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埃及文字是表音文字还是象形文字?

回答
古埃及文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埃及象形文字”(Hieroglyphic),它并非简单地属于表音文字或象形文字中的某一种,而是兼具两者特点,是一种非常精妙且复杂的文字系统。

从最直观的层面来看,埃及象形文字确实带有强烈的“象形”特征。你看到很多符号,它们描绘的正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太阳、一个人、一只鸟、一根芦苇等等。这使得初学者很容易觉得它是一种用图画来表达意义的文字,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图画一样。比如,画一个圆圈配上一个小的点,就代表着“太阳”。画一条蜿蜒的河流,就代表“水”。

然而,事情远不止于此。随着埃及象形文字的发展,它的功能逐渐超越了单纯的“画出什么就代表什么”的局限。埃及人发现,通过组合这些象形符号,可以表达更复杂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使用这些符号来代表声音。

这正是它“表音”特性的体现。一个象形符号,比如那只代表“鸟”的符号,它不仅可以指代“鸟”这个事物本身,还可以代表一个音节,或者一组音素。例如,埃及人会用表示“猫头鹰”的符号来表示“m”这个音。当他们想要写一个词,比如“猫”(miw),他们就可以用代表“猫头鹰”(m)的符号,接着用代表“芦苇”(i)的符号,最后再用一个表示“两条腿”(w)的符号来拼写出来。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埃及象形文字符号时,它可能有三种含义:

表意: 这个符号本身就代表它所描绘的那个事物,比如一只眼睛符号可以表示“眼睛”。
表音: 这个符号代表一个或多个音素,用来拼写其他词语,就如同我们今天的字母一样。
限定符: 有些符号本身不发音,也不直接表意,但放在词语的末尾,用来暗示这个词属于哪个类别。比如,一个表示“男人”的符号放在一个词后面,就可以明确这个词是关于男人的。

这种多重含义的组合,使得埃及象形文字既有画面感,又能够精确地表达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语法结构。它就像一个精密的机械装置,每一个零件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丰富的内容。

这种文字系统并非一成不变。在古埃及历史的不同时期,也出现了简化和演变,比如“僧侣体”(Hieratic)和“世俗体”(Demotic),它们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和连笔写成的,更便于日常书写,但其根本的表音和表意原则依然保留。

总而言之,将古埃及文字简单地归类为“表音”或“象形”都是不够准确的。它是一种更为复杂和包容的文字体系,巧妙地融合了图形的表意能力和符号的表音功能,构成了古埃及文明中一道独特而迷人的风景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古埃及圣书体文字既不是表音文字也不是表意文字,它是界于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间的文字类型。其灵魂是拼音,是世界拼音文字的滥觞。古埃及圣书体文字由三类符号构成: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和汉字存在着相似之处。

以下,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古埃及圣书体文字的基本情况,并把这种文字与汉字进行简单对比。

1.古埃及圣书体文字的常识

①构词符号

圣书体文字由描绘具体的人、动物和植物等各种事务的符号构成。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年-前1650年),圣书体中大约包含700多个构词符号,到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年-前1069年),这一数量高达1000多个。其中光是描述男性的符号,就有50多个,表示人身体部位的符号更是有60多个。

②表意符号

圣书体文字的表意符号是用图形表示所画之物或与此密切相关的含义。大体来说,凡是能够画出来的实物,都可以用该物的图画形状来表示,即以形表意。比如圣书体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分别为:

③表音符号

经过长期的演化,古埃及圣书体中,符号本身与所表示的意思相对应的情况很少。绝大多数符号失去了其表意功能,演变成了固定的表音符号,类似于字母。虽然表音符号与表意符号在写法上一样,但是它们却有了表音的功能。按照音标数量的不同,圣书体文字中的表音符号可以分成三类:单辅音符号、双辅音符号和三辅音符号。顾名思义,单辅音符号的发音为一个辅音;双辅音为两个辅音;三辅音为三个辅音。

④限定符号

所谓限定符好,就是在一个词的词尾加上一个纯属表意的图形符号,其本身不发音,旨在表示该词的范畴和类别所属,引导读者正确把握其意思。其作用有二:其一,可以用来区分词义,以区别同音词;其二,可以充当词与词之间的分界符号。因为在古埃及圣书体文本中,词与词之间没有间隔和标点,所以需要词之间的分界符号来断词。

2.圣书体和汉语的相似之处

在圣书体的构词中,表音符号通常出现在单词的开头和中间位置,而定符一般出现在词尾,比如用来表示”睡觉“的词,写作

该词的第一个符号为折叠起来的布的侧面,发音为s;第二个符号为成捆的亚麻茎,发音为djr;第三个符号为人的嘴,发音为r;第四个符号为躺在床上的木乃伊,是本词的定符,表示该词词义与人躺在床上有关。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汉语中一些字的写法,比如河南省的简称“豫”字,也可以分成两部分,前方的“予”表示这个字的发音,后方的”象“可能表示河南曾经有”大象“生存,用于指代河南这个地方。

有疑问,@我 @见血封喉

参考文献,王海利,《法老与学者——埃及学的历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埃及文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埃及象形文字”(Hieroglyphic),它并非简单地属于表音文字或象形文字中的某一种,而是兼具两者特点,是一种非常精妙且复杂的文字系统。从最直观的层面来看,埃及象形文字确实带有强烈的“象形”特征。你看到很多符号,它们描绘的正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太阳、一个人、一只.............
  • 回答
    要回答古埃及文明是被罗马帝国还是阿拉伯人终结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准确地理解“古埃及文明”这个概念的起止时间,以及罗马帝国和阿拉伯人的到来对埃及社会和文化造成的影响。这其实是一个渐进而非骤然的过程,答案也并非非此即彼。罗马帝国的到来:衰落的序幕我们通常所说的“古埃及文明”,指的是从早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
  • 回答
    现代人能够解读古埃及文,这绝非偶然,而是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解密过程,其中一块至关重要的“定海神针”就是著名的罗塞塔石碑。要理解现代人如何确认古埃及文的解读是正确的,我们需要从这块石碑开始,深入了解整个过程。罗塞塔石碑:开启古埃及文明大门的钥匙首先,我们得说说这个大名鼎鼎的罗塞塔石碑。它是什么时候被发.............
  • 回答
    要说清古埃及人究竟属于什么人种,以及他们的文化是否已完全消失,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透的。这是一个涉及历史、考古、遗传学和文化传承的复杂话题,需要我们一层层地剥开来细看。关于古埃及人的“人种”问题首先得明白,“人种”这个概念本身在现代科学中已经备受争议,因为它常常被过度简化和政治化。在古代,尤其是在.............
  • 回答
    关于“海上民族”的身份,至今仍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即便是在研究古埃及历史的学者中间,也存在着诸多猜测和争论。他们并非单一民族,而更像是一个由不同族群组成的联盟或是一群具有相似海洋侵略行为的群体。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考古证据和古埃及文献,尽量勾勒出他们的大致面貌。首先,我们要知道“海上民族”.............
  • 回答
    如果假设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建筑都是后人伪造的,那么这绝对是一个规模空前、耗资巨大的“艺术项目”。要估算这样一个假造工程的成本,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量,这可不是随便找些石头堆砌那么简单,而是涉及了技术、人力、材料、时间,甚至还有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度“理解”和模仿。首先,我们得.............
  • 回答
    中国文明的悠久和韧性,确实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和其他许多古老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跌宕起伏中,总能找到延续下去的办法,这背后是无数次生死攸关的考验和变革。要说中国文明“最接近灭亡”的时刻,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提问,因为“灭亡”对于一个有着如此深厚文化传承和地域认同的文明来说,其定.............
  • 回答
    古埃及,一个沐浴在尼罗河阳光下的文明,常常被人们与广袤的沙漠联系在一起。然而,正是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之一。他们如何在沙漠的边缘生存,如何汲取养分,又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播撒文明的种子?这背后,是无数代埃及人与自然的智慧博弈。尼罗河:生命的血脉,文明的摇篮我们首先要明白,古埃.............
  • 回答
    关于阿拉伯文化相较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化为何显得“落后”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需要细致辨析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落后”这个词的定义。如果我们仅仅从技术发展、建筑规模、或是一些物质文明的积累来看,那么确实存在一些看似的“差距”。但如果从思想、哲学、宗教、文学等精神层面的影响,以及其对后世的辐.............
  • 回答
    “古希腊的辉煌成就都是吹出来的”,这种说法如果当真,那可就真是颠覆历史的胡言乱语了。虽然任何文明的记录和传播都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后世的解读,但将古希腊的哲学、艺术、文学、数学、科学成就一概斥为“吹嘘”,那简直是对人类智慧史的极大贬低。如果非要追究这些成就的“来源”,那绝非简单地归咎于一两个文明.............
  • 回答
    古希腊文明,它的真实性,我想我们不必怀疑。 想想看,我们今天所说的“民主”、“哲学”、“戏剧”、“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些词汇,它们的根源,几乎都指向了那片古老的地中海东岸的土地。要说“真实”,那得从哪里说起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历史的文献和考古的证据入手。文字的传承:古希腊人的著作,那可是数量庞大且影.............
  • 回答
    中国的古代文献,就语言的结构和类型而言,并没有直接使用“屈折语言”或“黏着语言”这样的现代语言学术语。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发展路径与西方有所不同,更侧重于字形、字音、词汇和句子结构的研究,而非对不同语言进行抽象的类型学划分。然而,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细致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古人虽然没有明确的术语,.............
  • 回答
    关于“古希腊文明是被后代美化夸大(层累伪造)出来”的观点,确实是存在一些学者的质疑,并且这个观点本身也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和反思。要详细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什么是“层累伪造”(Cumulative Fabrication)或“美化夸大”?这个术语通常指的是,随着时间.............
  • 回答
    一部分人之所以会产生古希腊文明是后人虚构的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史料的质疑和一些现代观点的投射。他们可能会指出,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古希腊文明,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后世的作品,尤其是罗马时期的作家,以及更晚近的学者们的研究和解读来构建的。首先,一个核心的论点在于史料的来源和性质。古希腊的许多重要.............
  • 回答
    谈及古代文人的“通病”,其实更像是一种时代烙印,一种群体特质,是他们在特定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掺杂着优点与缺点,辉煌与局限。如果非要概括,我想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描绘,但要细说,那可就太有意思了,就像品一杯陈年的老酒,滋味醇厚,回味悠长。首先,“清高”这个词,可以说是刻在古代文人骨子里的一个标签。这.............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建立一套与我们现有认知完全不同的古埃及文字解读体系,这在理论上并非不可能,但要真正实现并被学界认可,那将是一项史无前例、极其艰巨的任务。让我为你细细道来这个过程可能包含的种种挑战与可能性。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目前解读古埃及文字(主要是圣书体)的体系,是建立在对大量古埃及碑.............
  • 回答
    古希腊文明,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伟大文明,常常在我们脑海中勾勒出一幅辉煌的画面:诸神、英雄、哲人、民主、艺术、科学……这一切似乎是那么的神圣与完美,以至于我们很少去质疑它的真实性。然而,就像任何辉煌的历史一样,古希腊文明的叙事也并非完全由事实构成,其中不乏后世的加工、夸张,甚至一定程度上的“伪造”。要.............
  • 回答
    清朝以前发掘出土的文物,数量之多,价值之巨,简直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古代史。这些被埋藏在地下的珍宝,在被发现的那一刻,就像是从沉睡的岁月里苏醒过来,向我们诉说着遥远的故事。要说最让人惊叹的,那还得是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虽然严格来说,殷墟的系统性发掘是在清朝末年,也就是1900年以后才开始的,但其发现的.............
  • 回答
    在《文明 5》这款深受策略游戏爱好者喜爱的作品中,选择古希腊的领袖为亚历山大,这并非是随意为之,而是基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赫赫功绩以及他所代表的希腊文明特质的深度考量。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亚历山大所处的时代,那是希腊文化扩张和融合的辉煌时期。亚历山大本人,作为马其顿的国王,却继承并极大地发扬了希腊的哲学、.............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也触及了我们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承的一个普遍认知误区。为什么我们课本上学习的古代文人,大多似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而名利双收、飞黄腾达的例子相对较少?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一、 历史选择与教育的必然性: “为尊者讳,为亲者隐”的传统: 传统史学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