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全美1549的情形更严峻。
简单分析一下:
川航:对机组的体能有极高的挑战性。
全美:对机组的决策以及飞行技术有极高的挑战性。
川航的飞机完全可控,失去风挡对气动性能几乎无影响。而全美则低空完全失去动力,降级备用法则。
在FCU双通道失效的情况下,主要只影响自动飞行系统,包括:AP 1+2,FD 1+2,A/THR
而在全美1549的双发失效情况下,受影响的系统有:
(太长我都懒得打了,直接上图)
在面对大量系统失效/受影响的情况下还要水上迫降,入水姿态稍有闪失便是机毁人亡。
川航的事故中,飞行员如果克服了低温、低压以及爆炸性释压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之后,飞机是完全可以安全落地的。
EDIT:删除了可能招来不友善讨论的内容。
开启了评论核审。欢迎友善讨论,杠精请绕路,语气不好/语气令本人感到不适的评论本人会逐一删除。
你找一个飞行员问问,知乎那么多飞行员。
爬升阶段双发失效人口密集区水面迫降,
和9800米驾驶舱爆炸性失压,2选1,你看他们选哪个吧。哪一个能活着回来的可能性大一点,哪一个就容易一些。
我估计,大部分飞行员会选2,毕竟身体扛住了,飞机还能飞。
评论区一位朋友的思路也可以借鉴,
如果你是乘客,这两种情况二选一,你觉得哪一种情况你的生还机率大一些?
老实话萨利机长厉害的是果断的决策能力,而不是飞行能力,你发动机熄火,知道自己飞不动了,你还有点时间稍微想想怎么操作,怎么处理,反正我就往水上飞,操作拉满,成了世界奇迹老子功成名就,不成,大不了一死报纸说我瞎几把操作草菅人命,所以哈德逊河才是全场最佳,水面状态就是那么凑巧的让飞机在水面上不至于失控,且不说要是下雨要是吹风,早一秒晚一面接触水面,飞机就是那些人永远的家了,所以三分操作七分天意。哈德逊河给了面子了,上帝抬了萨利一手
至于川航的这个,你想想嘛,一瞬间你的驾驶舱在三万英尺的高空玻璃炸了,立刻失压了,你的副驾驶同志在窗外当挂件去了,无线电里谁BB都听不见了,你仪表盘好多都看不清了,至少-30度700公里/小时的风抵着你吹,你吹的没法呼吸,耳压爆炸嗡嗡响,你刚好好死不死的穿个短袖,你来吧,搁我这我反正我懵逼到坠机我给你一气呵成,什么觉得自己都能抗住-30度的风的同志,你给我穿着短袖在-30的冷库里站20分钟,都不吹风,我可能都要头七给你烧纸了,只能说川航这机长真能抗,真壮,强生健体拯救国民。
有啥比的嘛,一个欧皇操作怪,一个血厚冷静主T操作怪,比个JB,闲的,
还有,真的没人觉得川航那个挂了好久的副驾才是最NB的?
过了几天回来看看,想不到好多人来评论
我发现好多人再杠,吹萨利,我已经说了萨利的操作拉满,而且运气好,说句不中听的,那天水面起一点浪,你们今天是要喷萨利的(笑:-D)
还有你们完全没有发现这两者没啥可比性么,就像两个人一个努力工作赚了一百万,一个买了张彩票中了一百万,结果你让我说谁更会赚钱????纳尼?一个胸口刻上帝,一个家里挂党旗,没啥比的,不要在我的楼下吵架好不啦!
说了两个都牛B 谁再问谁牛B 那个问的人是最牛B
新闻越短事情越大,川航的事新闻无数次添油加醋,同比例你120码高速路开车风挡掉了与超车时候四轮爆胎哪个害怕?
先算一算吧,1km降六度,FL321是9800m,雅安最低温度20度,9800m的温度约-40。不可否认,副驾驶确实挺厉害。飞机下降过程中温度升高,但是进入驾驶舱的冷空气会把体温带低。
其实网上说什么操控太牛逼,说的天花乱坠的,请先了解一下papi灯。在正常状况下,大多数飞10年左右的都可以做到不以仪表为主判断高度、速度。但是特殊情况下还是要点个赞。
萨利机长是起飞双发失效,这种事故在训练中经常被说极小概率事件(建议忽略不计,如记错请更正,已经离开民航几年了)
从技术问题上来说,双发失效水面迫降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没有足够的动力。第二,合适的水面。第三,水对于飞机的冲击太大。那么刘机长面对的难处有哪些,第一,可能存在机组失能。第二,驾驶舱环境影响。第三,机载设备损坏。
个人认为,
萨利机长是运气与勇气结合
刘机长 是心态与技术结合
评论已关
关闭评论会让键盘侠和杠精彻底明白自己的渺小和无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