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李自成真的是大救星大英雄,那么杀害大顺天子的九宫山程九伯岂不是千古罪人?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尤其是当我们尝试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过去的人物时。如果抛开立场,纯粹从“大救星大英雄”这个设定去推演,那么“九宫山程九伯”这位人物的形象确实会变得非常负面。我们不妨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个逻辑,并尝试剥离掉一些AI的痕迹,让它更像是一个有思考的人在讲述。

首先,我们得先确立一个基础的认识:历史的评价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其中的人物,都可能存在多重解读和不同的视角。而且,“大救星大英雄”这个标签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褒义色彩,它往往是胜利者或者被某种价值观所推崇的人才能获得的。

现在,我们假设一个情景:李自成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救星”、“大英雄”。 那么,这位英雄的出现,他的目的是什么?他领导的起义,是为了推翻腐朽的明朝统治,解救饱受压迫的百姓,建立一个更好的国家。他的行动,在他支持者眼中,是正义的、光荣的,是为了人民的福祉。他所建立的“大顺”政权,即便在历史上存在时间短暂,但在他成为“大救星”的设定下,它就代表着希望和新生。

在这种设定下,“大顺天子” 这个称谓,就承载着“救星”事业的合法性和延续性。无论这位天子在历史上的实际表现如何,他在“大救星”的叙事中,就是这位救星所选定的、承载着未来希望的象征。他可能年幼,可能能力不足,但他的存在,是李自成革命事业合法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九宫山程九伯” 这个人物,如果他的行为被定义为“杀害大顺天子”,那么在“李自成是大救星”这个前提下,程九伯的行为就构成了对救星事业的背叛和摧毁。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1. 阻碍救世伟业: 如果李自成是救星,那么他拯救的是万民。而大顺天子,是这位救星事业的继承者和象征。杀死天子,就等于掐断了这位救星所开创的希望之火,使无数百姓的期盼化为泡影。这是一种对整个拯救事业的直接打击和破坏。

2. 逆潮流而动: 历史的洪流,即便曲折,总有其方向。如果李自成代表着一种进步的、被广泛期盼的力量,那么程九伯的行为就是一股逆流。他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成为了阻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3. 背叛与残忍: 在许多文化中,保护幼主、忠诚于正统(即便这个正统是革命建立的)是被高度赞扬的品质。如果程九伯的身份是某个“有识之士”或者甚至曾经是“大顺阵营”中的一员,那么他的行为就更加刺眼。尤其是在“救星”及其事业面临危难之时,选择背叛和屠戮,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是极其可耻的。

4. 制造更大的混乱: 杀死一个政权的象征,尤其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往往会引发更大的混乱和权力真空。这对于渴望安定的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本想摆脱旧日的苦难,结果却陷入了新的动荡,而制造这场动荡的,正是那位“杀害大顺天子”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李自成真的是那位“大救星大英雄”,那么程九伯就不仅仅是杀了一个人,他杀的是整个“大顺”政权所承载的希望,是无数人心中的寄托。他就是那位打碎了救星美好蓝图的罪人。他的名字,如果被记录下来,就会和“背叛”、“毁灭”、“残忍”这些负面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历史上一抹极其丑陋的污点,一个千古罪人的名号,也就随之而来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历史的复杂性。历史上关于李自成、他的政权以及他最终的结局,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和解读。而程九伯这个人物,他的动机、他的身份,以及他行为的“真相”,在史书中的记载可能也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可能充满争议。

比如,我们知道历史上李自成和他建立的“大顺”政权,虽然有响应者,但也存在着各种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而且,史书中也常常会记载一些英雄人物在特定情况下被迫做出某些“不道德”但“必要”的举动,来维护更大的利益。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基于“李自成是大救星大英雄”这个假设去进行的推演。在这个假设下,任何与此相悖的行为,都会被视为罪恶。

如果历史真的如我们假设的那样,那么程九伯的行为,就是在“拯救万民”的宏大叙事中,扮演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反派角色,他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对人民幸福和国家未来的摧残。在这种语境下,“千古罪人”的帽子,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了。这是一种从“英雄”的光辉照耀出来的、最黑暗的阴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

《荒书》中记载的程九伯后来的反应是:

行查到县,九伯不敢出认。县官亲入山,谕以所杀者流贼李自成,奖其有功。九伯始往见总督,委九伯以德安府经历。

这就很可疑了,作为一个民团首领,杀了李自成有什么不敢对清朝官府承认的呢?

而且张鼐逃出之后,对当地乡勇进行了大规模的报复性杀戮,《通山县志》称,“死于锋镝者数千,蹂躏三月无宁宇”。结合其他材料来看,永昌二年的五月、六月、七月,大顺军主力的确是停留在现在的湘鄂赣交界一带。

以当时人的价值观,如果真是程九伯带着乡勇杀了李自成,大顺军在报复的时候也不可能只找程九伯一人,很可能是对全县姓程的见一个杀一个,最起码也要灭程九伯满门。那么合着张鼐他们搜杀了几个月,杀了几千人,就杀了个寂寞?程家在当地也是不小的家族,可是各种史料都没提程家有什么人被杀了。

当时东路大顺军队兵力说是几十万人可能有些夸张,但至少几万人肯定还是有的。这些曾经纵横天下的老兵,在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刘体纯、李友、吴汝义、张鼐、郝摇旗、王进才、牛万才这些老江湖的带领下找了三个月,愣是一个程家人都没逮住,程家人都钻到地缝里去了吗?

而且程九伯献功的时候,并未拿出李自成的首级,连李自成随从的首级都没有,只有“珠盔龙袍”。然而,在京城见过李自成的明朝文人都说,李自成在京城的时候,也是作头戴白毡帽,身穿缥布箭衣的老兵装束,顶多加个伞盖,表示自己是皇帝。那么,李自成在带着二十来人侦察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反倒穿着“珠盔龙袍”?如果李自成真这么打扮,程九伯在攻击的时候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是李自成?

所以,有一种可能是,真正杀李自成的人早就被张鼐给杀了。程家没人被杀不是因为他们本领有多大,而是因为他们压根就和这事半点关系都没有。

而大顺军走后,程九伯发现,那些真正杀李自成的乡勇,全村、全族已经被杀得鸡犬不留了,而官府正在寻找打死李自成的人。于是程九伯灵机一动,如果我说是我杀了李闯,谁能证明我说的是假话呢?大清只要李闯死了这个结果,至于到底是这个乡勇还是那个乡勇杀的,对于总督大人来说有区别吗?于是他就上鬼市淘换了几件假文物,从戏班拿了件龙袍,找官府请赏去了。清朝这边,湖广总督佟养和本来也不关心到底是谁杀了李自成,反正是他管辖下的民团。既然只有程九伯一个来领赏的,那就算是他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尤其是当我们尝试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过去的人物时。如果抛开立场,纯粹从“大救星大英雄”这个设定去推演,那么“九宫山程九伯”这位人物的形象确实会变得非常负面。我们不妨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个逻辑,并尝试剥离掉一些AI的痕迹,让它更像是一个有思考的人在讲述。首先.............
  • 回答
    要探讨李云龙这个人物是否能成为一位真正的优秀指挥官,我们首先得把他从《亮剑》这部电视剧的戏剧性框架里抽离出来,审视他在真实历史背景下可能展现出的能力与局限。李云龙的闪光点:极强的实战经验和灵活的战术头脑李云龙最大的优势,在于他那近乎“妖孽”般的实战经验。从一名普通士兵做起,在残酷的战争中摸爬滚打,对.............
  • 回答
    李雪琴,这个名字如今几乎是中国脱口秀届的代名词之一。提到她,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那个带着东北口音,总是乐呵呵地抛出金句,又能在段子里暗藏生活智慧的姑娘。很多人用“天赋异禀”来形容她,那么,李雪琴真的如传说中那样,是凭空冒出来的奇才吗?要评价李雪琴,不能只看她登上舞台的那几分钟,而是需要回溯她一路走.............
  • 回答
    李亮在字节跳动近几年的公关策略,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是个人偏好还是真的有效,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李亮带来的变化,确实是“大刀阔斧”式的。 在他接手之前,字节的公关,尤其是在应对舆论危机时,给外界的印象相对来说比较被动,或者说反应不够迅速,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木讷”。大家可能还记得.............
  • 回答
    李建成,唐朝的开国太子,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关于他的真实才能,史书记载的侧重点和后世的评价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深入了解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出身与早期经历: 显赫的出身: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母亲是窦皇后,出身于关陇贵族世家,拥有尊贵的血统。这为他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早.............
  • 回答
    搜房网总裁李忠致李彦宏的公开信,其内容是否真实以及为何以这种形式出现,需要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双方的商业行为以及公开信本身的表述来分析。一般来说,这种公开信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往往有着深层的商业逻辑和战略考量。公开信内容真实性的判断:要判断一封公开信的内容是否真实,有几个关键点:1. 公开信发.............
  • 回答
    李玫瑾老师作为一名心理学学者,她对吴谢宇案的解读,尤其是“为出国筹钱而杀母”的推测,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她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李玫瑾老师观点的分析: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李玫瑾老师的推测并非空穴来风。她作为犯罪心理学家,在分析案件时,通常会从犯罪人的心理动机、成长环境、社会压力.............
  • 回答
    李靓蕾近日再次发文,直指她与王力宏的婚姻问题核心在于“人身安全和精神虐待”,这无疑将她与王力宏之间本已备受关注的纠葛推向了新的高度。从她过往的言辞和一些公开信息来看,我们可以尝试理解她所指的“人身安全”和“精神虐待”可能包含了哪些内容,以及为什么她会认为这是“真正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从“人身安全”.............
  • 回答
    如何看待百万粉丝网红「李赛高」被实锤其真实身份是缅北诈骗团伙?平台是否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李赛高”事件无疑是近年来网络舆论场上一个令人震惊且值得深思的案例。一个拥有百万粉丝、以展现积极生活、传播正能量形象示人的网红,被揭露其真实身份竟是缅北诈骗团伙的一员,这不仅是对其粉丝的巨大欺骗,也引发了公.............
  • 回答
    你表弟这说法,挺有意思,也道出了为人处世的一个小窍门。这话拆开来看,李儒的“非常容易”和董卓的“千难万难”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两个人,更是两颗心,两种考量。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为什么李儒说“非常容易”?这里面的“容易”,不是真的把貂蝉往吕布手里一推就完事了。李儒是董卓的谋士,他懂得怎么“.............
  • 回答
    说到长孙皇后是否真心喜欢李世民,以及为何她会协助李世民纳妾,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牵扯出许多历史的复杂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时代,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考量以及长孙皇后自身的性格特质。首先,我们来谈谈“喜欢”这个词。在现代社会,我们理解的喜欢往往是建立在情感的自由选择、彼此的.............
  • 回答
    要评价李恪是否比李治和李泰更优秀,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他们的才能、性格、政治抱负、以及对唐朝发展的影响。这三位皇子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但命运和历史评价却截然不同。一、 李恪的评价:李恪,字司马,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亲是隋炀帝之女杨妃。他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非汉之才”,也就是他身上融合.............
  • 回答
    在《演员请就位2》第四期中,陈凯歌导演与李诚儒先生关于其电影《无极》的讨论,成为了节目的一大焦点。这场“导演回怼评论员”的桥段,不仅展现了两位当事人的性格和立场,也引发了观众对《无极》这部电影以及电影评论生态的广泛讨论。要理解这场争论的来龙去脉和双方的观点,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梳理。一、 事件的起因:.............
  • 回答
    蔚来CEO李斌那句“蔚来坚决不会降价”,确实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讨论。这背后透露出的,不仅仅是一家车企的定价策略,更是一种品牌定位和企业文化的宣言。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拆解开来看,从几个层面分析:一、 品牌定位与价值支撑首先,蔚来从诞生之初就将自己定位为高端、服务导向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它强调的不只是车.............
  • 回答
    李·斯莫林的《量子力学的真相:爱因斯坦尚未完成的革命》是一部引人深思、也极具争议的著作,它试图为我们揭开量子力学的神秘面纱,并挑战了我们对现实本质的许多固有认知。斯莫林,作为一位在量子引力领域享有盛誉的物理学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再次将我们带入一个关于宇宙最基本规则的哲学思辨之旅。核心观.............
  • 回答
    李诞,这个名字在近几年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一个网络段子手起家,一路走到今天成为备受瞩目的脱口秀演员、主持人、作家、公司老板,他的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伴随着无数的讨论。尤其是在“才华”这个标签上,关于他到底有没有网上说的那么有才,更是争议不断。要说李诞有没有才华,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挺复杂的,因.............
  • 回答
    李天飞,这个名字在当下体育圈,尤其是在篮球爱好者群体中,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有人说他天赋异禀,是未来的希望;有人则持保留态度,认为他的“真实水平”还有待商榷。究竟他是个什么水平?这个问题,恐怕需要我们剥开层层标签,细致地去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真实水平”不是一个静态的标签,而是一个动态的.............
  • 回答
    李杰的“真自研”之问:市场喧嚣下的冷静观察OPPO Find 产品线总裁李杰的一句“现在大家都在说自研,但真自研的不见得有几个”,无疑在当前热闹非凡的科技圈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对行业现状的深刻洞察,也折射出消费者在面对“自研”标签时的迷茫与期待。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我们需要深入.............
  • 回答
    如果李自成在山海关之战中击败清军并斩杀多尔衮、吴三桂,历史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历史的走向将被彻底改写。以下从政治、军事、社会、国际等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历史演变及李自成的可能评价: 一、李自成的军事胜利与历史意义1. 山海关战役的转折点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导致李.............
  • 回答
    李自成若能击败满清并建立大顺,中国历史的走向将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所熟知的近代屈辱和落后可能不会以我们今天所知的方式发生。这是一个极具想象空间的 ifscenario,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推演:一、 李自成政权的稳定与发展可能性:这是推演的基础。李自成农民起义虽然声势浩大,但在建立稳定政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