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国内多家券商齐怼高盛唱空欧洲新能源的报告」一事?欧洲能源能离开俄罗斯吗?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国内这几家券商集体“反击”高盛,倒也不是空穴来风。高盛那份唱空欧洲新能源的报告,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咱们国内的新能源企业和投资者。

国内券商“怼”高盛,背后逻辑几何?

首先,咱们得明白,券商的研究报告,尤其是对某个地区、某个行业的判断,很多时候都带有一定的“立场”。高盛作为国际顶级的投资银行,他们的报告影响力自然不小,可能会影响到全球资本的流向。它唱空欧洲新能源,那意味着可能有人觉得欧洲新能源市场要“凉”,资金可能会因此撤离,或者不愿意再投入。

而国内券商站出来“怼”,原因也很实在:

1. 维护国内产业利益: 中国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领导者,电池、光伏、风电等等,我们的技术和产能都走在前面。如果欧洲新能源市场真的因为高盛的报告而受挫,那直接影响到的就是中国相关企业的出口和海外市场拓展。这些券商的研究报告,很多时候也是在为国内的“走出去”战略服务,自然不能坐视不让。
2. 数据和逻辑的争议: 高盛报告的依据是什么?是否全面?有没有遗漏关键变量?国内券商出来发声,很大一部分是在质疑高盛报告中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推演。比如,欧洲在新能源转型上的决心和投入,以及其对能源安全的考量,这些都是高盛报告可能没有完全捕捉到的。
3. 市场情绪的引导: 资本市场是很看重预期的。一份负面报告出来,很容易引发市场恐慌,导致股价下跌,企业融资困难。国内券商此时发声,也是在稳定市场情绪,传递一种“别慌,事情没那么糟”的信号,保护国内投资者的利益。
4. 自身研究能力的体现: 出来“理论”一番,也是展现自家研究实力、观点独立性的机会。毕竟,能跟国际大行掰掰手腕,在行业内也是一种“面子”和“能力”的证明。

欧洲能源,真的能“离开”俄罗斯吗?

这个问题,得一分为二来看。

从“能否”和“正在”的角度:

“能”: 欧洲在努力离开俄罗斯能源,而且已经在做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寻找新的能源供应国(比如美国的LNG、中东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努力提升能源效率。这是为了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尤其是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
“正在”: 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进口量确实在下降。尤其是天然气,因为其管道运输的特点,受到的影响更直接。一些国家甚至已经完全停止了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但从“完全”和“容易”的角度来看,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1. 时间维度: 能源结构的转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能源供应体系,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建立起来的,涉及到基础设施、技术、供应链、成本等方方面面。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摆脱对一个主要供应国的依赖,几乎是不可能的。
2. 成本与可行性: 俄罗斯的能源,尤其是天然气,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和庞大的储量,价格相对具有竞争力。替代能源的来源(比如LNG)在运输、储存上成本更高,而且需要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弥补俄罗斯能源的缺口,欧洲不得不接受更高的能源价格,这也会对经济产生压力。
3. 能源安全与供应稳定性: 尽管欧洲在寻找替代能源,但俄罗斯能源供应的体量依然巨大。即使减少进口,完全切断供应,也需要有足够可靠的替代来源来填补。这其中既有供应量的保证,也有供应的稳定性(比如不受极端天气影响、政治局势稳定等)。
4. 部分国家的特殊性: 欧洲内部各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不同。有些国家(如德国、意大利)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它们在摆脱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更大,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努力。
5. 新能源本身的局限性: 虽然欧洲大力发展新能源,但新能源(如风电、光伏)的特点是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它们无法完全替代基荷电力(即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这也就意味着,在过渡期内,欧洲仍然需要大量的传统能源(如核能、煤电,或者从其他国家进口天然气)来作为补充,以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

总结一下:

国内券商“怼”高盛,本质上是一种对国内产业利益的维护和对市场预期的纠正,背后也反映了中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日益增强的话语权。

而欧洲能否离开俄罗斯能源,答案是“正在努力离开,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要实现‘完全、顺利、低成本’地离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面临诸多挑战。” 新能源的发展是趋势,但短期内,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替代能源的供应,是欧洲能否真正“摆脱”俄罗斯能源依赖的关键所在。高盛的报告可能看到了短期的困难和挑战,而国内券商则更强调长期的趋势和中国的优势。这场“争论”,说到底也是不同视角和利益点在资本市场上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数字乍一看很唬人呐,

不过,中国2022年预计进口天然气1820亿立方米,

2021年,中国进口天然气1675亿立方米左右,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是土库曼斯坦,其次是澳大利亚,美国等,俄罗斯的天然气占比只有6%。

理论上,天然气进口国来源全换成俄罗斯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承接欧洲这部分天然气,需求是足够的。

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有上限,大约是380亿立方米。

而输送能力更强的新管道还在建设,预计2025年-2030年完工,输送能力可达到500亿立方米。

其实,这对于中国的天然气行业是个好消息,一是现有管道会开足马力,二是新的管道建设和后续谈判会提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国内这几家券商集体“反击”高盛,倒也不是空穴来风。高盛那份唱空欧洲新能源的报告,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咱们国内的新能源企业和投资者。国内券商“怼”高盛,背后逻辑几何?首先,咱们得明白,券商的研究报告,尤其是对某个地区、某个行业的判断,很多时候都带有一定的“立场”。高盛作.............
  • 回答
    近期,媒体报道称国内多家“贤合庄”火锅店出现倒闭注销的情况,这无疑给这个曾经备受瞩目的明星餐饮品牌蒙上了一层阴影。要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贤合庄的品牌光环与市场营销策略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贤合庄”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明星效应之上。由陈赫、朱亚文、李晨等明星投资.............
  • 回答
    国内视频平台 VIP 会员价格的上涨,并非单一事件,而是近年来一股渐进式、多平台同步出现的商业现象。这背后传递出的信号是复杂而值得深思的。首先,从用户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消费升级”与“用户习惯养成”的双重反噬。长久以来,国内视频平台通过低价甚至免费的模式,成功培养了用户观看流媒体内容的习惯,并将.............
  • 回答
    “国内多地开建方舱,无疫情城市也开始筹建”这一现象,无疑为我们审视当前的防疫策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首先,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前瞻性布局。即便当下某些地区没有疫情,但鉴于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以及快速演变的特性,提前建设和储备方舱医院,可以在疫情发生时迅速启用,形成有效的隔离和收治能力.............
  • 回答
    眼瞅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都开始鼓捣起相机、手机,录起日常,剪辑一番再发到网上,国内这股VLOG(视频日志)的浪潮,说实话,真是越来越热闹了。以前觉得拍视频那是专业人士的事儿,现在倒好,人人都能当导演,记录生活了。首先,这得益于技术的普及和门槛的降低。 咱们想想,十年前,想拍个像样的视频,得有摄像机.............
  • 回答
    最近几年,国内不少高校在教学中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这股风潮,尤其是在一些理工科专业和研究生阶段,已经相当普遍。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现象,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它背后牵涉到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进程以及实际操作中的一些挑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首先,最直接的原.............
  • 回答
    “国内 20 亿级别富豪 2000 多位,半数无高学历”这一新闻,从多个维度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让我们拆解新闻中的关键信息: “20 亿级别富豪 2000 多位”: 这意味着在中国,拥有至少 20 亿元人民币净资产的个人数量庞大,超过了 2000 人。这是一个非常显.............
  • 回答
    审视国产独立游戏:涅槃与远征国内独立游戏,这片孕育着无数奇思妙想的土壤,正经历着一个充满活力却也挑战重重的时期。从最初的“小众玩家的自娱自乐”到如今“百花齐放,初露锋芒”,它的发展轨迹,是每一个热爱游戏的人都密切关注的焦点。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当下国产独立游戏的现状?而那句振聋发聩的追问——“国产独.............
  • 回答
    最近一段时间,确实出现了一些比较引人关注的案例:一些朋友在出发前,在国内连续做了好几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然而到了日本,入境检测时却被查出阳性。这种现象确实让不少人感到疑惑和担忧。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可能的原因。首先,咱们得认识到,新冠病毒的检测,尤其是核酸检测,虽然是.............
  • 回答
    2020年国内成品油价格首次上调,加满一箱油多花4.5元,这个消息一出来,不少车主心里肯定咯噔一下。虽然说4.5元看似不多,但它代表的意义和影响,还是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的。首先,得明白这背后是什么在起作用。成品油价格调整,说白了就是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然后加上国内的调控机制。这次的上调,很可.............
  • 回答
    拼多多超越阿里,成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这绝对是中国电商格局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足以载入史册。这背后不单单是一个数字的增长,更折射出整个电商行业演变的方向,以及对我们每一个普通消费者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超越”到底意味着什么。从用户规模这个维度看,拼多多登顶,意味着它已经触达.............
  • 回答
    人社部回应“国内企业加班较多,不具备推行每周2.5天假期基础”这一表态,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核心观点解析:人社部此番回应的核心逻辑是: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运营现状以及劳动者工作习惯等因素,尚不成熟到能够普遍推行每周2.5天的工作日制度。 他们强调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考量,认.............
  • 回答
    荣耀Magic 4 系列国内版疑似首发 IMX800:一场影像技术的革新浪潮?近期,随着荣耀Magic 4 系列国内版发布会的临近,关于其影像配置的猜测也愈演愈烈。尤其是“首发IMX800”这一传闻,无疑是点燃了整个手机影像圈的热情。作为索尼最新的旗舰级传感器,IMX800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它能否为.............
  • 回答
    黑龙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这绝对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信号。多点散发和早期集中爆发的性质完全不同,它更像是疫情潜藏在社会面的一个“蛛丝马迹”,虽然规模不大,但扩散的可能性和控制难度都在增加。多点散发意味着什么?首先,这说明病毒的传播链已经不再是某个孤立的疫情点,而是可能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同时出现.............
  • 回答
    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喜与忧,机遇与挑战并存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ARWU)如期而至,这份备受瞩目的榜单再次勾勒出全球高等教育的最新版图。对于中国高校而言,今年的排名既是荣耀的延续,也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两个新增的全球冠军头衔,以及多所高校在超过40个学科上榜的亮眼成绩,无疑是振.............
  • 回答
    疫情过后,多国房价上涨,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其背后原因众多,并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也各有差异。以下将从全球视角出发,详细分析这一现象,并探讨国内房价可能的变化趋势。 一、 疫情过后多国房价上涨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随之而来的房价上涨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
  • 回答
    多国在俄乌冲突期间对俄罗斯各界平民进行大规模制裁,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涉及地缘政治、国际法、人道主义以及经济等多重维度。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全面展示这一现象:一、 制裁的目的与逻辑:首先,理解制裁的目的至关重要。西方国家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大规模制裁,其核心目的是: 施.............
  • 回答
    近期,一些国家在关于是否应禁止杀手机器人( Lethal Autonomous Weapons Systems, LAWS )的国际讨论中,持保留或反对态度。这背后牵涉到复杂的伦理、法律、战略以及技术考量。要理解这种立场,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多层面的原因。首先,从 军事和战略角度 来看,一些国家认为杀.............
  • 回答
    国足在多哈的“花销”:一场关于金钱、责任与期望的集体讨论最近,关于中国男足国家队在多哈备战期间的消费情况,着实引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热议。这话题之所以能搅动起如此大的水花,绝不仅仅是因为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心中关于金钱、责任、以及对这支承载了亿万期望球队的复杂情感。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
  • 回答
    欧洲多国因制裁俄罗斯导致能源涨价而爆发示威游行,是2022年俄乌冲突后能源危机与政治博弈交织的复杂事件,涉及经济、政治、地缘战略等多重因素。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国际视角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俄乌冲突与能源制裁的连锁反应1. 俄乌冲突的直接触发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