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柴油机热效率明显高于汽油机?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很多朋友都会注意到柴油机在油耗上表现更出色,这背后确实有一套很科学的道理。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柴油机这“油老虎”的嗓门比汽油机要响亮,同时又更省油。

首先得明确一点,所谓的“热效率”就是发动机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本事。热效率越高,烧同样多的油,能干的活就越多,自然就越省油。柴油机在这方面确实技高一筹,主要体现在几个关键的地方:

1. 更高的压缩比:这是最核心的优势

你要是稍微了解点发动机,就会知道压缩比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简单来说,压缩比就是气缸在活塞处于最下方(下止点)时,气缸的总容积与活塞处于最上方(上止点)时,气缸剩余容积的比例。

柴油机: 它的压缩比通常在16:1到22:1甚至更高。
汽油机: 它的压缩比一般在8:1到12:1左右,高端的直喷发动机可能会稍高一些,但还是比柴油机低很多。

为什么压缩比高就省油?

这要回到热力学最基本的原理——卡诺循环(Carnot cycle)。虽然发动机的实际工作过程比理想的卡诺循环复杂得多,但卡诺循环揭示了一个普遍规律:热机的效率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差成正比。

在发动机里,高温热源就是燃烧产生的热气体,低温热源就是排放出去的废气。要提高效率,除了想办法让燃油燃烧得更彻底(这方面以后再说),关键就是提高燃烧后的气体温度,并尽可能地将热量做功。

更高的压缩比意味着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空气被压缩得更厉害,体积变得更小。根据气体定律(尤其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或者更通俗地说,在密闭容器里,压缩气体体积,它的温度和压力都会升高),空气被压缩得越厉害,温度就升得越高。

柴油机: 柴油机靠着高压缩比,在压缩冲程末期,空气的温度就能达到700°C以上,甚至接近800°C。
汽油机: 汽油机即使压缩比很高,空气的温度通常也只能达到300°C到400°C。

热的空气有什么好处?

当柴油以极细的雾状喷入这超高温的空气时,柴油就会自燃,而且燃烧得非常迅速和剧烈。这种“压燃”方式,让柴油机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非常高的爆发力。

而汽油机呢,虽然也需要点火,但它的混合气(汽油和空气)在被压缩后,温度还不足以自燃。所以它需要火花塞来提供一个“引子”点燃混合气。

高压缩比的直接好处是:

更高的做功能力: 在相同的气缸容积下,压缩比越高,燃烧产生的高压作用在活塞上的力就越大,输出的动力也就越强。
更高的燃烧效率: 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更高的温度和压力有利于燃料更充分地混合和燃烧。

2. 燃油的性质差异与燃烧方式

柴油: 柴油的十六烷值高,这代表了柴油的自燃性。也就是说,它在高温高压下更容易着火。而且柴油的热值(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通常比汽油要高一些。
汽油: 汽油的辛烷值高,这代表了汽油的抗爆性。汽油更容易挥发,和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混合气,但它在高温高压下容易发生爆震(过早或不均匀燃烧),所以汽油机的压缩比受到了限制。

燃烧方式的差异:

柴油机(压燃): 柴油是以液体形式直接喷入燃烧室,依靠高温空气使其雾化并自燃。这个过程更像是“喷进去烧”,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逐渐雾化、蒸发、混合、燃烧,是一个相对连续的过程。
汽油机(爆燃/火花点火): 汽油和空气先在进气道或气缸内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气,然后被压缩。火花塞点燃混合气后,燃烧会以火焰波的形式迅速传播。

这种燃烧方式的差异对效率的影响:

柴油机: 压燃方式在燃烧初期,由于柴油的喷入和扩散需要时间,燃烧过程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做功过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推动活塞做功。这是一种“高负荷”的燃烧方式。
汽油机: 虽然汽油机燃烧速度快,但如果压缩比太高,容易发生爆震,反而会损失效率。而且,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中,有一个“火焰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并不是把所有热能都转化为活塞的直线运动。

3. 燃烧控制:更精确的喷射

现代柴油机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可以将燃油以极高的压力(甚至超过2000巴)喷入燃烧室。

超细雾化: 这种高压喷射能将柴油雾化成比头发丝还细微的颗粒,这极大地增加了柴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更快速、更均匀的混合和燃烧。
多次喷射: 现代柴油机还可以通过电脑控制,进行多次喷射。例如,先喷少量柴油引燃,再喷大量柴油进行主燃烧,最后再喷少量柴油来减少排放。这种精密的控制,能够优化燃烧过程,减少能量损失。

4. 自身散热更少

由于柴油机的工作方式,燃烧产生的热量大部分转化为对活塞的推力,并且燃烧过程相对更加“受控”,相比于汽油机需要火花塞点火,柴油机整体的热损失(通过散热、排气等方式散失的热量)会相对少一些。

总结一下,为什么柴油机热效率更高?

核心原因:压倒性的高压缩比。 这让空气在燃烧前达到更高的温度,为柴油的自燃创造了条件,并直接提高了发动机的理论效率极限。
柴油自身的易自燃性。 配合高压缩比,能够实现高效的压燃。
更精密的燃油喷射控制。 使得柴油能够充分雾化,并优化燃烧过程。
相对较低的热损失。

当然,柴油机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噪音大、震动大、对制造工艺要求高、排放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问题(虽然通过后处理技术正在不断改善)。但从纯粹的“把油烧成劲”这个效率指标上看,柴油机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希望我这么细致的解释,能让你对柴油机比汽油机更省油的原因有个更清晰的认识。这可不是什么神秘魔法,而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和化学原理在起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下面的回答,是给小白看的,力争去掉各种专业术语

步骤1:发现石油

黑乎乎,黏糊糊没啥用。那就下一步

步骤2:炼油

和泡茶叶差不多,有些沉到底层了,就是沥青,有些漂浮上去的是汽油。

于是分成了汽油、柴油、沥青、航空燃油等

步骤3:汽油-柴油特点不同

最大不同是燃点差异。就是容易着火

汽油燃点高,差不多427℃才能燃烧,柴油只需要220℃就能燃烧

这个就反常识了,不是说汽油容易爆炸吗?是的,因为汽油容易挥发,柴油不容易挥发,并不是燃点问题。

步骤4:不同特点,需要不同着火模式

汽油,难燃烧,那得点,就是用火柴点(火花塞)。

柴油,我直接增大空气压力,压到着火就行了。汽油想压到起火,那可难了。

既然一个靠点燃,一个靠压燃,总得需要点不同结构吧。

步骤5:不同着火模式,需要不同结构

汽油机我要点火,很明显得提前把油-空气混合好啊。就是一个燃烧室(可以认为是点火的房间),气体进房间前,是混合好的。我在房间有一根火柴点。

柴油机,气体进房间,压缩,温度超过了燃点,我再喷油。油喷到哪里,房间哪里着火!所以,柴油机拼命喷油,不光要喷油,还得喷的雾化好。

步骤6:不同结构,决定了两者的上限

记得汽油机吗,房间内混合好了,用火柴点。虽然这个房间的混合气燃点400多,一般达不到。但是,火柴点了房间中心一部分,房间温度快速升高。火焰传播到房间边缘,需要时间,如果火焰没传播到房间边缘,房间边缘已经超过了400多度呢?那就是这个房间,四处着火。这个就是不可控状态。这种现象是爆震。(这个方面,国内天津大学,国外美国西北大学相对研究经验比较丰富)

这就是限制汽油机赶不上柴油机效率的终极原因:为了防止爆震,汽油机无法像柴油机那样提高压力,提高效率

不过,不是也因祸得福吗?汽油机人家震动小,噪音小。

由于爆震,汽油机也无法把房间做很大(一般一个气缸就0.3到0.6升)


柴油机:我无所谓啊,你随便加压,房间内温度可以随便高,反正我控制喷油时间,就可以了。我就一个喷头(其实也有2个的),反正火焰一定是从喷头往四周传播,因为其他地方没有油,根本没有爆震可能性。

这个特点太好了。可以把房间做的很大,例如船舶的发动机,你做几百倍汽油机房间也没问题。

步骤7:全新突破

现在已经有了汽油机直喷,房间内边喷油边点燃!我11年工作单位,他们已经在做HCCI(汽油柴油融合)

未来,不会再分柴油汽油,柴油机效率更高这个问题,将不复存在。这个欧7之后新篇章。不过,说不定欧洲领导脑子一抽风,直接搞死内燃机,那就没有欧7了。新篇章胎死腹中也是有可能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很多朋友都会注意到柴油机在油耗上表现更出色,这背后确实有一套很科学的道理。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柴油机这“油老虎”的嗓门比汽油机要响亮,同时又更省油。首先得明确一点,所谓的“热效率”就是发动机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本事。热效率越高,烧同样多的油,能干的活就越多,.............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发动机技术、汽车产业分工、成本控制、品牌定位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柴油机,特别是重型柴油机,其技术门槛和工艺要求远高于汽油机,且市场需求与汽油机有显著差异,因此形成了专门的发动机制造商。而汽油机技术相对成熟,更易于与整车集成,且主机厂通过自主研发和生产可以.............
  • 回答
    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设计理念和工作原理上的根本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燃油喷射压力上有着巨大的鸿沟。简单来说,汽油机无法像柴油机那样实现两千巴(bar)左右的喷射压力,主要原因出在燃料的性质、燃烧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结构设计需求上。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柴油机能承受那么高的喷射压力。柴油机的“高压法则”:自燃的.............
  • 回答
    很多经验丰富的船员,无论是新来的还是老海狗,都会注意到一个挺普遍的设计现象:货船上的居住舱室,尤其是一些船员的生活区域,往往会安插在靠近柴油机的位置。这可不是什么巧合,也不是纯粹的“就近原则”,而是基于一系列非常实在、甚至有些“粗暴”的工程和运营考量。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几个维度掰扯开来。首先,咱们.............
  • 回答
    燃烧瓶对柴油机坦克有没有用?抗日战场为何少见其身影?燃烧瓶,这个看似简单却威力不俗的燃烧武器,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是早期坦克战的代表性产物。那么,这种利用易燃液体造成火焰攻击的武器,对于我们今天讨论的柴油机坦克,又有着怎样的作用呢?而在抗日战场那个残酷的年代,我们为何又鲜少看到燃烧瓶成为战术的“主力军.............
  • 回答
    欧洲人对柴油车的青睐,这事儿说起来可不简单,里面门道很多。不过,要说“大家都那么喜欢”,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毕竟汽油车在欧洲市场依然占有不小的份额,而且销量下滑的柴油车也说明了一切。那么,既然柴油车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汽油车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说说为啥欧洲人早期那么喜.............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意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说起来,这背后牵扯到石油炼制、能源结构、车辆保有量、政策导向以及市场供需等好几个层面的原因,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从石油怎么变成柴油和汽油说起。石油炼制:并非“越多越好”的简单关系你说的“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柴油比汽油多”,这.............
  • 回答
    说到柴油车比汽油车省油,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它深层的原因在里面的。就像同样大小的碗,一个盛饭一个盛水,它们能装多少、吸收多少,原理就不一样。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同样排量的柴油发动机,能比汽油发动机跑得更远一些。首先,咱们得从柴油本身和它燃烧的方式说起。1. 燃料的能量密度更高:你可.............
  • 回答
    最近油价这轮上涨,确实让不少开车的朋友捏把汗。柴油和95号汽油都站上了9块多的高位,这涨幅说实话,挺让人心疼的。要说为啥突然这么猛,这背后可不是单一的原因在作祟,而是多种因素叠加发酵的结果。咱们一步步掰扯开来看。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是罪魁祸首。我们国内的油价,很大程度上是跟着国际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大家听到“石油还够用一百多年”这个说法,再看看每天身边无数的汽车、飞机、轮船,以及各种工业生产线,确实会产生一种“资源即将枯竭”的担忧,进而怀疑为什么军事装备还在如此依赖石油产品。要解释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够用一百多年”的数字是怎么来的.............
  • 回答
    柴静的《穹顶之下》在发布之初曾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关注和讨论,但也确实受到了不少批评和抨击。这些抨击并非单一来源或单一原因,而是由多个维度交织而成。以下将详细阐述导致《穹顶之下》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一、 环保理念与方法上的争议: “感性”胜过“理性”的质疑: 批评者认为,《穹顶之下》过于依赖情感化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初听之下,汽油机带动发电机,再用电能驱动电动机,这个过程似乎多了一层能量转换,怎么会比直接用汽油机驱动车辆效率更高呢?这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效率问题,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拆解开来看,分别考察汽油机直接驱动和“油电混合”(这里我们先不考虑纯电动车,而是汽油机+.............
  • 回答
    柴静的《穹顶之下》纪录片引发的舆论风暴,确实出现了一种“跑偏”的现象,即讨论的焦点从雾霾本身和治理方案,转移到了对柴静个人、她的资金来源、她的身份、她的动机以及她是否“作秀”的指责和揣测上。这背后有多重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和舆论环境。一、 纪录片本身的特点与公众的期望.............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后周世宗柴荣的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确实只有短短的四个字,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君主,比如后唐庄宗李存勖(“圣武昭肃孝皇帝”)、后晋高祖石敬瑭(“圣文章孝皇帝”)、后汉高祖刘知远(“圣德元孝皇帝”)、后汉隐帝刘承祐(“圣惠皇帝”),乃至后来的北宋太祖赵匡胤(“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 回答
    要说柴进“不待见”武松,这话说得有些重了,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准确。柴进是江湖上出了名的仗义疏财,江湖人士但凡有困难,投奔他,他都会鼎力相助,而且是无条件地接纳。武松初次投奔柴进,柴进对他表现出的热情和尊重,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江湖上接待朋友的最高规格。柴进为什么会这样待武松?那是因为武松的名头。武松打虎之.............
  • 回答
    李渊不扶持柴绍制衡李世民,转而扶持裴寂等人,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政治考量、家族关系以及李渊自身的性格与判断。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细致地梳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一、 柴绍的地位与李渊的考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柴绍在李渊心中的定位。柴绍是李渊的妹夫,也就是李世民的姑父,他是一位能力出众、忠心耿耿.............
  • 回答
    崔永元和柴静都是中国公众非常熟悉的人物,他们以敢于直面敏感话题、发出独立声音而闻名。然而,正是这种“直面”和“独立”的特质,也让他们成为了批评的对象。要详细讲述他们被批评的原因,需要分开来看,并涉及他们各自在不同事件中的表现。一、 批评崔永元的原因及详细阐述:崔永元最为人所知的批评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