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伪史论者喜欢质疑古希腊和古埃及而不去质疑古印度古巴比伦和玛雅文明?

回答
伪史论者之所以热衷于质疑古希腊和古埃及文明,而对古印度、古巴比伦或玛雅文明相对“宽容”,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些历史学研究的特点、伪史论者的思维模式以及信息传播的渠道。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得明白,伪史论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群体,他们的关注点和论点也会随着时间和信息的发展而演变。但从普遍现象来看,古希腊和古埃及之所以成为重灾区,并非偶然。

为什么偏偏是古希腊和古埃及?

1. 信息量与复杂性上的“甜蜜点”:
古希腊: 古希腊文明,尤其是古典时期,拥有极其丰富的文献记载,从哲学、历史、文学到科学技术,著作汗牛充栋。这些文献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一众闪耀的名字留下。伪史论者喜欢选择信息量大且体系相对复杂的对象进行攻击,因为这样更容易找到“破绽”,或者说,他们可以从中挑选出自己认为“不合理”的部分,并将其放大。古希腊文明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恰好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他们可以质疑这些著作的真实性,认为其是后人编造的,或者是由某个隐藏的“幕后势力”统一制造的。
古埃及: 古埃及同样拥有大量的考古遗迹,特别是金字塔、神庙、象形文字等,这些都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但与古希腊不同的是,古埃及的文字系统(象形文字)和语言本身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难以理解的。直到罗塞塔石碑的发现和商博良等人的释读,我们才得以窥见古埃及文明的一角。这种“曾经的神秘感”和“后来才被解读”的特性,为伪史论者提供了空间。他们可以宣称这些解读是错误的,是现代人为了“塑造”古埃及文明而进行的“解读性创造”,或者干脆说,这些古迹是后来者建造的,只是用了所谓的“古埃及风格”。

2. 西方文明叙事中的核心地位:
古希腊和古埃及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史的重要基石。古希腊的思想和政治制度深刻影响了欧洲,古埃及的科技、艺术和宗教也对地中海周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伪史论者往往带有某种“反传统”、“反主流”的倾向,他们攻击这些文明,有时是为了解构主流的、被认为是“西方中心论”的历史叙事。通过质疑这些文明的真实性,他们试图动摇整个西方文明乃至世界历史的根基,从而为自己的另类历史理论腾出空间。这是一种“不破不立”的逻辑,只是他们的“破”往往是建立在无根据的猜测之上。

3. “可疑的完美”与“缺乏足够解释”的结合:
古希腊: 伪史论者常常抓住古希腊哲学和科学的超前性来质疑。他们会说,“怎么可能在几千年前就能提出如此深刻的哲学思想?这不符合逻辑!”或者对某些古代著作的传承方式提出疑问,认为其间存在太多“断层”或“跳跃”。
古埃及: 金字塔的建造技术、方尖碑的搬运、精确的历法等等,这些都常常被伪史论者挑出来,质疑其技术水平是否真的能达到。他们会放大“我们至今仍不完全理解其建造细节”这一点,将其解读为“根本就是外星人干的”或“是后人根据模糊的传说复原的”。

为什么对古印度、古巴比伦、玛雅文明相对“放过”?

1. 信息传播与理解的门槛:
古印度: 尽管古印度拥有灿烂的文明,如吠陀文化、佛教、印度教等,但其早期历史文献的保存、整理和解读相对古希腊来说更为复杂,也更容易受到语言学和宗教学等专业领域的影响。主流历史学界对古印度早期文明的认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未解之谜,这反而使得伪史论者不容易找到一个清晰的“攻击点”,因为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如果伪史论者试图攻击,他们的论点可能很容易被更专业的史学研究驳斥。
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文明的文献主要是楔形文字泥板,虽然考古发现了很多,但其解读和研究的普及度不如希腊文或埃及象形文字。而且,古巴比伦文明的贡献更多体现在数学、天文学和法律方面,这些内容相对“技术化”,不像哲学思想或宏伟建筑那样容易被大众直接感知和质疑其“超前性”。
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的神秘感在于其精美的玛雅文字(虽然已被部分解读),高度发达的天文学和数学,以及宏伟的城市遗址。但玛雅文明的“消亡”和“遗弃”更让后人感到困惑。伪史论者反而可能倾向于将玛雅文明的辉煌归因于某些“神秘力量”或“外星人”,而不是否定其存在。换句话说,他们可能更愿意接受一个“神秘而辉煌的过去”,而不是一个“编造的过去”。

2. 伪史论者群体的关注点与信息获取能力:
伪史论的传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和大众媒体。对于大众来说,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哲学思辨和宏伟建筑(如帕特农神庙)更容易被理解和消化,也更容易被“夸大”或“误读”。而古印度哲学中复杂的宗教体系,或者巴比伦的数学公式,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门槛较高,不易成为大众化的“伪史”论点。
此外,伪史论者往往是基于某种特定的世界观或阴谋论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他们的关注点会集中在那些他们认为“最不合理”或者“最能颠覆主流认知”的地方。古希腊和古埃及由于其在历史叙事中的核心地位和其文明的某些令人惊叹的成就,恰好成为了他们眼中最容易攻击的目标。

3. “对比效应”:
当伪史论者攻击古希腊和古埃及时,他们可能会利用古印度、古巴比伦、玛雅文明的某些已知空白或未完全解读的部分,来作为“佐证”。例如,“你看,古印度早期历史记载就很少,而古希腊怎么会有那么多详细的文献?这不说明问题吗?”他们用后者来反衬前者的“可疑”。

总而言之,伪史论者之所以“偏爱”古希腊和古埃及,并非是他们真的对这些文明进行了深入、严谨的学术考察,而是因为这些文明的特点——信息量大、体系复杂、在主流叙事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一些容易被曲解的“超前”成就——为他们的攻击提供了便利的靶子和传播的土壤。而对其他文明相对忽视,则可能因为信息解读的门槛、大众传播的局限性,以及他们自身理论构建的“选择性”。这更像是一种基于大众心理、信息传播和特定思维模式下的选择性攻击,而非基于事实的理性辨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简单伪史论者基本没啥历史考古常识,他们知道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就已经算不错了更何况对国内相对冷门的巴比伦,玛雅

反驳一下伪史论者的某些缪论

第一,古希腊古埃及等地的文字并非一成不变,至少古埃及文字就有圣书体,世俗体,僧侣体的分别等等,也经历过从表意到表音的转变

古埃及和古希腊文字转变史


第二,古希腊古埃及的无机物文物做不了c14,所以古希腊历史完全是假的

扯淡,估计伪史论者只知道一个c14了吧

第三,为啥古希腊古埃及文物像新的一样,肉眼测年属实牛逼,要不要给你看看中国其他保存精良的文物

第四为啥东方文物出土时破破烂烂,西方文物出土时像新的一样

第五为什么纸莎草和羊皮纸能保存完好

扯淡,谁说纸莎草纸保存完好了,出土的大多是碳化的残片,所以要花很大功夫修复甚至连翻都不能翻,这门技术中国也有大规模应用


关于羊皮纸的


第六古希腊古埃及的粮食人口问题

三角洲的地质问题很多大佬在知乎上说了我便不班门弄斧了

说一下埃及和希腊其他地方的农业水利




第七很多人拿古希腊人怎么航海去古埃及等地中海国家

也别觉得不可思议,还有更牛的,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人了解一下,导航没有船只是一架独木舟,不爆古希腊八条街

第九,希腊考古要各国专家参与不然不为真

伪史论者可能并不知道中国和希腊考古界虽然没啥进展,但双方仍在共同努力啊,要不是因为疫情早联合办文物展了,不过还是办了线上展会,相信疫情过后不久就会有考古队去希腊了


而且希腊历史还关联着的埃及,中亚,印度甚至中国等地的历史,随着一代一路发展中国考古队已经去了埃及和中亚各地考古,涉及21国。

随着这些地方的发掘,中国考古界参与希腊考古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不知各位伪史论者怎么看待

第十,西方历法和天文

首先很多伪史论者喜欢拿儒略历的事说事

至于西方历法发展,对于那些说西方没有天文学发展的伪史论者,喜恰帕斯和托勒密表示很淦



user avatar

质疑古印度古巴比伦当然也有,但是没有质疑古希腊古罗马那么煊赫鼓噪,是因为对这些其它文明的质疑缺少了可以刺激分泌内啡肽的佐料——西方阴谋论。

质疑古希腊文明的,可以说西方人到了希腊后立即快马加鞭的建起了雅典神庙,埋下了各种雕塑,为了凸显“西方文明”嘛。 而古印度那么多古迹又该咋阴谋呢?说“西方人”大公无私耗费巨资年复一年雇人伪造出一个伟大的古印度文明? 这好像不大说的过去唉。那就只好马马虎虎着质疑吧,反正只要不让他们压我们中国就可以了。

而古希腊,古罗马乃至古埃及都和西方文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必须”伪造了。

其实你看所谓的造假古埃及的说法,欧洲人去埃及才几年啊? 那里可一直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省,拿破仑去了才多久啊,忙着打仗了,有功夫伪造什么? 英国人是趁着奥斯曼解体将势力渗入埃及,但也不是完全控制,1914年将埃及变为自己的保护国,1922年就让埃及独立了,英国人只是保持了一定的控制。英国人哪里有那种想法,心情和财力去伪造那么庞大的古埃及文明遗留?

全都是扯!

user avatar

伪史论者坚信一个基本的信念,即本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本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同时,他们认为这种伟大是贯穿古今的,流淌于血脉中的。当下伟大辉煌的,古代也必定辉煌伟大的。当下是猥琐不堪的,祖上肯定也是下流无耻的。

因此,他们需要证明,自己民族的古代史伟大辉煌的,最好是最伟大辉煌的,同时要证明敌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是猥琐不堪的。如果敌人的历史据说也是伟大光明的,那么肯定是由下流不堪的人以见不得光虚构的,编造的。

总之一句话,见不得别人好。如果别人的历史有的地方比自己突出优秀,哪怕仅仅是超出自己有限的理解能力,就会觉得是不可能的,是伪造的。

事实上,这种奇怪的近乎偏执的历史观本身就是匪夷所思的。希罗多德在《历史》里面提到过,许多古时强大的城邦,现在已经变得很小,甚至寂寂无闻。现在强大的城邦,古时却没什么名气。这才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权力的中心是会不断变迁的,历史上的辉煌大概率不会延续下来。如果历史的中心一直不变,那就不是美军攻打伊拉克了,而是伊拉克东狩美利坚了。

——————————————

伪史论者的逻辑和知识都是混乱的。

他们喜欢直接将欧美与古希腊挂上钩,认为古希腊是欧美的祖先,因此有必要将古希腊批倒批臭。

同时,他们又坚称昂撒人五百年前还在树上。我姑且理解为一种夸张,即公元1500年之前,欧洲特别是西欧是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因为西欧人是人类历史中的暴发户,出身寒微,所以要找一个牛逼的祖先,所以文艺复兴就大规模地攀高枝,甚至造伪史。

但实际上,西欧并非抱着一种攀高枝的心态学习古希腊文明的。他们并未在学习了古希腊文化知识之后,就将自己认同为希腊人的子孙。法国人仍自认是高卢人的子孙,德国人仍认为自己是日耳曼人。如果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希腊人的子孙,伪史论者就不会用“昂撒人”指代他们了,而是径直称之为“希腊人”。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学习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是因为学习古代的文明,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根据昆汀·斯金纳的说法,他们最大的动力是为了学习古代典籍中高超的修辞术。这可以让当时的知识分子在从事文秘工作时,比别人技高一筹。

————————————————

从血缘的角度来说,古代希腊人的后代主要还是现代希腊人。此前很多人认为现代希腊人是土耳其人和希腊人的混血,最近的基因研究表明,情况恰恰相反。现代希腊人主要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现代土耳其人反倒是希腊人和安纳托利亚土著的后裔。

西欧人学习古希腊的文明,或许还是偏向学习域外文明的感觉。英语里面有一句话,it's all Greek to me(这对我简直就是希腊语),用来吐槽自己看不懂的东西。各个现代欧洲语言都有这样的话,说明他们看来,希腊语是非常难懂的一门语言。希腊人说什么东西难懂,则会说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中文。虽然西欧各国会在中学和大学开设古典课程,但是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对于英国人来说,莎士比亚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用希腊伪史论打击西方的文化自信,根本是找错了目标。就像有的答主说的那样,只会让欧盟里面跟中国关系几乎是最好的希腊人伤心。而且,伪史论闹出国界,只会丢中国人的脸。

据说,已经有学者对这个课题感兴趣了。也就是说,自以为为国争光的伪史论者,已经开始给国家丢人了。

————————————————

反对西方中心论,首先要意识到,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就是西方中心的。这个事实虽然让人不舒服,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如果不承认这个基本事实,那就跟晚清的封建派一样,食古不化,睁眼说瞎话,连李鸿章都不如。李鸿章还知道中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呢。

我觉得这个大变局中,相当重要的一面就是,中国不再是一尊独大的天朝上国,而是世界万邦中的一份子。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最难的就是摆正心态,不卑不亢。近代以来的国人,面对外来的人事物,要么是过于卑微,要么是过于亢进。过于卑微就会觉得外国什么都好,只要跟中国不一样的都是高贵的。之前很流行一种骗术,骗子在长途公交上说自己的刚从国外回来,没有人民币,愿意用价值更高的外币换人民币,结果用的是什么越南盾、津巴布韦货币这样贱的要死的钱。这个骗术就是利用了国人的这个心理。另外一种,就是过于亢进,认为自己祖上之最牛逼的,祖上留下来的一切都是最牛逼的,完完全全保存祖上的一切自己是最最牛逼的。走到极端,就是相信神功护体、刀枪不入的义和团。

卑微自然是可耻的。但是,如果以为自己爱国便可以保守僵化,也是不可取的。例如,虽然义和团是爱国的,但是人人都信义和团那一套,高喊你有洋枪,我有神功,从而用肉身挡枪炮,结果无疑会让中国亡国灭种。而且,如果义和团那一套有用,就不需要同盟会,就不需要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党。从1900年到2000年,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史,生动地说明,义和团那一套没有用。

————————————————

通过本帖的评论,我认识到一点:之所以很多人质疑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是因为这两个在国内比较有名气,许多古希腊罗马的人物、事件和著作也会因此相对知道一点。如果现在世界第一强国是伊拉克,估计最受质疑的就是古代近东文明了。

user avatar

当然有啊,而且质疑古巴比伦的远比质疑古印度古玛雅的多


为什么呢?因为印度和玛雅现在不属于Belt and Road ,而伊拉克是


那为什么质疑巴比伦的比质疑希腊的少呢,因为希腊是Belt and Road 在欧洲的第一站,其首都雅典的港口已租借给我们,完全变成我们的形状了


而伊拉克由于其内部混乱,所以仅是Belt and Road 的普通合作伙伴,所以没必要用对希腊的烈度进行攻击。

某些人想要离间中国和合作伙伴的话还是省省吧

user avatar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要质疑古希腊怎么可能不质疑古印度和古巴比伦呢?

古巴比伦天天被质疑黏土板怎么保存到今天的,为什么要质疑这个?因为黏土板从中亚到地中海都有使用,其中在地中海的有克里特-迈锡尼时期的线形文字,在巴比伦的有对亚历山大大帝的记述,在阿富汗的有亚里士多德的残篇。这怎么能不质疑呢?

而且苏美尔文明太古老了,中国以外的地方怎么能有那么长的历史呢?必须“质疑”。

也不要以为古印度就不被波及,何新照样写了印度伪史考,而且古印度和古希腊一样有交集,弥兰王米南德一世已经说烂了,古代希腊人的记述中也提到了旃陀罗笈多·孔雀,阿育王的诏令里也提到了继业者王国。这怎么能不质疑呢?

而且印度河文明也有点太早了,中国以外的地方怎么能有那么长的历史呢?必须“质疑”。

美洲文明也跑不了,古埃及的金字塔尚且被质疑,以美洲文明落后的生产力,还造了那么些神庙金字塔,怎么能不质疑呢?

user avatar

因为这就是典型的对冲行为啊。

金字塔人人都看得见,古希腊雕塑人人都知道,但你若问古印度古巴比伦有什么代表作,你看这些所谓的“历史学者”们说得上来吗?聊三国都只聊三国演义的水平,说他们是文化沙漠都算抬举他们了。他们是文化真空,连tm沙子都没有。

所以真正搞历史的人是不会在网上讨论这些有的没的。那些热衷于撕逼的评论80%都是来凑热闹的。只要看到古文明方面的问题,只要能和中国沾点边,他们就会立刻跳出来用自己有限的知识量胡逼逼一同。因为蒙对了能显得他们学富五车,蒙错了至少也能说明自己爱国。你要跟他讲道理,他就骂你软骨头。你要跟他列证据,他就给你扣帽子。最后实在喷不过了还可以留下一句“双标”之后潇洒走人,耶稣都留不住他。

这种横竖不吃亏的事儿,谁不爱干呢?

资深受害者还包括永动机,相对论,夏商周,超光速,没事就吃一小勺xxx...


不知道各位是怎么看这些人的,反正我是见一个怼一个。

行了,意思表达明白了就不多叭叭了。支持的点个赞再走,下次我连你那份儿一起怼了。

user avatar

民科倒退罢了。

以前民科搞永动机搞引力场,现在大家口诛笔伐、门槛高了,跟多人就不敢胡说八道了。

然后这群人开始搞民哲,叫嚣着什么“统一所有哲学”,看到了各个哲学流派之间的共同点,就以为不得了了,殊不知这就是“你是谁哪里来到哪去”的母题罢了。

但是起码民哲得看书,有些不太爱看书的混子就盯上了历史,因为这玩意从出租车司机到市井流氓谁都能侃两句。

为什么不侃古印度?因为大部分这些民间史学家连哈拉帕文明和吠陀文明都分不清,门槛还是太高。侃古希腊一方面顺应极端民族主义(有些人就是爱听这种论调),一方面又不至于什么都说不出来。

我以前看网上有民间历史学家说金字塔是西方人十九世纪水泥做的。这种脑瘫大概率连博物馆都不曾去过吧,智商三十以上都说不出这种话。

更新:

我个人觉得古埃及伪史论盛行是因为,最早西方就是通过古埃及学和亚述学确立了“东方学”的概念,所以搞古埃及可以瓦解西方中心主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伪史论者之所以热衷于质疑古希腊和古埃及文明,而对古印度、古巴比伦或玛雅文明相对“宽容”,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些历史学研究的特点、伪史论者的思维模式以及信息传播的渠道。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伪史论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群体,他们的关注点和论点也会随着时间和信息的发展而.............
  • 回答
    我无法找到关于“古朗基文明”的任何可靠的历史或考古学证据。“古朗基文明”这个说法似乎并非来自学术界公认的历史研究,而是更可能出现在一些虚构作品、网络传说或非主流的“伪史论”讨论中。如果有人在讨论中提及“伪史论者否定日本的古朗基文明”,那么这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和动机,我们可以从“伪史论”的普遍特征来推.............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点,也触及了伪史论者思维模式的一个核心。要理解为什么他们往往“选择性”质疑,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深入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伪史论者并非全然不质疑西方史前遗址,但他们对这些遗址的态度和质疑的方式,与他们对古代文明的质疑,在根本上是不同的。1. 历史的“他者化”与“亲缘性”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网络论战中一个常见且复杂的情况。你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可能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一些在讨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使得双方有时看起来界限模糊,甚至行为模式雷同。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剖析一下,为什么“挺史论”者和“伪史论”者有时会让你觉得他们“半斤八两”。一、 相似的论证方式和思维陷.............
  • 回答
    关于“西方质疑中国历史”的说法,通常与“伪史论者”(或称“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有关,这类观点在中国网络语境中常带有对西方学术界和某些历史叙事的批判意味。需要明确的是,这些主张并非基于严谨的历史研究,而是更多源于意识形态、文化偏见或对西方学术话语权的质疑。以下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其来源和背景: 一、伪.............
  • 回答
    伪史论者认为西方文明存在大量伪造的历史,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复杂且多维度的目的。如果抛开历史的真实性,单纯从“如果这是真的”的角度去推测,西方文明可能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而选择“抛出大量伪史”:一、构建并巩固优越感与合法性:这是最常见也最核心的论点之一。西方文明,尤其是欧洲的许多国家,在历史上的确.............
  • 回答
    西方伪史论在国内拥有相当一批信众,其原因错综复杂,是多种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剖析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对“中国中心论”的心理投射与文化自豪感的维持:首先,这与一部分国人内心深处对中华文明的极端自豪感,以及希望其历史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有”承认的愿望息息相关.............
  • 回答
    各位知友,你们好。关于“西方伪史论”为何至今仍有市场,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个问题,绝非简单的一句“无知”或“偏见”就能概括的,其中牵扯到的心理、社会、文化乃至历史认知等诸多复杂因素,值得我们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种历史叙事,都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
  • 回答
    西方伪史论在近二十年间确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者,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并尽量剔除那些过于“标准答案”式的分析框架。首先,得承认,人们对“既定事实”的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倾向。历史上,无论是科学还是历史,都曾有过被认为是铁板钉铁,后.............
  • 回答
    西方伪史论之所以能够流行,并非仅仅是因为它“多读两本书就能反驳”,而是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情感、认知和对世界运作方式的某些期待,并且其传播方式也十分契合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些特点。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流行的原因:一、 情感与心理驱动:1. 对现有秩序的不满与质疑: 许多相信西方伪史论的人,往往.............
  • 回答
    最近在知乎上,确实能观察到一些讨论中出现支持“伪史论”的观点,并且这类观点似乎也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和认同。要说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也尽量说得细致一些,让你感觉像是和真人朋友在聊天一样。首先,知乎平台本身的特质是催生这类讨论的一个重要土壤。知乎早期是以“专业”、“深度”、“高质量内容.............
  • 回答
    “西方伪史论”:西方历史是捏造的?“西方伪史论”并非一个严谨的历史学概念,而更像是一种边缘化的、非主流的观点集合。它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我们目前所熟知的、被广泛接受的西方古代文明(尤其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后人,特别是17、18世纪的欧洲人,为了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捏造或.............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心理现象,为什么有些人会如此坚定地相信“伪史论”,甚至到了难以进行逻辑辩驳的程度。这背后其实涉及了多重因素,从个人心理到群体认同,再到信息传播的机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这个现象,力求说得细致点,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机器生成的报告。1. 根源性的怀.............
  • 回答
    “西方伪史论”这个说法,近些年确实在一些圈子里被炒得挺热。简单来说,它试图论证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西方历史,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甚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等,都是后人编造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构建某种话语权或服务于特定的政治目的。“西方伪史论”的主要论点,我为你梳理一下,它们通常围绕着几个核心: 考古.............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史学传承和评价体系的一个核心点。为什么咱们现在体制外的民间写史人,很难再达到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那样“封神”的地位?这事儿得分好几方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谁“不行”,而是时代、社会、史学本身的演进,以及评价标准的变化,共同造成的。首先,得说说那几位先贤为啥牛。 时代造就的“独一.............
  • 回答
    关于“西方古代文明不真实”(即所谓的“伪史论”)在网络上流行的现象,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学术、社会和文化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历史研究中的争议与不确定性1. 史料的碎片化与断代难题 西方古代文明(如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记录主要依赖于考古发现、文献残卷和后来的编年史。.............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历史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尽管《黄帝内经》、《神农本草》和《伏羲八卦》这些著作以“三皇”的名义流传下来,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仍然有许多历史学家和学者倾向于将三皇五帝视为神话传说,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三皇”和“五帝”并非如同.............
  • 回答
    “埃及伪史考”这个标题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指向性,暗示作者认为埃及的历史是虚假的、被伪造的。这样的出发点已经预设了结论,而非客观的探究。在一篇严谨的学术探讨中,这样的标题容易引起读者反感,并被视为缺乏学术中立性。潜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1. 标题的预设性与目的性: “伪史”的定义模糊且主.............
  • 回答
    最近关于团中央学校部公号发表的何新“西方伪史观点”的文章,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如果要深入聊聊这个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咱们得承认,作为团中央学校部,它代表的是共青团这个具有官方背景的组织,尤其是针对学校和青少年群体。这也就意味着,它在信息传播上,特别是对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和价值观引导.............
  • 回答
    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对汉高祖刘邦的评价确实存在一些批评性的描述,这在当时的史学界并不算罕见,但“黑”这个词的用法可能需要斟酌一下。更准确地说,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刘邦的描写,是客观地记录其历史功过,既有赞扬也有批评,展现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开国君主形象。至于司马迁为何没有因为这些“批评”受到处罚,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