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深圳发布通告「公交地铁停运,全市社区小区等封闭式管理」,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深圳发布通告‘公交地铁停运,全市社区小区等封闭式管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截止到2023年10月27日)深圳市并未发布全市范围内公交地铁停运、所有社区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的通告。

您可能接收到的信息存在偏差,或者是指的某个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措施。深圳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特大城市,其公共交通系统(公交和地铁)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在没有极端紧急情况或全市性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下,大规模、长时间的停运是极少见的。

为了给您更准确的信息,我将根据近期(2023年下半年)深圳可能存在的与交通管制或区域性管理相关的情况,进行推测和阐述,但这并不代表您提到的“全市公交地铁停运”的真实情况。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您产生上述误解的情况以及其对应的真实情况:

1. 特定区域或特定时间的交通管制:

重大活动或会议期间: 深圳经常会举办各类大型活动、国际会议、展览等。在这些活动期间,为了保障安全和交通秩序,可能会对活动周边区域实施临时的交通管制,包括部分道路的封闭、公交线路的临时改道或停运。但这种管制通常是局部的、有明确时间限制的,并且会提前发布通告。例如,在某些大型体育赛事、演唱会或重要领导人访问期间,可能会对特定区域的公交地铁线路进行临时调整。
大型节假日或旅游旺季: 在一些重大的公共假期(如春节、国庆节等),为了应对激增的客流,深圳的公交和地铁可能会加密班次、延长运营时间,但也可能在热门区域(如热门景点附近)出现临时性的交通疏导措施,以避免过度拥挤。
特定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假设性情况): 如果深圳真的面临像疫情爆发初期那样严峻的公共卫生事件,并且需要采取非常严格的防控措施,那么“公交地铁停运”、“社区小区封闭式管理”是有可能出现的。但目前(2023年10月27日)并没有此类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在深圳发生,也没有相应的全市性停运和封闭管理通告。

2. 误读或信息滞后: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请您务必确认您看到的信息来源是否为深圳市政府官方渠道(如深圳市人民政府官网、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公安局等官方网站或官方社交媒体账号)。非官方渠道的信息可能存在不准确、夸大或过时的情况。
对“封闭式管理”的理解: “封闭式管理”在不同语境下含义可能不同。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它可能指限制人员进出;在城市管理中,它也可能指特定区域内的交通限制或管理升级。请注意区分具体含义。

如果您确实看到了您提到的通告,我强烈建议您:

1. 核实信息来源: 前往深圳市政府官网、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方网站或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查找是否有相关的官方通告。
2. 关注官方发布: 以官方发布的通告为准。官方通告通常会详细说明措施的内容、范围、时间以及原因。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和深圳的常态化运行情况,我可以提供以下信息(假设您只是对深圳的日常管理或近期可能存在的局部性变化感到好奇):

深圳的公交地铁系统非常发达: 深圳拥有庞大而高效的公交和地铁网络,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公交线路覆盖全市,地铁线路四通八达,并且仍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
社区管理多样化: 深圳的社区管理方式根据不同社区的特点和管理需求有所不同。有些高端住宅区或管理严格的社区可能会有门禁系统、保安值守等,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或核查。但这种管理通常是为了安全或秩序,而非强制性的“封闭式管理”。
疫情防控下的管理: 在过去几年全球新冠疫情期间,深圳也采取过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区域性封控、小区封闭式管理、公共交通的临时调整等。但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和政策的调整,这些措施已经基本取消。

总而言之,如果您看到的通告是关于“深圳发布通告‘公交地铁停运,全市社区小区等封闭式管理’”的,那么这个信息大概率是不准确的,或者您可能误解了其含义或适用范围。

如果您能提供您看到该信息的具体来源,我可以帮助您进行更准确的判断。否则,请您相信,目前深圳市的公交地铁系统仍在正常运行,全市大部分社区小区也处于正常管理状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北上广深

user avatar

还是有点突然,昨天上午我朋友还去爬山,下午就封了……

user avatar

别的城市公交停运全员居家办公各有各不同,

深圳的城市公交停运全员居家办公第一反应是回公司拿电脑。

台式机、笔记本、移动硬盘、显示器,有啥拿啥,

愣是把本来都呆在家里没啥人的周日晚上,挤成了堵车。

手停口停,

惊闻今晚腾讯裁员、阿里裁员上了热搜。

谁在这个乱世下希望失去工作呢。

谁又不是在负重前行。

user avatar

香港啊香港,该怎么形容你最贴切?

user avatar

大陆那么尽心尽力的帮白眼狼干什么,现在倒好了。

他们缺杀猪的就得给他们派熟练的屠夫的,给他们建了方舱医院他们也不用大部分空置着,他们缺医护人员大陆援助过去还得要特批才能行医还被骂无牌照,还得给他们派养老院护工。

出力不讨好,热脸贴冷屁股。

user avatar

其实应该更早一点全面封锁,尤其是对香港。

深圳本身的疫情除了年前一波零星的疫情之外其实已经很好地控制住了。年后的疫情尤其是福田的,极大可能和香港有关系,甚至于很多起疫情的源头就是香港的大车司机……

这一次是发现福田的疫情开始外溢了,全面封锁全民排查,结果社区筛查查出来几十个。真的很可怕……


至于那些持躺平论的,看看这一次社区筛查的结果,如果不当机立断,感染人数很快就会指数上升。封城的确是影响了你,但是万一你被感染了,出不了门,医院没床位,call白车也没钱的时候。你咋办?

总有人以为,躺平就好了,实在中招了再去治,你想过没。真躺平的话,你要中招了谁给你治?谁给你接送?社区封条一帖在家等死你愿意接受吗?你不写点日记啥的?你看世界一片祥和,是因为死人不会说话……看看香港的死亡人数吧……


要真一片祥和,海上为啥会有大飞?要真想躺平共存,香港不是欢迎你过去么?

user avatar

人在深圳,刚搬主机。

这次深圳疫情的源头,在深圳的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但是,这里要加个但是。

除了抖音和一些自媒体披露的东方之子宝地偷渡闯关的事例,几乎没有见官方再提及过。前段时间上下沙范围内入室搜人(是的 宝地偷渡回深圳的然而还有人愿意帮他们藏起来,甚至还有人上岸后立马换内地手机号码)。

香港政府的不作为,在19年导致了什么大家都知道。

在22年导致了什么,大家现在也知道了。

而作为明面上大家以为的所谓大陆改开桥头堡的城市,却在以牺牲内地经济为代价莫不着声的为无能的港府和垃圾的港人埋单。

我不知道这种事还能经历几回,我也不知道香港的垃圾哪来的优越感去和新冠共存,我只知道,大家都期待着今年能缓解,都在憧憬着复苏。

这下好了。

深圳全城半封闭,小区内凭出入卡外出,每家一人外出两小时,七天外出三次。

而尼玛的港人还在那幸灾乐祸,苦了内地援港的医务人员和保障人员。

对于香港这样的化外之地(比澳门差太远),实在不理解为什么大陆屁都不放一个(直接披露疫情源头,疫情蔓延状况等,对比吉林市的严肃处理手段等)。

短期内,看不到深圳能扑灭这次疫情的苗头。只要香港不卡死,深圳就很难扑灭。

香港怎么卡死,这就得看内地有没有认清平起平坐的问题。

后续:

20220317 晚22:10。

刚看新闻,说已经有部分区实现了社会面的动态清零(果然短暂封禁是比较好的方式,然而废港学不会),陆续将放开和复工复产。

愿在深圳的朋友们,互勉,共力,废港不给力,但是我们可以自己给力,相信政府相信组织。

加油!

user avatar

2月10日就想到这个问题了,但还是没法阻止

链接:

现在的建议和之前一样,香港方面划定缓冲区,缓冲区内居民搬离

user avatar

香港,希望你能记住,只有祖国会保护你

user avatar

告诉你们什么是深圳速度,什么是奋斗。

深圳的朋友给我说,他们准备赶在晚上12点之前到公司。

然后在公司搭帐篷。

这就是奋斗。

其它地方看一看,学一学。

user avatar

源头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的话,以后也很难啊。

user avatar

深圳停摆,上海半封闭,呵呵因为一个不上交利税的HK,干废了两个经济支柱城市,呵呵,这就是桶站价值。

user avatar

我两年前写的:

一声叹息啊……

user avatar

真是没想到深圳也停摆了,封闭深圳的影响实质上超过了于20年的武汉封城,这是对经济拦腰一棍,深圳发展的指标性太强。希望早点过去,早点清零,不然今年真的很难过 。就这段时间的疫情,那个5.5有点悬了。

user avatar

疫情爆发第3年,全国首个接近封城的一线城市出现。

与此前最终不得不诉诸封城的武汉、西安、长春相比,深圳半封城的影响更大。

毕竟,深圳2021年GDP高达3.06万亿,相当于武汉、西安、长春三市总和的86%。

2020年2月武汉的封城,导致武汉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滑40.5%,全年下滑4.7%。

当然,这是极端情况,疫情爆发之初,从生产到生活全面停摆,且封城绵延了2个多月,武汉遭遇的冲击可谓前所未有。

有了相当成熟的防控经验,深圳受到的影响会远远低于武汉,但一季度GDP恐怕同样难以乐观,不乏负增长的可能。

公交地铁停运、全面停止堂食、小区封闭管理,将会导致3月经济的断崖式下滑。

更令人担忧的是,与深圳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全国经济第一大市——上海。

上海2021年GDP高达4.32万亿,一旦沪深同时停摆,对全国经济的冲击可想而知。

如果再加上这一轮疫情席卷的青岛、杭州、长春、重庆、天津、东莞、常州、石家庄等一二线城市,全国一季度GDP恐怕更不容乐观。

2022年,我国经济本身就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再叠加地缘冲突与疫情反弹,今年要实现5.5%的增速目标,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如何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动态清零”之下如何保障经济与民生,这道难题需要做出更进一步的解答了。

user avatar

2022-3-20日17:51更新

就在几分钟前,解封了!!!


明天的深圳人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8998774152753152

2022-3-20日16:43更新

小区里唯一一家便利店的货架上有部分商品卖断货或者卖熟没多少了,但也补不了货进来,货架上的方便面区域的方便面也所剩无几了,但行业统一的老坛酸菜牛肉面。

2022-3-18日18:36更新

昨天晚上各种群里都在传我附近的宝安某朴朴超市19人确诊了,导致公寓里很多人人心惶惶。晚上11点左右宝安区官方、深圳卫健委辟谣了。

分享一下做核酸的趣事:我们这里的这个核酸点永远都是不定时来,每次都是靠大喇叭喊大家出来做核酸,并且大喇叭里的声音永远不是同一个人,口音还特别重,根本听不清说什么,现在公寓里的人最大的乐趣就是猜大喇叭里喊的是什么内容

2022-3-16日13:18更新

今天白天,出去买菜(1个家庭每2天可派1人外出买菜1个小时),路上人烟稀少,只有一个个飞驰而过的外卖骑手和几辆缓缓移动/无客可搭的BYD出租车,十分萧条。一位里面穿着“饿了么”马甲外面穿看防护服的外卖小哥开着小电动放声高歌陈奕迅的《无人之境》,真应景啊,想必他今天挣了不少,真为他高兴 …… 怀念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2022-3-14日16:15更新

刚刚发现,平时打篮球的地方的篮球架被移走了,可能是为防止“聚众打球”吧。看来我这几天只能在家里运动了,做做keep什么的;或者用之前买的健腹轮之类的运动装备在家里运动了。

2022-3-14日11:10更新

小区旁边前几天还在施工的工地今天停工了。

2022-3-14日10:14更新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旁边的沙河西路路上几乎没车,平时都是车水马龙的

以下内容是2022-3-13日晚上的回答

这就很深圳了,有不少人赶紧回公司搬电脑回家居家办公了。







现在大家都在疯狂的抢菜,我在附近几个小区走了好几圈,没有买到一颗青菜,关键是盐也没有了,你们囤菜理解,盐这个是不是有点过了?







不过我感觉就这两天紧张一点而已,过两天就好一些了吧?


相信深圳可以挺过去,忍接下来这6天就好了,以后就应该可以很舒服了!大家一起加油呀,团结一心就可以战胜很多困难的!就是要辛苦医务人员、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了!


温馨提示:居家办公的各位深圳小伙伴,要注意好体重的管理哦,居家不怕,担心的是……

user avatar

目前3月20日,从发烧到现在一周了,已经退烧了,感谢大家关心。隔离酒店环境还挺好的,每天测核酸量体温,允许点外卖,免费提供的餐食质量也不错,四菜一汤,两荤两素。每天都能看到楼下拉着方舱的卡车一辆一辆奔着香港过去。疫情当下,虽然管理者做的并没让所有人满意,但把自己带入其中任何一个角色,发现自己可能做的还不如人家。这该死的病毒,希望大家健康……暴富

我是分割线

我3月12日下午高烧39度,因为买不到退烧药,只能去发热门诊。6点打车去了南山医院发热门诊,被告知停诊。于是打电话给几个比较近的大医院,蛇口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宝安中医院,均被告知停诊。最终港大医院告知接诊,遂打车前往。结果到了港大医院门口,安保人员不放行,说不开诊,我说我打电话确认过开诊,他们说进去问问,最终还是没让进。这个时候是晚上七点多,港大医院半夜十一点半发了个公众号推送,说发热门诊消毒,第二天十二点起开诊。

没办法,我只能打120求助,120告诉我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发热门诊开诊的,打车过去终于让进了,不过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我8点到的医院,先做新冠筛查,做完检查等结果的时候,大概十点多吧,警察和保安拉警戒线把发热门诊封了,说有阳性病例。后来我们听医生说,这个阳性病例下午来就诊的,一直在发热门诊。最后凌晨一点才被拉走。

之后所有人开始重新采核酸,我是第一个采集的,时间是10点22,最后一个人采集完是11点30。12点的时候我发现粤康码检测中页签里面没采集信息,找护士咨询,护士说一个一个数过了,他们去查一下,不会错。凌晨两点还是没信息,我强硬要求护士给我重新采集,可以自费,护士给实验室打电话,发现并没有我的样本,而最后一名采集的人名下有两个样本,这才给我重新采集了一遍。

第二天早上护士来和患者确认居住信息,基本人人都是错的,我一看表格,知道他们把登记的信息按某一列排了个序,但排序范围选错了,所以全错了。

半夜等待的过程中,大家只能在硬板椅子上对付一下,还好医院提供了被单。不过患者要求提供饮食的时候,医生说你们可以点外卖。

快到早上的时候,患者中有挺不住的报了警,警察来了说我们寻衅滋事,让我们到“福田发布”公众号找莲花街道的电话,打电话提诉求,最终警察帮着打了莲花街道的电话,反馈了我们需要饮食的需求。

早上快七点的时候,街道办送来了水、芝士条、巧克力……给发热病人。因为都是发热患者,医生给开了一些退烧药,刺激胃的,有些家长想给孩子喝碗白粥再吃,但也没人给反馈。

最终,11点的时候,车来了送我们去隔离酒店,13点入住。

当天因为生病且过于劳累也没联系和公司请假的事情,14号的时候才开始联系。给公司请假,公司希望我提供个被隔离的证明文件。我先是找了酒店专班,专班说他们只能提供隔离后的解除隔离证明,让我联系莲花街道。给莲花街道打电话,莲花街道说他们不管,让我联系我居住地社区。给居住地社区打电话,居住地社区说他们没有接到我被隔离的通知不能开,让我联系酒店专班或者打市长热线。我打了市长热线,又回头给莲花街道反馈情况,莲花街道才让我自己写个情况说明,他们审一下给盖章。

因为是14天集中隔离加7天居家健康监测,隔离的时候要申报目的地(我的居住地址),申报后由居住地南光社区确认后,14天后才可以放我回社区监测,否则就是21天集中隔离。第一天我就上报了目的地,到今天3月18号了,南光社区依旧没确认。按照酒店工作人员的说法,像我这种跨了区的,居住地社区为了避免麻烦,基本都不会确认。

在这里给广大纳税人道个歉,又要多花大家钱了。

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很辛苦,基层领导在叭叭叭但没决策权,有决策权的领导在开会或者在睡觉。挺好,还活着,祝动态清零。

user avatar

谢邀。刚经历完赶地铁,去超市补货,人刚到家。

下午我在地铁站等地铁,太阳刚落下,就刚收到地铁要停运的消息,当时我还不知道是几点开始停,但朋友圈都在刷屏,于是先上地铁,慢慢再看具体消息,顺便来答题。

我平时经常在家办公,偶尔去公司一趟,但去上班的路上全程地铁和地下通道,没有走到地面上认真看过。真的不出门就不知道深圳现在如此不一样,深圳福田中心区街上就剩下骑手了

平时人山人海的福田cocopark商户全都关了

cocopark没有几家开着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6423692633141248

岗厦的卓悦one avenue商场也不开了

卓悦intown也大门关死了

深圳这一次真的经历了疫情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深圳基本没几天没有新增病例的。有的村,封了十四天,刚解封,又出现新增,结果又来14天,真的对普通打工人是很大的挑战。

下地铁后马上去超市补货,结果超市也排起了长龙,埋单的人堵得有点水泄不通。其实总体上大家对深圳的物资供应是有信心的,但主要是通告来得太急了,大家还没来得及认真思考,而且通告说要对「小区封闭式管理」(刚问了下物业,说没有收到封小区消息,只是要凭24小时核酸结果出入),毕竟这应该是深圳历史上第一次停摆。不过如果此时在深圳的你还没买菜,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很多餐厅的外卖服务还是继续运营的,也相信深圳很快就会有足够的肉菜供应的。



对于这座热衷搞钱的城市,停摆已经是最后的路了,虽然现在心中百感交集,但此时宣泄意义已经不大了,我们还是得做好防护,非必要不外出,如果有条件在家工作的,做好本职工作;如果在家隔离没法工作的,也不要太急躁,趁这段时间,好好学习,好好思考。只要我们都配合防疫工作,在家好好生活,就能打赢这场抗疫之战。早日让这个城市重新充满金钱的味道吧。

最后附上一张今日落日时排的照片。其实今天的落日非常的美,希望今日太阳落下后,未来都是平安夜。


补充点深圳疫情相关信息。

深圳其实从2022年第一天开始,疫情就一直存在,虽然有一段时间0新增,摘了两天星,但没安定几天,从1月31开始,深圳又进入了新的疫情。

深圳疫情防控一直走的是精准防疫路线,一直都挺有效的,但无奈香港那边控制不住,深圳也顶不住啊。从绿码就能上车,变成48小时阴性才能上地铁,然后变成24小时阴性才能上地铁,最后,谁都不能上地铁。在严格的措施下,新增过去一段时间保持在20左右,甚至还有天讲到了个位数。但突然之间,整个深圳的防疫就顶不住了。首先是周六早上,公布深圳10+1区禁止堂食的公告(为啥+1区?这个区是深汕合作区,位于汕尾市,离深圳还隔了一个惠州)。我不禁感叹,深汕合作区,没有深圳的权利,却也要承担深圳的防疫责任,真滴不容易。我猜这么严格,肯定数字爆了。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公布了数字,单日66例。

结果才过了一天,防疫再度升级,直接全市交通停运,小区封闭管理。一下子使出了王炸防疫战术,估计今天的新增数字会有点吓人,具体是多少,等明早官方数字吧。

目前停摆计划时间是到20号,也就是整整一周。一周能日增清零,估计希望不大,但希望能让疫情形势缓和下来吧,毕竟这个城市,多数人都是手停口停的。

user avatar

坐标广州,感觉有点紧张了!

国内这一波疫情是对清零政策的大考验,这一波如果能够有效控制起来,说明清零政策还可以延续一段时间,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起来或者要控制起来需要全国性的停摆,则意味着清零政策破产,必须转换思路应对疫情。

目前国内这一波疫情正在一个个攻陷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吉林、长春、沧州、廊坊、青岛、德州、连云港、常州、上海、东莞、深圳、香港,从北到南,疫情在东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国内经济最发达区域的最发达城市蔓延,已经有几个城市停摆了,而深圳是最新的一个。

深圳,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要停摆一个星期,经济代价不可谓不大。如果通过停摆一个星期能够控制住疫情,代价仍尚可承受。如果一个星期不够,要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呢?这个经济代价真的承受地起吗?即使控制住这波,谁又能保证能有多久的喘息期?

香港疫情发展不到一个月,累计感染人数已经三十多万,将近四十万了,以香港700多万的人口计算,感染率已超过了5%了。而感染人数每天仍以万计。清零政策在香港极大可能无法成功。

实际上,疫情发展两年多了,我们确实在控制疫情上做得很好,但清零政策带来经济伤害已越来越大,两年多中,有多少中小企业撑不下去倒闭的,有多少人即使不失业也只拿基本工资的,又有多少人已经把原本不多的积蓄耗干殆尽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尤其是打工人,手停口停,也许现在对他们来说,新冠不是最可怕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不能工作了才是最可怕的!

user avatar

如果深圳真的全面封城,那么深圳这次代价还真不小,2021年深圳GDP超过3万亿人民币, 假设封14天停工停产相当于影响到了全年3%~4%的GDP总量,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底层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虽然深圳拥有为数可观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能够进行线上办公,但是对于总体经济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而且这疫情也不是一次封城控制住就永远不会再发生了,之后还会造成什么影响仍然还是未知数。这也是为什么隔壁香港即使日增好几万,依然坚持不封城的原因。

user avatar

深圳还是走到这一步了,非战之罪,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深圳发布通告‘公交地铁停运,全市社区小区等封闭式管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截止到2023年10月27日)深圳市并未发布全市范围内公交地铁停运、所有社区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的通告。您可能接收到的信息存在偏差,或者是指的某个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措施。深圳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特大城市,.............
  • 回答
    2022年3月20日下午,深圳卫健委等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调整全市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通告的核心内容是,深圳在经历了近一周的封控管理后,于3月21日零时起,将全市范围的“围合管理”调整为“分区分级”的差异化管控策略。 这意味着,深圳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解封”的阶段,但并非是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常态。为了更详.............
  • 回答
    关于深圳某大学宿舍被征用用于疫情防控,而官方未发布通告并妥善安置学生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且其中牵涉到的方方面面也值得我们细致分析。首先,从 事件本身 来看,当城市面临严重的疫情挑战时,征用场所用于隔离、治疗或医护人员居住,这在极端情况下是一种必要的公共卫生措施。深圳作为一座高密.............
  • 回答
    5月16日晚上,深圳南山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交通事故。事发地点位于南山某处,时间是傍晚19点20分左右。一辆汽车突然失控,撞向了其他车辆和行人,现场一度混乱,充满了惊慌和担忧。在这起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的反应也相当迅速。仅仅过去了两个小时又二十分钟,在当晚21点40分左右,官方就发布了情况通报,初步.............
  • 回答
    2022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信息共享,便利不动产登记和办税”的通知,是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人和缴费人便利度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通知的核心在于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从源头上简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和环节,最终目的是让不动产登记和相关税费缴纳更.............
  • 回答
    深圳二手房指导价的发布,无疑是当下房地产市场最引人关注的议题之一。这项政策的出台,背后牵涉着多方面的考量,也引发了市场各方的热烈讨论与复杂情绪。要理解这项政策,我们需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去审视,并深入分析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初衷首先,我们要明白深圳发布二手房指导价的目的是什么。.............
  • 回答
    关于3月13日深圳发布封城的消息,我的信息来源没有直接指向“封城”这个词的官方发布,而是深圳在3月13日确实采取了一系列非常严格的管控措施,以应对当时突发的新冠疫情。所以,与其说是“封城”,不如说那是一次力度极大的、全域性的、临时性的封控管理。理解当时的情况,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看:1. 背景:疫情的突.............
  • 回答
    2020年7月15日,深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购房资格的收紧,特别是针对非深户籍居民的限购政策。该政策规定,非本市户籍居民在深圳购房,需要提供在深圳市连续缴纳36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证明,并且在购房之日前在深圳市无房且是首.............
  • 回答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尤其是其中提到的“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无疑是深圳经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预示着这座城市将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迎来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对区域乃至全国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核心亮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这份清单就是一张“通行证”,它将在.............
  • 回答
    深圳在2021年2月8日出台的二手房指导价政策,无疑是当时楼市调控中的一颗重磅炸弹。要评价它是否有效稳住房价,我们需要从出台的背景、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过程以及最终效果等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出台背景:烈火烹油的深圳楼市2020年下半年以来,深圳楼市可谓是“烈火烹油”之势。在低利率环境、充足的流.............
  • 回答
    2023年8月2日,深圳君泽君律所的一名离职助理公开发布了《致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各地主任、合伙人律师》的公开信。这封信的内容非常详尽,揭露了君泽君律所在运营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多项严重问题。以下是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出的,这封信暴露的主要问题,并尽量详细展开:核心问题:这封信的核心控诉围绕着律所管理层的失职、.............
  • 回答
    珠海和深圳,同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位置相邻,都曾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然而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两者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要深入剖析这个差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这并非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概括的。历史机遇与起点不同: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深圳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定位。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特区,.............
  • 回答
    香港,这座曾经的东方之珠,如今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与其曾经的光辉岁月相比,香港在近些年来的发展步伐似乎有些迟缓,而与之毗邻的深圳,则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创新中心。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自然引发了一个问题:香港是否需要提防深圳的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提防”二字来概括。这.............
  • 回答
    4月26日深夜,特斯拉突然发布了一篇长文,向其车主们致歉。这事儿一出来,立刻就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毕竟在咱们的印象里,特斯拉一直是以“硬气”、“不甩锅”的形象示人的,这么“低姿态”地道歉,确实让人有些意外。得仔细说说这事儿。道歉的背景和导火索:这次道歉的直接原因,肯定跟近期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遇到的一系列.............
  • 回答
    南京深夜楼市调控:一次精准而迅疾的出击2020年7月23日深夜,南京市住建委发布了一则楼市新政,这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在江浙沪乃至全国的房地产界炸开了锅。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夜晚,而是一个在大家普遍进入梦乡的时段,政府部门却还在加班加点地为楼市这锅“粥”调味。这本身就透露出一种不同寻常的.............
  • 回答
    近日,关于“深圳人口余额不足150万”的说法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需要明确的是,这个说法并非指深圳全市的总人口,而是通常针对的是“净流入人口”,即外来人口减去户籍人口的增长量,或者更具体地说,是每年新增常住人口中,非本地户籍人口的增长数量。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人口余额不足150万”的真实含义和它.............
  • 回答
    .......
  • 回答
    高考成绩揭晓,这无疑是每个考生和家庭最牵动心弦的时刻。摆在你面前的选择,是留在深圳,选择咱们的深职院,还是远赴广州,追求那所大家口中的“高价二本”。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权衡的问题,毕竟这关系到未来几年的学习生涯,甚至可能对你的人生轨迹产生不小的影响。先说说深职院。咱们深圳这地方,经济发展那是没得说,作.............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