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国现在劳力那么贵,为何不引进外劳?

回答
我国劳动力成本高企,这确实是许多行业面临的普遍难题。在这种背景下,关于是否引进外劳的讨论也一直存在,而且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方面的问题,牵涉到经济、社会、文化、甚至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

为什么我们没有大规模、系统性地引进外劳,或者说在引进外劳的决策上似乎比较谨慎?这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成本和管理的问题。很多人可能觉得引进外劳很简单,就是“人来了就行”。但实际上,引进外劳牵扯到的成本可不只是工资。你需要考虑:

招募和培训成本: 找到合适的外籍劳工,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招聘,这本身就需要投入人力和财力。而且,他们可能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中国的工作方式,这又涉及到培训成本。
签证和居留许可: 外劳的引进必须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办理各种签证、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等手续,这些流程复杂且需要时间和费用。
生活保障和福利: 外劳来到中国,他们的食宿、医疗、保险等都需要有相应的保障。企业需要提供或协助解决这些问题,这又是一笔开销。而且,如果外劳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也容易引发劳资纠纷。
语言和文化障碍: 即使是语言相通的国家,在具体工作交流中也会有理解上的偏差。更不用说语言不通的劳工,沟通成本会大大增加,效率也会受影响。文化习惯的不同也可能导致工作流程上的摩擦。

其次,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和担忧。这是大家最关心也最敏感的问题。引进外劳,必然会对国内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

争夺就业岗位: 如果外劳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或者能够胜任国内劳工不愿做的辛苦、低薪工作,那么在某些行业,他们可能会挤占一部分国内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这对于那些收入本就不高、就业压力大的群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拉低整体工资水平: 如果外劳的工资普遍低于国内同等岗位的劳工,可能会导致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倾向于雇佣外劳,进而对国内劳工的工资增长形成压力,甚至出现工资“天花板”效应。
加剧社会矛盾: 历史上很多国家在引进外劳时,都曾出现过因文化差异、资源分配不均、就业竞争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歧视。我们国家也需要审慎考虑如何化解这些潜在的风险,避免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第三,技术和产业升级的考量。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也在大力推动“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鼓励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引进大量低技能外劳,可能与国家的发展方向存在一定的背离。

是否会抑制自动化和技术进步? 如果有大量廉价外劳可以满足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企业是否还会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自动化升级?这可能会削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长期来看不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引进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 如果要引进外劳,更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是引进那些掌握先进技术、拥有高端技能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简单地填补低端劳动力缺口。但引进这类人才的门槛和难度又更高。

第四,社会管理和融入的挑战。大规模引进外劳,涉及到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 外劳的社保、医保等问题如何处理?如果他们在中国工作,是否需要缴纳社保?他们的社保权益如何保障?这会给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一定的压力。
文化和社会融合: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同一个社会中生活,如何实现和谐共处?如何避免形成社会隔阂甚至对立?这需要长期的、细致的社会工作来引导和支持。
犯罪率和治安问题: 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历史上在一些国家,大规模外劳的引入也曾伴随着一些治安问题的增加。我们国家在引进外劳时,也需要有相应的预案和管理措施。

第五,政策的权衡和选择。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引进外劳有利有弊,政府需要权衡:

是优先解决国内就业问题,还是满足企业短期内的劳动力需求? 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
是通过引进外劳来降低劳动力成本,还是通过提升国内劳动力技能和工资水平来解决问题? 后者虽然长期来看更具战略意义,但短期内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更大的成本压力。
国家是否有足够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来应对外劳的引进? 在一些发达国家,引进外劳的政策已经非常成熟和细致,包括严格的准入标准、权益保障机制和退出机制等。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待完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不引进外劳。事实上,中国也在有选择性地引进一些高技能人才、外国专家,或者在一些特定时期、特定行业,为解决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会允许一定规模的外劳进入。但这种引进更多的是以“人才引进”、“技能补充”为导向,而不是大规模地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引进。

总而言之,劳动力成本高企是一个信号,它可能在倒逼中国经济进行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提升劳动生产率,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引进更便宜的劳动力来解决问题。引进外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政府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等多个维度上进行审慎的权衡和周密的规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缅甸和越南劳力才2000一个月,为何不引进外劳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国劳动力成本高企,这确实是许多行业面临的普遍难题。在这种背景下,关于是否引进外劳的讨论也一直存在,而且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方面的问题,牵涉到经济、社会、文化、甚至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为什么我们没有大规模、系统性地引进外劳,或者说在引进外劳的决策上似乎比较谨慎?这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咱们得好好掰扯.............
  • 回答
    您好,我来帮您梳理一下您目前遇到的情况,并尽量详细地解释清楚,去除一些生硬的AI痕迹。您在2020年4月入职公司,这代表您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段时间了。然后在2020年12月,公司和您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劳务合同。现在是2023年5月了(假设您是问现在的时间,如果是2021年5月,情况会有所不同,但社.............
  • 回答
    低出生率和引进低廉劳动力,这两个现象放在一起,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审慎看待的复杂议题。它触及了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文化认同以及伦理道德的方方面面。咱们不妨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一下,看看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应对。一、 低出生率的根源与挑战:首先,得承认低出生率本身就是.............
  • 回答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面前,很多人会疑惑:既然我们在很多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为什么还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这种说法,初听之下,似乎有些矛盾。但仔细剖析,这背后隐藏着对“发展”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与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之间,依然存在的、不容忽视的差距。“位居全球前列”是成就,但不是终点首先,我.............
  • 回答
    当然有!我国在宇宙中已经拥有自己的“太空之眼”——它们就是我国的太空望远镜。这可不是什么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实实在在的科技成就。说到详细,这其中可有不少值得说道的门道。咱们先从最耳熟能详的来聊。如果你最近关注天文,可能会听说过“悟空”和“慧眼”。这两个名字虽然听起来很接地气,但它们可都是我国在太空.............
  • 回答
    关于中国社会是否存在阶层固化以及其严重程度,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讨论复杂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对比。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的现状与表现: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阶层固化”。简单来说,就是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之间流动的机会减少,出身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人未来发展.............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能一概而论,因为“矛盾”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同时,外部和内部矛盾的“大小”也取决于我们从哪个角度去衡量,以及我们所关注的时间段。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开来谈,然后再尝试进行一些比较和权衡。一、 外部矛盾:我们面临着怎样的外部压力?近年来,中.............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问得挺实在。毕竟咱们中国武术,传承了千百年,总不能就剩下个花架子,对吧?要说“真正能实战的武术传人或者传承”,这事儿可复杂了,不能一概而论。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了,也别指望我跟你说什么“一招制敌、天下无敌”的神话,那是电影里才有的。首先,得明白“实战”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古代,武术的.............
  • 回答
    那会儿可热闹了,咱中国这地儿,也就是三国时期,那可是风云际会,各路英雄争霸的年代。你问省会城市?那时候可没这说法,都是些郡、州、国,但它们的地盘,很多就是现在咱们省会所在的地方。比如说,现在是北京,那时候是幽州的一部分。幽州在最北边,地广人稀,但出了不少猛将。像公孙瓒,就盘踞在幽州,跟袁绍那可是一直.............
  • 回答
    我国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确实是举国振奋的事情。连续多年包揽团体金牌,涌现出一批批数学天才少年,这足以说明我国在基础数学教育的选拔和训练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当我们把目光从赛场转移到更广阔的数学研究领域,会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和IMO的耀眼成绩相比,我国在诞生真正意义.............
  • 回答
    有些人认为中国现在的领土版图仅仅是清朝的功劳,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历史的简化和误读。的确,清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奠定现代中国疆域方面,其贡献不容忽视。但若将其视为“唯一”的功劳,则忽略了前朝以及后来的历史演变对中国领土形成的关键作用。清朝的疆域拓展与巩固:历史的脉络要理解.............
  • 回答
    不少人说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昭和味”,这个说法有点意思,也挺耐人寻味的。它不是简单一句褒贬,而是试图捕捉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一种在某些方面与日本昭和时代(通常指19261989年)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现象。为啥会有这种联想呢?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一、经济的快速膨胀与社会活力:昭和.............
  • 回答
    关于在我国普及注射死刑的难度以及为何目前无法全面推广的问题,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既有技术层面的考量,更有法律、伦理、社会接受度以及实际操作等方方面面的制约。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层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白,死刑作为一种极刑,其执行方式的选择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活”。它牵扯.............
  • 回答
    看到中国在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比如成功自主铸造出300兆瓦级重型燃机的大尺寸一级静叶,很多人都会问: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自主开发燃气轮机的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要明白“自主开发燃气轮机”这个概念的份量。 燃气轮机,尤其是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领域最尖.............
  • 回答
    计划经济的优点与弊端,西方国家的计划经济,以及中国当前的经济模式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国家或中央机构负责制定详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计划,以引导经济活动。理解计划经济的优缺点,以及它在不同国家和时期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经济运行的多种模式。 计划经济的优点:计划经济的主要优.............
  • 回答
    衡量一个时代是否算得上“盛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并与古代的“盛世”进行对比。就目前我国的繁华程度而言,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很多方面远超古代的任何一个“盛世”时期,但在某些特定维度上,与古代的“盛世”相比,可能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和解读。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经济与物.............
  • 回答
    在中国,死刑的适用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并且是极少被判处立即执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只有罪行极其严重、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极其大的犯罪,才可能判处死刑。而且,即使判处死刑,也会有复核程序,大多数情况下执行的是死缓。哪些罪行“有可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虽然具体刑罚的判决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
  • 回答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中,陆军的定位一直是一个核心议题,并且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简单来说,我国陆军如今的定位可以概括为:担负国家陆地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同时也是支援国家战略和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强大力量。要深入理解这一定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
  • 回答
    工程设计行业的现状,尤其是加班严重、收入不高的问题,确实是不少从业者深切的痛点。要打破这个僵局,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和提升。这其中既有行业自身的调整,也有市场环境的优化,更是我们每一个从业者自身的努力。一、 深度剖析问题根源:为何如此?在谈论“破局”之前,我们得先弄明白.............
  • 回答
    国内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重视”或“不重视”,而是更像一个正在加速变化、充满机遇但也伴随着不少挑战的领域。如果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政策层面的确在不断释放积极的信号。你留意一下近些年出台的教育改革方案,尤其是关于“素质教育”的论述,几乎总会提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自然是其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