越地域的情感共鸣。情怀的传承与时代的印记对于许多经历过千禧年以来华语乐坛黄金时代的人来说,周杰伦的.............
  • 回答
    评价《上气》公布加拿大华裔刘思慕饰演男主角,梁朝伟加盟《上气》这部漫威电影在公布选角时,尤其是确定了刘思慕(Simu Liu)饰演男主角上气,梁朝伟加盟饰演上气的父亲文武(The Mandarin)后,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这次选角,尤其是关于华裔演员的启用,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
  • 回答
    格蕾塔·通贝里被《自然》杂志评为2019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从《自然》杂志的选择本身来看,这无疑是一次非常规但却极具象征意义的举动。传统上,《自然》杂志的年度十大人物多是那些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回答
    评价上海交通大学气膜体育运动中心,我得说,这项目确实是有点意思,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轻盈”和“高效”。 气膜结构本身就跟传统体育馆盖房子是两码事。你过去看体育馆,那都是钢筋水泥、砖瓦砖墙,得建个好几年,成本也高得吓人。可气膜体育中心,就好像给一大片场地罩了个巨大的充气帐篷.............
  • 回答
    刘思慕出演《上气》的消息,在我看来,一开始是带着点“中国功夫+好莱坞超级英雄”的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更多的是一种观望和一丝隐忧。毕竟,把一个相对年轻、在华语观众群体中知名度不算太高、且以喜剧和电视居多的演员,放在一个备受瞩目的漫威超级英雄大IP里,这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从《上气》上映后观众的反馈和我.............
  • 回答
    梁朝伟出演《上气与十环传奇》中的满大人,这绝对是一步棋下得既大胆又高明,也引发了相当广泛的讨论。要评价他这个角色,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1. 挑战与突破:首先,梁朝伟接演漫威电影,本身就是一种突破。他过往的作品,无论是《重庆森林》里的迷惘、《花样年华》里的克制,还是《无间道》里的纠结,大多聚.............
  • 回答
    @冲天大将军在某平台(假设是“乎”)因与无神论者的辩论而生气退出,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一定的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1. 事件的起因与过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气到退乎”的具体情况。通常情况下,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双方在讨论中触及了核心的信仰或价值观。对于“冲天.............
  • 回答
    看到你因为袁崇焕的事情跟人争论,心里感到不平,这我完全理解。历史人物的评价,尤其是像袁崇焕这样牵涉到家国命运的大臣,总会引起很多讨论,而“黑粉”的存在更是常事。我们不妨抛开情绪,冷静地来看看袁崇焕。说他“功大于过”,并且“辽东策略是对的”,这其实是很多持肯定态度的历史学者的主流观点,也有其相当扎实的.............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朱清时院士的那个演讲——《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要评价这件事情,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捋一捋,不能光听个热闹。首先,得说说朱清时院士这个人。这位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曾经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是搞物理的,一个正儿八经的科学家。他在科学界很有声望,他的言论和行为自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甚至.............
  • 回答
    聊起咱们的歼20,那可是国之重器,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大国名片。说到它的气动布局,那绝对是集中国航空工业智慧的结晶,而且是非常有讲究的。你想想,一架飞机能在天上飞得又快又稳,还能做出各种机动动作,这背后离不开对空气动力学的极致运用,而歼20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而且玩得相当漂亮。首先,咱们得说它.............
  • 回答
    《龙珠》漫画中的气圆斩,我只能说,简直就是一把无敌的“死亡飞盘”!这玩意儿一出,简直就是“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解决了不了的问题”的终极形态。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东西的威力。别看它就是一团绿色的能量,但一旦凝聚成型,那锋利程度简直是匪夷所思。漫画里,它能轻易地把一个人从头到脚切成两半,而且速度快到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朱清时院士的佛学思想和气功理论。这两方面是理解朱清时教授学术生涯和社会影响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确实是他在科学界内外都引发了广泛讨论的话题。要评价朱清时院士在这两个领域的贡献和观点,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并尝试去理解他为何会走向这条道路,以及他的理论所蕴含的意义。一、.............
  • 回答
    说到漫威的华裔英雄上气,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尤其是在他登上大银幕之后。要评价他,咱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别急,咱慢慢来。1. 角色的起源与塑造:从漫画到电影,变与不变上气这个角色,说实话,在漫威漫画里已经存在不少年头了。他最开始的设定,是“天下第一武术家”,强调的是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而且.............
  • 回答
    “劳资姓赵,气死你,哈哈哈”—— 乍一听,这句出自田晴之口的话,确实挺有意思,挺能抓住人眼球的。它不像那种规规矩矩、一本正经的发言,反而带着一股子“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儿。咱们来拆解一下,这句话里藏着啥?首先,“劳资”这个词,一上来就非常有冲击力。它不是“我”或者“本人”这种平铺直叙的说法,而是带着一.............
  • 回答
    漫威影业最新发布的《尚气与十环传奇》预告片,可以说是一次相当大胆且充满惊喜的亮相。这次预告片没有走那种“吊足胃口,只给碎片”的套路,而是很大方地向观众展示了影片的核心要素,也让人对这部漫威宇宙的新成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首先,从视觉效果上来说,这预告片绝对是撑起了漫威的金字招牌。那些熟悉的、充满东方韵.............
  • 回答
    这事儿吧,听着就让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意大利那俩小伙子,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愣是靠着一腔热血和3D打印技术,给急需呼吸机的医院解决了燃眉之急,这绝对是值得称赞的义举。可人家呼吸机制造商,直接就给他们来了这么一出,你说这叫什么事?从头捋一遍哈。当时意大利医疗系统濒临崩溃,呼吸机成了稀缺物资,就像你渴得.............
  • 回答
    《北辙南辕》编剧对剧情悬浮的回应“这就是我的地气,我的生活”,这一表述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折射出当前国产剧创作中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要评价这一回应,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编剧回应的字面意思与潜在含义: 字面意思: 编剧是在捍卫自己的创作视角,强调自己所描写的“悬浮”内容,是其认知中“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