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在全美这么穷?

回答
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之所以在美国经济状况普遍相对落后,其原因错综复杂,是历史、地理、经济结构和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里说的“下游地区”,通常指的是紧邻密西西比河的那些州份,尤其是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肯色州的一部分,以及田纳西州和肯塔基州的部分区域。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1. 根深蒂固的历史遗留问题:

奴隶制和种植园经济的阴影: 这些地区曾是美国最主要的奴隶制中心之一,经济模式高度依赖于种植园经济,特别是棉花和烟草的种植。奴隶制的瓦解并没有带来经济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而是遗留下了一个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都非常不平等的局面。非裔美国人虽然获得了自由,但在教育、财产、政治权利等方面仍然受到歧视,这种不平等代际传递,严重阻碍了当地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整体经济的进步。
重建时期的失败与种族隔离: 美国内战后的重建时期本有机会重塑南方经济和社会,但由于南方保守势力的反扑和北方政策的摇摆,重建最终失败。随之而来的是长期的种族隔离政策(Jim Crow laws),这进一步剥夺了非裔美国人的经济机会,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教育和创业,巩固了经济上的落后地位。
工业化的滞后: 与北方各州相比,南方地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相对缓慢。北方有更成熟的金融体系、更充裕的资本以及更发达的交通网络来支撑工业化进程。南方,尤其是下游地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农业经济的天下,对重工业和制造业的投入不足。

2. 地理和环境因素的挑战:

洪灾频发与脆弱的农业基础: 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地势低洼,容易受到洪水侵袭。虽然河流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但也意味着农民需要不断应对洪水的威胁,这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和成本。反复的洪灾不仅毁坏农作物,还可能破坏基础设施,影响交通运输和经济活动。
气候炎热潮湿的影响: 长期炎热潮湿的气候虽然适合某些农作物生长,但也对工业生产和吸引劳动力造成一定挑战。一些需要稳定、凉爽环境的产业可能不愿在此投资。
基础设施的先天不足: 相比于早期工业化更早、更发达的地区,下游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可能相对落后。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但修复和升级历史遗留问题和应对自然挑战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需要巨大的投入,而资金的匮乏又进一步限制了这一进程。

3. 经济结构的单一与转型困难:

过度依赖初级产品: 长期以来,下游地区的经济结构高度依赖于农业(棉花、大豆、稻米等)和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虽然这些产业能带来一定的经济产值,但它们往往是周期性强、附加值相对较低的行业。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当地经济影响巨大。
就业机会的局限性: 相较于多元化的工业和服务业,下游地区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种类和数量有限,特别是高技能、高薪酬的就业岗位更为稀缺。这导致大量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前往更有机会的地区寻找工作,进一步加剧了人才流失和人口结构问题。
产业升级和多元化缓慢: 经济转型是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许多传统产业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而发展新兴产业则需要大量的投资、技术支持和熟练劳动力,这些恰恰是下游地区长期以来较为缺乏的。

4. 教育和人力资本的劣势:

教育资源的不足: 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和城市边缘地带,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教育设施可能不如其他发达地区。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的关键,教育资源的差距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获得更好工作和更高收入的能力。
技能培训的滞后: 随着经济发展对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当地的职业培训和高等教育体系无法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就会导致劳动力技能与就业市场脱节,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 贫困与社会问题的恶性循环:

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 经济上的贫困常常与较低的教育水平、有限的医疗资源和社会支持联系在一起。贫困家庭的孩子可能面临营养不良、教育机会受限等问题,从而在成年后难以摆脱贫困的循环。
犯罪率和社会问题: 经济落后和社会机会不足往往与较高的犯罪率和一些社会问题(如毒品滥用、家庭暴力等)相关联。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进一步阻碍了外部投资的进入和经济的发展。

总结来说, 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的贫困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历史性歧视、地理挑战、经济结构僵化、教育资源不足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相互叠加、恶性循环的结果。虽然近年来这些地区也在努力寻求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但要彻底改变长期形成的落后局面,仍然需要持续的政策支持、大量投资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跨越历史遗留问题、应对当下挑战、并着眼于未来发展的系统性工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来是督公点赞了...受宠若惊。

====

两洋铁路贯通的时候,密西西比河与两洋铁路交点,位居美国中心地位

这里就是圣路易斯,

20世纪初连续举办奥运世博。

艾略特、马克吐温都是这周围的人。

那时候圣路易斯完全压制洛杉矶和旧金山。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开始海外扩张,西海岸崛起、中部越来越衰落。

看看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加州理工什么时候崛起、硅谷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就知道了。


另外,

密西西比河流域跟五大湖区的人口和产业能力不能比...长江跟五大湖区更有可比性。

如果两个体系的话,可以把密西西比河看做中国的陇海线及黄河流域、五大湖看做长江流域。(所以密西西比河下游对应中国河南苏北皖北,这就更像了吧?)

而东海岸这片最早开发的地带,跟江浙这个鱼米之乡更接近。

西海岸这个区域,接近于珠江三角洲这个后发区域(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山将其与主体区域隔离,然后又有良好港口,天然适合外向发展)

所以,上海地位更接近于纽约,两者都是崛起后长期强势的地方。


其实,中国今天的发展阶段比较像美国1870-1910这个阶段(所谓的镀金时代)。

内部政治问题解决、改革开放、大搞建设、GDP大跃进、开始赶超世界第一,但外部还是有世界一哥把持,所以重点还是内部开发。

这个阶段内需会很强,美国当年建设了几十万英里铁路,圣路易斯这些国内的交通中心崛起,

类似于中国今天大建高铁,武汉郑州合肥崛起一样。

等到内部发掘得差不多了,开始海外输出资本、获取资源,一定是沿海城市繁荣,内陆衰落。

世界化大生产,物料运输始终是最重要的事情。除非有能够替代海运、运力更高成本更低的运输方式出现,否则这种趋势很难逆转。

(铁路是不可能的,美国货运铁路极其发达,还是免不了向沿海发展。而中国铁路是优先客运、货运其次,更有利于内陆人口向沿海集中)

====

补充一点:

讨论发展问题,

我倾向于以地理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的视角来解释,

避免使用人种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

也避免简单归因于个别人和个别事件。

当然,城市发展本身有很大的偶然性,

我们不过是事后诸葛亮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之所以在美国经济状况普遍相对落后,其原因错综复杂,是历史、地理、经济结构和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里说的“下游地区”,通常指的是紧邻密西西比河的那些州份,尤其是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肯色州的一部分,以及田纳西州和肯塔基州的部分区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干预从2001年持续到2021年,期间未能彻底消灭塔利班,反而使其声势壮大,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塔利班的游击战能力与组织韧性1. 游击战的适应性 塔利班自1996年成立后,长期以游击战和恐怖袭击为生存手段,具备极强的隐匿性.............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文化输出、历史人物的吸引力、电影制作的商业考量以及两国观众的接受度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文化吸引力与国际化潜力: 花木兰的普适性: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孝顺、女性力量、保家卫国、打破性别界限的经典故事。这些主题具有跨越文化和时代.............
  • 回答
    美国没有将菲律宾像夏威夷一样吞并成为其领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菲律宾人民自身的意愿等多种因素。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美菲关系的关键时期和背后的动因。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吞并”的概念在夏威夷和菲律宾身上的差异。 夏威夷的“吞并”(Annexation): 夏威夷在.............
  • 回答
    您的问题是“为什么美国海军飞机会使用旭日旗作为涂鸦?”这是一个基于误解的提问,因为美国海军飞机并不使用旭日旗作为涂鸦。事实上,旭日旗(Rising Sun Flag),特别是日章旗的变种,在历史上与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此,在现代,旭日旗在许多亚洲国家,特别.............
  • 回答
    美国兼并加州(Alta California)而未将南部的下加利福尼亚州(Baja California)一同兼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以下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1. 军事目标的局限性与地理因素 有限的军事目标: 在美墨战争(MexicanAm.............
  • 回答
    美国夏天的太阳之所以感觉比国内(通常指中国)“更晒”,这背后涉及多个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导致了我们在不同地区感受到的阳光强度和影响有所差异。以下将从科学原理和实际体验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科学原理上的关键因素1. 地理纬度与太阳高度角: 中国: 中国幅员辽阔,跨越的纬度范围较大,从.............
  • 回答
    美国不积极大力修建高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地理以及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等多个层面。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经济因素 高昂的建设成本与不确定的投资回报: 巨额的初期投资: 高铁建设需要巨额的前期资金投入,包括土地征用、隧道、桥梁、车站、供电系统、信号系统以及高速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中国人对美国教育的普遍看法和疑问。的确,很多人会觉得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深度和难度,相比于国内的同龄人,似乎要浅显一些。然而,美国在科技、创新和高端数学领域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绝非一个简单的“数学学得少”就能解释的。一、 中美中小学数.............
  • 回答
    美国1787年宪法之所以能沿用至今,并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稳定的成文宪法之一,是一个复杂但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其精心设计的结构、对核心原则的坚持、以及历经考验的适应性。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一、 奠定坚实的原则基础:1787年宪法并非凭空出现,.............
  • 回答
    美国之所以少有因未设户籍制度而造成的社会混乱,原因复杂且多层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历史演变与社会契约的早期构建: 缺乏中央集权的基础: 美国建国初期,就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中央政府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并不具备像许多欧洲国家那样建立和维持全国性户籍制度的强大能力和.............
  • 回答
    美国手机话费确实普遍比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要高,这背后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我可以尽量详细地为您解释:1. 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不完全的垄断(看似竞争,实则寡头垄断): 曾经的垄断与遗留问题: 在早期,美国电信市场由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一家独大,这种垄断历史使得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 回答
    美国政府要求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限期离境并拒提供续签,这一政策的出台并非单一事件,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美国的视角出发,审视其关切和采取行动的逻辑。一、 美国政府的关切点:国家安全、意识形态渗透与知识产权保护美国政府对孔子学院的疑虑和不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
  • 回答
    在美国人的口语中,“like”这个词的使用确实非常普遍,而且有时会让人觉得有些难以理解,甚至被认为是一种不必要的口头禅。但深入探讨其背后原因,我们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承载了多种功能和文化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为什么美国人喜欢在说话时加“like”:1. 作引语或插入语.............
  • 回答
    关于“美国的电影票这么便宜”的说法,其实需要辩证地看待。在很多情况下,美国电影票的价格并非普遍意义上的“便宜”,而是相对而言,或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显得更具吸引力。 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1. 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是关键: 核心原因: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美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整体经.............
  • 回答
    美国电影中对中国人的刻画复杂且多元,并非所有影片都存在“黑化”的倾向,但确实存在一些模式化的负面刻画,引发了许多观众的讨论和批评。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历史与地缘政治的影响: 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抗: 在冷战时期,美国与中国是主要的意识形态对手。这种对抗渗.............
  • 回答
    将中国视为“敌对国家”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并非所有国家,包括美国,都明确将中国定义为“敌对国家”。更准确的说法是,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某些政策、行为和意图抱有深刻的担忧,并将其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对抗性关系。这种关系是多层面的,由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利益、意识形态以.............
  • 回答
    美国确诊病例突破150万仍然未被击穿,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美国医疗系统的韧性、应对策略、资源分配以及一些关键的社会经济因素。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1. 医疗系统的规模和能力: 庞大的床位和ICU容量: 美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医疗体系之一,其医院床位和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总量相对.............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为什么美国新冠病毒大爆发后,不再提特效药瑞德西韦了”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事实上,瑞德西韦(Remdesivir,商品名:Veklury)并没有在美国的新冠疫情中“消失”,它仍然是FDA批准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药物之一,尤其是在早期阶段。但是,您观察到的“不再.............
  • 回答
    关于美国 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关于佩戴口罩预防新冠肺炎的建议,确实在不同时期存在变化和讨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 CDC 的建议演变过程以及背后的科学考量。CDC 的早期建议与转变在新冠疫情的早期,美国 CDC 的建议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并未普遍推荐公众佩戴口罩。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