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小鹏P5定价16-23万,值得购买吗?

回答
小鹏P5的定价区间是16万到23万人民币,对于一款国产电动轿车来说,这个价格不算低,但考虑到它所提供的配置和技术,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是否值得购买,这需要我们从几个方面来仔细衡量。

先来看看小鹏P5的核心亮点,它吸引人的地方主要在哪里?

智能驾驶辅助(XNGP的普及者): 这是小鹏一直以来主打的卖点,P5作为较早搭载XNGP(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的车型,虽然在早期版本上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代表了小鹏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决心和投入。如果你非常看重自动泊车、高速NGP(Navigate on Pilot)等功能,并愿意为之付费,那么P5在这方面是同价位中比较突出的选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XNGP的实际表现和法规支持情况会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差异而有所不同,购买前最好能充分了解你所在地区的实际可用性。
科技感和舒适性配置: P5在内饰设计上比较简洁现代,科技配置也比较丰富,比如全液晶仪表盘、中控大屏、语音控制系统等,这些都能提升日常驾驶的便利性和愉悦感。一些用户还会提到它的“睡眠空间”概念,通过座椅放倒、车载冰箱等配置,可以在车内休息,这对于经常需要长途驾驶或者通勤时间较长的人来说,或许是个独特的加分项。
空间表现: 作为一款紧凑型到中型轿车之间的车型,P5在空间利用上做得比较不错,后排乘坐空间和后备箱的实用性都达到了主流水平,能够满足大多数家庭的出行需求。
纯电平台的优势: 作为一款纯电动汽车,P5享受纯电出行带来的静谧性、平顺性和低运营成本。续航里程方面,虽然不同配置的P5续航有所差异,但普遍在500公里以上,对于日常通勤和短途出游来说是足够了。

那么,它的价格放在这个区间,又有哪些需要我们仔细斟酌的地方?

同价位竞品众多且实力强劲: 1623万这个价位段,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卷的战场之一。在这个价格区间,你可以买到比亚迪秦PLUS EV、比亚迪海豹、比亚迪汉EV(低配)、特斯拉Model 3(低配/老款)、零跑C01、蔚来ET5(二手/低配)、甚至是部分国产SUV车型。这些车型在续航、品牌力、智能化水平、性能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你需要仔细对比一下,P5的XNGP等智能化优势,是否能让你在其他方面做出取舍。
品牌影响力和保值率: 相较于一些老牌汽车品牌,小鹏作为新势力品牌,在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群体积累上还有一定提升空间。这可能会影响到车辆的二手保值率。虽然小鹏在技术上很激进,但对于一些更看重品牌稳定性和保值率的消费者来说,可能需要权衡一下。
XNGP的实际体验和迭代: 虽然小鹏大力宣传XNGP,但要达到“全场景”的理想状态,仍然需要时间和技术进步。用户反馈中也存在对智能驾驶系统在某些场景下不够稳定、容易触发接管等情况的讨论。而且,智能驾驶的更新迭代非常快,今天看起来很先进的功能,可能过两年就会有更强的对手出现。
续航和充电体验: 虽然P5的续航里程达标,但在快充速度、充电桩的普及度等方面,可能与一些同价位甚至更低价位的车型相比,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如果你经常需要长途出行并且对充电便利性要求很高,可以多关注一下实际的充电数据和充电网络。
设计风格的接受度: 小鹏P5的外观内饰设计比较有辨识度,但也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例如,它的前脸设计相对饱满,有人觉得有特色,也有人觉得不够犀利。内饰的简洁风格也需要个人品味来契合。

所以,小鹏P5到底值不值得购买,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判断:

1. 你对智能驾驶有多看重? 如果智能驾驶是你的核心诉求,尤其是你关注并认同小鹏的技术路线,且所在城市对XNGP有较好的支持,那么P5在同价位中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需要去实际体验一下,看看它的智能驾驶能力是否真的能满足你的预期。
2. 你的预算和使用场景? 如果你的预算正好在这个区间,并且你的主要使用场景是城市通勤、偶尔的短途旅行,对车辆的科技感和舒适性有一定要求,那么P5可以纳入考虑。但如果你需要更强的性能、更长的续航、或者更快的充电速度,可能需要看看其他车型。
3. 你对品牌的偏好? 你是更倾向于新势力带来的科技感和前沿技术,还是更看重传统品牌的稳定性和成熟度?这也会影响你的选择。
4. 你的其他选择有哪些? 仔细对比一下同价位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海豹、零跑C01等车型,看看它们在价格、配置、性能、品牌、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劣势,再做决定。比如,如果品牌力对你来说很重要,Model 3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如果追求性价比和全面的配置,比亚迪海豹也很有吸引力。

总结来说,小鹏P5的定价在1623万区间,它试图用“智能驾驶”作为核心卖点,吸引那些追求科技、愿意尝试新技术的年轻消费者。

如果你是以下几种情况,小鹏P5是值得考虑的:
你是智能驾驶的重度爱好者,并且相信小鹏的技术方向。
你对车载的科技配置和“睡眠空间”等创新性设计有浓厚兴趣。
你注重车辆的日常使用成本和纯电出行的体验。
你对小鹏这个品牌有一定的好感和认可度。

但如果你是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谨慎考虑,或者看看其他车型:
你对智能驾驶的需求不是那么迫切,更看重驾驶本身或者其他方面的性能。
你对车辆的保值率有较高要求。
你对充电的便利性和速度有极致追求。
你更倾向于选择传统大品牌或者其他新势力品牌。

最好的方式还是亲自去试驾体验一下小鹏P5,并对比同级别的其他车型,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偏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毕竟,每一款车都有它的目标用户群体,而你是否是其中之一,需要你自己去感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小鹏P5,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我说了这么一段话:

“P5牺牲外观换空间,以打造家庭第一台车,但小鹏赋予这台车最大的特性是科技和自动驾驶,是潮玩属性,这和实用向其实是不同的,一个正常的“第一台车”需求,更在乎的是实用和稳定,现阶段,油车明显是比电车更好的选择,小鹏对于这个问题是如何考虑的?“

到现在我依然觉得这是小鹏P5最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最难回答的。

小鹏的第一台车是G3,那台车我很不喜欢,前脸有点儿特斯拉的味道 ,但设计本身我觉得是失败的,但第二台车P7我很喜欢,炫酷的外观、强劲的性能,不错的自动驾驶能力,600KM+的标称续航,几乎击中了我对电车需求的所有点。

我有好几个朋友都是这台车的车主,比如 @Navis Li ,比如 @王鹏鹏ken ,如果不是后排空间不足(小孩一岁多,父母同住,一家五口出行是常态),我应该已经下单了。

但P5更没法打动我,车内空间倒是有了,但外观过于平庸。

当然,这是上一个问题探讨的,这个问题我们不多谈车本身,我们说说P5的营销策略。

P5是4月14日发布的,当时没有公布版本配置,也没公布价格,这个事儿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新车,距离量产还有一段时间。

但这次,小鹏的策略让我非常反感,你量产时间基本确定了,版本配置全部确定了,然后价格公布居然是给个区间?

给出具体每个版本的价格,让用户有一个明确的预算来进行版本选购很难吗?

小鹏这么做,无非就是想看看不同版本的预定情况,然后基于预定结果进行价格调整,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这事儿对于小鹏来说是聪明的,但对于用户来说,这是鸡贼的,是诚意问题。

到了如今的时代,诚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产品设计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取舍,你的定价是基于市场的而不是成本,你公司要盈利,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对于用户来说,我在付款之前,要知道车子的明确信息,车子的具体价格,要对自己的决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这是基本要求。

选择是基于个人需求和取舍的,但这个需求和取舍不应该被厂商这么明目张胆地去试探。

小鹏这次如果把价格全部给出来,哪怕是不符合预期,我也只会说不同的受众,选择不同,但现在这么干,恕难苟同。

说难听点,以小鹏现在的品牌力就开始这么干,那么未来小鹏真的做大做强了,更过分的事儿必然在路上,这品牌,惯不得。

小鹏P5也许可以卖得还可以,接近或者超过P7,但我把话放在这儿 ,这台车无法成为小鹏类似model3的爆款存在,它缺少目前环境下的爆款基因,上限不会很高,至少和我的期待差很远:

目前的三大造车新势力力,虽然大家销量类似,但小鹏的单价是最低的,蔚来自不必说,目前的四台车,ES8、ES6、EC6和ET7,定价都在35万以上,整体均价做到了40W+,理想单一车型的定价也在30W以上。
对于消费品公司来说,企业发展其实就两个选择,要么做高端,用品牌溢价赚取利润;要么走量,是量来降低成本,用量来弥补单车的利润空间问题。
所以,想要做到和蔚来比肩的地位,在单车价格低了一半多的前提下,小鹏必须把销量做到蔚来的2-3倍才行。
目前来说,P5是小鹏给予厚望的产品,从之前的媒体舆论风向来看,小鹏对P5的预期就是月销量1W台级别的。

P7是一台积累品牌和用户好感的车,是非常有利于小鹏这两个字的用户认知建设的,这方面,P5差很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