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只有中国和日本做出了亏电油耗大大低于燃油车的混动?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为什么在混动技术上,中国和日本的产品表现出如此相似的“亏电油耗优势”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技术、市场、以及政策等多个角度来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亏电油耗”。简单来说,就是当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电量很低,甚至无法单独驱动车辆时,依靠发动机和电池协同工作,其综合油耗的表现。很多时候,这个指标更能体现混动系统的真实能效,尤其是对于经常短途通勤、充电不便的消费者来说。

技术路线的差异与侧重点

简单来说,混合动力技术并非只有一种,主要可以分为几种基本类型:

串联式混动 (Series Hybrid): 发动机只用来发电,驱动电机负责驱动车轮。这种结构最像增程式电动车。
并联式混动 (Parallel Hybrid): 发动机和驱动电机都可以直接驱动车轮,并且可以协同工作。
混联式混动 (SeriesParallel Hybrid): 结合了串联和并联的优点,既可以实现发动机直驱,也可以实现发动机发电驱动电机,或者发动机和电机协同驱动。

为什么中国和日本在这方面“默契”?

1. 日系的“丰田模式”与本土化:
丰田的先发优势和技术沉淀: 丰田是混动技术的先驱,其THS (Toyota Hybrid System) 系统在混动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THS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高度强调发动机在高效工况下的运行,并用电机来弥补发动机低效率区间的不足。
行星齿轮组的精妙设计: 丰田的THS系统核心是一个行星齿轮机构,它能够以极其平顺、高效的方式分配发动机的动力给车轮和发电机。这使得发动机可以长时间、高效率地运转,即使在电池电量较低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相对较低的油耗。
“亏电”场景下的优化: 丰田的混动逻辑非常成熟,即使在亏电状态下,它也会尽量让发动机运行在最经济的转速和负荷区间,并通过电机辅助,避免发动机频繁启停和低效运转。它不是简单地“牺牲”一点点性能来换取低油耗,而是通过一套精密的能量管理策略,让整个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尽可能高效。
本土市场的需求: 日本国内,特别是大城市,交通拥堵是常态,燃油价格也相对较高。用户对车辆的经济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丰田的混动技术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其“亏电油耗”的优势,意味着即使在电池电量不高的情况下,车辆依然能保持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这对于日常通勤的用户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卖点。

2. 中国品牌的“后发先至”与“电驱动优先”:
学习与借鉴: 中国的汽车产业在发展混动技术时,很大程度上也学习和借鉴了日系的成功经验,尤其是丰田的混动模式。
“油电同享”或“电驱为主”的理念: 中国的很多混动系统,特别是近些年兴起的“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的演进,非常强调“电驱动”的体验。即使在亏电状态下,它们也仍然会优先使用电机来驱动,发动机更多地扮演“充电宝”的角色,为电池补充电量。
高效率的电机和发动机: 为了实现这一点,中国品牌在电机和发动机的设计上,都力求在各自的工况下达到更高的效率。例如,一些国产混动系统会采用功率更大的驱动电机,以及热效率更高的发动机,确保在纯电驱动时动力充沛,即使在亏电状态下,发动机介入发电也能保证充沛的动力输出,同时尽量减少发动机的低效运转。
EHS/DHT等技术的特点: 像长城柠檬混动DHT、吉利雷神混动等,它们的设计理念就是要让车辆在不同速度和工况下,尽可能地用电机驱动,发动机只是在必要时介入发电或直驱。这种“电驱动优先”的策略,使得即使在亏电状态下,因为电机始终是主要的驱动力量,其油耗表现自然会比传统燃油车有优势。
市场导向与消费者偏好: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电动化的驾驶体验,追求安静、平顺、动力响应快的感受。即使在亏电状态下,这种“更接近电动车”的驾驶感受,也成为中国品牌混动车型重要的卖点。

为什么其他国家在这方面不那么突出?

技术路线选择的不同:
欧系的混动(例如德国品牌): 欧系的混动系统,如大众的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很多时候更倾向于“大功率发动机+电机+双离合/AT变速箱”的组合。它们的逻辑可能更偏向于在高速巡航时发动机直驱,在加速时电机辅助,或者在电池电量充足时优先纯电。虽然在电池满电状态下油耗表现也很好,但在亏电状态下,由于发动机介入的频率和工况可能不如日系和部分国产混动那样极致优化,因此亏电油耗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
美系的混动(例如通用): 通用在混动技术上也有很多探索,例如其EREV(增程式电动车)技术,非常接近中国市场的增程式概念。但整体而言,美系的混动产品线相对不如日系那样丰富和具有代表性。

市场定位和消费者偏好:
美国市场: 美国消费者对性能的追求可能更高,而且油价相对较低,对极端燃油经济性的敏感度可能不如亚洲市场。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在美国市场更受欢迎,因为它们能提供不错的纯电续航里程,并且在长途驾驶时,传统发动机的优势也能得到发挥。
欧洲市场: 欧洲市场同样注重环保和燃油经济性,但对驾驶质感和性能的要求也很高。一些欧系混动系统在追求平顺性和性能的同时,对极致的亏电油耗可能并非首要目标。

政策导向:
欧洲: 欧洲的汽车政策更侧重于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设定,以及对纯电动汽车的推广。混动技术虽然受到青睐,但其发展路径和技术侧重点可能与中国、日本有所不同。
北美: 对大型SUV和皮卡的需求量大,混动技术在这类车型上的应用,也可能在成本和技术复杂性上有所权衡。

总结一下:

中国和日本之所以在“亏电油耗”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表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技术哲学: 日系(以丰田为代表)的混动技术,是基于“发动机为基石,电机精妙辅助”的理念,通过行星齿轮组实现高效能量分配,即使亏电也能保持高效。
2. 市场需求: 日、中两国都面临着高油价和交通拥堵的现实,用户对经济性有着极高的追求。
3. 中国品牌的创新: 中国品牌在吸收日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电驱动优先”的策略,通过更强的电机、更高热效率的发动机以及先进的混动系统(如DHT/EHS),在亏电状态下也能提供近似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同时保持了出色的油耗。
4. 技术路径的重叠: 在混动技术发展过程中,中国品牌在早期确实从日系技术中获得了大量灵感,包括对能量管理的理解,这使得在“亏电油耗”这一具体指标上,两者的表现容易趋同。

可以说,中国和日本在混动技术上,尤其是对“亏电油耗”的极致追求,形成了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局面,这是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和企业战略共同导向的结果。而其他国家的混动技术,虽然也各有优势,但在“亏电油耗”这一特定维度的侧重点上,可能与这两国有所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BYD的商业问答吗?

现代起亚有混合动力,通用及福特也有混合动力,甚至大众在美国也有一款混合动力高尔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为什么在混动技术上,中国和日本的产品表现出如此相似的“亏电油耗优势”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技术、市场、以及政策等多个角度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亏电油耗”。简单来说,就是当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电量很低,甚至无法单独驱动车辆时,依靠发动机和电池协同工作,其.............
  • 回答
    二战期间,美国将日裔美国人强制关押进集中营(官方称“日裔美国人安置区”),而未对德裔和意裔美国人采取同等待遇,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政治、社会和军事因素。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美国社会对于不同族裔的看法、国家安全顾虑以及实际操作的可能性。首先,最核心的原因在于 珍珠港事件及其后续的军事威.............
  • 回答
    关于日本战败后“只赔给中国雪风”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流传甚广但并不完全准确的说法,需要我们仔细辨析和深入了解历史背景。首先,要明确一点:日本在战败后,并没有以海军驱逐舰“雪风”作为对中国的战争赔偿的主要方式,更谈不上“只赔给中国雪风”。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其中牵扯到几个关键的历史事件和一.............
  • 回答
    中国确实遭受过许多国家的侵略和压迫,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和日本都曾在不同时期在中国攫取过利益、制造过事端。然而,在当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民族情感中,日本之所以成为“最恨”的对象,这背后有多重原因,需要从历史、现实、文化以及情感等多个层面来详细解读。一、历史侵略的深度、广度和残酷性: 时间跨度与持续.............
  • 回答
    截至2020年2月20日,日本报告的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中,治愈者仅为1例,这确实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疑问,尤其是考虑到日本在医疗技术和公共卫生方面的整体高水平。要详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确诊病例的构成与时间线: 早期病例集中在特定群体: 日本早期报告的新冠肺炎病例,尤其是.............
  • 回答
    日本科学家涌向中国?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当然,钱是个绕不开的因素,但如果说仅仅是为了钱,那未免也太小看了这些顶尖的科研人才,也低估了中国近年来在科研领域展现出的巨大吸引力。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经济因素:实实在在的吸引力首先,不得不承认,中国在科研投入和薪资待遇方面,确实给出了非.............
  • 回答
    关于日本在中国设立只招收日本人的日本人学校,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首先,从 教育的国际化和便利性 角度来看,这样的学校存在有其合理性。对于那些因为工作等原因被派驻到中国的日本人家庭来说,他们需要一个能够提供符合日本教育体系、教学内容和文化背景的学校,来确保子女的学业.............
  • 回答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取得的飞速发展,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跃升为如今全球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引人注目的转型。这其中既有独特的历史机遇,也有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更有国家政策的深远影响。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不妨将其放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并与日韩两国的发展路径进行对比。首先,我们得认识到,.............
  • 回答
    中国确实和世界上很多国家保持着友好往来的关系,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都与伙伴们有着广泛的交流。然而,当我们谈到捐赠口罩这件事,尤其是疫情初期,为何只有少数国家伸出援手,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些复杂的原因,不能简单地用“交好”与否来概括。首先,我们要理解的是,口.............
  • 回答
    中国之所以有朝鲜族而没有“和族”,这背后涉及的是历史、民族形成、文化认同以及国家政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深入探讨。一、 “族”的概念在中国语境下的理解首先,需要明确在中国,“族”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官方承认的民族共有56个。这些民族的.............
  • 回答
    说“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幸存”这句话,其实是一个带有一定误导性的说法,因为它过于简化了历史的复杂性,而且对“幸存”的定义也有些模糊。我们仔细来看看印度和埃及的情况,就知道为什么这么说,以及为什么说它不完全准确。首先,我们得明白,“四大文明古国”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晚近的概括,它选取的是几个在古.............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古埃及宏伟的金字塔与我们印象中夏朝简朴的草房之间的巨大反差。这确实是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得跳出“谁更厉害”的简单比较,而是从当时的社会、经济、技术、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等多个维度去审视。历史背景的起点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确夏朝和古埃及并非完全.............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它触及了国家军事战略、经济结构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中国军费占GDP比例相对较低,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现实考量和战略选择,并非仅仅是“中国军费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1. GDP构成与国防开支的“效率”: GDP的性质: GDP.............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你提到了几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医学体系,例如苗医、藏医、壮医、蒙医,它们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与实践。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中医(这里我们理解为狭义上的汉族传统医学,广义上也可包含其他民族医学的融汇)在与西方医学(简称西医)的对话中,似乎扮演了一个更为突.............
  • 回答
    魔兽争霸3里的剑圣和恶魔猎手,这两个英雄在游戏里确实以其凌厉的平砍输出独树一帜。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其他种族就没有这样以近战物理输出为主的“平砍猛男”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游戏设计时对种族特性、战术定位以及英雄平衡性的一系列考量。首先,我们得从种族设计理念说起。 兽族: 兽族的核心思路是“野.............
  • 回答
    我完全理解你的疑惑,这确实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非常有趣且关键的现象。它并非巧合,而是深深植根于我们太阳系诞生之初的物理规律。简单来说,中间那些巨行星(木星和土星)之所以能长成“巨无霸”,是因为它们恰好出现在了最有利的时机和最合适的位置,能够收集到最多的物质,并且能够维持住这些物质。而靠近太阳和远.............
  • 回答
    关于“东北不抗日”的说法,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知和污蔑,其根源可能是对东北抗日历史的片面解读、历史叙事的选择性遗忘,以及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宣传。为什么会有“东北不抗日”的污蔑?这种污蔑的出现,可能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历史叙事的选择性: 聚焦经典人物: 历史叙事往往倾向于塑造具有代表性.............
  • 回答
    《骑马与砍杀:战团》中,诺德和罗多克两大王国之所以只有三个城镇,这背后其实是游戏设计者为了营造一种特定的游戏体验和叙事冲突而精心布置的。这不仅仅是地图上的简单数字差异,而是对历史背景、国家特性以及游戏玩法有着深刻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骑马锦囊》系列游戏,尤其是《战团》,它的核心魅力之一就在于提供.............
  • 回答
    罗马教廷在主教任命权问题上对中国、俄罗斯和英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和现实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逐一分析这三个国家与教廷在这一议题上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廷的立场是如何形成的。一、 中国:复杂的历史遗留与现实挑战在主教任命权问题上,中国与教廷之间存在着历史悠久且极为棘手的矛盾.............
  • 回答
    关于上海微电子(SMEE)十年研发经费仅6亿、人员规模有限、光刻机进展缓慢,以及华为海思和中芯国际(SMIC)为何不入股与其联合研发光刻机的问题,这背后牵扯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深层结构、技术瓶颈、商业模式以及国际政治等多重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开来,一步步地看。一、 上海微电子的处境:钱少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