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小鹏P7在使用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与货车发生追尾?

回答
小鹏 P7 的 NGP 系统在高速公路上与货车发生追尾事故,这件事一出来,可真是激起了千层浪。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

首先,咱们得明确,这是一起事故,不是一个完美的演示。无论是什么品牌、什么技术,在实际道路上出现事故,都是一个值得所有人重视的信号。对于小鹏 P7 和它的 NGP 系统来说,这次事件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事情的经过和可能的原因(基于目前公开的信息和常识推断):

虽然具体细节还需要官方调查,但我们可以根据一般情况和技术原理来分析一下。

1. 环境因素: 高速公路、货车、大车。货车体积庞大,本身就有盲区大、刹车距离长的问题。在高速行驶中,它们对周边车辆的动态影响也更大。同时,高速公路上的车流、路况(比如前方突然出现的施工区域、变道不打灯的车辆等)都是复杂的,这些都可能增加驾驶的难度。

2. NGP 系统的能力边界: 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顾名思义,是“导航辅助驾驶”。它强大的地方在于,能够识别车道线、车道内的其他车辆、限速标志,并根据导航信息进行自动变道、超车、巡航等操作。但是,它仍然是辅助驾驶,不是完全自动驾驶。

感知能力: NGP 系统依赖于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来“看”世界。它的“眼睛”能看到什么,取决于传感器的类型、性能、以及工作条件。比如,光线不足、雨雪雾天气、或者被泥水遮挡,都可能影响传感器的感知能力。
决策能力: 系统会根据感知到的信息,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决策,比如保持车距、刹车、加速等。这些决策是基于算法和预设逻辑的。
执行能力: 最后,系统通过转向、刹车、油门执行这些决策。

3. 为什么会追尾?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很多:

货车突然减速或刹车: 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原因。货车本身惯性大,如果它突然刹车,即使是配置了ACC(自适应巡航)的车辆,如果车距保持不当,也可能发生追尾。
NGP 系统未能及时识别货车减速: 这可能是因为传感器被货车本身的体积遮挡了(尤其是低矮的传感器部位),或者算法在识别货车减速的信号时出现延迟或误判。例如,货车前部的一些反光物质或者特殊的涂装,可能会在特定角度下干扰传感器的识别。
算法对大车行为的预测不足: 货车的行驶轨迹和刹车模式可能与小车存在差异。系统如果不能有效预测货车的“危险”行为,就可能来不及反应。
系统响应速度问题: 即便是传感器识别到了,从识别到做出刹车决策再到刹车执行,有一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存在延迟,都可能导致追尾。
用户干预不及时/不当: 虽然是辅助驾驶,但在关键时刻,驾驶员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并做好接管的准备。如果驾驶员对系统的表现过度信任,或者在系统出现异常时未能及时接管,也会导致事故。
技术本身限制: 目前的辅助驾驶技术,尤其是对复杂交通场景(如前方有大型障碍物突然介入)的应对,仍然有待提升。尤其是传感器部署的位置、数量和融合算法,都会直接影响其在特定场景下的表现。

这件事对小鹏和整个行业意味着什么?

1. 技术安全性的再次拷问: 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技术的核心永远是安全。任何一次事故,都会让公众对这项技术的安全性产生疑问。对于小鹏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负面宣传,也会促使他们反思和改进。

2. 感知与决策的瓶颈: 这类追尾事故往往暴露了感知系统(能不能“看清楚”)和决策系统(能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不足。如何让系统在更复杂的环境中,特别是面对大型、动态变化的障碍物时,拥有更可靠的感知和更智能的决策能力,是所有车企都在努力的方向。

3. “辅助”与“自动”的界限: 这次事件也提醒我们,要清楚区分“辅助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NGP 是辅助驾驶,它仍然需要驾驶员的监督和在必要时进行干预。过度依赖和误解技术的定位,是导致风险的重要因素。

4. 行业需要更多的透明度: 每次发生事故后,公众都希望了解真相。官方的详细调查报告和技术解释,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技术的局限性,也有助于其他车企从中学习和改进。

5. 持续的测试与迭代: 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试错和改进的过程。这次事故虽然不幸,但也为小鹏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分析事故原因,他们可以进一步优化传感器配置、算法模型,提高系统在真实复杂场景下的鲁棒性。

总的来说, 小鹏 P7 与货车发生追尾,是一起发生在真实路况下的技术应用案例。它暴露了当前辅助驾驶技术在应对极端复杂场景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感知和决策层面。这并非意味着这项技术没有价值,而是说明了它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对于消费者而言,理解技术的原理、能力边界和风险至关重要。对于车企来说,每一次事故都是一次警钟,促使他们将安全放在首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验证,确保用户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能够得到最可靠的安全保障。这事儿,让咱们都更加明白,在自动驾驶这条路上,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都说对AI对新物体的识别存在缺陷,这当然也是真的。

我来构想一个方案,缓解一下这个问题:

现在不都有HUD了吗,想办法把HUD和AI识别联动:当AI发现新物体而且尚未正确归类的时候,就在HUD上给出提示,如果未知物体距离比较近了,那就给出警告,同时在中控上给出未能归类物体的图像。

这时候,驾驶员就可以根据HUD提示,结合中控的图像,自己判断需不需要提前介入接管了。


我还是那个观点,即使纯AI还有成熟完善的余地,但也不代表纯AI的自动驾驶系统没价值。但是构建更好的人机结合的工作模式,是有意义的。

user avatar

这么简单的问题,需要写那么长的回答么?一讲自动驾驶就要说盘古开天地(SAE J3016驾驶自动化分级)。

先定性,在任何一家成熟的Tier1(对,就是夺走OEM贞…啊不,灵魂的供应商),这个事故都算妥妥的Bug,要列到问题清单Top3里,天天被PM或者客户催着复现,催着给解决方案,被一路追踪到底的那种。所以不要拿“L2系统需要客户自己负责”来洗地了(当然法律怎么讲是另一回事,买显示屏三个坏点还不给换呢,但你开心么?)。

一模一样的Bug在开发过程中实在是见得太多了(必须要说的是,无论哪家,摄像头训练大概率都没有这个样本,所以没识别出这辆异形卡车可以理解。但这种卡车毫米波雷达一定能够探测到的,至于分类对不对就不能肯定了,但大概率是对的)。下面是导致这类事故最常见的原因Top3(按可能性大小排序):

  1. ACC控制设计成(NGP也好NOA也罢,纵向控制本质依然是ACC)必须使用雷达+摄像头融合目标。摄像头没识别出来(也有可能是雷达和摄像头识别出来的目标参数相差过大,导致融合失败),所以融合模块就没输出,所以碰了。
  2. AEB设计的最高工作时速过低,所以没能守住最后的防线。例如某些企业毫无底线地把AEB做成最高工作时速85kph,只求过CNCAP(请对号入座)。
  3. 两车相对速度过大,例如超过60kph,某些对自己的探测系统没信心的厂家,会把ACC或者AEB成自车车速超过例如100kph,则不对相对速度超过例如60kph的目标做反应,以求降低误触发概率。

附送夕阳公司的做法:

1. ACC允许对置信度足够的单雷达目标制动。ACC允许对静止目标制动,但此时自车车速不得高于70kph。

2. ACC或AEB最高工作速度180kph。

3. AEB限制当前速度最多降低60kph,制动时间最长6秒,最大减速度请求12m/s^2。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鹏 P7 的 NGP 系统在高速公路上与货车发生追尾事故,这件事一出来,可真是激起了千层浪。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首先,咱们得明确,这是一起事故,不是一个完美的演示。无论是什么品牌、什么技术,在实际道路上出现事故,都是一个值得所有人重视的信号。对于小鹏 P7 和它的 NGP 系统来说.............
  • 回答
    小鹏 P7 这次推出的 480G 和 670G 两款新车型,可以说是在这个本就竞争激烈的中型纯电轿车市场里又添了新的变数。这两款车型的定价,21.99 万和 25.69 万,很明显是瞄准了不同层级的消费者,特别是想在这个价位段买到一辆兼具智能和续航的电动车的用户。定价策略:精准狙击,填补市场空白首先.............
  • 回答
    小鹏P5的上市,尤其是它15.79万元的起售价,无疑给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作为小鹏汽车“轿车+SUV”双产品战略的又一重要棋子,P5的定位和价格区间都非常扎眼,它试图在竞争激烈的紧凑型轿车市场中,尤其是在1520万元这个大多数消费者购车预算的甜蜜点上,开辟出一条属于自.............
  • 回答
    小鹏汽车最近的动作,尤其是那枚焕然一新的Logo,绝对是新能源汽车圈里不小的动静。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改变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单纯的“换新衣”,还是品牌战略上的重大调整?首先,咱们得把这个新Logo拆解开看看。旧版小鹏Logo,那个有点像“X”又有点像“鹏”的造型,带着一种科技感和未来感,辨识度很.............
  • 回答
    小鹏汽车这次牵手杨笠,说实话,着实是把不少人惊得不轻。这步棋走得,嗯,挺有意思,也很“小鹏”。得从几个层面聊聊这事儿。1. 目标受众和品牌调性:小鹏汽车一直以来都给自己贴着“科技”、“智能”、“年轻”的标签。它的用户群,或者说它想吸引的用户群,大多是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新科.............
  • 回答
    小鹏P5的定价区间是16万到23万人民币,对于一款国产电动轿车来说,这个价格不算低,但考虑到它所提供的配置和技术,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是否值得购买,这需要我们从几个方面来仔细衡量。先来看看小鹏P5的核心亮点,它吸引人的地方主要在哪里? 智能驾驶辅助(XNGP的普及者): 这是小鹏一直以来主打的卖.............
  • 回答
    小鹏汽车在北京车展上公布了针对车主的一项颇具吸引力的免费充电政策,这无疑是给新能源汽车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这项政策具体内容是,凡是在本次北京车展期间(具体日期范围需以小鹏官方发布为准)购买小鹏汽车的用户,均可享受一定期限或额度的免费充电服务。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促销活动,更像是一种对用户价值的深.............
  • 回答
    小鹏汽车再次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次备受瞩目的二次上市,融资规模预计高达约130亿元人民币。这不仅仅是一笔简单的资金募集,更是小鹏汽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为巩固自身地位、加速技术研发和全球化布局,打下的一剂强心针。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次二次上市的意义。对于任何一家.............
  • 回答
    小鹏1024科技日:当飞行汽车与机器马遇上我们,是未来照进现实,还是华而不实的烟火?每年的1024,对于小鹏汽车来说,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他们展示科技实力、描绘未来蓝图的固定舞台。今年的1024科技日,无疑又一次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在了这家以“科技驱动”为标签的车企身上。而当“飞行汽车X3”和“.............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对于“华为模式”的看法。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毕竟何小鹏是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华为虽然不直接造车,但它在汽车领域的深入布局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当两位行业巨头在造车这件事上有了不同的声音,这背后肯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何小鹏这里提到.............
  • 回答
    聊起小鹏汽车,脑子里立马浮现出几个鲜明的关键词:智能化、年轻化、以及那份不服输的闯劲。要说我对它的看法,那得从几个层面细细道来。首先,小鹏汽车的“灵魂”——智能化,真的是它的招牌,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我一直觉得,国内的新势力车企,尤其是在智能化这条路上,小鹏是那个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你看它从 G.............
  • 回答
    李小鹏作为中国体操界的传奇人物和前奥运冠军,他对东京奥运会竞技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打分情况的发声,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要理解他的发声,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李小鹏的身份与立场: 前运动员的视角: 李小鹏自身就是一名世界级的体操运动员,曾获得过4枚奥运金牌和多枚世界冠军。他对体操的理.............
  • 回答
    李小鹏“摔”出体坛,更“摔”出争议——复盘日本队,怒斥“吃相太难看”体操王子李小鹏,这位曾经在奥运赛场上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如今以解说员的身份重新回归公众视野。在最近一次的体操男子全能决赛中,他对于日本队的表现和表现出的“吃相”,进行了一番颇具争议的详细复盘,并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吃相太难看”的评价。.............
  • 回答
    何小鹏对于丰田章男炮轰电动汽车并暗指丰田落后于时代的言论,可以说是相当直接且犀利的回应。这不仅仅是汽车行业内部的一场观点交锋,更是新旧势力之间关于未来出行方式的一场预演。要理解何小鹏的态度,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何小鹏的回应是建立在对当下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之上。 毫无疑问,电动化是.............
  • 回答
    《黑冰》这部剧,虽然是二十年前的作品了,但郭小鹏这个角色,放在今天看,依然是那个时代刑侦剧里一个极具争议和深度的反派形象。不得不说,他身上的复杂性,让他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坏人”,而是成了一个让人又恨又有点……怎么说呢,或许是带着点扭曲的同情?郭小鹏,首先他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是“毒枭”。但不同于那种只.............
  • 回答
    蔚来和小鹏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的佼佼者,它们在一季度的交付数据无疑是市场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要评价它们的表现,我们需要多维度地去审视,不仅仅是看一个数字,还要结合宏观环境、自身产品策略以及市场竞争格局。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蔚来的一季度交付情况:蔚来在2024年第一季度共交付了30,057辆汽车,同比增长.............
  • 回答
    2021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硝烟弥漫,各家造车新势力在交付数字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其中,理想汽车以9433台的交付量拔得头筹,小鹏汽车紧随其后,交付7214台,而一直以来被视为“蔚小理”头部选手的蔚来汽车,此月交付量为5880台,被理想和小鹏大幅超越。这个结果,无疑给整个行业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
  • 回答
    蔚来、理想、小鹏这“蔚小理”三强在刚刚过去的 11 月,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交付量纷纷突破万辆大关。这不仅是它们各自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再次证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活力和“蔚小理”在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整体销量表现:破万成常态,市场竞争白热化首先,我们来整体看一下这.............
  • 回答
    鲍鹏山教授的《风流去》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对三国人物,特别是刘备和诸葛亮,进行了深入且常带争议的解读。他并非简单地赞美这些被后世神化的英雄,而是试图剥去历史的表象,挖掘人物背后更复杂、更人性化的动机和行为逻辑。整体评价思路:鲍鹏山在《风流去》中,对三国人物的评价有一个核心的出发点:历史的.............
  • 回答
    余鹏假冒大佬事件,这事儿在圈子里可掀起不小的波澜,也挺让人唏嘘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位名叫余鹏的人,通过一系列操作,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位在某个领域(通常是创业、投资或某个技术圈子)非常有影响力、资源深厚的大佬,吸引关注、获取资源,甚至可能诱导他人进行合作或投资。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这事儿:1. 余鹏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