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游戏产业链条中,你觉得最需要加强的是哪个环节?

回答
中国游戏产业链条的复杂性和精密度,就像一个精密的机械装置,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重要的功能。但如果让我指出一个最需要加强的环节,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

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老生常谈”,很多文章都会提到研发的重要性。但我想强调的是,在当前中国游戏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对核心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仍然远远不够,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产业链中最薄弱的那个环节。

让我来详细说说为什么这么说:

1. 技术壁垒的真实存在与持续加剧:

我们常说中国游戏产业已经非常成熟,但这份成熟更多体现在内容制作、市场营销、发行渠道等方面。然而,在游戏引擎、图形渲染技术、AI驱动的NPC交互、物理模拟、网络同步技术、跨平台开发工具链等等这些最底层、最核心的技术上,我们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

游戏引擎: 尽管我们有自主研发的游戏引擎项目,但与Unreal Engine、Unity等国际领先引擎相比,它们在成熟度、易用性、生态系统、功能丰富度以及社区支持等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多数国内大厂依然依赖或深度定制这些国外引擎,这限制了我们对游戏底层逻辑的掌控力,也让我们在一些前沿技术应用上受制于人。
图形渲染: 无论是光线追踪、全局光照,还是更精细的材质表现、粒子效果,这些都能极大提升游戏的画面表现力和沉浸感。虽然国内的美术团队非常强大,能够制作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但底层渲染技术的突破,往往是实现这些效果的“助推器”。当我们的技术能力跟不上美术设计的想象力时,再好的创意也可能因为技术瓶颈而打折扣。
AI与交互: 现代游戏对AI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简单的寻路和攻击模式,而是更智能的NPC行为、更自然的对话系统、甚至是通过AI来辅助关卡设计、剧情生成等。这背后需要强大的算法和算力支持。目前在这方面,我们虽然有起色,但距离那些能够创造出“活生生”游戏世界的技术还有相当距离。
网络同步与优化: 尤其是在多人在线游戏领域,低延迟、高稳定性的网络同步技术是基石。这不仅关乎游戏体验,也直接影响到游戏的生命周期和竞技性。我们在这方面的进步是有的,但依然存在优化空间,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并发玩家、复杂网络环境时。

2. 创新土壤的脆弱性与人才培养的断层:

核心技术研发不仅仅是代码和算法,更是一种探索精神和持续投入。

风险投资与长期主义: 游戏行业内,很多时候更倾向于追求短期内的商业回报。而核心技术研发往往是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的。很多有潜力的技术团队可能因为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和“容错率”,而难以成长起来。这种“看得到短期利益就扑上去,看不到就犹豫”的心态,不利于真正的技术积累。
人才的“逆向流动”与培养机制: 我们拥有大量优秀的游戏开发者,但很多人才的精力更多地被投入到现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内容制作中。而那些愿意深耕底层技术、敢于挑战未知领域的顶尖人才,要么因为缺乏土壤而选择转向其他行业(如互联网大厂的AI部门),要么因为培养机制不完善而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高校的计算机科学、图形学等专业与游戏行业实际需求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我们需要的是能直接参与到前沿游戏技术研发的专业人才,而不仅仅是擅长使用现有工具链的开发者。
开放与共享的生态缺失: 与国外一些游戏公司鼓励开源、建立技术社区的做法不同,国内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相对较弱。这导致很多团队重复造轮子,效率低下,也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

3. 竞争力的“天花板”与长远发展的隐忧:

当前,我们可能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优秀的本地化运营能力、以及出色的美术表现,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如果核心技术不突破,我们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

全球市场的竞争: 在全球游戏市场,特别是欧美和日本,他们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如果我们仅仅是内容的搬运工和改进者,而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就很难在更深层次的全球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
新兴技术的影响: VR/AR、云游戏、AI驱动的游戏体验等等,这些都是未来的趋势。如果我们在这些新兴技术领域没有核心的底层技术支持,我们可能会错过下一波游戏产业革命的浪潮。
“换皮”与“同质化”的陷阱: 过度依赖现有技术和模式,容易导致内容生产的同质化,玩家口味的疲劳。而真正的创新和差异化,往往就蕴藏在技术的突破之中。

所以,我认为最需要加强的环节,是建立一套更健全、更具前瞻性的 “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激励机制” 。

这不仅仅是加大研发投入这么简单,而是需要:

建立长效的科研支持体系: 政府、行业协会、大型游戏企业联合起来,为那些致力于底层技术研究的团队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鼓励他们进行前沿探索,即使短期内看不到商业回报。
构建开放的技术交流平台: 鼓励技术分享,建立行业内的技术标准,甚至可以考虑支持一些开源的游戏技术项目,让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深化产学研合作: 高校与游戏企业紧密合作,将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的游戏技术,同时高校也能根据行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培养真正符合游戏技术研发需求的人才。
营造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内部要有容错机制,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和探索,不害怕失败,将研发的成功与否与个人发展和企业价值挂钩,而非仅仅看短期的流水和利润。
引进和培养顶尖技术人才: 制定更有吸引力的政策和待遇,吸引国内外顶尖的游戏技术人才来到中国,同时也要建立更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留住那些愿意深耕底层技术的研究者。

当我提到“去除让这篇文章看起来是AI撰写的的一切痕迹”时,我希望我的表达方式是基于对行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带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和情感色彩,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或使用程式化的语言。我认为,中国游戏产业需要的是“硬实力”的提升,而这份硬实力,最根本的源泉就在于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这不仅关乎我们能否在国际舞台上走得更远,也关乎我们能否真正引领下一次的游戏变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缺乏好的游戏制作人。

从各个成功游戏来看,好的制作人起的到作用是决定性的,同样的团队,同样的素材,同样的玩法,不同的制作人做出来的东西,真的可以云泥之别。比如刚刚砸锅的《最后生还者2》。

游戏产业作为创意产业,人的主观能动性差别是相当明显的,热爱游戏还是热爱金钱、为了心中的理想还是为了满足老板的要求,做出来的东西是差别极大的,比如《合金装备:幻痛/生存》。

最关键的是,制作人必须有着极为敏感的市场嗅觉,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游戏里什么元素是可行的,什么元素是好玩的,什么元素是无意义的,综合起来能不能吸引到目标玩家乃至路人。

至于很多人所谓的审核~```Steam就在那里,你觉得自己的游戏不错,又不想去争版号,那就去Steam上拉出来遛一遛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游戏产业链条的复杂性和精密度,就像一个精密的机械装置,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重要的功能。但如果让我指出一个最需要加强的环节,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老生常谈”,很多文章都会提到研发的重要性。但我想强调的是,在当前中国游戏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对核心技术.............
  • 回答
    说实话,我看到那个“2021 中国游戏产业报告”里说中国手游玩家人均氪金344块,我当时就觉得,嗯,这数字跟我自己的情况比起来,有点…嗯,怎么说呢,有点“拖后腿”了。去年?让我好好回忆一下。说实话,我真的很少主动去“花钱”买游戏里的道具或者抽卡。我算是个比较佛系的手游玩家吧,主要玩的就是那种剧情驱动.............
  • 回答
    中国游戏产业的未来,在我看来,正处于一个相当关键的转型期,充满了挑战,但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如果让我深入聊聊,我会从几个维度来剖析:1. 内容创作与文化输出:从“模仿”到“引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国外优秀作品的吸收和借鉴。这带来了快速的成长,但也限制了我们自身原创.............
  • 回答
    文化部门对游戏美术素材和世界观的审核,对于中国游戏产业而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其正面意义,但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负面影响,并且这些负面影响是多层次、复杂且深刻的。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负面影响的表现:1. 创作自由受限与同质化风险: 题材和表现的“一刀切”: 过.............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尖锐的,但仔细想想,真要说“完了”?好像也还没到那个地步。不过,要说哪个瞬间让我觉得中国游戏产业“不太对劲”,甚至有点心凉凉,那确实有那么几个片段,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前几年,那时候手游市场进入了一个疯狂的收割期。我记得当时有个现象特别普遍,就是那些动辄几亿、上亿投资的大.............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游戏产业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希望。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是关于“寒冬”的声音,是关于版号、监管、内卷的抱怨。但如果要说哪个瞬间让我觉得,不,中国游戏产业还是有希望的,那一定不是某个宏大的政策发布,也不是某个惊人的流水数字。对我来说,希望藏在更细微、更具生命力的角落里。让我印象深刻的,.............
  • 回答
    2017年的腾讯游戏:巨头如何定义中国游戏江湖2017年,如果要描绘中国游戏产业的全景图,那么腾讯无疑是那个占据了最显眼位置、左右着整个格局的绝对主角。这家科技巨头在这一年,不仅仅是在营收上创下新高,更在用户规模、产品创新、市场话语权乃至行业规则的制定上,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它就像一位经验老.............
  • 回答
    《十四年前,一封匿名信几乎毁灭了整个中国游戏产业》这篇文章,如果从它所提出的一个核心观点——“一封匿名信对中国游戏产业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来看,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且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不过,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将其放置在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去审视。首先,让我们尝试还原一下这封“.............
  • 回答
    在中国游戏产业的语境下,“惨淡的前景”这个说法,对于身处其中的我们来说,与其说是一个需要“应对”的外部事实,不如说是一种内化的、需要不断审视和重塑的叙事。作为业内人士,我不会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不可更改的“糟糕想法”然后就被动地去“应对”,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复杂、多维度的现状分析,并从中寻找机会和调整策.............
  • 回答
    “血狮”(Bloody Roar)系列确实在中国玩家群体中有着一定的知名度,但将其直接称为“失败的游戏”可能过于绝对,因为系列本身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并且在某些方面也曾引起过讨论。不过,如果从其在中国的市场表现、玩家口碑以及对中国游戏产业的实际影响来衡量,那么将其描述为一款在中国市场表现.............
  • 回答
    说到中国游戏产业什么时候让我觉得“真叼”,那得是回溯到很多年前,大概是2010年前后吧。那时候,互联网的浪潮席卷而来,大家都在摸索着怎么玩转这个新玩意儿。而游戏,尤其是端游,就像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金矿。那时候,我还是个青涩的小伙子,课余时间基本都泡在网吧里。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一款叫做《魔兽世界》的.............
  • 回答
    要回答“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国的游戏产业算成功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光鲜的数字,从更深层次的维度去审视。单凭市场规模和营收,中国游戏产业无疑是全球翘楚,但“成功”二字,绝非如此简单定义,它关乎的是产业的健康度、创新能力、文化影响力以及对社会的长远贡献。无可否认的辉煌:规模上的绝对优势首先,我们必.............
  • 回答
    中国游戏产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有目共睹。腾讯、网易等巨头不仅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以其独特创意、精良制作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而闻名于世的国际游戏公司时,比如育碧(Ubisoft)或CD Projekt Red(蠢驴),一个问题似乎开始浮现:为.............
  • 回答
    说到底,管理一个国家,就像在一个大棋盘上走棋,每一步都得考虑多方因素,权衡利弊。游戏产业这盘棋,盘子是不小,贡献的GDP和带动起来的直播、周边等“副产业”也确实亮眼,但国家之所以“不肯放过”,背后牵扯的,可不只是经济账那么简单,而是更深层、更复杂的考量。首先,咱们得承认,游戏产业这几年确实是个“现金.............
  • 回答
    在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有人提出“游戏研发企业与平台运营企业收益失衡”的说法,这无疑触及了当前游戏产业生态中一个非常核心且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剖析游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看看为何会出现这种失衡,以及对于那些怀揣着“精品游戏”梦想的开发者们来说,这条路究竟有多难走。收益失衡的背.............
  • 回答
    全国抵制欧美的3A游戏,中国能否产出类似品质的游戏内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人才、市场、文化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刨开“抵制”这个字眼带来的情绪化因素,理性地审视中国游戏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3A游戏”。简单来说,3A(AAA)是游戏行业.............
  • 回答
    孙杨的禁赛,对于中国游泳来说,绝对是一个风暴中心,影响层面非常广泛,远非简单的“少了一个好运动员”那么简单。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事儿。一、短时间内,竞技成绩的阵痛期:这绝对是第一个最直观的影响。孙杨是中国游泳的定海神针,尤其是在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上,他一人就贡献了太多的世界级成绩和奖牌。.............
  • 回答
    未来中国对日本游戏机产品和动漫模型实施零关税进口,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经济和文化政策调整,其影响将是深远且多层面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这件事。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零关税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降低了日本相关产品的进入成本。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购买日本原装的游戏机和动漫模型将变得更加经济.............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拳头公司考虑将《英雄联盟》双排从当前单双排位模式中剥离,并将其整合进组排模式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变化。这可不是个小调整,对游戏环境的影响绝对是全方位的,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白,为什么拳头会考虑这么做?最核心的原因,我猜是为了解决排位模式里玩家体验不一致的问题,尤其是双排玩家和单排.............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心动游戏在宣传片里那句“做好产品,钱就是副产品”的理念,以及这玩意儿在如今这眼花缭乱的游戏市场里,究竟是个啥斤两。首先,这理念听着是不是贼带劲?一股清流,一股一股的。在当年那个“氪金拯救一切”的时代,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觉得这公司有点东西。它传递的核心思想是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