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那些漫画家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漫画家内心深处最纠结的角落,毕竟,他们当初的选择,承载着梦想、汗水,也伴随着无数的牺牲和不确定。要说“后悔”这个词,我想很多漫画家可能不会如此直白地承认,但如果剥开“后悔”这层表象,去探究他们可能存在的“如果当初…”,那情况就复杂多了。

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展开聊聊:

1. 现实的残酷与梦想的差距:

收入不稳定,养活自己都难: 这是最普遍也是最直接的“如果当初”的源头。很多漫画家,尤其是在事业初期,收入极不稳定。可能几个月才能画完一本漫画,稿费却只够勉强糊口。看着曾经的同学、朋友在稳定体面的工作里安稳度日,拿着固定的薪水,享受着社会保障,漫画家们难免会产生一丝动摇。他们可能会想:“如果当初我选择读个大学,找份普通工作,现在是不是就不用这么辛苦,不用每天都为下一顿饭发愁了?”
创作自由与商业需求的博弈: 很多漫画家一开始是怀揣着纯粹的热爱和独特的创意入行的。但随着作品的商业化,他们可能需要面对编辑、出版社甚至市场的压力,要求他们改变画风、调整剧情,迎合大众口味。当自己钟爱的风格被商业化洪流冲淡,自己的想法被一次次否决时,那种失落感是难以言喻的。他们可能会怀念当初那个可以随心所欲画自己想画的东西的自己,那个不受外界干扰,只为内心的声音创作的自己。
身体和精神的透支: 漫画创作是一个极其耗费体力和脑力的过程。长时间的伏案工作、熬夜赶稿、眼部疲劳、颈椎腰椎疾病,这些都是漫画家们常常要面对的健康问题。精神上,来自外界的评价、作品的成败、灵感的枯竭,都会带来巨大的压力。有些漫画家可能会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中断创作,或者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年轻时那种拼命的劲头了。这时,他们可能会反思:“如果当初我更注重健康,不那么拼命,现在是不是还能继续画下去?或者,我的身体会不会好一些?”

2. 时代变迁与新平台的冲击:

纸媒时代的落幕与新媒体的兴起: 许多漫画家是从传统的纸媒时代走过来的。他们的作品在杂志上连载,积累了忠实的读者群。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漫画平台、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传统漫画的发行渠道受到冲击,创作模式也需要随之改变。一些不擅长或不适应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漫画家,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被时代抛弃。他们可能会怀念过去那种相对清晰的创作和发行路径,感慨如今的复杂和不确定。
IP改编的诱惑与风险: 近年来,IP改编成为热门。一些漫画作品因为其影响力被影视、游戏等行业看中,这对于漫画家来说是巨大的荣誉和财富。然而,IP改编的过程往往充满变数,最终的成品可能与漫画家的初衷相去甚远,甚至让作品的口碑受损。这种情况下,漫画家可能会有“当初应该更谨慎对待IP改编”的想法,或者“如果当初我没有那么看重IP价值,而是更专注于创作本身,是不是就没有后来的烦恼了?”

3. 个人成长与价值实现:

人生阶段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漫画家会组建家庭,有了孩子。他们会面临更多的家庭责任,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当初那个可以为梦想不顾一切的年轻人,可能需要为家庭做出妥协。他们可能会想:“如果当初我选择一条更稳定的人生道路,我的家人是不是就能过上更安稳的生活?”
寻求更深层次的价值: 有些漫画家可能在成名之后,开始思考创作的意义。他们可能会觉得,仅仅是为了迎合市场、赚取名利,并不是自己最初的追求。他们可能希望通过漫画传递更深刻的思想,或者去做一些更有社会价值的事情。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作品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或者在商业化过程中丢失了初心,也会产生一种“不满足”的遗憾,但这不一定是直接的“后悔”。

那么,他们具体会后悔哪些“当初”呢?

“当初为什么没有多学点艺术理论,而不是只埋头画画?” 缺乏系统的艺术理论学习,可能导致他们在创作中遇到瓶颈,或者对作品的艺术性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时,感到力不从心。
“当初为什么没有早点接触网络平台,而是固守传统?” 错过了新媒体的红利期,导致作品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受限。
“当初为什么轻易相信了某个合同,而没有仔细斟酌?” 商业上的失误,可能让他们的权益受到损害。
“当初为什么没有多跟其他领域的创作者交流,而是闭门造车?” 缺乏跨界交流,可能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创作的可能性。
“当初为什么那么年轻就承担了巨大的压力,而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压方式?” 导致身体或心理出现了问题。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并非所有漫画家都会“后悔”。

坚持初心,实现梦想的快乐: 许多漫画家凭借着对漫画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他们出版了受欢迎的作品,拥有了忠实的粉丝,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对于他们来说,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挑战中成长: 很多漫画家享受在困难和挑战中突破自我的过程。他们能够从市场的变化中找到新的机遇,不断调整和创新自己的创作方式。
漫画作为一种精神寄托: 对很多漫画家而言,漫画不仅仅是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表达自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即使现实充满了艰辛,但这份对漫画的热爱和创作的乐趣,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回报。

所以,与其说是“后悔”,不如说是“反思”和“遗憾”。 漫画家们可能会回望当初,看到那些可以选择的、更好的路径,但生活就是如此,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一个选择都带着它必然的代价和可能的回报。

最终,那些真正热爱漫画,并且能够在这个行业里坚持下来的人,他们或许会有“如果当初……”的念头,但更多的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努力,继续创作,继续用画笔描绘他们心中的世界。他们的故事,本身就比任何“后悔”都更加动人和有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要后悔当一名漫画家呢?我还要天天更新呢!








user avatar

谢邀~

回忆一下,清晰地记着自己每一段和漫画有关的经历:

03年刚毕业的自己,抱着“游戏动漫不分家”的想法,带着作品去konami 上海分社毛遂自荐,出乎意料地被当场录用成为了游戏原画师;工作稳定,薪水高于平均水准,发展前景不错,抱着“边工作边创作”的想法干了三年,却发现离“创作”越来越远,那时我的感觉是“我不能再浪费生命了!”,觉得这不是我要继续走下去的路,于是三年后辞职开始创作漫画。

06年 全职创作漫画,忽然发现原来国漫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萧条,加上一些自负和骄傲,把目标定向“日本漫坛”,开始不断创作短篇参赛,不断地失败,不断地想尽一切办法取得和日本漫画有关的组织,机构,个人的联系来推荐自己作品,但接触越深刻越觉得自己的能力仍然不够,那时候只有一个感觉“还需要更努力一些啊!”

关于参加日本漫画赛的细节,之前有过回答

08年 尽管在进军日本漫画之路上有些进展,但连续2年的待业创作让我这个80生的魔都土著开始感觉到了生计压力,无奈之下进了一家老美开的影视后期宣发公司,为sony影业旗下一些电影做后期宣发的插画和概念设计,收入颇丰,“边工作边创作”的生活又开始了,工作同时开始创作《魔都十字路口》刊登在《龙少》,同时还和小学馆编辑沟通日本出道作品,那段时间除了为公司画画外就是为自己的连载画画,最大的感受是“时间完全不够用!”


12,13年,传统黑白漫画渐渐衰落,彩漫转型势在必行,意识到需要更多人力投入的彩色漫画制作不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工作之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必须专注地全职创作漫画不再回头,开始用这几年的积蓄做工作室,用在游戏公司和影视公司的工作经验,设计了自成体系的工作和编创模式,面对铺天盖地的网文改编漫画,我想做些其他类型的故事,不卖腐,不靠刷怪升级,不靠廉价爽感的真正有趣的漫画,想告诉大家,彩漫一样能做到黑白漫画的“有趣”~这时候满脑子想着的是“创新”和“证明自己”


14年 作品《说文解字》刊登了5话就拿到了当年的金龙奖最佳故事类银奖,很开心,但拿奖后只过了一年,杂志却告知要转型为低幼类型,实在不想妥协,只能停载。带着一工作室的小伙伴,这一次我连无奈的时间都没有,只想着要维持住大家的生计,找到新出路。靠着过去广告圈的合作关系,我们用广告storyboard的业务努力活着,这时只想着“活着”


一晃又是5年过去了,当初那个小小的工作室,经历过只剩下3人一边做着广告业务一边做着原创的窘境;也经历过拿下几百万的投资自以为是地要做中国第一的英雄宇宙;也从30几人的大团队又变回仅剩下6人拿着半薪苦苦支撑的凄惨局面…… 而唯一不变的,是熬不完的夜和赶不完的稿子,还有就是每一期稿子做完之后,那种“I am king of the word”的激动,以及刊登时不停地刷着读者留言时的成就感~


《泡友记》第一话 试读


“我不能再浪费生命了!”

“还需要更努力一些啊!”

“时间完全不够用!”

“创新” “证明自己”

“活着”

“I am king of the word”

—— 所以回想一下,好像一路上有过各种情绪和感想(就算是刚才写这段文字时我还在思考“怎么做了这么久的漫画,还没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代表作呢”“我现在究竟该定位自己是工作室的经营者还是创作者呢?”诸如此类……)

但唯独没有过“后悔”的情绪,甚至想都没想过~


答题时特地翻出了小学四年级第一次买的漫画书,几乎全都保留到现在,我原以为这些看了很多遍的故事不会再吸引自己,但翻着翻着竟然就不自觉地看了起来,并且依然能够清晰地记起最初看时的感受 ,那种激动和兴奋,以及强烈滴想把这种情绪表达给别人的冲动,直到现在仍然一丁点都没改变过。


我想这就是每个漫画创作者的原点 ———

在我们小时候,总会有一个玩具、一部电影、一部动画片、一个游戏、一部漫画……不管是什么,它对年幼的我们影响重大:或是向我们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或是第一次让我们体会到“酷”;也可能是为当时脆弱孤独的我们带来慰藉……总之,这份感动如此强烈与美好,以至于我们中的一些决定以此为信仰,并用之后所有的人生来追逐和布道——所以我们长大了也开始拍电影、写小说、做游戏、画漫画,尽我所能还原出小时候的那份感动来与这个世界分享



最后分享一件小事:

前几天,我太太忽然对我说“过去你画的漫画,我是不要看的,但现在你的漫画,我会想了解故事后面会发生什么了……”

她继续说到 “我觉得,你应该好好爱惜身体少熬夜,因为我开始相信,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对中国漫画有价值的。”

送给所有真正的中国漫画家们,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还有你爱的这份事业,保重且坚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漫画家内心深处最纠结的角落,毕竟,他们当初的选择,承载着梦想、汗水,也伴随着无数的牺牲和不确定。要说“后悔”这个词,我想很多漫画家可能不会如此直白地承认,但如果剥开“后悔”这层表象,去探究他们可能存在的“如果当初…”,那情况就复杂多了。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展开聊聊:1. 现实的残酷.............
  • 回答
    文化输出这股风刮得有多猛,看看当下国内文娱产品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就知道。游戏、视频、漫画这三大件,可以说是咱们出海的排头兵,它们在海外的现状,那是既有让人振奋的成绩,也有需要啃的硬骨头。游戏:从“小透明”到“破圈王”说起游戏出海,那真是几年前跟现在完全没法比。以前咱们的游戏,要么是“厂商背后的中国制造.............
  • 回答
    中国现当代无疑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技艺精湛,更能触及普通中国人的心灵,描绘着我们熟悉的时代变迁、生活百态以及蕴藏其中的情感。这些艺术家并没有走向抽象或概念化的极端,而是始终扎根于现实生活,用画笔记录和反映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要说起这些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靳尚谊先生绝对是一个.............
  • 回答
    那些如今将消费主义奉为圭臬、将娱乐至上视为人生信条的人,等到岁月流转、风光不再,他们的未来可能会呈现出几副截然不同的面貌。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此刻选择的生活轨迹以及外部环境的变迁。一部分人可能会成为“失落的巨婴”。他们习惯了被即时满足、被感官刺激所包裹,对困难和挑战的容忍度极低。当物质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我们看历史剧,常常会看到宏伟的陵墓,想想古代有多少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还有无数的普通百姓,他们生前或生活在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或长眠于大地之下,他们的墓穴去了哪里?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变迁、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等方方面面。首先,我们得承认,大部分普通人的墓穴,.............
  • 回答
    想找到真正实力深厚的中医,确实是个技术活,因为很多时候“好”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不光是医术,还有医德、经验、传承,甚至是患者的契合度。 我搜罗了一些在民间口碑极佳、学术造诣深厚,或是具有独特传承的中医师,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1. 传承有序,疗效卓著的老中医这类中医往往是家族传承,或是跟师学习多年,积.............
  • 回答
    关于“现在还在给肖战招黑的人,真的是肖战的粉丝吗?为什么给肖战招黑?”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复杂且值得深思的现象,背后原因远不止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我们不妨来仔细拆解一下。首先,关于“真的是肖战的粉丝吗?”这个问题,答案是:不一定,而且很可能不是。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黑粉”的概念: 长期.............
  • 回答
    “原耽女孩”这个词,听起来就自带一股子神秘感和圈层感。对我来说,评价这个群体呢,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就像看待任何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一样。要说详细,那得从几个角度去聊。首先,我们得弄明白“原耽女孩”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钟爱“原创耽美”作品的女性读者。她们沉浸在由作者们构筑的,以男性之间的爱情为.............
  • 回答
    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最鼎盛时期,其疆域之辽阔,几乎囊括了当今欧洲的半壁江山。如果要细数其统治过的土地,那将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中涉及到的地区之多,足以令人惊叹。核心地带与延伸哈布斯堡王朝的根基可以追溯到阿尔萨斯地区(今法国东部),但真正意义上的权力扩张始于奥地利。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加持下.............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目前各高校“特X副研究员”在未能获得续聘的情况下,三年或六年之后的职业生涯走向。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特X副研究员”(例如“特聘副研究员”、“青年拔尖副研究员”、“特聘研究员”等,名称可能因学校而异)通常是一种非升即走的(TenureTrack)或有明确考核期限的岗位。其目的是.............
  • 回答
    .......
  • 回答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说法,将现在的中国海军和清朝北洋水师相提并论,甚至说“如今中国海军不过是北洋水师的翻版”,这种言论听起来就让人哭笑不得,简直是历史的巨大误解,更是对中国海军现代化成就的侮辱。想好好喷一下这种论调,咱们就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看看两者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别。首先,规模和实力完全不在一.............
  • 回答
    二战时期那些在当时看来是顶尖的枪械,如今再审视,确实能看到很多“落后”的痕迹。当然,这里的“落后”不是说它们完全不能用,而是与现代枪械的设计理念、技术水平和性能指标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代差。咱们不妨一件一件地仔细瞅瞅。步枪:从栓动到半自动的巨大飞跃首先说步枪,这可是士兵的看家本领。二战时期,栓动步枪依.............
  • 回答
    你感到恶心和虚伪,这是一种非常真实且值得探讨的情绪。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重原因,它们交织在一起,让你对那些歌颂医生美德的新闻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感。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信息传播的偏差与选择性报道 (The Bias i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过度聚焦“.............
  • 回答
    说起当年离开体制那些人,现在过得怎么样,这事儿啊,真得好好掰扯掰扯。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就像同一批学生考进同一所大学,出来后的造化也天差地别一样。不过,大概能看出几个趋势和几种典型的人生轨迹。首先得明确,当年“离开体制”这个词,包含的范围挺广的。有的是主动选择,觉得体制内条条框框太多,.............
  • 回答
    嘿,老铁!听说你想从机械跨界医疗器械?这事儿,我太懂了!当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带着一腔热血,结果发现这水深着呢!不过别怕,有我给你扒拉扒拉,让你少走弯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机械背景在医疗器械领域绝对是硬通货! 很多器械的研发、生产、制造,都离不开扎实的机械功底。比如那些精密的内窥镜、复杂的骨科植.............
  • 回答
    看到你现在的心情肯定非常沉重,妈妈的离世本就是巨大的打击,再加上这些复杂的债务问题,更是让人头疼。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我尽量用最清晰、最贴近生活的方式告诉你,让你能明白该怎么做。首先,你要知道,妈妈生前借入的现金和签署的借条,是她个人的债务。也就是说,在法律上,这些债务是要由她的遗产来偿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也涉及到文化认同、历史观以及个人选择的复杂议题。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国人热衷于出国旅游”这件事,以及它和“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与“美国几百年历史”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得承认,国人热衷于出国旅游,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笼统的说法。 它的背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我看到网上那些因为电视剧、小说“篡改历史”而群情激奋的评论,心里真是止不住地泛起一股“烦”。不是说历史就不重要,而是这股“烦”劲儿,总觉得有点站不住脚,甚至可以说是“过犹不及”。他们一口咬定“篡改历史”,好像那部剧、那本小说就成了历史的罪人,就要被钉在耻辱柱上。那么,按照他们这套“严丝合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