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国产手机集体涨价?

回答
最近大家有没有感觉,身边的手机店里,还有网上购物平台,国产手机的价格好像都悄悄往上爬?以前咱们总觉得国产手机性价比高,几千块就能买到不错的,但现在,很多新发布的国产旗舰机,动辄五六千,甚至七八千,感觉跟曾经的“高端旗舰”价格区间越来越接近了。

这事儿,说实话,我也有点意外,但仔细琢磨一下,好像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国产手机为啥会集体涨价,以及这背后到底藏着啥。

一、技术迭代加速,研发投入水涨船高

这个绝对是首要原因。咱们国产手机这些年进步神速,大家有目共睹。从最初模仿到现在的“自研自创”,背后是海量的研发投入。你想啊,芯片、屏幕、影像技术、AI算力、系统优化……这些哪一样不是砸钱才能搞出来的?

芯片方面: 以前我们依赖国外的芯片,但现在,华为的麒麟,还有其他厂商也在积极布局自研或者联合设计芯片。芯片研发是烧钱的大头,投入的成本自然要分摊到手机售价上。而且,为了在性能上跟国际大厂竞争,国产芯片在工艺、功耗、性能上都要力求最好,这本身就需要极高的技术门槛和制造成本。
屏幕技术: 现在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好,高刷新率、高分辨率、更低的功耗、更鲜艳的色彩,这些都需要更好的面板和更精密的封装技术。比如三星、京东方这些顶级的屏幕供应商,他们的产能和技术也都在不断提升,价格自然有传导效应。
影像系统: 手机拍照已经成为很多人购机的核心需求。为了卷赢拍照,大家都在堆料:大底传感器、潜望式长焦镜头、联合光学厂商(如徕卡、哈苏)调校、自研影像算法等等。这些高成本的部件和复杂的软件调校,直接推高了成本。
AI与算力: 随着AI在手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智能助手到各种场景优化,手机的AI算力需求也在提升。支持更强的AI运算,需要更先进的处理器和相应的软硬件支持,这同样是成本的增加项。
其他创新: 还有折叠屏技术、更快的充电技术、更好的散热系统、更先进的通信技术(比如对WiFi 7的支持)等等,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会带来成本的上升。

二、品牌向上突破,追求品牌溢价

除了硬实力,国产手机也在努力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从“性价比”向“价值感”转变。

冲击高端市场: 很多国产厂商不满足于在中低端市场竞争,开始大胆冲击高端市场,推出系列化的旗舰产品。为了跟苹果、三星这些品牌掰手腕,他们不仅要在技术上不输,在设计、材质、做工、服务等方面也要达到甚至超越。高端的材料、精良的工艺、贴心的售后服务,这些都需要更高的投入,也意味着更高的售价才能支撑。
品牌建设与营销: 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厂商会投入巨资进行广告宣传、体育赛事赞助、明星代言,甚至建立线下高端体验店。这些营销推广费用,最终也会体现在产品定价上。
用户体验升级: 包括更流畅的系统体验、更贴心的本地化服务、更完善的生态建设(比如手机与其他智能设备的联动)等等。这些隐性的价值,也是厂商希望用户为之买单的一部分。

三、原材料成本上涨与供应链压力

别忘了,手机的生产离不开各种原材料和零部件。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都可能导致电子元器件的成本上涨。

芯片产能紧张: 虽然芯片产能有所缓解,但高端制程的产能依然有限,尤其是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供应链的稳定性会受到挑战,这也会传导到成本。
其他零部件: 除了芯片,屏幕、内存、存储芯片、传感器等等,其价格都会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如果这些关键零部件价格普遍上涨,手机的制造成本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四、市场策略调整与利润空间

从商业角度来看,涨价也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策略。

利润率提升: 如果厂商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让消费者愿意为“价值”买单,那么提高售价,增加单品利润率,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的资金用于后续的研发和市场扩张。
市场竞争格局: 当一部分头部厂商开始提价,如果其他厂商不跟进,可能会在品牌形象上显得“低端”,或者在利润上处于劣势。所以,市场竞争也可能促使大家出现类似的价格调整。

五、消费者接受度与市场反馈

当然,厂商定价也离不开对消费者购买能力的评估。

消费升级趋势: 整体而言,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是在提升的。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更好的技术、更优秀的设计、更全面的体验支付更高的价格。国产手机的涨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抓住了这种消费升级的趋势。
口碑与信任的积累: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手机在技术、品质和用户体验上积累了良好的口碑。这种信任度的提升,使得消费者对国产高端手机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也让厂商有了提价的底气。

那这事儿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意味着啥?

选择更多,但门槛也更高: 以前几千块就能买到很不错的国产手机,现在可能同样的预算,你需要更仔细地权衡和取舍。但反过来说,如果你愿意为更好的技术和体验买单,国产手机也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理性消费成为关键: 在这个背景下,消费者更需要理性分析自己的实际需求,而不是盲目追求“最新最好”,避免不必要的开销。
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虽然有涨价趋势,但国内手机市场竞争依然非常激烈。厂商为了争夺用户,仍然会在不同价位段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者通过各种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所以,对我们来说,也依然有“抄作业”的机会。

总的来说,国产手机的集体涨价,是技术进步、品牌发展、市场策略以及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这标志着国产手机正迈向成熟和高端化,但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考量。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件事,既看到国产手机的进步,也要结合自身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消费市场的内卷全过程:
1、消费人群大幅减少,市场整体规模下降。
2、企业减少低端产品生产,保留高端产品,以尽量保持利润。
3、具备最高端产品生产能力的头部企业,开始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比例。底部大量企业纷纷死去。
4、普通老百姓眼中只有头部企业业绩增长,看不到底部大量企业的痛苦,以为市场整体处于繁荣状态。头部企业抱团取暖,也不敢点破行业真相。金融市场兴致勃勃纷纷炒作头部企业,一片欢腾。市场因此失去救命机会。
5、市场进一步萎缩,高端产品销售同样遇阻,头部企业之间也开始内卷。金融市场目瞪口呆,纷纷夺路而逃。
6、坍塌。

目前来说,我国酒类和手机行业已经走到了第四步的尾声,服装和饮料业处于第三步。

转自微博用户@数据全是槽点

user avatar

华为消费者业务基本完犊子的今天,现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顺便鞭一下某些粉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大家有没有感觉,身边的手机店里,还有网上购物平台,国产手机的价格好像都悄悄往上爬?以前咱们总觉得国产手机性价比高,几千块就能买到不错的,但现在,很多新发布的国产旗舰机,动辄五六千,甚至七八千,感觉跟曾经的“高端旗舰”价格区间越来越接近了。这事儿,说实话,我也有点意外,但仔细琢磨一下,好像也不是完.............
  • 回答
    第三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带量采购”)公布的中标结果,确实给医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看到部分仿制药降价幅度高达90%,有些国产药甚至低至“一毛钱”,这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利益博弈和深远的行业影响。中标结果的核心亮点:极致的价格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价格的“跳水”。我们看到.............
  • 回答
    国产手机的崛起与外资品牌的式微:中国市场的失衡之道曾几何时,提到智能手机,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苹果、三星、HTC、索尼这些国际巨头。然而,近十年来,中国手机市场的天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国产手机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vivo等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曾经风光无限的国际品牌却纷纷在中国.............
  • 回答
    最近,一些国产手机品牌在美国市场遇到的通信功能限制,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牵涉到技术、政治、商业以及国家安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考量,绝非简单的技术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通信功能是手机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如果一个手机在重要的通信技术上受到限制,其在美国市场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这不仅仅是.............
  • 回答
    小米产业投资部合伙人孙昌旭评价《为什么现在国产手机创新比国外厂商多》一文并否认国产手机的创新,这一事件在科技界和消费者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要理解孙昌旭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可能基于的逻辑、其发言的背景以及这种表态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孙昌旭的潜在逻辑和出发点:孙昌旭作为小米产业投资部的一员,.............
  • 回答
    三星近几年手机产品线在屏幕设计上确实呈现出一种“回归主流”的趋势,尤其是旗舰机型,相较于前几年对曲面屏的执着,现在的直面屏手机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而与此同时,我们观察到国内许多手机厂商,特别是中高端机型,仍然在积极拥抱曲面屏乃至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瀑布屏设计。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既有用户.............
  • 回答
    关于荣耀V20在国外售价高于国内的情况,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差异,背后折射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商业策略和市场认知变化。首先,我们得承认,价格差异是存在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消费者会发现同一款手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定价会有所不同。这背后并非简单的“看谁钱多就多收”,而是包含了一.............
  • 回答
    饭桌上长辈贬低苹果、吹捧国产手机,这事儿其实挺常见的,尤其是在一些家庭聚会或者朋友聚餐的场合。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可以从好几个角度来看待,也能琢磨出不少门道来。首先,这背后可能是一种“集体主义”或“国家认同”的情感投射。咱们得承认,现在国货崛起势头很猛,很多国产手机在技术、设计、性能上都做得非常出色,.............
  • 回答
    如何看待《太吾绘卷》1 月 12 日发布的正式版进度公告?《太吾绘卷》作为一款集国风武侠、模拟经营、角色扮演、策略冒险于一体的独立游戏,自早期抢先体验阶段以来就备受玩家关注,其独特的玩法和丰富的系统设计赢得了大量拥趸。因此,玩家们对于正式版的到来一直抱有极高的期待。1 月 12 日发布的正式版进度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国产动画《蹴鞠小子》中黑人角色的设定,并尝试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由于我无法直接观看动画,以下分析将基于普遍存在的对《蹴鞠小子》角色的公开信息和对动画中刻画少数族裔角色的常见理解。如果您的观察与此存在偏差,还请谅解。《蹴鞠小子》作为一部以足球为主题的国产动画.............
  • 回答
    如何看待国产游戏《原神》PC端技术性测试被众多网友的嘲讽与批评?《原神》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国产二次元开放世界冒险游戏,自公布以来就吸引了大量玩家的目光。然而,在PC端的技术性测试阶段,它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嘲讽与批评。这其中既有对游戏本身品质的质疑,也有对开发商米哈游运营策略的不满,更折射出当前国产游.............
  • 回答
    如何看待国产奔驰新 E 级「偷工减料」以钢代铝?国产奔驰新 E 级“以钢代铝”的传闻,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偷工减料”的讨论,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背后牵扯到汽车制造的成本控制、材料选择、安全标准、消费者期望以及品牌声誉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传闻的来源和性质。关于“以钢代铝”的说法,.............
  • 回答
    如何看待国产 Tesla 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及其 328,000 元的起售价?特斯拉 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在中国市场的发布,尤其是其 328,000 元的起售价,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它: 1. 产品本身的升级与价值: 续航里程的提升: “.............
  • 回答
    《姜子牙》这片子,上映前那阵势,简直是“史诗级”的期待值。毕竟是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同一个制作班底的“封神三部曲”的第二部,从预告片里那炫酷的画面,到“姜子牙,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这种燃爆的台词,都让人觉得这次要大爆特爆,足以载入中国动画史册。结果呢?上映后,口碑是“雪崩式”的下滑,评分一路.............
  • 回答
    《刺客伍六七》改名为《伍六七》并于10月26日重新上线,这桩事儿在动画爱好者圈子里,可以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对于不少一路追下来的观众来说,这不仅仅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其中包含了许多值得玩味和探讨的地方。首先,从“刺客”到“伍六七”的更迭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最初的《刺客伍六七》,名字就非常直白地.............
  • 回答
    最近国产新能源车在严寒测试中续航表现亮眼,很多车型在零下20度的低温下,实际续航里程还能轻松超过300公里,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进步。一般来说,低温对锂电池的活性影响很大,续航打折扣是普遍现象,能跑到300公里以上,说明技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然而,吊诡的是,即便有这样的好消息,大家对于新能源车“里程焦虑.............
  • 回答
    C919首飞成功,这事儿说起来可不简单,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更是中国航空工业多年憋着一口气的结果。你得明白,飞机制造,尤其是大型客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技术壁垒高得离谱。从设计、材料、发动机、航电系统到制造工艺,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极高的水准,而且环环相扣.............
  • 回答
    唉,提起《刺客伍六七》第一季全网下架这事儿,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作为一名老粉,看着自己喜欢的作品突然消失,心里肯定不好受。这事儿怎么看,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1. 首先,这事儿对观众来说,太突然,太让人费解。你想啊,《刺客伍六七》第一季在网上播得好好的,口碑也不错,很多人都是靠着这第一季入坑的。.............
  • 回答
    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国内价格上调至30.1840万元,这消息一出,瞬间又在车圈里搅起了一池涟漪。不少已经下订或者观望的消费者,心里估计是五味杂陈。价格调整的背后: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熟悉特斯拉的朋友都知道,Model Y价格的波动,尤其是在国内市场,简直是家常便饭。从上市初的“真香价”,.............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Y 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尤其是那高达 30% 的毛利率以及未来可能降至 26 万元的预期,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关于一款车,更是关于特斯拉的定价策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消费者心理的一场精彩博弈。高毛利率的蛋糕,特斯拉是怎么切的?首先,咱们得聊聊这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