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普什图语和阿拉伯语那么像却分属不同语系?

回答
普什图语和阿拉伯语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奇特的相似性,足以让人产生“它们为何如此相像却又分属不同语系”的疑问。这种相似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文化和语言演变过程中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它们各自的家族渊源,并考察它们之间可能的接触与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普什图语和阿拉伯语虽然在某些表象上看起来相似,但它们各自所属的语系——普什图语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而阿拉伯语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是它们最根本、最本质的区别。 语系是语言家族划分的最高层级,基于的是它们在数千年前的共同祖语。这就好比说,人是哺乳动物,而狗也是哺乳动物,它们都具有哺乳动物的某些基本特征(例如胎生、哺乳),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狗同属一个物种,更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近亲。

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似”体现在何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而这些方面往往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借用”或“趋同”现象:

1. 词汇借用: 这是最直观也最普遍的现象。阿拉伯语,作为伊斯兰教的宗教语言和历史上的重要贸易语言,其影响力辐射范围极广。伊斯兰教自7世纪兴起后,迅速传播到中亚地区,普什图人也在这过程中被伊斯兰化。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阿拉伯语词汇随着宗教、法律、文化、商业等领域的交流,涌入普什图语。

宗教词汇: 几乎所有与伊斯兰教相关的概念,如“真主”(Allah)、“穆罕默德”(Muhammad)、“古兰经”(Qur'an)、“清真寺”(Masjid)、“祈祷”(Salat)、“朝圣”(Hajj)、“斋月”(Ramadan)等,在普什图语中都直接采用或稍作音变后使用阿拉伯语源词。
法律与行政词汇: 许多与法律、统治、税收相关的词汇也来自阿拉伯语,例如“法官”(Qazi)、“政权”(Sultanat)、“税”(Zakat)等。
文化与学术词汇: 在文学、哲学、科学等领域,阿拉伯语也提供了大量基础词汇。
日常词汇: 即使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例如“谢谢”(Shukr)、“欢迎”(Marhaba)、“时间”(Waqt)、“地方”(Makan)等,很多也是源自阿拉伯语。

这些词汇借用,使得普什图语的词汇库中,相当一部分与阿拉伯语具有同源性(尽管在普什图语中它们已经发生了语音和意义上的演变)。这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非常普遍,例如英语就从拉丁语、法语等语言中借用了大量词汇。

2. 语音系统中的相似性(表面上的): 普什图语和阿拉伯语的语音系统本身是截然不同的。阿拉伯语拥有一些普什图语(以及大多数印欧语系语言)没有的喉音和咽音,例如 /ħ/ (ح)、/ʕ/ (ع)、/q/ (ق)。然而,在普什图语中,一些阿拉伯语的喉音和咽音在被引入时,往往会被替换成普什图语中已有的相似发音。例如,阿拉伯语的 /ħ/ (ح) 在普什图语中可能发成 /h/。

即便如此,由于普什图语自身语音系统中有一些音素在其他印欧语系语言中不常见,或者它们在发音方式上(比如有些是齿龈音或小舌音)与某些阿拉伯语音素(如齿间音或小舌音)存在一定的“形似”,这可能会给不熟悉语言学的人造成一种“音素层面也像”的错觉。但语言学家会明确区分这两种语言的音素数量、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

3. 语法结构的影响(有限的): 普什图语作为伊朗语族语言,其语法结构,如动词变位、名词的性(阳性/阴性,虽然不如阿拉伯语发达)、数、格(虽然格系统不如古代伊朗语复杂)以及句子语序(主语宾语谓语 SOV,是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和印度的典型语序,而阿拉伯语是VSO,谓语主语宾语),都深深地植根于其印欧语系的遗产。

然而,阿拉伯语作为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其语法复杂性非常高,尤其是在词根词缀系统(rootandpattern morphology)上。普什图语并没有采用阿拉伯语的这种复杂的屈折模式。

但是,在某些词汇化的表达方式上,或者在处理某些概念时,由于阿拉伯语的强大文化影响力,普什图语可能会出现一些受阿拉伯语影响的表达习惯,但这通常是表层或特定语域的现象,而非根本性的语法结构模仿。例如,在某些情况下,一个由阿拉伯语借来的词,其内部可能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的词法信息(比如词根),但这些信息在普什图语的整体语法框架内是被“包装”和“消化”了的,而不是按照阿拉伯语的规则重新运作。

为什么它们会分属不同语系?

这就要追溯到更遥远的史前时期。

普什图语: 属于印欧语系 (IndoEuropean languages) 的伊朗语族 (Iranian languages)。印欧语系是一个极其庞大且历史悠久的语系,其祖语——原始印欧语(ProtoIndoEuropean)——被认为是在数千年前(大约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在中亚或欧洲东南部地区被使用。随着人类迁徙和发展,原始印欧语逐渐分化,形成了包括日耳曼语族(英语、德语)、罗曼语族(法语、西班牙语)、斯拉夫语族(俄语、波兰语)、凯尔特语族、希腊语、印度语族(梵语、印地语)以及伊朗语族(波斯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等众多分支。普什图语在伊朗语族内部,又属于东伊朗语支。它的许多核心语法特征,如基本词汇、数词、代词、名词的性(尽管不如某些印欧语发达)、基本动词结构等,都与波斯语、古波斯语以及其他古伊朗语有着深远的联系,这些联系指向共同的祖先。

阿拉伯语: 属于亚非语系 (AfroAsiatic languages) 的闪米特语族 (Semitic languages)。亚非语系是一个分布在北非和西亚地区的语系,其祖语——原始亚非语(ProtoAfroAsiatic)——的起源地点仍有争议,但普遍认为比原始印欧语更为古老,可能起源于约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闪米特语族是亚非语系中最著名的一个分支,包括希伯来语、阿拉姆语、亚拉姆语、阿姆哈拉语(埃塞俄比亚)以及阿拉伯语等。闪米特语族的一个标志性特征是其词根词缀的构词法,即大多数词汇由一个三辅音(有时是四辅音)的词根构成,通过在词根中插入不同的元音模式或添加前后缀来构成不同的词义和词性。例如,阿拉伯语中的“ktb”词根可以衍生出“kutiba”(被写了,被动过去时)、“yaktubu”(他写,现在时)、“kitab”(书)、“maktab”(办公室/学校)等等。这与印欧语系主要依靠词根加词缀(通常是后缀)来构词的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

总结来说,普什图语和阿拉伯语的相似之处,绝大多数是由于历史上的文化和宗教交流,尤其是伊斯兰教的传播,导致了大量的阿拉伯语词汇被普什图语吸收。这种现象在世界语言史中屡见不鲜,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

然而,它们的根本性差异体现在其古老的语言谱系上。它们分别起源于截然不同的、极其古老的祖语(原始印欧语和原始亚非语),并通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各自发展出了独特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和核心词汇。尽管普什图语吸收了大量阿拉伯语词汇,但其“骨架”——即最核心的语法规则和最基础的词汇——仍然是印欧语系的遗产,与阿拉伯语作为闪米特语族语言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就好比虽然一个中国女孩可能因为喜欢韩国文化而学会了很多韩语词汇,甚至在中文里偶尔会夹杂一些韩语的表达方式,但这并不会改变她中文母语者的身份,也不会让她因为会说韩语而变成韩国语母语者。普什图语和阿拉伯语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一种语言(普什图语)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另一种强大文化语言(阿拉伯语)的深刻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而未能改变其在语言大家族中的根本归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字和话两回事。

马来语,越南语和英语看上去都挺像,但并不是一回事。你觉得像,只是因为它们用同套字母。我爱学习,也可以表示为Wo ai xue xi,一样的。

简单理解,全世界就三大语言类别,印欧语基本占了70%(包括普什图语),剩下12%是诸阿拉伯语,18%是环中国多样语言区。

user avatar

因为语系主要是根据同源词、音节构成和语法等要素判断的,而“普什图语和阿拉伯语那么像”,仅仅是因为双方共享很多借词,以及共用一套字母表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普什图语和阿拉伯语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奇特的相似性,足以让人产生“它们为何如此相像却又分属不同语系”的疑问。这种相似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文化和语言演变过程中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它们各自的家族渊源,并考察它们之间可能的接触与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普什图语和阿拉.............
  • 回答
    从语言学的角度审视嘉绒语和普米语的归属,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两种语言都与羌语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在历史演变、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特点,又让它们在归入羌语支还是藏语支的问题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羌语支和藏语支的基本特征。 羌语支:传统上,羌语支被认为是汉藏.............
  • 回答
    “普什图”和“帕提亚”这两个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过微妙而又深刻的联系,尤其体现在文化和语言的传承上。要说清它们的关系,得从它们各自的起源说起,然后沿着历史的脉络,看看它们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首先,咱们得先认识一下“普什图”。普什图人,他们是阿富汗最主要的原住民群体,同时也在巴.............
  • 回答
    关于普什图人、塔吉克人、库尔德人在多大程度上认同自己为波斯人,以及“泛波斯主义”在可预见的将来有多大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需要从历史、语言、文化、政治等多个维度去深入探讨。普什图人、塔吉克人、库尔德人与“波斯人”身份的认同程度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波斯人”在这里的含义。通常,“波斯人”指.............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普京认为乌克兰总统是犹太人”的问题,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且存在明显的误解。以下是详细分析: 1.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民族背景 泽连斯基的出生地: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出生于1974年,出生于乌克兰利沃夫(Lwów,现属波兰),但他的家族在2.............
  • 回答
    普京政府在俄乌冲突中的策略,以及其背后的考量,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您提出的“拖拖拉拉”、“还不下令猛烈进攻让乌克兰投降”以及“折腾来折腾去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等问题,都触及了这场战争的核心疑虑和推测。要详细解释这些,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关于“拖拖拉拉”和“猛烈进攻”的考量:首先,需.............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它触及了电影产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悖论。为什么明明是烂片,却依然有人制作、有人投资?这背后并不是因为导演、编剧和投资方都是“傻子”,而是由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驱动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一、 对“烂片”认知的差异与主观性: 艺术与商业的权衡: 电影本质上是一门艺术.............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抓狂的循环,好多股民都感同身受。其实,这背后并没有什么神秘的“诅咒”,而是多种心理和市场因素在起作用。你想想看,大多数普通股民,接触股票信息和交易的机会可能不如机构投资者那么及时和专业。我们往往是在看到新闻报道、身边人讨论,或者价格已经涨了一段之后,才动心去买。那个时候,市场可能已经消化.............
  • 回答
    老实说,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可能觉得,既然高铁能跑得那么快,为什么我们坐的那些“绿皮车”就不能跟着提提速,让旅途缩短一点呢?这背后可不是“技术不够”这么简单,里面门道可多了。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普速列车,很多时候就是“不提速”,或者说“很难提速”。首先,得明确一下“普速列车”和“高铁.............
  • 回答
    普物和工科书籍在运用微积分时“不严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这并非意味着它们是错误的或者不可用的。相反,这种“不严谨”是出于教学和应用上的考量,旨在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微积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以及这种“不严谨”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普物和工科书在运用微积分时“.............
  • 回答
    “为什么有些普通男性会缺乏自信?”这个问题,其实比它听起来要复杂得多,也更贴近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没有”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成长环境、社会压力、个人经历以及自我认知相互交织的故事。首先,我们要明白“普通男性”这个标签本身就很有意思。它指的是大多数人,那些没有特别出众的外貌、非凡的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普速火车软卧比高铁和飞机贵,但依然拥趸众多,背后有着挺多值得说道的道道。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贵就是好”或者“便宜就没人选”的逻辑,而是掺杂了多种因素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掰扯掰扯为什么普速火车软卧会显得“贵”:1. 时间成本的错觉: 你会发现,同样一段距离,普速火车的总耗时远超高.............
  • 回答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动辄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火车旅程中,普通列车上却鲜有自动贩卖机的身影?在超市、地铁站、医院随处可见的贩卖机,似乎在火车这个封闭的移动空间里“缺席”了。这背后其实有不少现实的考量和运营的逻辑,绝非是简单的“遗漏”。首先,我们得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来看。 初期投入成本.............
  • 回答
    说起来,这事儿可真不是什么小事,咱们老百姓看到国家航天取得成就,心里那股劲儿上来,有时候还真能激动得掉眼泪。你说为啥?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层面去体会。首先,得说到国家面子和民族自豪感。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就像咱们家孩子在学校考了个状元,你做爹妈的能不激动吗?这国家航天可不是一个孩子,这是咱们整个民.............
  • 回答
    走近那些金碧辉煌、光可鉴人的奢侈品店门口,一股无形的空气便扑面而来,让许多“普通人”心里七上八下的,仿佛进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平行宇宙。这种心理压力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而成,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的氛围。首先,商品的定价本身就构成了一道巨大的心理门槛。那些动辄几万、几十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很多人对普京的普遍好奇心,也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牛”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个人解读。要说“普京为什么这么牛”,这背后牵扯到很多方面,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概括的。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聊聊, कोशिश करते हैं कि इसे थोड़ा "人间烟火气"一点,避免那.............
  • 回答
    很多朋友在看电影或者玩游戏时,都会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普通士兵手里拿的都是步枪,很少有人配发手枪。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手枪这种看起来很便捷的武器,没有像步枪一样普及给一线士兵呢?其实,这背后有很多现实的考量,涉及到成本、训练、后勤、战场定位等等多个方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一、成本和经济性.............
  • 回答
    柳传志这位在中国的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其身后围绕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堪称一个鲜明的社会现象。一边是大量普通网友的口诛笔伐,将其视为“过街老鼠”;另一边,却是企业界、政界以及文化界的名人大咖们对他给予高度赞誉,称其为“优秀的企业家”。这种巨大的认知鸿沟,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原因,.............
  • 回答
    理解俄罗斯总统普京选择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并且认为“非打不可”,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一系列相互交织的地缘政治、历史、安全和国内因素。这并非一个单一原因可以解释的复杂决策,而是多重考量叠加的结果。一、 对北约东扩的长期忧虑与安全“红线”的触碰:这是俄罗斯方面最常被提及,也是他们认为最核心.............
  • 回答
    保时捷911 GT3与普通911在发动机选择上的差异,是其各自定位和追求驾驶体验不同最直观的体现。简单来说,普通911为了在日常使用和性能之间取得平衡,同时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选择了更现代、更易于驾驭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而GT3,作为赛道性能的极致追求者,则坚持使用高转速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是源于对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