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是要一分为二的:
如果是私立学校,这是小范围的兴趣爱好,是家长拿了大价钱的,无可厚非。
如果是公立学校,我会觉得是哗众取宠,而且这种项目带来的示范效用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典范。
因为这同时意味着体育的配套,那么下一步推进的就是中考多元化。
我们大概率很快就能看到一些诸如“马术”、“阿拉伯语”、“帆船”项目进入中招了。
格致是公立学校。所以有些回答里提到费用什么的可以忽略了;
攀岩之类的课程并非设在学校,而是旁边的新世界百货。商场就学校旁边几步路,去年重新装修了,号称世界最高室内岩壁,55米。滑冰也是,楼上专门弄了个新世界冰雪世界;
相当于新装修的新世界百货多了一副主打体育的商业牌,在专业性上是可以保证的。这副体育牌也不会一直高频使用,周中低人流量时,旁边学校来上上攀岩课,在商业上也算是一种示范和招徕了。学生玩的开心,商场也会有额外的其它受益。
攀岩课等严格来说不叫体育课,叫兴趣课/专项课。无非内容和体育运动有关而已。所以上述课程不会纳入考试,起码与中考体育项目无关;
这类体育专项课占用日常体育课时间,原本每周三节体育课,其中一节现在变成了专项课;
而且也不是学生想上什么就上什么,攀岩等都是某个年级才能学的。每个专项课10节课,差不多正好是了解+入门的程度。
——总体来说挺好的,学校+学生/家长+商场三方,起码从设计上来看,都会是挺满意的事。
中学体育的好感度其实一直都是很大的问题。
比如篮球足球这些可玩度高、又能锻炼全身的项目,如果经常参与,很多中考的体测项目可能就不会是问题了。但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校方避免麻烦、家长只看成绩、学生又没时间没场地,中学生真正能玩、且也想玩的体育项目是很有限的。
到了中考实打实的考试,又变成另一套应试模式,为了达标,拼了命练长跑、练仰卧起坐之类…一般中学生当然看到这些项目就头大,很多提到800、1000米都腿软。
而且学生们去练这些为了应付考试的体育项目,积极性和成年人去健身房专门锻炼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导致玩的开心的项目不让玩/没机会玩,不开心不好玩的又必须为了考试还要加练。学生对体育课的喜好值其实比想象的要低很多。
(多扯一句,中学体育还有更愚蠢的一点,明明体育课上都极少出现的诸如跳高、跨栏、标枪等项目,却长期固定在学校运动会上,危险性极高不说,最后除了练过的体育生,其它都是赛前才刚上手,比赛里笑话百出危险频频,毫无竞技可言。特别死板的设计。)
在如何看待山东临沂一初三学生体育课跑步时猝死?该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发生?里说过校园体育两大难,其中有一点是,
校园体育活动的潜在风险,对老师、校方压力是很大的,即便无责,也需要承担极高的人道主义补偿。
所以国内体育课一直都有很大的阴影,「因为伤不起,干脆别运动」,成为制约校园体育活动的最大绊脚石。
加上很多体育课受伤,以前很多法律判罚都是公平原则,让体育活动参加者都承担一定(经济)责任,这都是很影响体育活动发展的。
现在法律层面把自甘风险原则写进法条,其实也是很好的一次机会,让运动参与者(学生和体育老师)、让学校、让家长和社会可以借此去想一想怎样更好的运动,怎样提高运动本身的质量,怎样尽量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而不是一昧去觉得运动有风险。
如果能把风险分摊(比如与格致合作的新世界百货),无须校方额外提供物人力负担、但依然能享受到专业的运动设备,且双方都能有比较实在的获益,这种类似于“外包合作”兴许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式。
另外很多回答似乎都没看题目里的链接,里面信息量已经很齐全了……
有机会我去新世界百货看看,补拍点照片。
话说,新百和格致都有点“可怜”。一个虽在南京路步行街的起点,但是在马路对面,等于被隔开了,很多人逛南京路都会避开它。加上属于老派的那种商场,近年客流量应该都不如那些新商场;
一个在寸土寸金的市区,学校特别迷你,操场都是微缩版的。这也是很多市区学校的现状(我以前高中也是,连操场都没,考1000米是围着几个篮球场跑几圈)。
黄金地段的学校想搞体育,场地首先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格致初中这个体育专项课,从设计上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