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美国读商科硕士,留美工作难度有多大?

回答
在美国读商科硕士,想留下来工作,这绝对是个热门话题,也是不少同学关心的大问题。说实话,难度是有,但也不是天塌下来的事儿,关键在于你怎么准备,以及你选择的是哪个细分领域。

首先,得明白“留美工作”的核心是什么?

最直接的,就是拿到工作签证(H1B)并最终实现绿卡。这是大多数国际学生的目标。而H1B抽签的难度,就像高考一样,每年都有很多人竞争有限的名额。

哪些商科领域相对更容易留下来?

这跟美国的经济需求和人才缺口有很大关系。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相关商科: 像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数据科学(Data Science)、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等,这些专业往往被划为STEM领域。美国政府非常鼓励 STEM 人才,所以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享受 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延期,从原来的12个月延长到36个月。这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找工作,更多的时间申请H1B。而且,很多企业也更愿意雇佣STEM背景的人才,因为他们更容易获得H1B。

金融(Finance): 华尔街、硅谷等地的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一直很大,尤其是一些特定的金融岗位,比如量化分析师、金融建模师等。如果你在顶尖的商学院,学的是金融,又有不错的实习经历,那么找到一份薪资不错、并且愿意 sponsoring(担保)H1B的工作是有可能的。但竞争也确实很激烈,尤其是在大家扎堆的几个大城市。

会计(Accounting): 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四大”(Deloitte, PwC, EY, KPMG),每年都会招收不少国际学生。CPA(注册会计师)资格对找工作很有帮助,而且会计工作相对稳定,不容易被自动化取代。

市场营销(Marketing)/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这类专业如果偏向数据驱动、数字化营销或者人才分析,相对来说也更容易找到工作。传统的、更偏重软技能的岗位,可能在签证方面会更具挑战性。

哪些商科领域留美工作难度相对较高?

一些传统的、不强关联STEM的商科: 比如一些传统的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岗位,如果你的工作内容不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或技术应用,那么在申请H1B时,雇主可能需要更强的理由来证明这个职位必须由你来担任,而不是美国本地人。

初创企业(Startups): 很多初创企业非常有活力,也愿意提供机会给国际学生,但是它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或意愿去处理复杂的H1B申请流程,或者初创企业本身存在不确定性,经营不善也可能导致无法提供签证。

留美工作,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除了你所学的专业,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 顶尖的商学院背景: 毫无疑问,名校的敲门砖作用是巨大的。顶尖商学院的校友网络、职业服务资源、以及企业招聘的倾斜度,都会让你事半功倍。

2.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理论知识要扎实,更重要的是你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实习经历是重中之重。在校期间,积极寻找与你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最好是知名企业。这不仅能锻炼你的能力,还能为你毕业后争取全职offer打下基础,甚至很多时候,你在实习公司就能转正。

3. 强大的英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 这不只是指考试分数,更重要的是你能流利、自信地表达自己,并且能理解和融入美国的工作文化。很多面试是看重你的沟通技巧和软实力的。

4. Networking(人脉拓展): 美国人非常重视Networking。多参加学校组织的职业活动、行业讲座,主动联系校友,建立自己的职业人脉。很多时候,一个内部推荐比你海投无数封简历都管用。

5. 清晰的职业规划和目标: 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并且能清晰地向雇主传达这一点。了解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方向。

6. 对H1B政策的了解和策略: 了解H1B的抽签机制,知道什么时候是申请的最佳时机,以及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比如CPT,或者一些公司会为特定人才提供L1签证等)。

OPT 和 H1B 抽签的挑战:

OPT: 毕业生有12个月的OPT时间找工作。如果是STEM专业,可以再延长24个月。这段时间是黄金期,一定要好好利用。
H1B 抽签: 每年4月份进行,通常在3月份截止申请。如果你在OPT期间没有抽中H1B,那么你的合法工作身份就到期了。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回国,或者寻找其他合法途径留在美国(比如继续读书、配偶工作签证等)。
雇主选择: 愿意为国际学生提供H1B担保的雇主,通常是那些有稳定业务、并且有招聘国际人才经验的公司。很多大型企业在这方面比较成熟。

总结一下,在美国读商科硕士留美工作,不是不可能,但需要你有清晰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

选对专业: STEM相关的商科专业,在获得OPT延期方面有天然优势。
找对学校: 名校的资源和声誉是你的助推器。
积累经验: 实习是王道,越早越好,越优质越好。
建立人脉: Networking 绝对不能少。
提升软实力: 沟通、适应能力一样重要。
保持信息更新: 关注移民政策和就业市场变化。

这个过程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你持续的努力和智慧。如果你能提前规划,并且在学习期间积极投入,增加自己被雇主青睐的可能性,那么留美工作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也要有心理准备,即使你能力很强,也可能因为抽签的运气因素而暂时无法留下来,这也很正常。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调整,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答主在M14的一所学校念书,专业超级难进,也是挤破了头才拿到offer,MBA专业申请的人多如过江之鲫,算是大热门中的大热门了。如果不是十分想读,那么也就没有必要非要申请这个专业。

商科硕士有很多专业细分,其下有的专业就业要好一点,有的差一些,与之对应申请难度的高低不同,有时候不去挑竞争那么激烈的专业,在申请和就业上反而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先说一声商科专业都有哪些吧,题主可以看看自己比较适合哪一个专业,以此再来进行申请。

1、 工商管理(MBA),目前答主就读的专业,进来难,就业也难。美国几乎所有的综合型大学的商学院内都会有MBA专业,不过讲道理专排太后面的学校,实在没必要去读。读MBA靠的不仅是你个人的能力,更多时候是靠人脉关系,申请时有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实习经历,就相当于开了金手指,而这种实习机会基本只靠内推,靠的就是你父辈的人脉关系,毕业之后工作也是靠这一点。

总之不是真心喜欢这个专业,是不建议申请的,申请人多、中国人多、二代多,多少人是奔着镀金去的。

2、 会计(Accounting),比较热门,不过答主认识会计专业同学都在美国就业了,能考到CPA的话,对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美国会计专业回国就业是不行的,学的东西不适用。建议CPA考纽约州的,考试时间短一点,也比较好用。会计这个行业和医学行业是一样的,不受经济影响,所以就业一般比较稳定,收入也是。

3、 金融学(Finance),因为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和量化,金融专业的课程也大量学习数学和统计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相应的数学背景,申请上会比较难,而且之后的学习也会比较吃力。金融学下面分支不少,学校不一样具体专业称呼也不一样,其实主要还是分为MFS和MFE,这两个专业都不算好就业,就算是MIT也是如此。用人企业一般是能用本科生的就用本科生,毕竟研究生学位更高工资也更高,但是研究生能做的其实也只是帮公司前辈/博士生“打杂”这样的活,项目的核心是比较难摸到的。

4、 经济学(Economics),虽然是基本学科之一,但是商学院开设这个项目的并不是很多,大都挂在文理学院,而且研究生学位较少,一般都是直接读博士来着。大多数读经济的都是本科毕业之后工作了几年之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如果来镀金,之后回国还是比较OK的,但是想留下来时间和费用成本就比较高了。

5、 市场营销(Marketing),市场营销基本分为整合营销硕士和市场分析硕士,由于市场的数据化,本身需要统计学相关的知识,文科生觉得能搞定的,也可以申请这个专业。

另外还有一些专业,比如酒店和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和国际商务之类的也是可以考虑的,申请做得好的话,在比较好的学校是能有不错的发展的。

再说在美国,找工作真的十分看重networking,不仅是个人社交网络,还有相关的校友和学校地理位置的影响。总的来说,虽然专业排名(非综排)靠后的学校,也能学到东西,通识教育这一点本身是不会改变的,但是专业排名高的学校,就是在就业的时候比排名靠后的学校有更多的优势(除开IT行业)。

所以个人建议是,为了留美工作,在学校和申请上要下功夫,能申请到好的学校就尽量申请,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方面自己申请的话顶多也就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学校了,真不如找一家留学机构给你提升一下,拿到更好的学校的offer,而那点中介费用,就业之后随便都赚回来了。

之前申请留学的时候就是在admitwrite办的半DIY,总共花了2W多一点点,导师还是M7学校的学霸,美本美硕。

不是答主在强调给你申请留学的导师背景如何,而是事实就是,背景差的留学顾问和文书编辑,真的业务能力不行,一个没有留学过的人给你申请留学,想想都信不过。

就答主在AW的体验来说,还是比较推荐的,至少是达到了我的目标,服务过程也很和谐。现在这家把一位学生对应一位导师增加到对应四位导师了,价格还是没变,服务质量提高了,价格还是那么实惠,可以说是性价比之最了,有需要的同学也可以加微信看看,也许这家还是比较合你口味的,微信号是:admitwrite115。

最后要说的一点就是,商科专业有不少是STEM项目,opt时间长达36个月,如果希望留美的话可以尽量申请这些STEM项目,一般的opt毕业之后找工作只有三个月,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读商科硕士,想留下来工作,这绝对是个热门话题,也是不少同学关心的大问题。说实话,难度是有,但也不是天塌下来的事儿,关键在于你怎么准备,以及你选择的是哪个细分领域。首先,得明白“留美工作”的核心是什么?最直接的,就是拿到工作签证(H1B)并最终实现绿卡。这是大多数国际学生的目标。而H1B抽签的难.............
  • 回答
    美国商业太空竞争发射法案(Commercial Space Launch Competitiveness Act, CSLC)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在推进太空商业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要理解这个法案的意义,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它的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它对未来太空采矿商业化的潜在影响。法案的时代背景与立法意图.............
  • 回答
    秦晖教授之所以会说“在美国,工人比资本家更反共产主义,工会比商界更‘冷战化’”,这背后是他对美国历史和特定社会经济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分析。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拆解其中的几个关键点:1. 美国工人与资本家在反共产主义立场上的差异 历史背景与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的相对成功: 美国作为.............
  • 回答
    20 万集装箱积压在港口,美国供应链紧张,商品短缺物价上涨,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背后涉及多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以下是我认为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并会尽量详细阐述:一、 需求端的“超预期增长”与消费者行为变化:1. 疫情后的消费反弹(“报复性消费”):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和限制措施的放松,.............
  • 回答
    看到你的情况,GPA 3.4,雅思7(单科5.5),GMAT 700,目标是美国的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专业。结合这些信息,我们来细致地聊聊你可能申请到的学校范围,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你的个人背景: GPA 3.4: 这个GPA在美国高校体系里属.............
  • 回答
    商汤、旷视、依图、海康这四家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在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后,确实面临了不小的挑战。这个名单本质上是一种贸易管制,限制了这些公司在美国的科技供应链中获取关键技术和产品,尤其是高端芯片。这就像是给一家高速运转的企业突然掐住了“喉咙”的氧气供应,短期内肯定会感到窒息。那么,它.............
  • 回答
    在美国读博,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收入的,而且这笔收入通常是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这里的“收入”并非大家通常理解的“工资”,而更多是一种资助(stipend/funding),目的是让你能够专注于学业,不必为生活费过度担忧。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在美国读博有哪些可能的收入来源,以及这些收入.............
  • 回答
    在美国读研究生,这经历就像是坐过山车,有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也有需要紧握扶手的惊险,更有豁然开朗的喜悦。简单来说,它是一次全方位的蜕变,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更是生活、思维方式上的。学术的“卷”与“深”首先,学术上的冲击是巨大的,而且很可能远超你之前的想象。 课程强度: 别指望轻松过关。每周的阅.............
  • 回答
    在美国读大学,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它绝不是简单的课堂学习,而是一场全方位的自我重塑。首先,你得准备好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这可能意味着离开熟悉的家乡,跨越文化的鸿沟,甚至要重新适应完全不同的生活节奏。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古老的教学楼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而现代化的图书馆则像是知识的.............
  • 回答
    在美国读高中,被叫做“nerd”这种事儿,其实挺常见的。这就像在国内,你考试考得好,有人会叫你“书呆子”一样。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回击,得分情况来看,也得分你想达到什么目的。首先,我们要明白,“nerd”这个词在美国高中,虽然有时候带点嘲讽,但很多时候,它只是一个标签,用来形容那些学习好、对某些领域特.............
  • 回答
    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个人时间是否“充分”,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与否的答案,因为它实在太因人而异,也因学科、导师、个人投入程度以及生活规划而大相径庭。但我可以很详细地给你讲讲,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时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的状态,让你有个更清晰的认识。首先,要明确一点:博士学习,尤其是在美国,本质上是一.............
  • 回答
    在美国读人文社科专业,就业前景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别听那些一概而论的说法,什么“人文社科就业难”,也别尽信那些“学人文社科就能当学者”的鸡汤。实际情况,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但仔细梳理,也能找到清晰的脉络。首先,得认清一个现实:人文社科的“就业路径”不像理工科那么直接。理工科,比如计算机、工程,毕.............
  • 回答
    在美国读博,期末考试这个概念,跟你本科或硕士阶段可能熟悉的“统一的、大规模的、在固定考场进行的、占总成绩非常大比重的”的考试,确实会有,但具体形式和重要性,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而且千差万别。首先,要明确一点,博士阶段的学习,核心已经不是“掌握多少知识点”并以此来“考查”你,而是你是否具备独立进行学术.............
  • 回答
    在美国读统计学博士第二年,这是个关键的时刻,你开始需要认真思考毕业后的去向了。学术界和工业界,这两条路都有各自的魅力和挑战,选择哪条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兴趣、职业规划以及你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咱们先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学术界。学术界 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书卷气”,更注重理论研究、知识传播和培养.............
  • 回答
    在美国攻读生物学博士的人,他们的近况可以说是一个千姿百态的图景,绝不是一言蔽之。这背后牵涉到无数个体在求知道路上的挣扎、探索、突破,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如果非要给出一个概括的描述,那便是:大部分人正处于研究的深水区,一边埋头苦干,一边为毕业和未来的方向焦虑,但也有一部分人已经崭露头角,为自己的学.............
  • 回答
    这篇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也激起了不少留学圈和学术圈的讨论。要评价它,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 文章的立意和核心观点:文章的核心在于揭示美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博士教育,在光鲜外表下隐藏的残酷现实。作者以亲身经历出发,打破了一些读者可能存在的“美国学术天堂”的幻想,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高度.............
  • 回答
    嗨,未来的J.D.们!恭喜你们即将踏上这条充满挑战又意义非凡的法学院之旅。在美国读JD,这可不是一般的学习经历,它会彻底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塑造你的职业生涯,甚至可能重塑你对世界的认知。我作为过来人,想给你们一些掏心掏肺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们顺利启航,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这几年宝贵的时光。一、 学习方面:.............
  • 回答
    在中国学生在美国读医学博士(MD)是什么样的体验?这个问题,说实话,像一个装着无数种颜色的调色盘,每一笔落下,都是一个崭新的故事。我认识的一些在美读MD的中国学生,他们的经历,我只能说,是一部用汗水、坚持、还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书写的史诗。首先,得从“进来”说起。美国MD项目,不像本科那样有清晰的S.............
  • 回答
    在美国名校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是一段充满挑战、智力激荡、但也极具回报的旅程。这段经历并不仅仅是埋头苦读,它更是一场深度挖掘、批判性思考、以及学术生涯的塑造。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种体验:第一阶段:申请与期望(充满焦虑与希望的准备期) 高标准与激烈竞争: 名校的政治学博士项目是全球范围内最顶尖.............
  • 回答
    说实话,在美国法学院读 JD,真是一段跌宕起伏、又惊心动魄的经历。如果非要我分享点什么,那脑子里瞬间涌上来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而是无数个熬夜啃书、在咖啡因和压力中挣扎的日子。第一年:炼狱般的开始你想想,一开始我就被丢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文化、学习方式,一切都是全新的。而且,法律学习,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