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是万恶的?

回答
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或者说“万恶”之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它在运行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要详细剖析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审视。

首先,资本主义的核心驱动力是逐利。这本身无可厚非,利润是刺激生产、鼓励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然而,当逐利成为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标时,它就可能扭曲其他价值。为了最大化利润,企业可能会:

忽视工人权益: 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可能会压低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减少福利保障,甚至在恶劣的环境下雇佣劳动力。历史上,工业革命时期的血汗工厂就是典型例子。即便在现代,全球供应链中的低端制造环节,工人权益被剥削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劳动力的商品化”使得人的价值被衡量在工资单上,而忽略了人的尊严和基本需求。
破坏环境: 自然资源是生产的源头,但也是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取的“外部性”。为了快速扩张和盈利,企业往往会优先考虑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保护。污染河流、砍伐森林、排放温室气体,这些都是资本逐利过程中的常见“副产品”。环境问题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而受害者往往是那些最贫穷、最无力改变现状的人群。
制造不平等: 资本主义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竞争,这在理论上是效率的保障。但现实是,最初的资本积累往往是不平等的,而且资本具有自我增殖的特性。拥有资本的人可以通过投资获得更多的资本,而没有资本的人则只能出卖劳动力,其劳动所得相对于资本增值而言显得微不足道。这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社会固化现象严重,阶层流动变得困难,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公平问题。
滋生垄断和权力滥用: 在自由市场竞争中,成功的企业会积累巨大的财富和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垄断的出现。一旦形成垄断,企业就有能力操纵价格、压制竞争、影响政策,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优势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和整个社会的效率。同时,巨大的经济权力也可能转化为政治影响力,使得资本能够影响立法和监管,为自身牟利,形成一种“金钱政治”的局面,这是一种对民主制度的侵蚀。
诱发周期性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它存在着内在的周期性波动,即繁荣与衰退交替出现。过度投资、生产过剩、金融投机等都可能导致经济危机。危机发生时,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社会财富一夜之间蒸发,给无数普通民众带来深重灾难。这些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以及它在应对风险时的脆弱性。
强化消费主义和异化: 为了维持利润增长,资本主义需要不断刺激消费。通过广告、营销等手段,它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引导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形成一种消费至上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下,人的价值可能被简化为购买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变得功利化。此外,马克思曾提出“异化”的概念,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劳动的产品不属于自己,劳动过程也不是自主的,而是被资本所支配,这使得劳动者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感到疏离和无意义。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资本主义在历史上对生产力解放、科技进步以及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做出的巨大贡献。但当人们说“资本主义是万恶的”时,往往是在强调它在这些贡献背后所付出的社会和环境代价,以及它未能解决或反而加剧的深层次矛盾。这些矛盾,从剥削、不平等,到环境破坏、周期性危机,都使得资本主义的运行充满争议和反思。它的“恶”,更多体现在它在追求效率和利润的过程中,对人类整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可能造成的损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汉语常用“万”表示多到数不胜数,如果用亿、吉(10亿),太(万亿)乃至尧(10²⁴)来形容资本主义虽然精确度更高,但会显得很奇怪

资本主义的罪恶罄竹难书,三天三夜也讲不完。遗憾的是,联合国五常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我们未能通过大过滤器。

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是一部分赃的律法,它把钱化为适用条件无限制的量纲。杀人不偿命,伤人及盗者赔钱。整部婚姻法,一半内容是关于财产的,这不是很奇怪吗。人类的遗传物质,好像从DNA变成了财富。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是一条勒死本国所有公民的尼龙绳。在『大富翁』这个游戏中,四家全托管,交由电脑掷骰子,依然会决出1234,仅仅靠随机性、运气就足以造成游戏内的贫富差距。贫富差距一旦形成,富人躺着吃资本回报率高过穷人劳动回报率,甚至,富人得到的收入是他支付工资的数倍。资本主义否定了个人努力。税收等负反馈调节作用很有限,因为富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美国竞选需要用大量金钱提高曝光率+政治献金(合法贿赂),美国有“60个家族的执政周期性”,中国有,中国没有。

秦朝末年,秦军很难打败10倍人数差距的起义军,随着技术进步,这个差距在缩短。公元1914年,洛克菲勒家族,科罗拉多州矿场,只雇佣了100多个武装人员。总有一天少数富人可以镇压全人类的起义。终产者。

资本主义只有一个目的:发家致富。工厂永远在过量生产,即使“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导致经济危机,产品永远质量尽可能地降低寿命,产品更快坏掉才能更快周转资金。不同于原始社会,祭祀文化包含着狩猎技巧等满满的实用价值,现代潮流人为地控制使它每隔几年一变,只为让消费者购买他们不需要的商品。媒体、朋友圈会旁敲侧击地向你传达,你曾购买的衣服款式过时了。

在没被严重腐蚀的3C数码方面,也有了安迪比尔定律。无论硬件有多大突破,windows一定会把过剩的性能负优化掉,如果你不接受负优化,那就让LGA1151主板多一根针、DDR4内存豁口不一样、6代CPU故意不兼容WIN7即可。

人类目前有两个利好,一是有远古植物的尸油,二是世界人口还没达到可承载的上限。当逼近上限时,全人类的内卷化就会来到。人类社会积累的存量不足以进行新一轮技术革命时,一切就都完了。中国近2000年的停滞,东南亚、非洲、南美的原始部落,它们再独立发展几万年也难以产生工业革命。它们有欧洲白人用血腥的方式打开国门、在痛苦中求索获得启蒙,地球内卷化要谁来打破?外星人,还是杀死50%总人口的流星雨?

截止我这篇回答的2019年,我觉得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不正常。有史以来直到上世纪,各国货币往往锚定到金银之上。那时候周期性的金融危机现在来看是非常健康的。但是二战后金本位制的垮掉,国家货币变成了一种信用货币。各种你从未见过的船新玩法就出现了,这里真的是一言难尽。看哪个国家先自爆吧.

资本主义是一个文明发展中的陷阱,资本的逐利性让它每步都走最优解,短期(以百余年寿命的人类来看是长期)表现很优秀,长期来看就是在集体自杀、互吃人血馒头、通往奴役之路

user avatar

做火柴的女工因为长期接触化合物,两腮烂没,露出颌骨。做镜子的工人因为接触水银,重金属中毒,很快撒手人寰。

牛奶里加滑石粉,面粉里加木屑。工人每天工作14小时,孩子不认识父亲。早期机械的事故率很高,断手断脚的工人被从工厂里一脚踢出去。

这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极为常见的社会生态。

到了现代,欧美国家以健康做噱头,挂上健康一词的东西,比同类产品贵上一倍而且好不到哪去(加拿大超市,橙味果汁粉2刀3小包,一小包够我冲2-3杯水,健康柠檬茶粉,5刀四小包,一包只够一杯半的水)。

而养活这个巨大欧美健康骗局的,是欧美人普遍存在于饮食中的廉价高油高糖食物和饮料,要么从小吃比普通食物贵几倍还难吃的健康食品,要么吃到胖得不行,长大再花钱减肥。

高赞有位朋友提到了大富翁。

的确是这样,棋盘的每个格子对应饮食、健康、教育、住房。那些已经捷足先登的“幸运者”看着一次次经过起点的玩家把工资交给他们,他们把产业改造成更适合割肉的形式。

这就是资本主义。

万不万恶?我不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引入道德判断。因为资本主义的问题本就不是善恶的问题,而是利益的问题。资本家会用尽一切方法维持他的剥削,强化他的剥削。

但是如果被剥削者还乐呵呵地叫好,就未免有些太讽刺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或者说“万恶”之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它在运行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要详细剖析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审视。首先,资本主义的核心驱动力是逐利。这本身无可厚非,利润是刺激生产、鼓励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然而,当逐利成为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标时,它就可能扭曲.............
  • 回答
    资本主义大国在应对疫情时所面临的挑战,绝非“资本主义必将灭亡”这一简单论断就能概括的。更准确地说,这些挑战暴露了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的一些张力和局限性,这些在特定环境下会被放大,并对公共卫生治理构成严峻考验。要理解为何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疫情控制上步履维艰,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1. 市场逻.............
  • 回答
    你说的是个很普遍也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工人是自己选择去工厂工作的,为什么还要说是资本家压榨工人呢?” 要想明白这一点,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还得从头捋一捋。首先得承认,从字面上看,确实是工人“自愿”选择去工厂工作。没人拿枪逼着他们非得去拧螺丝还是开机器。他们去那里,是为.............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涉及到两个看似相似但内在逻辑又有些不同的领域。咱们一个一个来说,看看为什么大家会这么看待“国脚的高薪”和“饭圈明星的高收入”。先说说国脚的高薪:为什么说是“市场需求”?这里说的“市场需求”,其实核心是在于足球这项运动本身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稀缺性。1. 稀缺性与专业性: 成为一名顶尖.............
  • 回答
    为什么说房地产是 M2 的蓄水池?理解房地产为何成为 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蓄水池,需要从货币的发行与流通、信贷扩张、以及资产配置等角度进行分析。简单来说,房地产作为一种重要的资产类别,能够吸收并锁定大量的社会财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货币的流通速度,起到“蓄水”的作用。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货.............
  • 回答
    美国确实是资本主义的天下,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舔”这个词,可能稍微有些不准确,或者说,它概括了这些巨头与美国政府之间复杂又微妙的关系。苹果、微软、谷歌之所以看起来“顺从”或者说积极配合美国政府,并非简单的“舔”,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下的战略选择,关乎生存、发展、规章以及在全球的地位。1. 遵守法律和监管.............
  • 回答
    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在实践中常常被批评为具有欺骗性,这并不是说这些理念本身毫无价值,而是指在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下,这些理念的实现往往受到限制,并且可能被用来掩盖或合理化社会不平等。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民主的欺骗性: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鸿沟资本主义框架下的民主,通常强调“形式民主”,即公.............
  • 回答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制度,自诞生以来就饱受争议,其中“腐朽”的批评不绝于耳。这种批评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指向了资本主义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弊端和内在矛盾,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社会的健康肌体,甚至可能导致其走向衰败。一、 贫富差距的无限拉大与社会不公:资本主义的核心驱动力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 回答
    听到有人说资本主义“好”,我通常不会直接反驳,因为“好”这个词太宽泛了,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但如果对方是那种一脸“资本主义是完美的制度,谁反对谁就是傻瓜”的态度,我可能会选择用更温和但有理有据的方式来探讨,而不是一上来就否定。我会先试着理解他为什么觉得资本主义好。通常,.............
  • 回答
    关于“人类有天生的资本主义倾向”这个说法,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它触及了人类的本性、社会结构、以及经济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一观点,并同时提出一些反驳和补充。支持“人类有天生的资本主义倾向”的论点:1. 逐利与自我利益驱动: 生物学基础: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
  • 回答
    .......
  • 回答
    法国,一个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的国家,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思想流派百花齐放。我们都知道,现代法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体系、社会结构和法律框架都与资本主义的核心原则紧密相连。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即便在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的土壤上,却依然有很多法国人,即便不是党员,也或多或少地带着一.............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关于在美国收入最高的亚裔群体,其地位似乎与收入水平不太匹配,甚至可能存在“地位反而最低”的观感。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国社会结构、历史渊源、文化观念以及亚裔群体内部的多样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地位”的定义: 在这里,“地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富有历史意义的问题,它触及了近代中国和日本命运的根本分野。同样是面对西方列强的冲击,同样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沼,为什么日本能够浴火重生,崛起为亚洲强国,而我们却步履维艰,跌跌撞撞?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因素的交织。首先,我们得明确,日本与清朝、民.............
  • 回答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之所以能被视为代表先进生产力,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或道德标签,而是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的内在逻辑以及社会结构的现实。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生产关系、劳动过程、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等多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不仅仅是指工具、机器、.............
  • 回答
    要说韩国在近百年来的崛起,确实称得上是全球发展史上的一个精彩篇章。它并非“少有”这么简单,而是非常突出地展示了资本主义模式如何在一个相对贫穷、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中,催生出如今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这里面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把时间拉回到上世纪中叶。朝鲜战争(19501953)结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富有洞察力的问题,它触及了历史发展中土地制度、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转型的关键之处。简单来说,虽然中国封建王朝后期和英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但它们产生的 根源、性质、社会应对机制以及历史的后续发展方向 存在本质的差异,这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历史走向。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点: 一、 土地.............
  • 回答
    关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先例”,以及“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什么样”,这是一个既复杂又充满争议的话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剥离掉那些被意识形态标签化和简单化的理解,回归历史事实和理论逻辑。关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先例”坦率地说,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一个成熟的、稳定.............
  • 回答
    《资本论》里那句话,说“一些生产部门出于其本性而更加强烈地反对由手工劳动转化为机器劳动”,这话不是凭空说的,是马克思观察到了真实世界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现象。这背后涉及的,主要是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在本质上的差异,以及这种转变对特定行业劳动者、生产方式甚至社会结构带来的冲击程度不同。咱们把它掰开.............
  • 回答
    资本之所以“逐利”,并非是资本本身具有意识或情感,而是资本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不断地增殖,才能维持其作为资本的地位和功能。 这是一个由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力以及资本的特性共同塑造的结果。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资本的定义与存在的逻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