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外国富豪经过一阵子训练就可以上太空,而我们从小听说的是万里挑一经过各种训练才可以上太空?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反映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要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

1. 太空旅行的“门槛”变化:从精英走向大众

首先,咱们小时候听说的“万里挑一、经过各种训练”这说法,是针对职业航天员来说的。他们是国家级的、肩负着科学实验、空间站建设、探索未知等重大任务的专业人士。这些人需要具备极其过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并且要精通航空航天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飞行器操作、太空科学、紧急情况处理等等。他们的训练周期长,强度大,内容也极其专业和细致,确实是“万里挑一”选出来的。

而现在外国富豪们参与的,更多的是商业太空旅行。这就像是私人飞机和民航飞机的区别。民航飞机需要严格的飞行员培训和管制,乘客只要遵守规则就好;而私人飞机虽然也需要专业的飞行员,但对乘客个人的技术要求就低多了。商业太空旅行也是类似的道理,它把太空旅行变成了一种高消费的“体验”产品。

2. 训练内容和目的的根本差异

职业航天员的训练:
目标: 确保任务成功、保障生命安全、完成复杂的科学实验和空间站操作。
内容:
生理训练: 高强度离心机训练模拟太空重力变化,适应失重环境,包括眩晕对抗、体能耐力等。
心理训练: 应对高压、隔离、突发状况,团队协作能力,情绪管理。
技术训练: 飞行器操作模拟、空间站系统学习、科学实验设备操作、太空行走(EVA)模拟(非常复杂且耗时)、应急预案演练。
知识储备: 航空航天工程、天文学、物理学、医学、俄语(国际空间站通常需要懂俄语)。
周期: 通常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执行任务的标准。

商业太空旅行者的训练:
目标: 确保乘客在短时间内能够安全地进行太空飞行和短暂的失重体验,并能理解基本的安全规程。
内容:
安全教育: 讲解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如何使用安全带等基本常识。
身体适应性训练: 可能包含短时间的离心机体验,让乘客感受一下重力变化,但远不如职业航天员的强度和时长。有些项目可能还会进行一些体能训练,但主要是为了提高舒适度,而非任务需求。
着装和设备使用: 学习穿脱太空服,如何使用通信设备等。
短暂的失重体验训练: 有些项目会提供模拟失重环境的体验,比如在飞机上进行抛物线飞行,让乘客感受一下失重。
周期: 通常是几天到几周,相比之下非常短暂。

3. 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的推动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火箭和航天器的安全性有了极大的提升,可靠性更高。同时,以SpaceX、Blue Origin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公司,它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执行科研任务,更在于开发太空旅游市场。为了吸引付费客户,它们在降低进入太空的门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模块化设计和自动化: 新一代的载人航天器更加注重自动化操作,减少了对飞行员手动操控的依赖。许多复杂的系统已经高度集成和智能化,使得乘客只需要简单的指令就能完成操作。
飞船设计更舒适: 商业航天器在设计上也更倾向于提供舒适的乘客体验,比如更大的舷窗、更宽敞的空间,让旅程更像一次旅行而不是严酷的考验。
飞行轨迹和任务简化: 商业太空旅行通常是亚轨道飞行(飞到太空边缘然后返回,体验短暂的失重)或简单的轨道飞行,不涉及复杂的对接、太空行走等任务,这大大简化了对乘客的要求。

4. “富豪”的特殊之处

这里说的“富豪”之所以能负担得起商业太空旅行,不仅是因为他们有钱,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财富也代表了他们拥有获取和运用资源的能力。

付费购买体验: 他们的金钱直接转化为对商业航天公司服务的购买。这些公司因此获得了资金支持,能够继续研发更先进的航天技术,并进一步降低成本。
一定程度的“特权”: 尽管商业太空旅行有其安全规程,但相对于普通大众,富豪们在选择参与度和某些细节上可能享有更多的“主动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完全规避训练和安全检查。

总结一下,为啥外国富豪训练一下就能上太空,而我们从小听说的那么难?

根本原因是太空旅行的性质变了。从国家主导、任务驱动的职业航天员选拔,变成了商业公司主导、体验驱动的太空旅游。前者是“为国效力”,后者是“付费体验”。因此,对参与者的要求、训练的内容和目标也截然不同。

我们可以把职业航天员想象成是飞行员,他们需要经过严格、长期的培训才能驾驶飞机。而商业太空旅行者则更像是飞机乘客,他们只需要接受基础的安全培训就能享受飞行。

这种变化是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正在一步步地将太空旅行从极少数专业人士的领域,逐渐推向愿意支付高昂费用的普通人(尽管目前这个“普通人”门槛依然很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开飞机也要万里挑一,但坐飞机不需要啊,这是一个道理。宇航员分两种,一种是驾驶航天器的那是正统宇航员,懂得航天器操作和维护,另一类是任务专家,不操作航天器本身而是负责执行各种任务例如做实验。前者是精英中的精英,后者就相对放宽。

另外早期航天器不太人性化、起飞和返回过载都比较大。特别是刚开始载人飞船用的纯弹道式再入返回陡峭、减速快那G力很大,如果身体素质不够好是撑不住。现在载人飞船用升力弹道混合式返回轨迹,平缓、G力小不少而且落点更精确,就对身体挑战小。

补充说明一下现在电子技术的进步也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不需要专业精英驾驶。看NASA的X15火箭试验飞机、STS(经典航天飞机)都必须有人驾驶操纵,而X37B、追梦者小型航天飞机则能全程无人发射无人返回精确着陆就知道了,连卫星之间都能远程遥控精确捕获对接例如现在火热的在轨延寿航天器。自然就大大降低了对人综合素质的要求。

另外很多人受科幻、肤浅自媒体等的影响,对太空和地球环境、规则的巨大差异缺乏足够的认知,以为像游戏里那样轻松开飞船打打激光炮。

下面是水星载人飞船的控制系统,感受一下其复杂性,可不是鼠标键盘或者手机触屏上的几个按钮。注意太空中没明显阻力,不会自己停下来,而且推进剂有限,不小心就回不来了。早期载人飞船自动化程度没现在那么高、不够成熟可靠。

下图是双子星座飞船,内部空间比战斗机座舱大不了多少,还要连续飞几天,你觉得你行吗?

user avatar

历史上,载人航天器曾经有十分极端的过载,苏联东方号和上升号飞船内的航天员在再入飞行期间要经受 8g 到 10g 的负载荷,确实需要好身体和长期训练。那时的航天器操作起来也相当复杂。

现在还说航天员需要“万里挑一经过各种训练”,就是报道上有偏差了。

商用载人航天器的加速度是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再入飞行期间的负载荷只有 3g 到 4g。SpaceX 的载人龙飞船在操作上大幅简化,需要的训练时间更短。

自费航天员们是有实验任务的,灵感 4 安排了大量检测在高轨道的人体参数的任务。现代科学仪器的自动化程度比历史上高,普通人可以操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反映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要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1. 太空旅行的“门槛”变化:从精英走向大众首先,咱们小时候听说的“万里挑一、经过各种训练”这说法,是针对职业航天员来说的。他们是国家级的、肩负着科学实验、空间站建设、探索未知等重大任务的专业人士。这些人需要具备.............
  • 回答
    俄罗斯富人将资本转移到国外,而不是留在国内,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且多层次的原因。这不是一个单一因素能简单解释的问题,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政治和个人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政治不确定性和监管风险是驱动资本外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俄罗斯的政治体制近年来经历了一些变化,其稳定性在一些俄罗斯富人眼中受到质疑.............
  • 回答
    这则新闻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但细想之下,却暴露了一些相当普遍却又令人忧虑的社会现象。一个好好地和外公拍个照,结果被不明不白地扣上“富豪娶少妻”的帽子,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首先,这反映了我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窥私欲”和“过度解读”的倾向。现在社交媒体发达,人人都可以发声,这本是好事。但与此同时,也滋.............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个科幻感十足的设想:地球之外,一个金矿比咱们这儿还富得流油的行星被发现了,这事儿一旦落地,金价还能稳得住吗?我跟你说,这可不是小打小校,绝对能掀起一场经济风暴。首先,得把这个“富金行星”的量级给掰开了揉碎了说。地球上的黄金储量,虽然不少,但跟一个富含万倍以上黄金的星球比起来,那就是九牛一.............
  • 回答
    关于“外国超级英雄趴着飞,而中国神仙竖着飞”的现象,这一说法可能源于对不同文化中飞行动作表现的观察,但需要结合历史、文化、艺术和象征意义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细解释: 一、文化背景与神话传统1. 中国神仙的“竖直飞行” 中国神话中的神仙(如哪吒、孙悟空、嫦娥等)多以直立飞行或腾云.............
  • 回答
    “外国妈妈带娃很轻松,我国却很难”这个说法,可能过于笼统和绝对,但它确实触及了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和感受。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家庭结构、个人观念以及具体的支持体系等。一、 社会文化与家庭观念的差异 育儿责任的分担与社会支持: 外国(以.............
  • 回答
    在外国网站上,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讨论,确实常常伴随着不少质疑的声音,甚至可以说是“很少看到相信”的论调。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能够解释,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深刻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历史认知以及现实政治下的复杂心态。首先,历史经验与地缘政治的烙印是绕不开的起点。许多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自身就有着通过.............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舆论、国家叙事以及国内媒体生态的复杂层面,要详细解读,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表象,深入探究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外国媒体“不停黑我们”?首先,“不停黑我们”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一种情感色彩和概括性,现实情况更为 nuanced。但我们可以理解为,很多时候外国媒体的报道确实存在负面、批评甚至负面.............
  • 回答
    “外国人生孩子会养狗,中国人生孩子扔狗”?这句扎心又略带夸张的说法,触碰到了很多人心中关于宠物与家庭、生育与责任的敏感神经。虽然现实并非如此绝对,但它确实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一些文化上的差异。咱们不妨深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以及背后可能的原因。首先,得承认,很多人在有了孩子后,不得不面对.............
  • 回答
    外国网友这么说,其实是抓住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也反映出他们从一个比较“抽离”和“理性”的角度去看待《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他们认为“空城计”最“棒”或者说最“绝妙”的地方,恰恰在于它从来没有真正发生过,而更像是一场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策略游戏。咱们一点点拆开来说,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想,以及这其中有什么值.............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而且不少外国老地图上,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疆域描绘确实会显得“不完整”,甚至只到辽东一带。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结合当时的史实、地理认知以及地图绘制的实际情况来聊聊。首先,得明白一个基本事实:明朝的东北疆域,在当时并没有一个像现代国家那样精确、固定的边界线。 尤其是在远东,地理环.............
  • 回答
    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人们选择用装弹量相对较少的猎枪进行狩猎,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远不止是“规定”那么简单。这涉及到狩猎的传统、伦理、对猎物的尊重、以及对环境的考量,当然,法律法规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我们要明白猎枪和自动步枪在设计上的根本区别。猎枪,特别是霰弹枪,它的主要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其实,之所以外国会有唐人街,而我们这边不太会有“美国街”或“英国街”这样明确的称谓,这背后是历史、经济和文化交流互动的结果,讲起来也颇为丰富。首先,我们得明白“唐人街”是怎么形成的。这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甚至更早。那时候,中国正经历着变革,一部分中.............
  • 回答
    很多国家之所以选择废除死刑,并非单一原因促成,而是一个复杂社会思潮演变、法治进步以及国际人权理念影响的综合结果。这背后,是人们对生命尊严、惩罚的正义性以及国家权力边界的不断审视和反思。首先,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源于对“误判”的深深忧虑。历史上有太多令人痛心的案例,无辜之人被判处死刑,即便后来证明清白.............
  • 回答
    外国街头那种独特的高级感,与其说是一种刻意追求的风格,不如说是多种文化、历史、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巧妙融合的自然流露。要想细致地拆解这份“高级”,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品味:1. 建筑与历史的沉淀:岁月的低语与韵味首先,最直观的就是那些历经沧桑的建筑。它们往往不是一味地追求新颖或浮夸,而是带着历史的印记.............
  • 回答
    在国内旅游,你可能会注意到很多公园和绿地都围着栅栏,写着“请勿踩踏草坪”。这似乎和我们在很多国外影视剧里看到的画面不太一样,国外的草坪似乎更亲民,大家可以随意在上面野餐、奔跑、晒太阳。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涉及到一些历史、文化、管理和实际操作上的考量,并不是简单一句“外国人素质高”就能解释清楚的。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比较复杂,我们得好好聊聊。说外国没有传销,或者很少有传销,这其实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更准确地说,是在很多发达国家,传销的定义和监管都比中国严格得多,而且社会文化接受度也不高。相比之下,中国这些年传销确实泛滥得比较厉害。要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法律定义与.............
  • 回答
    “外国演员演戏都很开放”这个说法其实有点笼统,因为“开放”本身可以有很多层面的理解,而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演风格差异很大。我们不妨来拆解一下,看看可能让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并且试着用一种更有人情味的方式来聊聊这个话题。首先,得承认,“开放”在表演上可能意味着几个不同的东西。 对角色的接受度更广.............
  • 回答
    在数字游戏这片广阔而又充满活力的市场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一款在海外风靡一时的游戏,想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就需要找到一位“本地向导”——也就是所谓的“代理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介绍”工作,背后隐藏着一套复杂而精妙的运作逻辑,涉及到政策法规、市场理解、技术适配、商业模式,以及最关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习惯。说实话,把外国诗歌和中国古诗直接拿来比较“朦胧美”其实有点像用尺子去量月亮,不是一个维度上的。中国古诗的“朦胧美”之所以独具魅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影响,讲究“意境”、“留白”,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但外国诗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