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国内的天气预报都不提供“体感温度”这个指标?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人在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个疑惑。在国内的天气预报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气温、湿度、风速等直接观测或计算出来的数值,但“体感温度”这个概念,在官方发布的天气信息中并不常见,即使偶尔出现,也往往不是作为一个核心指标来展示。这背后其实涉及了几个层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什么是“体感温度”。简单来说,它不是一个直接测量的数值,而是通过一个模型,结合了气温、湿度、风速、日照强度、甚至是人们穿的衣服多少等一系列因素,来估算出一个“人们实际感受到的温度”。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综合评分,告诉你“穿一件衣服出门是什么感觉”,而不仅仅是“今天的空气温度是多少度”。

那么,为什么国内官方天气预报不把这个“体感温度”作为标配呢?

1. 体感温度的计算模型复杂且存在争议:

“体感温度”的计算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标准。市面上存在多种体感温度计算模型,比如“风寒指数”(Wind Chill Index)和“湿热指数”(Heat Index)是最常见的两种。

风寒指数: 主要考虑低温和风速。风越大,带走身体热量的速度越快,体感温度就越低。比如,零下的气温,刮起大风,可能感觉就像零下十几度。
湿热指数: 主要考虑高温和湿度。湿度越高,人体汗液蒸发越慢,身体散热就越困难,体感温度就越高。比如,30度的气温,如果湿度很高,感觉可能像35度甚至更高。

然而,这些模型本身就有局限性。它们通常是基于特定人群(比如健康的成年人)在特定活动状态下(比如静止或轻微活动)得出的估算。不同的人,比如老人、小孩、体弱者,或者在进行剧烈运动的人,他们感受到的体感温度都会有所不同。 此外,人的穿着、身体状况、甚至心理预期,都会影响体感。

所以,一个统一的“体感温度”数值,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所有人的感受。官方气象部门在发布信息时,更倾向于提供那些经过严格科学验证、测量和标准化的数据,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普适性。

2. 数据的可靠性和标准化问题:

气象部门的核心职责是提供准确、可靠的天气信息。气温、湿度、风速等是可以通过专业仪器直接观测到的,并且有国际通用的标准和方法。而体感温度的计算,虽然有科学依据,但其“估算”的性质,以及前面提到的模型差异,都可能使其在严谨性和标准化方面不如直接测量的数据。

如果官方频繁发布一个计算出来的、可能存在偏差或不被所有人认可的“体感温度”,一旦出现与公众感受的较大差异,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质疑,影响气象部门的公信力。

3. 信息过载与用户理解成本:

天气预报需要简洁明了,方便大众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如果将各种体感温度计算模型都列出来,可能会让用户感到困惑。比如,是看风寒指数还是湿热指数?哪个更适用于我?

目前,国内的天气预报已经提供了气温、湿度、风力风向等基础信息。对于有经验的公众,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自行判断体感。例如,看到“20度,湿度90%,微风”,有经验的人自然会知道这可能有点闷热;看到“5度,阵风6级”,也知道会感觉比5度要冷一些。

4. 并非强制性国际标准:

虽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天气预报会提供体感温度,但它并非像气温、降水概率那样,是所有国家气象组织都必须强制提供的核心指标。各国在信息发布上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5. 市场需求与商业化:

一些天气APP或者网站之所以会提供“体感温度”,更多是出于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的考虑。它们可能采用一些比较流行的体感温度计算方法,为用户提供更直观的感受。这是一种市场行为,与官方气象机构的职责定位有所区别。

那么,我们是如何知道“体感温度”的呢?

虽然官方预报不突出,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一些渠道了解“体感温度”:

第三方天气APP: 很多流行的天气APP都会有“体感温度”的显示,它们通常会采用一些比较成熟的算法。
媒体报道: 媒体在报道极端天气时,也可能会引用“体感温度”来形容寒冷或炎热的程度。
个人经验: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感受。结合官方提供的气温、湿度、风力信息,以及自己的经验,我们也能大概判断出今天穿什么衣服出门比较合适。

总结一下:

国内官方天气预报不提供“体感温度”作为核心指标,主要是出于计算模型的复杂性与争议性、数据的标准化与可靠性要求、信息发布的简洁性以及国际标准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气象部门更侧重于提供那些可以直接测量、有科学依据且具有普适性的基础数据,让公众自行判断。而“体感温度”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更具象化的、服务于用户直观感受的辅助信息,在商业化APP和媒体报道中更为常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加拿大生活过的人就知道 不看feels like 就出门有多么惨了 windy cold能把人冻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人在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个疑惑。在国内的天气预报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气温、湿度、风速等直接观测或计算出来的数值,但“体感温度”这个概念,在官方发布的天气信息中并不常见,即使偶尔出现,也往往不是作为一个核心指标来展示。这背后其实涉及了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什么是“.............
  • 回答
    新海诚的《天气之子》在中国上映时,选择杨超越担任“晴天女孩”,这个安排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甚至有人开玩笑说:“锦鲤不是负责下雨的吗?” 之所以会是杨超越,这里面其实有不少市场营销和人设契合度的考量,跟我们通常对“锦鲤”的理解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天气之子》里“晴天女孩”这个角色的定.............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代汉语语言使用的一个普遍感受。汉语用词“越来越冗长”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其背后的原因也相当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以下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一、 概念的引入与解释:为何会产生“冗长”的感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冗长”的含义。在语言学上,冗长并非绝对的.............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确实,放眼全球,许多国家的顶尖富豪,如埃隆·马斯克(SpaceX)、杰夫·贝索斯(Blue Origin)等,都对航天探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投入。然而,在中国,似乎很少有国内的顶级富豪主动站出来,成为航天探索的领军人物或主要资助者。要深入分析.............
  • 回答
    “吃相难看”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用来形容国内游戏公司近年来在商业化操作上的一些不顾用户体验、过度追求利润的行为。这种现象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的变化 市场饱和与增长放缓: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国内游戏市场已趋于饱和,新增用.............
  • 回答
    国内居民普遍觉得看病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医疗体系、经济因素、社会认知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医疗费用的构成与上涨因素:1. 药品价格虚高: 药品流通环节多,层层加价: 过去,药品从药厂到医院,再到患者手中,经过的中间环节(如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多,.............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聊聊也挺有意思的。国内军旅剧确实有不少精品,但要说能达到《太阳的后裔》那种现象级火爆的程度,似乎确实差了点意思。这中间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结为谁更好谁更差,而是几个不同维度上的碰撞和差异。首先,故事内核和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是比较核心的一点。《太阳的后裔》之所以能火遍亚洲,很大程.............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国内新能源车(小鹏、理想、蔚来)事故少,特斯拉事故多”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个单一因素,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包括产品本身的设计、技术路线、用户群体、舆论环境以及数据统计等方面。一、 产品设计与技术路线的差异我们先来看看这几.............
  • 回答
    这确实是许多在国内居住的朋友会有的一个疑问。跟不少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商品房和公寓在配套设施上,特别是健身房和游泳池这类大家普遍看重的休闲健身场所,免费提供的比例确实不高。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原因交织在一起,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梳理一下。首先,咱们得从房地产开发和成本控制这个最根本的源头说起。在中.............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好,而且确实是个普遍现象。国内桥梁设计“千桥一面”的感觉,背后有很多原因在起作用,不是简简单单的“没创意”就能概括的。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1. 功能至上与经济效益的考量:这是最根本的出发点。 实用性是第一位的: 桥梁最核心的功能是连接两岸、承载交通。在设计初期,确保结构安全、.............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只不过没人愿意捅破那层纸。国内校服丑,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吧。说实话,设计上的问题是挺明显的,但要说得详细点,还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统一性”的魔咒。校服嘛,就是要统一,这是基本原则。但这个“统一”在很多时候就被过度解读了,变成了“千篇一律”、“毫无.............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咱们中国路上的这些大家伙,牵引车,确实长得普遍比较方正,不像国外有些车型那么圆润或者有棱有角。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是很多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咱们得从“实用至上”这个中国老百姓骨子里就有的逻辑说起。牵引车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干活的机器,它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拉.............
  • 回答
    国内汽车的挡把普遍设计在前排两个座位中间,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历史、文化和实际使用的原因。而国外一些车型采用的“怀挡”(也叫方向盘换挡、拨片换挡)则又是另一套逻辑。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为什么国内挡把多在中控台?这得从几个方面来看:1. 历史传承与驾驶习惯的演变: 早期汽车设计.............
  • 回答
    在国内,你看到的地铁,无论是轰隆隆驶过地下的,还是在地面上穿梭的,全部都是电力牵引,而不是那种冒黑烟、轰鸣着的内燃机车。这可不是什么巧合,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技术选择和发展方向。要说清楚为什么,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掰扯掰扯。一、 环保,这是首要原因,也是最硬的理由。想当年,火车刚发明那会儿,内燃机车的.............
  • 回答
    关于国内音乐院校“鄙视”流行钢琴曲的说法,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并非简单的“鄙视”二字就能概括,更不是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有如此绝对的态度。但不得不承认,在一些传统音乐教育体系和观念中,流行钢琴曲确实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甚至被视为“不够严肃”、“不够艺术”。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国内汽车厂商能不能造出像福特野马(Mustang)或者雪佛兰科迈罗(Camaro)这样的车?从技术层面来说,要造出一辆有样学样的“样子货”,我觉得现在的中国车企完全有能力做到。外观设计、模仿能力,咱们的工程师们是越来越强了。但要说造出那种“灵魂”和“.............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国内汽车市场一个挺让消费者纠结的现象:为什么很多国产车明明配置了大屏幕、看起来功能很全,但CarPlay(苹果的手机互联系统)却是个选配,甚至是很多车型直接阉割了?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为了省成本”就能概括的。咱们来掰扯掰扯其中的门道。首先得明白,CarPlay不是谁想上就.............
  • 回答
    国内游戏厂商喊市场不好,而XBOX、PS4、Switch在国内却卖得风生水起,这背后确实是一个颇耐人寻味的现象,也折射出当前游戏市场的一些深层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剥开厂商口中的“市场不好”这层迷雾,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市场不好”这个说法,对于不同的厂商、不同的产品线来.............
  • 回答
    近些年,随着篮球运动在国内的普及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项运动,尤其是那些活跃在街头巷尾的“野球场”。然而,与此同时,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国内野球场的整体水平,似乎和人们对篮球日益高涨的热情并不匹配,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方面表现得“令人恐怖地低”。要探究这个现象,我们不能.............
  • 回答
    咱聊聊为啥国内军迷对美国战斗机,特别是F35这类,老是爱说句“板砖飞上天”这事儿。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掺杂了不少复杂的情感和技术解读,要说起来,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一、 从技术路线和设计理念上的“看不惯”首先,得承认美国在航空技术上的确是走在前沿的,尤其是隐身技术和传感器融合方面,F35在这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