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不能不要在双重标准下讨论问题?
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是与古中国对应的概念。谈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的灭亡对应的是古中国的灭亡。
谈中国文明,对应的是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伊拉克文明。
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伊拉克文明不等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如同中国文明不等于古中国文明。
就像当代中国官方认为中国文明一直没有中断一样,当代埃及、当代印度、当代伊拉克至少在官方层面也都认为其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伊拉克文明一直没有中断。
埃及历史教科书从法老讲到亚历山大再到萨拉丁最后讲到当代。
萨达姆曾对外国记者们自豪地说:“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一次公开演说中他提到, 伊拉克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盏闪光的指路明灯”。
至于印度,总不能一边说印度文明中断一边说种姓制度突破中断传下来吧。
每个文明都有其特殊性,但人为设定双重标准去衡量不同文明就没意思了。
中华文明的伟大不需要以人为规定其他文明的中断来衬托。
自1840年到1949年这100年时间,是中华文明最接近灭亡的时间。
在1840年之前,中华文明从来没有消亡之虞,在这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华文明的东亚唯一的高度发达的文明,没有任何对手。周围的民族即使偶尔在武力上能征服中国,但在文化上却只能拜中华文明为师,他们征服的结果,只不过是把自己也变成了中国人而已。
所以,这几千年的时间里,在东亚这个地方没有人能动中华文明分毫。
但自1840年以后,一切截然不同了。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强大的文明,挟现代科学和工业化生产呼啸而至,在这个强大的异类文明面前,中华文明彻底地显示出了自己的腐朽和落后。这种落后是全方位的,是代差性的,是几乎无法弥补的。在这样强大异文明面前,中华文明不堪一击,随时都可能被从地球上彻底抹去。
等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对此也有了充分的认识,——或者说,对自身文明的彻底灭亡已经做出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当时有人说过一句话:“中国不亡没天理,中国若亡没地理”。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以中华文明当时的状态,肯定是要灭亡,如果不灭亡简直就没天理了。但后一句话说由于中国地方太大(地理条件好),因此还可以再抢救一下。——其实这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到了抗日战争时,可以说中国的亡国危机达到了最顶峰,直到现在我们国歌里还在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绝非虚言。当时抗战之时,从最高层的精英到下层老百姓,绝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中国能打赢。汪精卫岂是无能之辈,他为什么当汉奸?还不是因为看不到中国胜利的希望。
1937年到1939年,是中国无限接近灭亡的两年。
而且,这和1840年的情况不一样,1840年以前,就算灭国,征服者依旧会继承中华文明。而这时候如果灭国,那在强大的西方工业文明面前,陈腐的中华文明只会被象尘土一般抹去。
天幸,抗战我们赢了。
天幸,1949年人民赢了。
天幸,1950年朝鲜战场上中国也赢了。
中华文明在无限接近灭亡的那个时刻,顽强的拐了个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