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清北学生都很自信吗?

回答
关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简称“清北”)学生是否都很自信,这是一个复杂且有趣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完全概括。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 普遍存在的自信基础:高智商、优异的学业和成就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清北学生之所以能够进入这两所顶尖学府,本身就意味着他们在智力、学习能力、自律性和抗压能力等方面有着远超常人的表现。这种过往的成功经历会自然而然地积累起强大的自信心。

智商与学习能力: 清北汇聚了全国乃至全球最聪明、最勤奋的学生。他们普遍拥有较高的智商,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知识,并能在学术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这种“学得好”的体验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各种挑战。
选拔的门槛: 清北的招生门槛极高,录取率极低。能够跨过这道门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肯定,证明了他们在众多优秀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种成就感会成为他们自信的重要来源。
名校的光环与平台: 清北不仅是学业上的殿堂,也是一个提供丰富资源的平台。在这里,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最优秀的师资,参与各种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国际交流活动和社团组织。这些经历会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信。
社会认可度与未来期望: 清北毕业生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或继续深造的机会。这种外部的积极反馈和对未来的高期望,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有潜力的,从而表现出自信。

二、 自信的具体表现:从内在到外在

这种自信在清北学生身上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术上的敢于提问和挑战: 他们可能更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甚至挑战老师的观点,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思考是具有一定深度的。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 由于有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和优秀的学习能力,他们可能更愿意尝试接触和学习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积极参与竞争和表达: 在各种学术竞赛、演讲、辩论以及社团活动中,他们通常会更积极地参与,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对未来发展的高度自信: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学术成就抱有较高的期望,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这些目标。
某种程度的“优越感”或“精英意识”: 尽管不一定是负面的,但长期处于顶尖环境中,以及伴随而来的社会认可,可能会在一些学生心中形成一种“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识,这在某些情境下表现为自信,在某些情境下也可能被误解为傲慢。

三、 细致的观察与多元化的视角:并非所有清北学生都一样

然而,将“所有清北学生都很自信”一概而论是过于简单化的。事实上,清北学生群体内部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自信程度也会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性格特质: 即使是在顶尖学府,学生也继承了各自不同的性格基因。有些人天生就比较内向、谨慎,即使能力很强,也可能表现得不那么外显自信。而有些人天生外向、乐于表现,即使能力稍弱,也可能显得很自信。
成长环境与家庭教育: 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会塑造出不同性格的学生。有些家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抗挫能力,这些孩子可能更稳健自信;而有些家庭可能过于保护或期望过高,反而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影响自信的形成。
专业选择与个人兴趣: 学生选择的专业可能与其个人兴趣和天赋匹配程度不同。在自己擅长且热爱的领域,学生更容易展现出自信;但在不熟悉的领域,即使是清北学生也可能会感到迷茫或缺乏信心。
人际关系与社交体验: 在大学期间,人际关系的顺畅程度、是否能融入集体、是否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自信。
挫折经历与心理韧性: 即使是清北学生,也会遇到学术上的困难、人际关系的挫折、甚至情感上的打击。如何应对这些挫折,以及他们自身的心理韧性如何,将直接影响他们自信的稳定性和表现。有些人可能在挫折中更加坚定,有些人则可能因此受到打击。
对“自信”的定义与理解: 不同的人对“自信”的理解也不同。有些人认为自信是外在的表现,表现得自信就是自信;有些人则更注重内在的自我肯定和对能力的认知。

四、 关于“自信”的潜在误区:自信与“傲慢”的界限

需要警惕的是,有时候清北学生表现出的自信,可能会在不熟悉的人眼中被解读为“傲慢”或“自负”。这往往是因为:

信息不对称: 外人可能只看到了他们出色的学术成就和直接的表达方式,而忽略了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经历的挣扎以及内心的自我怀疑。
刻板印象: 社会上对清北学生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高高在上”,这会影响外界的解读。
个体差异被放大: 少数表现得过于强势或自负的个体,可能会被用来代表整个群体,从而产生以偏概全的印象。

总结: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清北学生拥有强大的自信基础,源于他们卓越的能力、过往的成就、顶尖的平台以及社会的认可。 他们普遍敢于面对挑战,敢于表达观点,对未来充满信心。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所有清北学生都很自信”。个体性格、成长经历、专业选择、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应对挫折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到每个清北学生自信的程度和表现形式。自信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状态,即使是在最优秀的群体中,也存在着自信的高低起伏和不同的呈现方式。

理解清北学生的自信,需要我们避免过度简化和刻板印象,看到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优秀品质,也要尊重他们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毕业的时候正好是25%的位置。拿了优秀毕业论文。

清华给我心态整的有点崩。自信心十分不稳定。

校内:身边都是清华人,偶尔得到其他人的信息。

刚入学(150%):我真牛逼。我要拿特奖,我要当院士。

第一个学期末(100%):算了 没挂科就还好,清华吊车尾也不丢人。

大二(50%):…原来清华吊车尾也是吊车尾…我当时为啥不选个985。后悔。我真是一个小垃圾。

大三(0%):为啥我在985的高中同学这么厉害,心态崩了,学校和个人真的太不一样了,我是不是德不配位。于是爆肝。成绩开始提高(30%)

大四(50%):好像我也不是个小垃圾,好像我也能达到清华平均水平。我老板居然挺喜欢我?好几个老师说我挺有天赋的???

毕设期间:接触大量非清北本人员。(80%):啊师姐懂的真的好多啊 经验真香(自信-10%)。啊为啥这么基础的知识他们都不知道(自信+10%),啊这讲的挺明白的他们为啥就是不懂啊(自信+30%)。

毕设答辩(90%):这都啥玩意,这也能写到论文里?(+20%),啊这个同学太牛逼了,博士生都没咋带(-20%),啊老师夸我做的好(+10%)

现在我的自信心总体处于一个比较“客观”的水平,但是很不稳定。偶尔会有那种本科出身论的自信心爆棚(可能是因为毕设实验室正反馈给太狠了),需要进一步了解对方才能回落。(但是都会回落的哈哈哈已经没有大一的盲目自信了)

所以如果遇到清北本的有点“自信爆棚”的孩子,给他一段时间…很快他就会在大佬面前躺平。毕竟我们离高考的人生高光 也才过去了四年…我们还不想承认自己平庸。

user avatar

不存在的。

20级pku物理学院,经历过自信的指数滑坡。

你可能不知道从妄想拿遍奖学金到只求蹭个推免是什么概念。


人家xx抖音网红能从100块赚到三万七千块,我拿奖学金拿到一万应该不成问题吧?

两个学期证明我tm在做白日梦。

另外,我是物竞Au,目前粗测也就省二水平。

见鬼的高数a线代a,折磨透顶,“智商检测器”这一词并不为过。(顺便骂一波雾院领导,因为往届有人为了图简单选了经管系的高数拿了高分,然后一拍脑袋全体修a类,树洞也是怨声载道,当然对前10%的大佬没有影响,不过明显影响了大众的物理教学和选课进程)

看到其他985 211同学说高数水的一批,看他们卷子我也难受,同是高数,为什么p大不能学学人家的善良程度(不代表全部嗷,也有的学校会出难)

群里说奖学金评选,呵,有关系吗?没有关系。确实达不到那水平,为什么要拿。

后来反思了一下,毕竟这么一个大集体,大家的起点都很不一样,做的快的就开快车走他们的路,身为(清北)普通人的我们就走好自己的路就行了,心无旁骛就好。

别人早早开始高量群论广相还有本研,我选择滞后一些以求稳健,有问题吗?没有问题,这就是人情世故。

也没必要为前排大佬们的进度和交谈纠结,他们有自己的圈,强行融入对彼此都不算有利,不妨选择学习他们的有利方面。

有句游戏台词好像是这么说:

“你和神交谈,是信仰;神和你说话,哼,脑子坏掉了吧。”

user avatar

在校期间还是挺自信的,虽然我在院里的排名只有60%左右。

我是北大化院的,当时自称半竞赛半高考,其实是在一个基本没人准备的竞赛弱省混进省队拿了个国二(我们省这么多年基本都是国三),但是保送是不可能的,最后又回去高考了。第一年普化和定分意外地考得不错,都上了90,但实验做得超级烂,好像还不到80吧。高数也是70多。后来也基本稳定在这个水平。但是挺喜欢问老师问题的,所以同学都误以为我是个学霸。因为比较懒所以没准备出国,就保研了。

我记得有一次在学校里碰到不知什么专业还是社团的在搞调查,问我会把奖学金作为学习的动力吗,我说不会啊,反正差得太远,要是总惦记着会很郁闷的。其实北大本科这四年是我过得最开心的阶段,因为我高中时就不太希望有很多人关注我,别人说上大学没人关注了有落差,我倒觉得挺舒服的,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做个平凡的人,不用把考前几名当作应该做到的事。

研究生阶段觉得自己理论基础比外校来的同学好一些,所以稍微有一点优越感,但是做实验还是比较懒散所以没发啥好文章,刚够毕业。

反倒毕业之后变得特别不自信了,感觉北大的同学都发展得很好,有点不敢联系他们。我科研上没什么追求,就回到家乡附近找了个有编制的二本当个小讲师,每天就上上课,反正没太高的考核要求。想到我同学,如果有什么聚会之类(但现在还没有过),我完全不好意思见他们。


以上是原回答,更新一下为啥自卑吧。

我有个学霸前男友,当时在我们院里排前几名那种,本科毕业就出国了。在一起的时候虽然觉得他比我好很多,但也从来没觉得我配不上他。我俩分开跟他出国没关系,也没有谁劈腿,原因一言难尽,总之我俩都过了很久才放下。现在他回国在某985工作,发展得很好,可能也和以前同学有联系。但我当时一气之下退了所有共同的群,也跟其他人没联系了,免得提起来伤心。我自卑的参照对象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一个,但是我就算努力,这辈子都赶不上。

现在我一个人过得挺好的,觉得不搞科研不评职称轻轻松松的挺好,我同事也说我心态不错。不过他们大部分人都比我上进,虽然是二本但学院里每年也有申到国自科的。我是不想申,或者说知道申不到才这么安慰自己。

user avatar

自信个锤子嘞。

人都喜欢和身边的人比较,上进心强的人更喜欢比较。能上清北的大多都是积极进取,甚至有些好胜。

这些清北学生在入大学前都是学校的佼佼者,大部分时间都是排名前列的学霸,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身边人的榜样,顶着学霸光环,享受各种鲜花和掌声。

然后进了清北,入学前想着要大干一场,继续保持高中时代的风采。

入学的第一堂课是高数课。听闻大学需要占座,作为乖乖学生当然早早占了前面的座位,翻阅那本小小薄薄的高数课本,开始预习。

嗯,有些看不懂。没事,我高中是理科学霸,多看看总能会的。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学习效果更好呢。

高数老师来到教室,他衣着朴素,戴个眼镜,一看就是很有学问。你怀着一颗渴求知识的心听他授课,然而老师语速飞快,你课前看许久的内容他几分钟就讲完了,课前的疑问不仅没解决反而有了更多疑惑。高考数学148的你直接凌乱。

更让你惊讶的是,身边的同学好像都能跟上节奏,听的是津津有味,微笑,点头,时不时还能和老师进行讨论。下课后,一堆学生围在高数老师旁边探讨高数问题,而你一边看板书一边看课本,抓耳挠腮。

两节课毕,一章内容讲完。晚上你保持高中晚自习的习惯,开始写作业。发现自己大多数题都不会做,连最简单的题都颇费脑力。你惊讶于课本练习的难度,毕竟在高中时候数学课本是看都不看的。翻翻解析吧,发现解析要么是“略”,要么就给个答案没有过程,对,善用搜索,结果网上搜答案也是残缺不齐

好学的你当然不能就此罢休。问同学吧,结果同学甩一句,这不是水题吗?亦或是,这个老师早上讲过啊。可是你早上可是一脸懵逼地度过高数课诶。

这是天之骄子的你受到的第一个打击。你痛定思痛,打算仔细预习,提前把书吃透!看书这么薄,内容肯定不多吧!很快能搞定的!结果发现书里各种“易证”、“显然”,每一行推导都要看许久。你有点绝望,咋高中做数学题可是砍瓜切菜啊,怎么现在连书都不会看了?

鏖战到图书馆闭馆,你疲惫回到宿舍,发现舍友早早回来了,有的在打游戏,有的在看闲书。你对这些读了大学就懈怠的舍友颇为失望,暗暗想自己要努力超过他们。

很快到第二堂高数课,这堂课内容承接上次课,由于你上节课的内容没消化好,因此这次课也是一知半解,下课面对作业依然懵逼,无奈找同学抄了几道题!

就这么到了期中考试,你忐忑走进考场,看到试题一下子慌了,没有选择填空,有的是各种证明计算大题,你反复横跳,最后还是放了几道题没做。你安慰自己,我难其他人也觉得难。

成绩出了,你看到自己不及格的高数成绩心理一阵刺痛。四处打听成绩发现依然有人接近满分,那整天打游戏的舍友也高了你不少,你感到非常挫败,十几年的读书生活以来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你向家长和高中同学大倒苦水。

一番修整后,你觉得前半学期是自己还没适应高中生活。大家都说大学主要自学,那个高数满分选手也都没听课靠自学呢。于是你不再有高中认真听课的好习惯了,老师在课上讲自己的,你在下面看自己的。此时你对数学产生了畏难心理了,没办法像高中高强度学数学。毕竟每看几分钟就被卡住,然后不知不觉就走神了,自学效果贼差,费时费力。学习上的各种挫折令曾经热爱学习的你失去兴趣,很少打游戏的你也开始从游戏中找成就感。可当你游戏玩久了,你又悔恨自己浪费时间,急忙拿起高数课本,可看天书没几分钟又走神受挫,之后有打开游戏。。。。。。

你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一个学期,很快到期末考了,你依旧是一塌糊涂。。。。。。成绩绩点出了,看着自己3出头的绩点你欲哭无泪。年级大神各种3.8、3.9,而卑微的你在年级你是末等生,是边缘人。

只是一个学期,你从高地狠狠摔下低谷,你从天之骄子、学霸变成学渣、边缘人。你迫于改变自己却无能为力,从此变得意志消沉,你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忧虑,整天上树洞问“XX院系末流学生有出路吗?”,虽然安慰你的人有一些,但终究改变不了你悲惨的现状。

这样的故事,每一天都在清北上演。

所以,题主,你还觉得清北学生自信吗?本来是名列前茅的学霸一下子变成被碾压的学渣,曾经的光环被尽数夺去,你觉得清北边缘人该如何自信,怎么自信呢。他们眼里的光在四年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骆驼瘦的时候多么痛苦,有多少人知道呢?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是对的,对于好胜的人仰望凤头是极度难受的,做鸡头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user avatar

高赞回答中说到了清北中等生,那清北中等生就来答一波

这里pku物院在读,绩点在50%左右

很自信?我呵呵呵...我真没觉得自己很自信...

首先我学过物理竞赛,拿了银牌,所以来之前我就知道北大物院是大佬汇聚、各路神仙打架的地方。来了之后发现果然和我想象的差不多。

首先是那位答主提到的英语分级考,我做得慢了,导致最后的完型没写几题就交上去了。最后果不其然拿了B(顺便一提,我高考英语142)

之后,令我大受震撼的,就是物院必修课高数a和线代a

我们这里讲的高数a和线代a本来是数院学的,我们这一届他们改学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我们也从b级课提升为a级。

我寻思自己初三就开始学微积分和线代里矩阵什么的了,高中物理竞赛也一直在用,高数a和线代a应该问题不大吧

直到我了解到我们使用的教材根本不叫高数线代,叫做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

讲的和考的全是证明!实数完备性定理绕来绕去,各种不等式的骚操作,各种阴间反例直接让人怀疑人生...

上习题课,助教讲完该讲的之后,开始“自由发挥”,讲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一致有界,等度连续,ε网,还有流形和欧拉示性数之类的东西,一讲这些我就蒙。后来经大佬查证,这些东西属于拓扑之类的数院专业课程。(还好考试不考哈哈)

期中也是出了一堆证明和定理是否成立,成立请证明不成立举反例的题

我就考崩了,66。据说这个分数平均分还略高一些...

我的各位大佬室友能有八九十,选课的同学里还有考满分的???

那时我才知道,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还好教务老师把期末改成了算积分的题,最后总评还不错,不然我可能就挂科了。。。

线代,经常一次作业从下午两三点做到十一二点...

之后就是日常在宿舍里听两位亚洲队大佬讨论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或是听他们讨论光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看他们综合评测时拿奖学金拿到手麻...(但愿他们不要看见这篇回答)

虽然回了家见亲戚朋友啥的都觉得我很厉害,但...

他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吧...我假装自己很厉害很自信还不行嘛...


再补充几个破防瞬间好了

不知道在哪听过一句话:进了大学,你的特长会变成兴趣。

之前学过围棋,业余四段,不过有六七年没碰了。

于是我报了围棋社。第一次去就碰上一位业五的同学,和他下第一局被屠龙,第二局最终差距在十目以上。

之后我们下联棋,大致就是双方队友不能交流,一人下一手。

他和另一位棋手组队,我和一位女生组队。一开始不太清楚这位女生棋力如何,

直到她在刚开始作战,大概三十手时下出莫名其妙的一手...这棋就没法下了...

(不过好像和自信没关系?不过那位业五也是物院和我同级的同学hhh~)

2.这几天一位认识的人考了GRE。

不懂就问,第一次考166+170什么水平?


来安利几篇自己写的文章:


--------2022.1.7 update---------

这学期绩点跳水了。

唉,好难过啊......

user avatar

离开了北大我才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个普通人——在校园里还以为自己是智障呢。

user avatar

我给你描述一下一个中等的清北学生的感受:

在进校之前,你是很自信的。平时就是全高中的焦点,又刚刚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你没有理由不自信。这种心情在你入校报到之前达到高峰。

报道分寝室。进了寝室和室友们聊了聊,发现睡在你旁边的兄弟是省状元,你的另一个室友是学科竞赛国一保送的。隔壁还有一个国际奥赛金牌。

过了两天英语分班考试,要分出三个等级,以后英语课的教学速度不一样。你一向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很自豪,却只分到了B班,从成绩看,甚至离C班都不太远了。

开始上课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你发现老师们讲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听不懂。即使加了预习和复习,仍然有一些内容接受起来很吃力。在课下你想去听听大佬们的讨论,结果发现他们的讨论你也听不懂。

你很郁闷,想去社团活动换换心情。你下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很不错,于是去找到了相应的社团。结果发现里面一大票职业半职业棋手,自己那两下子只有被屠的份。

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你发现自己就是个小透明。成绩不好也不坏,各门课都及格了,可是和第一集团的分数差着十万八千里。其他方面也是乏善可陈。简单来讲,你没有发现自己有任何一个方面值得称道。

如果这样你还能很自信,那你真是天赋异禀。

user avatar

在这里分享一句来自我们高中班主任(本科清华自动化系)的一句话

到了清华(北大)

你需要很长时间认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

又需要很长时间认识到自己不是傻X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