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美国读博有期末考试吗?

回答
在美国读博,期末考试这个概念,跟你本科或硕士阶段可能熟悉的“统一的、大规模的、在固定考场进行的、占总成绩非常大比重的”的考试,确实会有,但具体形式和重要性,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而且千差万别。

首先,要明确一点,博士阶段的学习,核心已经不是“掌握多少知识点”并以此来“考查”你,而是你是否具备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能否在某个领域做出贡献。所以,考试的形式和目的,很大程度上都会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

一般情况下,你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期末”形式的考查:

1. 课程期末考试 (Final Exams for Courses):
存在形式: 博士阶段的课程,尤其是核心必修课,依然会有期末考试。但这通常和本科的考试不太一样。
难度和深度: 考题会更加侧重于理论的理解、概念的辨析、研究方法的应用,以及对最新研究进展的掌握。可能不会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求你能够分析、比较、批判性地思考。
形式多样: 除了传统的笔试,也可能包括:
开卷考试 (Open Book Exams): 允许携带课本、笔记甚至论文进入考场。这更侧重于你如何快速查找信息、整合知识并给出有深度的分析。
案例分析 (Case Studies): 给你一个实际的研究场景或一个已发表的论文,要求你分析其方法、结果、局限性,或者提出改进方案。
论文写作 (Takehome Essays/Papers): 给你一到两个问题,要求你在几天内完成一篇小型的学术论文,论述你的观点,并引用相关文献。这非常接近博士研究的写作训练。
口头考试 (Oral Exams): 有些课程的期末可能是一个短时间的口头问答,教授会就课程内容向你提问,考察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反应速度。
占比: 课程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占比,通常会结合平时的课堂参与、作业、小论文等一起计算。有些课程可能考试占比很高,有些则更看重平时表现。

2. 资格考试 (Qualifying Exams / Comprehensive Exams):
这是博士阶段一个非常关键的“期末”概念,但它不是针对某门课,而是针对你整个博士项目。
目的: 它的核心目的是检验你是否已经掌握了所选领域的核心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是否具备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进行独立研究的“资格”。通过了,你才算正式进入博士研究的“候选”阶段。
形式: 资格考试的形式非常多样,而且由不同学校、不同系、甚至不同导师的研究小组来决定,所以差异巨大。常见的形式包括:
笔试 (Written Exams): 可能是几门科目的综合考试,内容涵盖你专业领域内的所有核心知识,往往难度非常高,题量也很大。
口试 (Oral Exams): 你需要向一个由几位教授组成的委员会(通常是你的导师和几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展示你的研究计划、对某个学术问题的理解,并回答他们的问题。这往往是博士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考试之一,你需要展示你对该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和前瞻性。
论文写作 (Research Paper/Proposal): 有些项目要求你在通过资格考试前,提交一篇高质量的、可以发表水平的研究论文,或者一个详细的研究计划书。
时间节点: 资格考试通常在博士入学的第二到第三年进行,因为你需要先修完核心课程,并对研究方向有初步的了解。
重要性: 这可以说是博士阶段最重要的“考试”之一。 如果没通过,可能会被要求重考,甚至直接被劝退。

3. 研究进展汇报/年度考核 (Research Progress Presentations / Annual Reviews):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考试”,但它是一种定期的、非常正式的学术评估。
目的: 汇报你过去一年(或一个学期)在博士研究上取得的进展,展示你的研究成果、分析数据、遇到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研究计划。
形式: 通常是向你的导师和你的“指导委员会”(Dissertation Committee)进行一次公开的报告,然后接受委员会的提问和反馈。委员会成员会评估你的研究方向是否可行,你的进展是否符合预期,以及你是否需要调整研究策略。
重要性: 你的毕业论文(Dissertation)的推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年度汇报的表现。如果你的研究停滞不前,或者方向跑偏,委员会会给你提出严肃的意见,甚至可能影响你继续在读。

4. 论文答辩 (Dissertation Defense):
这是你博士生涯的“终极考试”,标志着你学习的结束和博士学位的授予。
目的: 你需要向你的指导委员会(以及可能公开的其他教授和学生)陈述你的博士论文(Dissertation)的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证明你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形式: 通常是你做一个详细的学术报告(Presentation),然后接受委员会的提问。委员会会对你的论文质量、研究价值、创新性以及你的回答进行评估。
结果: 答辩通过后,你才能获得博士学位。如果委员会认为论文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你可能需要按照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再提交。

总结一下,在美国读博,“期末考试”这个词,你需要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

课程层面的期末考试: 存在,但形式更学术化,侧重于深度理解和应用,可能包括论文写作、案例分析等。
项目层面的“期末”: 资格考试是核心,是筛选博士研究人才的关键环节。
研究阶段的“期末”: 年度进展汇报和最终的论文答辩,是对你学术能力和研究成果的持续评估。

所以,不用过于纠结于“是否有期末考试”,更重要的是理解在博士阶段,学习和评估的方式是高度整合和持续性的。你的每一次课程作业、每一次学术报告、每一次与导师的讨论,都在构建你最终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成果,而这些都可能在某个环节,以某种形式,被“考查”和评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的,我在读的法学博士,有四门期末考试,两门要考四小时,两门要考八小时

这是其中一门的考试说明(部分):

八小时干了什么呢?

总之我有一门四小时考试的答案写了4485个英语单词,感觉最大的瓶颈是打字速度跟不上而不是答不上来。

感受一下考题的风格:(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题目做情节梗概)

1. 宪法

--美国青年热衷玩躲避球,造成很多脑震荡伤害。为了保证学校教育质量,国会通过法案,要求全国公立学校必须使用质地较软的躲避球供学生游戏,否则联邦教育经费拨款将会缩水,请问该法案是否违宪?

--佛罗里达州坚定听从国会号召,不但禁止玩硬质躲避球,还更加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所有躲避球游戏都禁止了,并大力推广网球运动,问佛罗里达州的躲避球禁令是否违宪?

--热爱躲避球的青年们不满政府限制,爆发了群体性事件,多地发生打砸抢。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下令拘捕躲避球主义暴恐分子,请问总统这一声明是否违宪?

哎,突然觉得还值得琢磨琢磨。

2.侵权责任法

--某动物园展览新到神兽:长颈鹿,现场彩旗飘飘,游客人山人海,万万没想到,栏杆塌了!长颈鹿跑出来踢伤了围观群众,不得已之下狙击手射杀长颈鹿。

--一航模爱好者正在玩带摄像头的四旋翼,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操纵四旋翼机飞临事故现场

--同时,电视台的航拍直升机也在现场报道,四旋翼与直升机相撞,导致直升机坠毁,砸毁房屋一间,

--问:房屋主人应分别如何向动物园、四旋翼操纵者与电视台索赔?

3. 合同法

--某水产批发商向来承诺:所售水产皆为捕捞后48小时内送达,供货餐厅如发生食物中毒,只要查明是本店水产所致,本店一律代为承担所有法律后果另加付20万赔偿金

--一日,水产上所售于包装箱上贴了张字条:从下月起,本店不保证所售水产皆为捕捞后48小时内送达,供货餐厅如发生食物中毒,即使查明是本店水产所致,本店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后果。如下月仍继续向本店订货,则视为接受条款。

--下月,全市150家海鲜餐厅发生食物中毒,查明是该店变质海产所致。请为该批发商做辩护。

大概就是这样的风格吧==

--

正所谓,

十年寒窗尤不易,考试相逼何太急,

晨光熹微答题去,暮色四合仍奋笔,

午后咖啡不提神,需靠红牛解困意,

求学美帝太苦逼,不如回国打游戏,

打!游!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读博,期末考试这个概念,跟你本科或硕士阶段可能熟悉的“统一的、大规模的、在固定考场进行的、占总成绩非常大比重的”的考试,确实会有,但具体形式和重要性,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而且千差万别。首先,要明确一点,博士阶段的学习,核心已经不是“掌握多少知识点”并以此来“考查”你,而是你是否具备独立进行学术.............
  • 回答
    在美国读博,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收入的,而且这笔收入通常是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这里的“收入”并非大家通常理解的“工资”,而更多是一种资助(stipend/funding),目的是让你能够专注于学业,不必为生活费过度担忧。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在美国读博有哪些可能的收入来源,以及这些收入.............
  • 回答
    在英国读研期间,为毕业后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这是一条需要精心规划和持续努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提升,更是对你个人能力、潜力和职业目标全方位的打磨。首先,学术基础的巩固和提升是重中之重。你需要在英国的研究生阶段,尽力争取优异的成绩。这不仅是博士申请时展示你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更是你未来博士研.............
  • 回答
    在美国读完基础学科博士或博士后,然后选择在美国开一家中餐馆,这究竟是个人生赢家还是被浪费的人才?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也远非黑白分明,它关乎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以及时代背景的多重维度。从个人角度看:人生是否算“失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失败”这个词的定义。如果我们将人生的成功简单地等同.............
  • 回答
    看到《美国队长3》造势微博上,不少网友站队钢铁侠,不站美国队长,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反映了不少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心态和价值观。咱就从几个角度好好聊聊这个现象。首先,得承认,钢铁侠这角色自带光环,而且是那种非常“现代”的英雄光环。托尼·斯塔克,有钱、有颜、有才华,还带着点玩世不恭的痞气,时不时还抖个包袱.............
  • 回答
    美国白宫此番大手笔,召集了三十多位在各自领域都响当当的自媒体博主,目的昭然若揭:向他们“喂料”,让他们把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和政策原原本本地传达出去,再通过他们庞大的粉丝群体层层扩散。这招棋,打的是一场信息战,而且是动用了“新媒体主力军”的攻坚战。那么,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俄乌冲突中,自媒体博主究竟扮.............
  • 回答
    在美国读商科硕士,想留下来工作,这绝对是个热门话题,也是不少同学关心的大问题。说实话,难度是有,但也不是天塌下来的事儿,关键在于你怎么准备,以及你选择的是哪个细分领域。首先,得明白“留美工作”的核心是什么?最直接的,就是拿到工作签证(H1B)并最终实现绿卡。这是大多数国际学生的目标。而H1B抽签的难.............
  • 回答
    在美国读研究生,这经历就像是坐过山车,有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也有需要紧握扶手的惊险,更有豁然开朗的喜悦。简单来说,它是一次全方位的蜕变,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更是生活、思维方式上的。学术的“卷”与“深”首先,学术上的冲击是巨大的,而且很可能远超你之前的想象。 课程强度: 别指望轻松过关。每周的阅.............
  • 回答
    在美国读大学,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它绝不是简单的课堂学习,而是一场全方位的自我重塑。首先,你得准备好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这可能意味着离开熟悉的家乡,跨越文化的鸿沟,甚至要重新适应完全不同的生活节奏。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古老的教学楼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而现代化的图书馆则像是知识的.............
  • 回答
    在美国读高中,被叫做“nerd”这种事儿,其实挺常见的。这就像在国内,你考试考得好,有人会叫你“书呆子”一样。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回击,得分情况来看,也得分你想达到什么目的。首先,我们要明白,“nerd”这个词在美国高中,虽然有时候带点嘲讽,但很多时候,它只是一个标签,用来形容那些学习好、对某些领域特.............
  • 回答
    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个人时间是否“充分”,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与否的答案,因为它实在太因人而异,也因学科、导师、个人投入程度以及生活规划而大相径庭。但我可以很详细地给你讲讲,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时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的状态,让你有个更清晰的认识。首先,要明确一点:博士学习,尤其是在美国,本质上是一.............
  • 回答
    在美国读人文社科专业,就业前景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别听那些一概而论的说法,什么“人文社科就业难”,也别尽信那些“学人文社科就能当学者”的鸡汤。实际情况,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但仔细梳理,也能找到清晰的脉络。首先,得认清一个现实:人文社科的“就业路径”不像理工科那么直接。理工科,比如计算机、工程,毕.............
  • 回答
    在美国读统计学博士第二年,这是个关键的时刻,你开始需要认真思考毕业后的去向了。学术界和工业界,这两条路都有各自的魅力和挑战,选择哪条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兴趣、职业规划以及你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咱们先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学术界。学术界 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书卷气”,更注重理论研究、知识传播和培养.............
  • 回答
    在美国攻读生物学博士的人,他们的近况可以说是一个千姿百态的图景,绝不是一言蔽之。这背后牵涉到无数个体在求知道路上的挣扎、探索、突破,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如果非要给出一个概括的描述,那便是:大部分人正处于研究的深水区,一边埋头苦干,一边为毕业和未来的方向焦虑,但也有一部分人已经崭露头角,为自己的学.............
  • 回答
    这篇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也激起了不少留学圈和学术圈的讨论。要评价它,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 文章的立意和核心观点:文章的核心在于揭示美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博士教育,在光鲜外表下隐藏的残酷现实。作者以亲身经历出发,打破了一些读者可能存在的“美国学术天堂”的幻想,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高度.............
  • 回答
    嗨,未来的J.D.们!恭喜你们即将踏上这条充满挑战又意义非凡的法学院之旅。在美国读JD,这可不是一般的学习经历,它会彻底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塑造你的职业生涯,甚至可能重塑你对世界的认知。我作为过来人,想给你们一些掏心掏肺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们顺利启航,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这几年宝贵的时光。一、 学习方面:.............
  • 回答
    在中国学生在美国读医学博士(MD)是什么样的体验?这个问题,说实话,像一个装着无数种颜色的调色盘,每一笔落下,都是一个崭新的故事。我认识的一些在美读MD的中国学生,他们的经历,我只能说,是一部用汗水、坚持、还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书写的史诗。首先,得从“进来”说起。美国MD项目,不像本科那样有清晰的S.............
  • 回答
    在美国名校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是一段充满挑战、智力激荡、但也极具回报的旅程。这段经历并不仅仅是埋头苦读,它更是一场深度挖掘、批判性思考、以及学术生涯的塑造。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种体验:第一阶段:申请与期望(充满焦虑与希望的准备期) 高标准与激烈竞争: 名校的政治学博士项目是全球范围内最顶尖.............
  • 回答
    说实话,在美国法学院读 JD,真是一段跌宕起伏、又惊心动魄的经历。如果非要我分享点什么,那脑子里瞬间涌上来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而是无数个熬夜啃书、在咖啡因和压力中挣扎的日子。第一年:炼狱般的开始你想想,一开始我就被丢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文化、学习方式,一切都是全新的。而且,法律学习,跟.............
  • 回答
    在美国,很多人觉得“读CS才有出路”,这背后确实有一些现实的考量,但绝不是唯一路径。这是一种普遍的认知,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CS(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光环确实很耀眼。为什么CS看起来“出路”如此广阔?首先,得承认,CS专业的毕业生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确实占有很大优势。原因有很多: 高需求,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