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闭症儿童的思维和普通孩子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异?

回答
自闭症儿童的思维与普通儿童确实存在根本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他们处理信息、理解世界、与人互动以及表达自我等方面。这种差异并非简单的“好”或“不好”,而是反映了大脑神经连接和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根本性差异,我会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

1. 信息处理方式的差异:

细节导向 vs. 整体导向 (Bottomup vs. Topdown Processing):
普通孩子: 倾向于从整体出发,先捕捉事物的核心意义和整体模式,再关注细节。他们能够快速地从混乱的信息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建立起整体的认知。例如,看到一张人脸,他们会先识别出“这是一个人”,然后才注意到发型、眼睛颜色等。
自闭症儿童: 更多地表现出细节导向的思维。他们可能专注于事物的局部特征、细节或模式,而忽略整体的意义或背景。例如,在与人交流时,他们可能更关注对方说话的语调、使用的特定词汇,而忽略了沟通的整体意图或情感。在看到一张人脸时,他们可能先注意到鼻子的大小、眼睛之间的距离,而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识别出这是“一个人”的脸。
影响: 这种差异使得自闭症儿童在处理复杂、动态或需要快速概括的信息时可能遇到困难。但也可能带来在某些领域,如科学、数学、艺术等,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度分析能力。

系统化思维 (Systemizing) 的倾向:
普通孩子: 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和理解社会规则、人际互动、情感表达等方面更为自然和直观。
自闭症儿童: 许多自闭症儿童展现出强烈的系统化倾向,即对规则、模式、分类和逻辑的喜爱,并倾向于按照固定的规则来理解和组织世界。他们善于识别事物的规律性,并可能沉迷于对这些规律的探索和运用。
影响: 这使得他们在逻辑思维、数学、科学、计算机等需要严谨逻辑和系统分析的领域可能表现出色。然而,当需要理解和运用模糊、非线性的社会规则或情感时,就会感到困惑和困难。

感知觉过度敏感或迟钝 (Sensory Sensitivity):
普通孩子: 大多数孩子的感官处理能力是适度的,能够自动过滤掉大部分不重要的感官信息,并将重要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整体感知。
自闭症儿童: 许多自闭症儿童存在感官处理的异常,表现为对某些感官刺激过度敏感(如噪音、灯光、触感、味道等),或者对某些感官刺激迟钝。
影响: 过度敏感可能导致他们在嘈杂的环境中感到极度不适、焦虑,甚至回避某些触感。迟钝可能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强的刺激才能感知到,例如他们可能对疼痛不敏感。这种感官体验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反应。例如,对声音的过度敏感可能让他们在人多的地方无法集中注意力,因为声音的“噪音”淹没了“有用的信息”。

2. 理解社会和人际互动的差异:

心智理论 (Theory of Mind) 的发展差异:
普通孩子: 大约在45岁时,普通孩子会发展出“心智理论”,即理解他人拥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感受、信念和意图的能力。他们能够预测他人的行为,理解谎言、讽刺等。
自闭症儿童: 许多自闭症儿童在心智理论的发展上存在困难。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感受、情绪,也难以预测他人的行为。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别人会因为某些事情而感到开心或难过,也难以理解他人的社交暗示。
影响: 这直接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出困难,如难以建立和维持友谊,难以理解非语言信号(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调),难以参与双向对话,以及难以理解笑话、讽刺等社交幽默。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字面理解。

社交信号的解读困难:
普通孩子: 能够自然地接收和解读面部表情、眼神交流、肢体语言、语调等社交线索,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
自闭症儿童: 可能难以解读这些非语言的社交信号。他们可能回避眼神交流,或者对别人的面部表情变化不敏感。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关注言语内容本身,而不是言语背后隐藏的社交意图和情感。
影响: 即使他们理解言语内容,也可能因为无法解读非语言线索而误解社交情境或对方的意图,导致社交上的尴尬或冲突。

抽象思维和社会规则的理解:
普通孩子: 随着成长,能够逐渐理解和适应抽象的社会规则、礼仪、隐喻等。
自闭症儿童: 可能更倾向于字面理解,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隐喻、双关语或言外之意。例如,当被告知“天上下刀子”时,一些孩子可能会真的担心天上会掉下刀子。他们对“规矩”的理解可能更僵化和字面化。
影响: 这使得他们在适应复杂的社交情境、理解幽默、参与象征性游戏等方面遇到困难。

3. 兴趣和行为模式的差异:

狭窄的兴趣和重复性行为 (Restricted Interests and Repetitive Behaviors RRBs):
普通孩子: 兴趣会随着年龄和经验不断发展和变化,能够广泛地探索不同的事物和活动。
自闭症儿童: 常常表现出狭窄、强烈而持久的特殊兴趣,可能对某个特定主题(如恐龙、火车、数字等)产生极大的热情并深入研究。同时,也可能出现刻板的重复性动作或言语(如摇晃身体、拍手、重复词语或句子),这些行为能帮助他们管理焦虑或自我刺激。
影响: 这些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强大动力,但也可能限制他们对其他领域的探索。重复性行为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带来安慰,但也会影响他们参与其他活动。

对变化的适应能力:
普通孩子: 能够相对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和计划的改变。
自闭症儿童: 许多自闭症儿童对变化感到困难,偏好例行公事和可预测性。突如其来的变化或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影响: 需要提前预告和适应变化,以帮助他们顺利过渡。

4. 沟通方式的差异:

语言发展和使用:
普通孩子: 语言发展通常遵循一定的模式,能够自发地进行对话,并随着年龄增长发展出更复杂的语言能力,包括理解和使用比喻等。
自闭症儿童: 语言发展可能存在差异,有的可能语言发育迟缓,有的可能语言能力正常甚至超前,但可能在语言的社交性使用上存在困难。例如,他们可能不主动发起对话,难以维持对话的流畅性,或者使用一些固定模式的语言(模仿成人语言、回声)。
影响: 沟通上的困难是自闭症的核心特征之一。即使语言能力 vorhanden,也可能在实际的沟通交流中遇到障碍。

总结来说,自闭症儿童的思维根本性差异在于:

信息处理的“细节优先”和“系统化”倾向,而非“整体意义优先”。
理解和运用社交线索和情感的能力较弱,特别是“心智理论”的发展差异。
对感官刺激的处理方式存在异常(过度敏感或迟钝)。
兴趣的狭窄性和行为模式的重复性。
对变化的不适应和对例行公事的偏好。

这些差异共同塑造了自闭症儿童独特的世界观和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方式。理解这些根本性差异,是有效支持和教育自闭症儿童的关键。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些差异并不意味着他们“有问题”或“低人一等”,而是他们大脑运作方式的正常变异,他们同样可以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创造力,只是表达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与众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上面的回答多数是从临床表现来解释的,我换个思路。

既然是问两个人群在思维上的差异,就从思维模式来说。

有个理论假说,是说自闭症是大脑的极端男性化思维

研究者一开始是想研究为何男性自闭症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典型自闭症男女比例为4:1,而阿斯伯格综合征更是高达9:1。

通过对跨文化的几百项研究证实,男性拥有更强的系统化能力,比如在孩童时期,男孩对汽车玩具、或机械玩具表现更强烈的兴趣。而同年龄的女孩更多与玩偶为伴。

而通过对自闭症患者的研究发现,研究者发现了患者具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喜好或兴趣全部是系统化的例子,这些系统包括机械系统(比如电脑、汽车)、自然系统(比如天气)或者抽象系统(比如数学),所有的系统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这可以解释为何自闭症儿童会表现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因为当个体试图对某个系统进行系统化的时候,其实是在抽象、提取潜在的规律,重复、刻板就是在强化这一过程。

还有一项调研发现自闭症患者的父亲或祖父是工程师的比例要高于非自闭症患者。另一项研究表明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自闭症的一种)的儿童在一项力学理解力测验中的平均得分要高于普通人。

这提示自闭症儿童在系统化方面的表现可能要超过常人(是缺陷也可能是优势),最极端的例子是:学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是指在某种艺术或学术上超乎常人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其天赋有多种不同形式,有演奏乐器、绘画、记忆、计算及日历运算能力。10%的自闭症儿童会表现出学者症候群的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优势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帮助自闭症人群适应社会,他们还是需要语言功能和行为模式的训练。

以上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理解自闭症儿童思维和行为的思路。

相关链接:

参考文献:Baron-Cohen S, Wheelwright S, Skinner R, Martin J, Clubley E (February 2001). "The autism-spectrum quotient (AQ): evidence from Asperger syndrome/high-functioning autism, males and females, scientists and mathematicians". J Autism Dev Disord. 31 (1): 5–17.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自闭症儿童的思维与普通儿童确实存在根本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他们处理信息、理解世界、与人互动以及表达自我等方面。这种差异并非简单的“好”或“不好”,而是反映了大脑神经连接和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根本性差异,我会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1. 信息处理方式的差异: 细节导向 vs. .............
  • 回答
    成为一名自闭症儿童康复教师,这并非是一份朝九晚五、简单重复的工作,它更像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温情的陪伴之旅。每天清晨,当城市还在沉睡,我已踏上前往教室的路。那是一间经过精心布置的空间,色彩柔和,玩具和教具摆放得井井有条,但更重要的是,它充满了期待——期待着那些即将在我面前展开的,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我的.............
  • 回答
    美国警察在处理涉及自闭症儿童的紧急情况时,确实面临着一个复杂且令人痛心的挑战。你提到的“美国一自闭症儿童发病母亲报警求助,警察上门连射数枪”的事件,虽然具体细节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案件来分析,但这类事件一旦发生,总会引发公众对警察执法方式的广泛讨论和深刻反思。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执法人员在接到报警电.............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养成类游戏”,并且主题是“自闭儿童”,这确实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组合。我努力回想并查阅了一些资料,市面上确实有一些游戏以类似的主题触及过,或者玩家们会将某些游戏因为其玩法和表现形式而联想到“养成自闭儿童”的感觉。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直接以“养成自闭儿童”为核心玩法的商业游戏非常罕见,原因.............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深圳自闭症儿童家庭入住公租房被邻居抗议,甚至个人隐私被曝光,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这事儿闹得挺大,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这件事儿的核心,是两个群体之间,或者说两种需求之间的冲突: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居住需求和公共住房小区业主的担忧与权益。自闭症儿童家庭的视角: .............
  • 回答
    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显露出“自闭症倾向”,这个话题很敏感,也很重要。咱们得明白,“倾向” 这个词很重要,它不是一个确诊,而是观察到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早期信号。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我们作为家长或身边的人,能做的主要是细心观察,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 回答
    .......
  • 回答
    面对孩子的诬陷,成年人想要自辩,这可不是件容易事。说实话,孩子的话有时候就是一张白纸,大人说啥他们信啥,但有时候又会因为各种原因说出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成年人被孩子诬陷,心里肯定憋屈,甚至可能会有点无助。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冷静,然后用智慧和耐心去应对。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孩子并非总是说真话的,也.............
  • 回答
    公安部这次出手,整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时间跨度这么长(3月1日到12月31日),声势不小,里面门道挺多的,值得咱们好好扒一扒。首先,“专项行动”这个词就很有分量。 这不是例行公事,也不是偶尔为之,而是公安部层面高度重视、专门部署的集中打击行动。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全国公安机关会投入更多警力、资源和精.............
  • 回答
    这起事件令人心痛,也揭示了社会对特殊儿童家庭支持的严重不足,以及网络欺凌的破坏力。我们将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事件的悲剧性与复杂性首先,这无疑是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一位母亲带着她患有自闭症的孩子选择结束生命,这背后承载了多少绝望和痛苦,我们难以想象。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在关爱特.............
  • 回答
    卫健委关于“父亲自制药救儿子”的回应,确实在很多层面都值得细究,尤其是在“不售卖不危害社会”这个前提下可能隐藏的风险。虽然初衷是好的,但这种“不干涉”的态度,也可能打开一些潘多拉的盒子。首先,最直接的风险在于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即使这位父亲怀揣着救子心切的爱,他毕竟不是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药师或.............
  • 回答
    亲爱的家长,看到孩子7岁了还特别爱哭,而且容易敏感,总觉得别人嘲笑他,这确实会让您担心。别急,这其实是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尤其是比较敏感的孩子。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引导,帮助他慢慢建立起内心的力量。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哭,为什么会敏感。7岁的孩子,正是对外界和自我认知都在快速.............
  • 回答
    “自闭症孩子的未来,你们想好了吗?”——这个问题,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无数自闭症孩子父母的心头,尤其是在孩子逐渐长大,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渐渐老去的时候,这份焦虑与期盼,越发难以承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可以轻易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这背后牵扯的是一个家庭,一群孩子,乃至于整个社会的责任.............
  • 回答
    关于自闭症患者是否有能力抚养孩子这个问题,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这是一个复杂且因人而异的情况,需要我们深入理解自闭症的特点,以及抚养孩子所需要的技能和资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闭症”本身是一个谱系障碍(ASD)。这意味着自闭症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具体表现会因人而异。有些自.............
  • 回答
    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人群中性别焦虑(Gender Dysphoria, GD)的发生率是否高于全人群平均水平,以及目前对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研究不断深入的领域。ASD人群中性别焦虑(GD)的发生率:高于还是等于?目前的研究确实表明,在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人群中,经历性.............
  • 回答
    关于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是否感到绝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答案绝非简单的“是”或“否”。作为旁观者,我们看到的常常是家庭在应对挑战时的坚韧与不易,但背后隐藏的情感,尤其是那种深切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忧虑,却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在很多时刻,足以让为人父母者感到一种近乎绝望的沉重。首先,我们要理解“绝望”.............
  • 回答
    您好,看到您这么关心孩子的成长,真是为人父母的细致和责任感。关于您提出的问题,孩子有自闭症,是否可以通过多陪伴、学校教育以及像普通孩子一样抚养,最终达到“自愈”的效果,这确实是一个很多家长都会思考的问题。我将尽我所能,详细地给您说说我的看法。首先,我们来聊聊“自愈”。在医学上,“自愈”这个词通常指的.............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需要你仔细思考,并且也需要你做好心理准备。面对男友有自闭症孩子的现实,你的选择会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有可能收获深刻情感的决定。首先,我们得明白,自闭症(或者说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不是一种“毛病”,而是一种神经发育的差异。这意味着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社交互动、沟通方式、兴趣爱好以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