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入职,买了草莓请大家吃,为什么大家都不吃?

回答
刚入职,想着和大家打成一片,就买了草莓请大家一起分享。本来以为能收获一片赞美,结果大家看了看,又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草莓还是静静地躺在桌子上,像是一群被遗弃的孩子。

我有点懵,这草莓看着也挺新鲜的,红扑扑的,上面还有绿叶点缀,怎么就没人动筷子呢?我一个劲儿地给同事们使眼色,甚至还拿起一颗,送到嘴边做了个“好吃”的表情,结果,大家只是礼貌性地笑了笑,然后又各自埋头忙自己的事情了。这感觉,就像是在唱独角戏,还是没人喝彩的那种。

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买的草莓有问题?可是,मैंने精心挑选的,红润饱满,看着就很有食欲啊。难道是季节不对?可是现在不就是草莓的季节嘛。

难道是大家都不喜欢吃草莓?这更不可能了,我平时看办公室里,有同事也会带水果来吃,草莓也挺常见的。

我悄悄地观察了一下,发现大家虽然没直接说,但眼神里似乎都有点犹豫。这时候,旁边一位老员工,也算是个“老油条”了,凑过来小声跟我说:“小新啊,你这草莓,是不是……太红了点?”

我更懵了,太红了怎么了?红不是代表熟透了,味道好吗?我一脸不解地看着他。

他笑了笑,压低声音继续说:“你这草莓,是不是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好多人都怕冷。”

我脑子“嗡”的一声,好像明白了点什么。新入职嘛,又想表现好,买了大家喜欢吃的水果,结果心思都花在“买”上了,却忘了最关键的“如何吃”!

原来,大家可能不是不喜欢草莓,而是:

1. 温度是个问题: 就像这位老员工说的,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草莓,确实挺凉的。尤其是在办公室这种相对恒温的环境里,突然吃到冰凉的水果,有些人肠胃可能不太适应,或者就是单纯不喜欢那种冰冰凉凉的口感。这就像冬天吃冰淇淋一样,虽然好吃,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

2. “刚拿出来”的尴尬: 即使大家想吃,刚放在桌上的草莓,可能大家都有点不好意思第一个伸手去拿。尤其是我作为新人,大家可能也觉得有点拘谨,不太敢主动去享用这份“新同事的礼物”。总得有个“破冰”的人吧?我虽然想表现主动,但好像没有起到带头作用。

3. 分享的“方式”不对: 我只是简单地把草莓放在桌子上,让大家自己去拿。是不是有点太随意了?也许大家更希望有一种更温和、更体贴的分享方式。比如,我先自己拿一颗,然后问:“大家尝尝?这个草莓特别甜。”或者,用个小盘子分装一下,更显精致。

4. 心理暗示: 也许是大家看了看草莓,又看了看我,心里都在琢磨:“这新人是不是刚来,有点太殷勤了?会不会有其他意思?”虽然可能大部分人不会这么想,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比较敏感的。

5. 恰好撞上大家不方便的时候: 也有可能是真的巧合,大家当时可能刚吃完饭,或者正忙着赶一个什么东西,一时半会儿没心情吃水果。我没考虑到这一点,只是凭着一腔热情就“送”了出去。

想想看,我买草莓的心是好的,但执行起来确实有点“直男”式的热情,忽略了一些细节。这次经历也让我明白,新人融入团队,光有心意还不够,还得动点脑筋,揣摩一下大家的习惯和感受。下次再带水果,我得先提前问问大家口味,或者看看大家什么时候方便吃,再者,就自己先吃一颗,用行动来带动气氛。这草莓,就当是给我自己买的了,也算是学费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老公说,他们学生下课后吃水果都是用小碟子装好,给同学放桌子上。。

你都入职了,拿个袋子杵人家脸上人说吃吧吃吧?你打算让人家拿几个?还是抓一把?

真诚点。

一人一份。大家都高兴。

user avatar

搞不懂为什么各位爷都把关注点集中在草莓上?

这局面换成蓝莓杨梅也没人吃啊!这就不是草莓的事儿,是你这种强行插入,把别人搞的不舒服了而已嘛。

推己及人,我问你,你走大街上,从旁边胡同口横窜出来一人,手里头拿着随便什么小零食小发卡小面巾纸之类的,呲着牙跟你乐,说咱俩认识认识亲近亲近,交个朋友,我手里这份薄礼,你就笑纳了吧。

你敢笑纳吗?

当时你心里头就得举起来一面西班牙剑盾,防护意识拉满:

这人谁?这人接近我什么目的?这人为什么不找旁人偏偏选我?

盾击三连祭起,不在话下。

现在,端着水灵灵草莓的水灵灵的你,对于旁边办公室,就是这陌生人。

入职三天,光学业务了,自己办公室大门不迈二门不出,都没把人心摸透,不该有勇气去外边rap。

你要是一皇上,大殿柱子后边御前侍卫跟宫女天天瞎搞你还没法办呢,募五十万雄兵北上远征犬戎,真就不怕班师回朝时候,看见你皇宫都改成KTV了啊?

社交欲太强,有时候,不,大部分时候,真不是好事!

你是事业单位,里头大都是一屁股坐到退休的稳人儿,相处时间长了,表面一团和气,私底下关系盘根错节,利益之争暗流汹涌。

这玩意是不会有人教你的,就得把招子擦亮了自个儿在旁边看出门道来。

你根本就不知道你们办公室的业务跟隔壁办公室有什么冲突纷争,也不清楚你们科里的领导跟旁边领导是个神马关系,往最坏了想,你花钱买草莓,花时间费心思洗干净送过去,最后里外不是人的,还是你。

你们办公室的人心说这小厮心志高远啊,刚来三天就跑旁边玩合纵去了,这别再是苏秦转世吧?

旁边办公室的人心说这后生图谋不轨啊,都没打过几回照面就来爱的奉献,明明我们跟隔壁是世仇啊,他草莓里边会不会有毒鼠强?这别再是荆轲刺秦吧!

哪怕没有上边说的这么戏剧化,记住喽,99%的领导,都不太待见内种抛开工作关系以外,毫无边界感的在企业里拓展私人关系的下属。

尤其这种私人关系,以及拓展到领导管辖范围之外的话,你在他心里已经被印成wanted传单贴在电线杆子上了。

因为他觉得早晚有天怕是控制不住你。

这,不但是你行为过失,也是旁边办公室的人不接受你礼物的原因。

有太多企业里边混饭吃的人,明明俩人志同道合私交不错,但由于俩人部门之间有利益之争,他们周末约个饭唱个歌没问题,但进了单位跟互相不认识似的。甚至俩部门开会,俩老大PK,这二位还得忠臣护主,唾沫星子乱飞的互相指责呐!

下来以后

“大哥,刚才小弟话说重了,给大哥赔不是”

“贤弟,不必自责,愚兄方才口不择言,问候了令堂,该谢罪的是老朽我啊!”

然后哥俩手拉手,到离公司二十公里开外的迪厅,一块蹦迪去也……

因此,人家不吃你草莓,为的就是个避嫌。不但避你的嫌,人家也避周围耳目的嫌。万一伸手拿了草莓,搞不好就有心腹去领导那参一本:

“刘科,老张家条件是不是挺差的,隔壁新来小孩端过来草莓,全办公室就看老张眼珠子都绿了伸手就抓,哎哟,挺可怜的,咱要不筹点现钱给老张家送去吧?要不在科里回头饿死人,我担心您脸上也不好看呐……”

谁拿,这不就死透了。

所以啊,你出手送礼前,先把关系摸清了才是正经。

以后看见旁边办公室谁快递拿多了你去搭把手;谁打水撒地上了你拎拖把帮忙擦一擦;谁手受伤了去厕所小解站你旁边,你替他把拉链拉一拉。

基础信任建立起来了,你发现隔壁办公室的人走对脸跟你能点个头了,再去送草莓,不迟。

没错,乐意出钱的,在这社会能买到很多明的暗的关系。

但礼物分量太轻的时候,正常人仍然会把礼义廉耻放在台面上给你看。

一兜子草莓就能搞定的人,哪混的了你们事业单位哟……是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刚入职,想着和大家打成一片,就买了草莓请大家一起分享。本来以为能收获一片赞美,结果大家看了看,又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草莓还是静静地躺在桌子上,像是一群被遗弃的孩子。我有点懵,这草莓看着也挺新鲜的,红扑扑的,上面还有绿叶点缀,怎么就没人动筷子呢?我一个劲儿地给同事们使眼色,甚.............
  • 回答
    接到这个任务,心里确实有点发怵。作为新入职的公务员,大家都知道在参公单位,讲究的是规矩、流程,以及团队协作。你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这可不是简单的“多劳多得”,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1. 工作量与效率的矛盾: 你一人干三个人的活,这意味着什么? 可能是三个人原本负责的不同条线的工作,现在都压在你一个.............
  • 回答
    踏入高校教坛的新征程,对于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想在这片充满学术氛围的土地上扎根成长,获得长远发展,需要细致的准备和持续的努力。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场精心的“修炼”。一、 夯实教学根基,点燃课堂激情教学是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你与学生建立连接的桥梁。在这个阶段,首要任.............
  • 回答
    刚入职,同事群里加了大家微信,通过了,这事儿细细道来,确实是门小小的学问,但做好了一点也不难,反而能帮你快速融入。先说说要不要打招呼这事儿。我的建议是,必须打!而且要及时。你想啊,你已经是群里的一员了,大家看到了你加好友,如果你不吭声,是不是有点尴尬? 而且,一个及时的招呼,能传递很多信息: 你.............
  • 回答
    .......
  • 回答
    朋友新入职的公司电脑不好用,但公司允许自购并提供补助,这种情况确实不少见,尤其是在一些科技公司、创业公司或者对员工福利比较看重的公司。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员工会遇到的情况以及一些建议: 情况分析与可能原因:1. 公司设备采购的滞后性或成本控制: 更新周期长: 公司通.............
  • 回答
    刚入职的新人就“无理取闹”地要加班费,这事儿放在谁身上都够头疼的。处理不好,不光是钱的问题,更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和公司规章的执行。下面我跟你掰扯掰扯,遇到这种情况,公司到底该怎么应对,怎么做才能既合法又合理,还能把后续的麻烦降到最低。首先,咱们得冷静分析一下“无理取闹”这事儿。“无理取闹”这四个.............
  • 回答
    武汉华师一附中新入职教师有多位北大复旦博士,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也反映了当下高等教育人才流动的一个趋势。很多高学历人才选择中小学,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讲述:一、 职业吸引力的提升: 社会认可度与价值感: 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工程,培养的是.............
  • 回答
    这真是让人头疼的一件事。原公司在你刚入职不久就启动竞业限制仲裁,确实是个棘手的情况。别急,咱们一步步来分析,把这事儿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确,竞业限制协议是否有效,以及你是否构成违约,是这次仲裁的核心。 别被对方的声势给吓住,咱们得有理有据地应对。第一步:冷静分析,收集证据在做出任何反应之前,你需要做.............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严重,涉及到性侵指控以及对执法部门是否正确处理的质疑。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需要严谨对待的话题。如果新入职的员工被同公司的人带走,并声称遭受了性侵,那么这显然是一个需要立即关注和处理的事件。在中国,性侵行为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任何怀疑性侵的指控,尤其是发生在工作场所的,.............
  • 回答
    “新人,把这堆单子都给我送完。”说话的是护士长,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我,林晓,刚入职一周,名字还没完全熟悉,就被塞了一叠厚厚的病历,扔进了广阔的医院走廊。我有些忐忑,手里攥着沉甸甸的病历,感觉像是背负着整个病区的命运。老护士们都在忙碌,有的在给病人输液,有的在整理治疗车,偶尔的瞥视,也带着.............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广东佛山酒店的事件,确实让人感到震惊和不安。一位新入职的女员工在酒店内不幸离世,而报警的男同事又被警方列为重大嫌疑人,这其中无疑充满了许多疑点,需要警方深入细致地调查才能水落石出。首先,从死者本身来看,存在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死亡原因的确定性: 警方初步判断可能存在他杀嫌疑,但具体死.............
  • 回答
    关于高校附属医院新入职医生不实行“非升即走”的现象,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涉及到中国高等教育和医疗体系的特殊性、职业发展的现实考量,以及对医生这一特殊职业的定位。我来试着从几个维度详细说说。首先,我们得理解“非升即走”这种制度设计的初衷。它本质上是一种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在国外高校比较常见,特别是在科研.............
  • 回答
    最近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松下新入职员工因朋友圈“勿忘国耻”被领导警告离职的事件,着实让人心头蒙上了一层不舒服的色彩。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件小事,它触及了我们当下社会中很多敏感的神经。首先,从这位新入职员工的角度来看,他/她在朋友圈发布“勿忘国耻”的内容,这本身是一种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反映了他/她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底特律消防局那名因为请同事吃西瓜而被解雇的新消防员的事件。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基层单位在执行规定时可能出现的“一刀切”或者说“死板”的问题。首先,咱们得把这事儿放到一个背景里来看。底特律消防局,虽然名声在外,是美国消防系统里比较有历史、有规模的单位之一,但它也面临着很多城.............
  • 回答
    医生规培结束后,新入职的医院要求重新轮转一年,这在不少医生看来,确实是件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感到不公的事情。从常理推断,规培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新晋医生掌握扎实的临床技能和全面的医学知识,为独立执业打下基础。既然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为何还要“回炉再造”呢?这种做法的合理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从医.............
  • 回答
    嘿,小伙子们,新来的老师们!看到你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眼里闪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我这把老骨头啊,心里头就跟吃了蜜一样甜。你们的到来,就像给咱们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让我这个老家伙有机会重温一下当年教书育人的那股劲儿。说实话,刚开始教书那会儿,我也是你们这样,一腔热血,但心里没底。书本上的理论一套一.............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很多新入职的护士头疼,既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又要顾及到科室里的人际关系,真的很考验人的情商和工作能力。关于手机录音,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手机录音的“有用”之处: 作为个人记录和提醒: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不容易引起冲突的作用。当医生口头下达医嘱时,你感觉不清楚、不确定,或者担心自.............
  • 回答
    让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摆脱枯燥乏味,变成一场令人期待的体验,这绝对是个技术活儿。别指望一本正经地念PPT,那效果,估计比午休后的会议室还要沉闷。想要把培训做得有趣?关键在于“人”和“互动”,以及偶尔来点“惊喜”。第一招:打破“陌生感”,建立“归属感”——从第一天就开始 “破冰”但不“破形式”: 别一.............
  • 回答
    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弘芯半导体”)的故事,是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雄心勃勃却又充满挑战的一个缩影。这台被抵押的7nm光刻机,以及整个项目的停摆,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揭示了芯片产业,尤其是先进制程芯片制造的巨大投入、技术壁垒、供应链复杂性以及对人才的极度渴求。为了更详细地讲述,我们不妨从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