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埃及文明是被罗马帝国终结的还是被阿拉伯人终结的?

回答
要回答古埃及文明是被罗马帝国还是阿拉伯人终结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准确地理解“古埃及文明”这个概念的起止时间,以及罗马帝国和阿拉伯人的到来对埃及社会和文化造成的影响。这其实是一个渐进而非骤然的过程,答案也并非非此即彼。

罗马帝国的到来:衰落的序幕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埃及文明”,指的是从早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年)开始,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等辉煌时期,直到埃及被外族统治的漫长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画卷中,古埃及王国本身早就在波斯、希腊等征服者的铁蹄下失去了独立的政治主体地位。

公元前30年,随着罗马共和国末期发生的罗马内战告一段落,埃及王国的最后一位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战败自杀,埃及正式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这标志着埃及作为独立国家政治统治的彻底终结。

罗马统治下的埃及,虽然在经济上仍然是罗马帝国重要的粮仓,也继承了一些埃及的宗教传统,比如对某些埃及神祇的崇拜依然存在,但是,古埃及文明的核心——以法老为中心、以象形文字为载体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体系——已经开始加速衰落。

政治的边缘化: 埃及不再是独立的王国,而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份,由罗马总督管理。埃及的命运与罗马帝国的兴衰息息相关。
文化的融合与同化: 罗马文化,尤其是希腊罗马的语言、哲学和生活方式,对埃及精英阶层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语成为了埃及的管理语言之一,传统埃及语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许多古埃及的寺庙依然在运转,但其宗教意义和政治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宗教的演变: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它逐渐取代了古埃及的多神教信仰。虽然罗马帝国早期也曾迫害基督徒,但随着罗马帝国后期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基督教在埃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最终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这对于曾经以法老和众神为核心的古埃及宗教体系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许多古埃及的神庙被改建为教堂,或者被废弃。

所以,我们可以说,罗马帝国并没有“终结”古埃及文明本身,而是终结了埃及作为独立政治实体的存在,并开启了古埃及文明在文化和宗教层面的深刻转型和衰落。

阿拉伯人的到来:新篇章的开启与古文明的沉寂

几个世纪之后,当伊斯兰教兴起并向外扩张时,穆斯林阿拉伯人于公元7世纪(约公元641年)征服了埃及。这次征服对埃及的影响是更为根本性的,它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的开始,也意味着古埃及文明的最后残余也逐渐沉寂。

宗教的根本性转变: 阿拉伯人带来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伊斯兰教迅速成为埃及的主流宗教,取代了基督教(尽管埃及的科普特基督教社群仍然存在)。阿拉伯语也取代了科普特语(埃及语的最后一种形式)成为埃及的主要语言。这种宗教和语言上的根本性转变,使得古埃及文明赖以传承的语言和信仰体系几乎完全消失于日常生活中。
文化的重塑: 阿拉伯人的到来不仅仅是政治和宗教的征服,更是文化的重塑。阿拉伯式的建筑风格、文学、法律和社会制度逐渐在埃及建立起来。虽然在早期,一些罗马时期的文化遗产和部分埃及传统仍然以某种形式保留或被阿拉伯文化吸收,但古埃及文明的原生形态已经非常模糊。
象形文字的失传: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罗马统治晚期就已经非常罕见,到阿拉伯征服时,已经完全失传,只有少数学者能够识读。直到19世纪初,随着罗塞塔石的发现和商博良的解读,失传的象形文字才得以重见天日。这意味着,古埃及人记录他们思想、历史和宗教的独特方式,在阿拉伯征服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此,如果我们把“终结”理解为对古埃及文明的最后印记的覆盖和取代,那么可以说,阿拉伯人的征服是“终结”了古埃及文明的实际存在,标志着其文化、宗教和语言的彻底转变。 这并非是阿拉伯人故意要“消灭”古埃及文明,而是新文明崛起过程中,旧文明自然而然地被整合、取代或沉寂的必然结果。

总结来说:

罗马帝国 终结了古埃及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历史,并开启了古埃及文明在文化和宗教上的深刻衰落和转型。
阿拉伯人 带来了全新的宗教(伊斯兰教)和语言(阿拉伯语),彻底改变了埃及的文化景观,标志着古埃及文明最后残余的沉寂和新文明时代的开启。

与其说哪一个“终结”了古埃及文明,不如说罗马帝国开启了它的衰落,而阿拉伯人则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埃及文明时代,将古埃及文明的影响推向了历史的深处,使其成为一段辉煌但已逝去的记忆。古埃及文明的“遗产”以考古遗迹、艺术品和经过翻译的文献形式得以保存,但其作为活着的、正在演变的文明形态,早已在罗马和阿拉伯的时代洪流中逐渐消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终结古埃及文明的不是罗马帝国,也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基督化后罗马帝国治理下的埃及的基督徒。


公元337年5月22日,君士坦丁大帝在临终前受洗正式成为基督徒,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罗马皇帝对基督教的认可。公元325年,罗马天子用宗教的手段,逐渐的把数学等都置于宗教之下,此后,宗教毁坏文明的行为越来越多。至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从此古罗马帝国步入了基督教世界。而基督教的首领们因为一神教的原因,处于对宗教的狂热与对科学的无知,他们鄙视数学,物理学等。


而希帕蒂娅就是在约 370年出生在罗马帝国治理下的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她是历史上记录的第一位女数学家。主要成就有星盘、蒸馏水设备、水平测量仪器等的发明。

公元412年,来自耶路撒冷的西瑞尔当上了亚历山大的大主教,这是一个狂热的基督徒.他在全城系统地推行所谓反对“异教”和“邪说”的计划,但是希帕蒂娅从不向基督教示弱,拒绝放弃她的哲学主张,坚持宣传科学,提倡思想自由.对那些找麻烦的基督徒,希帕蒂娅毫不退让,常把他们驳得哑口无言。但这不是一个崇尚一理性的社会。狂热的基督徒们随时准备干掉这个邪恶的异教徒。

公元415年3月的一天,希帕蒂娅像往常一样,乘着其漂亮的马车到博物院讲学。行至凯撒瑞姆教堂旁边,一伙暴徒奉西瑞尔的命令立刻冲过去,拦住马车。他们把她从马车中拉下来,迅速拖进教堂.希帕蒂娅意识到,他们要对自己下毒手了,但她毫不畏惧,高声怒斥他们的无耻行为.灭绝人性的暴徒剥得她一丝不挂,然后用锐利的蚌壳割她的皮肉,直割得她全身血肉模糊,奄奄一息,暴徒们仍不罢手,又砍去她的手脚,将她那颤抖的四肢投入到熊熊烈火之中焚毁……一颗数学明星就这样陨落了。处于垂死状态的希腊数学,现在终于断气了。


393年,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禁止了一切的异教的邪恶行为,包括著名的古希腊奥林匹亚运动会,古希腊文明也开始陨落在基督教罗马的昏暗统治之下。很多人都说黑暗中世纪,但是事实上基督化的罗马已经开始昏暗了。


而基督徒们对一个女人,一个充满智慧的女人都可以痛下杀手,如此虐杀之,更何况,一群信奉魔鬼的古埃及异教徒?


393年,古埃及文明的宗教、神庙、祭司们也被视为非法,直到某一天,基督化的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最后一座古埃及神庙也被狂热的基督徒捣毁,僧侣惨遭驱逐或者杀害,古埃及文明也和古希腊文明一样走到了尽头,埃及进去了科普特时代。今天埃及还有信仰基督教的科普特人。基督教在埃及还有一点血脉,而古埃及文明,他们的神话传说、宗教、僧侣、文字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古埃及文明是被罗马帝国还是阿拉伯人终结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准确地理解“古埃及文明”这个概念的起止时间,以及罗马帝国和阿拉伯人的到来对埃及社会和文化造成的影响。这其实是一个渐进而非骤然的过程,答案也并非非此即彼。罗马帝国的到来:衰落的序幕我们通常所说的“古埃及文明”,指的是从早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
  • 回答
    关于“古希腊文明是被后代美化夸大(层累伪造)出来”的观点,确实是存在一些学者的质疑,并且这个观点本身也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和反思。要详细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什么是“层累伪造”(Cumulative Fabrication)或“美化夸大”?这个术语通常指的是,随着时间.............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那就是人口体量与文化影响力之间的复杂关系。你将中国这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与美国、日本等人口相对较少的国家在文化输出上的对比,并联想到古代少数人管理多数人的模式,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视角。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角度,细致地聊一聊其中的门道。首先,我们来解析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引人入胜的历史问题,许多伟大的文明都经历过类似的命运。简单地说,强大文明的衰落和被所谓的“蛮族”所取代,并非单纯的武力碾压,而是 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生产力低下并非“蛮族”唯一或主要的优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成为他们适应环境和生存的优势。下面.............
  • 回答
    关于“海上民族”的身份,至今仍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即便是在研究古埃及历史的学者中间,也存在着诸多猜测和争论。他们并非单一民族,而更像是一个由不同族群组成的联盟或是一群具有相似海洋侵略行为的群体。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考古证据和古埃及文献,尽量勾勒出他们的大致面貌。首先,我们要知道“海上民族”.............
  • 回答
    中国文明的悠久和韧性,确实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和其他许多古老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跌宕起伏中,总能找到延续下去的办法,这背后是无数次生死攸关的考验和变革。要说中国文明“最接近灭亡”的时刻,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提问,因为“灭亡”对于一个有着如此深厚文化传承和地域认同的文明来说,其定.............
  • 回答
    古埃及,一个沐浴在尼罗河阳光下的文明,常常被人们与广袤的沙漠联系在一起。然而,正是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之一。他们如何在沙漠的边缘生存,如何汲取养分,又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播撒文明的种子?这背后,是无数代埃及人与自然的智慧博弈。尼罗河:生命的血脉,文明的摇篮我们首先要明白,古埃.............
  • 回答
    古埃及文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埃及象形文字”(Hieroglyphic),它并非简单地属于表音文字或象形文字中的某一种,而是兼具两者特点,是一种非常精妙且复杂的文字系统。从最直观的层面来看,埃及象形文字确实带有强烈的“象形”特征。你看到很多符号,它们描绘的正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太阳、一个人、一只.............
  • 回答
    现代人能够解读古埃及文,这绝非偶然,而是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解密过程,其中一块至关重要的“定海神针”就是著名的罗塞塔石碑。要理解现代人如何确认古埃及文的解读是正确的,我们需要从这块石碑开始,深入了解整个过程。罗塞塔石碑:开启古埃及文明大门的钥匙首先,我们得说说这个大名鼎鼎的罗塞塔石碑。它是什么时候被发.............
  • 回答
    要说清古埃及人究竟属于什么人种,以及他们的文化是否已完全消失,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透的。这是一个涉及历史、考古、遗传学和文化传承的复杂话题,需要我们一层层地剥开来细看。关于古埃及人的“人种”问题首先得明白,“人种”这个概念本身在现代科学中已经备受争议,因为它常常被过度简化和政治化。在古代,尤其是在.............
  • 回答
    如果假设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建筑都是后人伪造的,那么这绝对是一个规模空前、耗资巨大的“艺术项目”。要估算这样一个假造工程的成本,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量,这可不是随便找些石头堆砌那么简单,而是涉及了技术、人力、材料、时间,甚至还有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度“理解”和模仿。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关于阿拉伯文化相较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化为何显得“落后”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需要细致辨析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落后”这个词的定义。如果我们仅仅从技术发展、建筑规模、或是一些物质文明的积累来看,那么确实存在一些看似的“差距”。但如果从思想、哲学、宗教、文学等精神层面的影响,以及其对后世的辐.............
  • 回答
    “古希腊的辉煌成就都是吹出来的”,这种说法如果当真,那可就真是颠覆历史的胡言乱语了。虽然任何文明的记录和传播都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后世的解读,但将古希腊的哲学、艺术、文学、数学、科学成就一概斥为“吹嘘”,那简直是对人类智慧史的极大贬低。如果非要追究这些成就的“来源”,那绝非简单地归咎于一两个文明.............
  • 回答
    古希腊文明,它的真实性,我想我们不必怀疑。 想想看,我们今天所说的“民主”、“哲学”、“戏剧”、“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些词汇,它们的根源,几乎都指向了那片古老的地中海东岸的土地。要说“真实”,那得从哪里说起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历史的文献和考古的证据入手。文字的传承:古希腊人的著作,那可是数量庞大且影.............
  • 回答
    一部分人之所以会产生古希腊文明是后人虚构的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史料的质疑和一些现代观点的投射。他们可能会指出,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古希腊文明,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后世的作品,尤其是罗马时期的作家,以及更晚近的学者们的研究和解读来构建的。首先,一个核心的论点在于史料的来源和性质。古希腊的许多重要.............
  • 回答
    古希腊文明,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伟大文明,常常在我们脑海中勾勒出一幅辉煌的画面:诸神、英雄、哲人、民主、艺术、科学……这一切似乎是那么的神圣与完美,以至于我们很少去质疑它的真实性。然而,就像任何辉煌的历史一样,古希腊文明的叙事也并非完全由事实构成,其中不乏后世的加工、夸张,甚至一定程度上的“伪造”。要.............
  • 回答
    在《文明 5》这款深受策略游戏爱好者喜爱的作品中,选择古希腊的领袖为亚历山大,这并非是随意为之,而是基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赫赫功绩以及他所代表的希腊文明特质的深度考量。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亚历山大所处的时代,那是希腊文化扩张和融合的辉煌时期。亚历山大本人,作为马其顿的国王,却继承并极大地发扬了希腊的哲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历史学界长期探讨的议题。要回答“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究竟是西罗马的灭亡还是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我们需要把这个问题拆解开来看,并深入理解“古典文明”和“终结”这两个概念的内涵。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西方古典文明”指的是什么。通常意义上,我们谈论的“西方古典文明”.............
  • 回答
    关于国内外对古希腊文明存在的质疑声,这一问题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等多重维度的复杂讨论。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而非简单归因于“串通”或阴谋论。 一、质疑的根源:学术争议与现实矛盾1. 文献记载与考古证据的脱节 古希腊文明的核心资料(如荷马史诗、柏拉图著作等)大多通过口述传统.............
  • 回答
    您提出的观点很有趣,也触及了一个历史学界长期探讨的问题:古代西方文明是否在科技上就一定强于东方?首先,要明确一点,“强”这个词在评价文明时,往往是多维度且主观的。 如果我们单纯从对后世科学理论体系构建、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贡献来看,古希腊文明确实展现出了极其卓越的成就,并且在某些方面影响深远。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