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和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工程学最小,自然科学略大,泛人文社科则差距最大。
且泛人文社科领域,局面甚至接近恶性循环:教育者和研究者层面,或者 “捧着圣经证明上帝存在”,或者 “人形AI证明伟大光明正确”;学生人才层面,从高中开始,就进入到了体制性的劣币筛选流程。
结果确实就是,相比工程学乃至自然科学,泛人文社科的水平实在拉胯,拉胯到肉眼可见。而这自然就给了众多脑子转不清楚的工程学或自然科学从业者们以高傲的空间。
这种高傲是如此地巨大,大到了让他们既无法明白泛人文社科在今日极高的现实重要性,也无法认清自己的人文社科知识和素养是多么地低下,更不用说能真正意识到泛人文社科的绝对和相对难度/深度/广度能到什么程度。
而这本身又形成了一种负反馈,或恶性循环,结果指向我国泛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缓慢。若不是全球同僚们近年来在该领域被后现代和退行性解构/建构革命摧残得一塌糊涂,那相对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怎解?短期内,只有改革高考这么一个事儿可以做,比如彻底取消文理分科,所有人都要考文综理综,以及加大加深高中 “文科” 教育的覆盖范围和深度,起码能达到让相当一批高中生天然觉得 “文科怎么这么难,要是只考理科就好了” 的主观感受的程度。而中长期,一是要逐渐把 “捧着圣经证明上帝存在” 和 “八股职业赞美家” 这些废柴们逐渐淘汰掉,让新生代中真正具备完整自我意识和自主性的优秀人才,成为教育和研究的中坚力量;二则依然需要继续提升国民收入水平,并创造一批报偿丰厚,起码不寒酸的泛人文社科领域对口岗位,以缩小目前工程学、金融学等领域对人才的虹吸效果。
不是人文社科不行。主要是看场合看地方。
大明阁老在内阁念的经和蛮夷在关外念的经,都是念经,凭什么一个高贵一个低下?
文科在事实上入门的门槛太高。但是在高中、大学分科操作上,无法学习理科的人都落在了文科。这样的操作当然让有能力的鄙视没有能力的。
从大节上来说,理工科的汉奸走狗数量远小于人文社科。
从学术上来说,理工科以实验为本,人文社科以小圈子互捧为准。
从经济上来说,理工科变现能力强,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人文社科没有经济价值。
从学生就业来说,理工科毕业至少有个工作,人文社科大部分毕业就失业。
说白了,人文社科在中国现有环境下,除了学阀继承和考公务员,卵用没有。
如果你没有家业可以继承,又拿不出巡考的钱,那还是好好学个理工科吧。
因为学社科的人,在中国,学不到社科的精髓。
因为社科的精髓是屠龙术(政治斗争和阶级问题)……是帝王术(意识形态和法律)……是诡辩术(逻辑和修辞)……是巫术(精神信仰和价值观)。
然而没人教你这些。也不会被教这些。
(都知道八十年代大学生们以学哲学文学历史学为傲吧,都不知道中国下令编辑逻辑学到处收集逻辑学著作的最热心的人,是毛主席吧……)
你学不到这几个精髓,那么你跟学到了逻辑思考方法的理工人,就差了一级。你学的那个所谓文科,就真的是“背背就行”。
而中国的理工人竟然敢鄙视人文社科人,是因为他们也在中国少学了一样东西:哲学。
他们不知道,理工科的所有科学,都是因为西方的哲学家和宗教学家,为了解决人的存在和精神信仰问题,才创立出来的。科学是哲学家探索世界的工具。
他们想知道人何以为人,上帝如何在大自然中显现。然后一门一门研究科学研究自然。最后达到彰显人类的价值,尊重信仰的目的。
然而中国的理科生只懂得算题,解题,技术,管“技术说明书”,叫“科学”。
所以,一群没有信仰不懂逻辑的文科生,和一群没有信仰不懂哲学的理科生,相遇之后基本上就等于太监遇到了外戚,不打起来才怪。
文科生本该是这样的(实际上也该从事这些的):
不是这样的(这种是搞艺术的,写诗写歌演电视剧的):
这和他们学生时代高强度的做题训练有关,因为这种单线程的评价体系会使人不自觉地将价值与困难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挂钩。
这也与理工科教育只传授术(自然科学中数理化生的公式定理)而不传授道(社会科学中社会运行规律)的教育模式有关,单纯地以术的熟练程度高低差别区分人。
很多理工科同学在长期的做题思维训练下,内心会形成一种很畸形的审美以及评价标准:一个东西好不好,不在于这个东西给人带来了多好的体验,而恰恰相反在于这个东西给人带来了多大痛苦。
为了获得一个东西,门槛越高、过程越艰辛、身体和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越多,那么这个东西就被认为越珍贵、越有含金量。
为什么国内本科生看不起国外留学的本科生?因为他们参加了竞争难度更大的高考。
为什么互联网大厂的员工那么骄傲看不起公务员?因为996工作制是福报。
为什么理工科男生容易成为舔狗和供养者?因为这个女生追求者多才是女神。
为什么京沪深程序员接盘老破小很骄傲?因为这套水泥盒子耗尽了六个钱包。
所以,为什么理工科学生看不起文科学生?
因为理工科学生被导师折磨了好几年,我付出了这么多,而你文科硕士/博士却每天快乐学习甚至还可以躺平,最后你跟我拿同一所大学的文凭,凭什么呀?
这还与我们当下的宣传导向有关,当一个社会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廉价劳动力,同时无法短时间内提高普通毕业生的薪水和待遇时,用什么蛊惑人最有效?当然是情怀。
于是他们从小被灌输了:理工科是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学科、文科都是虚的、理工科才是实际的。
用情怀无限夸大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并且让受众产生幻觉:人类进步就靠我们了。
工程师红利,类似于孙悟空刚开始被玉皇大帝封了个弼马温的头衔,周围的神仙也告诉他:这官可不小了。不明就里的孙猴子信以为真,只有懂天庭文官体系的神仙背地里看他笑话。天庭让孙悟空担任弼马温一职,看似承认他的能力,并任命他职务,其实质是天界对孙悟空的极大嘲弄。
君不见生化环材土木机械成为天坑学科,仍然架不住一群涉世未深的高中生选志愿的时候往里面冲。等他们掉进坑里才发现,自己不是科学家,实际上就是一个廉价劳动力而已。
沉迷于宏大叙事就容易被人当枪使,成为工具人,术学得再好也如此。
评论区理工科同学反复刷的宏大叙事,却忽略自己就业环境、劳动强度、社会地位,这就是长期接受宏大叙事教育的结果。当施教者给他树立一个宏伟的目标,却刻意回避个体待遇,中学时代做题思维“越努力越有回报”立刻被激活,他很容易上钩吃饼。
文科则不然,文科生更喜欢观察施教者的行为得出结论:如果施教者像张维为一样宣讲宏大叙事,却把亲属子女送去美加澳,你觉得文科生会信他那一套说辞?如果施教者不断重复应该放弃个人名利,扎根偏远地区,却让自己的子女在一二线城市置业,你觉得文科生会信他那一套说辞?
什么是术?术就是基本谋生技能,比如计算机学科的代码编程能力。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最开始是术的精通者,但是后来都学了商科的道,掌握了资本运行规律,否则充其量也就是个硅谷资深程序员,而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什么是道?道就是社会运行中蕴涵的基本规律。比如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掌握编程能力后,观察公司运转模式,最后跳出去自己创业开公司,去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再不济也要拿到公司股份分红,这样才能从工具人转变为牧羊人。
理工科毕业生摆脱工具人身份的方式就是创业或者合伙分红成为人民企业家,或者成为国企主要负责人。文科的方式就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行政机关,并掌握权力。
因为理工科建国之后是飞速发展。而文科基本上是飞速倒退。
只要你想到的关于文科的。
无论是诗词歌赋,小说音乐,设计人文,电影电视,漫画动画。
学文科的写的还不如不学文科的好,有什么好看得起的?
现在的小说是靠网络小说撑的,没有网络,这些网络小说家都赚不到钱。
现在的电视动画,很多都是靠特技撑的,电脑特技是理科。如果不靠电脑科技,是五十年前的好?还是三十年前的好?还是现在的好?
好好把自己专业搞好。
不知道工业革命算不算“不得了”的事情。如果这都算不上,恐怕人类历史上就没有“不得了”的事情了。
当然了,在管理学的大门类中,有一个方向叫“管理科学与工程”。
如果题主是这个专业的,我估计区区能源专业或者化学专业的同学不仅不会鄙视你,还会对你表示崇拜。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曾经在某场同学会的时候,有个倒霉的选了生物类的孩子听闻xx是“管科”专业的,于是表达了和题主朋友们一样的羡慕。
殊不知这位管科同好开始大谈SVM和对偶问题的最优化。
一席话语谈得许多人云里雾里,我自叹不如,因为同样的年级,直到半年以后,我才开始学习凸优化的课程。
生物学的孩子听完此言,不由得漏出崇拜之情:
“没想到管理学竟然如此艰深,我以前以为管理学就是文科专业,没想到竟然运用到如此艰深的数学知识。”
他居然无视研究对象本身,把数学知识的运用来当作“理工科”和“文科”标准,这已经令我惊奇了。
谁知道管科同学居然说了句:
“别把我们这一行和那些管理学的混为一谈好不?”
可见,谁要是用到了高深的数学知识,(估计实变函数泛函分析以上就可以在化学生物医学这些专业面前装B了),谁就自动被理工科的人排除在了“文科”的概念之外了。
人文社科往往又不用做什么实验,如果还用不上“高深”的数学,自然就是“既不动手又不动脑”的人了,这种人自然是很难不被鄙视的,毕竟社会主义提倡劳动最光荣嘛。
我听到类似的语句还有:
“我觉得经济学虽然不是理科,也不能和文科混为一谈。”
“小弟失敬,没想到你们数学比我们还难。”
当然更有甚者,就是这位管科的孩子了,他觉得他被和“管理学”的人混为一谈,是受到了侮辱。
他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是工科的人,并对拿管理学学位表示不满。
无独有偶,经济学类的许多人听说别人说自己是搞人文社科的,也会感到受到了“侮辱”。
“我是学人文社科的。”
“哦,那你们应该很好毕业吧。”
“我是学金融的。”
“大神牛逼啊,高考肯定650吧,我学xx专业x年了,也特别想转你们金融。”
卧槽,金融就不是人文社科了吗?
我后来算是明白了,他们定义的“文科”不是按照研究的内容来的,而是按照数学水平和做没做实验来的。
因为他们之所以定义“文科”这个概念,就是为了鄙视学“文科”的人,就是为了画出“一个既不动脑又不动手的”的群体作为假想敌,来团结共同体内部。
“哥们我们生物实验真累啊,你们肯定很轻松吧。”
“唉,我天天各种数据一个一个码进电脑跑回归,跑不出来还白干了,也不容易啊,xx是xx专业的,肯定很轻松吧。”
“别说了,你们都开始发论文了,劳资数学还没学完,偏微分方程的“方程”有四种解法,你们听说过吗?”
于是这帮人的仇恨都转移到了一个“文科”上,这种文科专业既不动手又不动脑,只需读读文献死记硬背抄些下来,然后随便找几个数据说“xx法在xx中的运用确实有效果”,就是一篇文章。
不幸的是,这些专业还真的有,所以他们还真的能够结成同盟。
我想题主应该不是什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子,不然你就会自然把自己当作“理工科”的一份子了。
当你拿不出什么东西来让人敬佩的时候,被鄙视也就是自然而然了。
管理学本身,如果没有统计学的支持,就只是一个玄学假大空理论的集合而已,甚至不能像经济学一样用数学来忽悠人。
题主也千万不要在泰勒和法约尔这些人的玄学理论上浪费青春,你只有投入统计学的怀抱中才能有所成就,当有能源或者化学专业的质疑你水的时候,你只要能给他讲讲ARCH模型或ARMA模型,对于消除他们的鄙视来说就足够了。
理工科到底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我们这个世界上如果还有“不得了“的事的话,那这些事当中绝大部分一定是理工科的人干的。
为什么理工科要鄙视“文科”的人,因为他们就是为了鄙视而故意定义出了这个概念,你要不被鄙视,你只能走出这个概念的定义。
理科生做基础研究发表的SCI数量世界第二,可能不被大家认可,还容易被骂水文章
但
世界各地中国承建的奇观总是能看见吧,三峡,埃塞俄比亚的复兴大坝,敦煌的太阳能热电站
光伏发电技术市场份额不用质疑吧
华为工程师在通讯基站方面的专利和市场地位不用质疑吧
电动汽车领域,我们弯道超车,一批批新品牌总不是假的吧
换皮手游占领世界市场也是事实吧
(程序工程师也是工程师,不是换皮手游才是艺术)
为什么鄙视人文社科?
因为我们对人文社科有极高的期待。
就像三峡大坝,北京大兴机场,全国高铁网。
波兰做一个游戏都会问一句“这一切值得吗?”(《冰汽时代》),你中国手游夹点私货很难吗?专向外国的游戏多了去了,不用甩锅某部门。
同样的音乐、服装、模特艺术作品也一样,不断重复刻板印象。这几年的眯眯眼模特,流量明星,耽美电视剧,年年被骂的春晚小品。搞点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吧,如之前大火的河南卫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文学领域网文撑起一片天,不是网文大都是西方传话筒。严肃文学产方方是吧。好在,还有像《流浪地球》这样的。
历史方面,我们考古发现那么多,到现在也没讲明白夏商周。人不靠谱的荷马史诗可是闻名遐迩。像韩国搞点营销,让大家乐乐也行呀。良渚古城申遗,给点儿文创故事好不好,编个修仙故事也行呀。
政治、哲学更别提,网上乌烟瘴气少不了他们的缺失。什么神兔二象性,不都是他们缺位。
民科和气功最泛滥的时代是90年代,那确实是我们科学技术落后,确少技术专家;
那现在键政横行,难道不是因为人文社科落后,缺少专家?
不是每一个工程师了不起,而是大家聚在一起成为一座山;而现在社科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滩沙丘,风一吹到处跑。
理工科让你吃饱了大米撑得慌,还给你互联网,让你可以来知乎提这样的问题。
题主,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你的管理学论文,到底简不简单,是不是各种借鉴,写出来是不是一个大一新生阅读无压力,说直白点那些管理类论文难度比硬核理工科大二写的期末作业都简单。
接下来是回答:因为幼稚,因为做题家思维,因为坚信付出越多收获越多,所以就业被法学生医学生暴打。
曾经学计算机的,后来转专业到会计,再后来考研到了法律,我来谈谈这个。
理工科学生真的太单纯了,迷信付出才有收获,对本专业大神发自内心的崇拜,不会叫苦
在转到会计之前(会计已经算是相对硬核的文科科目了),我被计算机折磨的头发都掉了好多,我知道高薪,但实在学不下去了。大二转到会计,下学期就过了初级会计,就每天刷刷视频,做做简单的题目,3个小时吧,持续2个月,这就过了所谓通过率21的考试。经典笑话:化学博导0基础闲余时间1年通过CPA。CPA难么,两年学不完?有这个证前几年直接就能要个7K的工作(现在不行了,会计人数溢出太严重了),那些厂里的工科生看了啥感觉?
学法的是最能叫的,某大,专硕本来都没有宿舍,最后特例给了法律的,为什么?因为这帮人就是能叫,所以他们工资高。法律硕士,参考书目就一本分析,能有多难背啊?又不是要全书都背,理解记忆大部份内容,重要内容要背,就这样,你看知乎提到这个的,是不是都说怎么怎么难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哭不叫的理工生没奶吃。
管理类和化学,能源比难度,呵呵
还不能说你这个专业简单,还得照顾你
打不过就加入,我学法了,跟着混,嘿嘿
来看看人文社科的大牛马克思的说法。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中写道:“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一门科学的发展程度,取决于这门科学对于数学的使用程度。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对于数学的使用程度往往不如理工科。同样,在理工科里面,也存在着鄙视链。往往是理科鄙视工科。例如谢耳朵就鄙视他的工科朋友。而数学家往往会鄙视物理学家。这种笑话比比皆是:
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同时接到一个任务:将一根钉子钉进一堵墙。工程师造了一件万能打钉器,即能把任何一种可能的钉子打进任何一种可能的墙里的机器。 物理学家对于榔头、钉子和墙的强度做了一系列的测试,进而发展出一项革命性的科技—— 超低温下超音速打钉技术。数学家将问题推广到N维空间,考虑一个1维带扭结的钉子穿透一个N-1维超墙的问题。很多基本定理被证明...当然啦,这个题目之深奥使得一个简单解的存在性都远非显然。
利益相关:某中下游985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理工科男。
我的结论是:
很多理工科学生,或者准确点说理工科男生,在漫长的教育阶段被学校、老师、家长等等外界舆论持续灌输了大量错误、荒谬、与社会现实严重不符的观点,导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这种偏差,将影响很多理工男的一生。
有的人在被社会毒打后,幡然醒悟,重新找到人生方向;
更多人坚持错误的认知偏差,直到人生彻底毁灭。
这些错误观点包括:
持续补充
我是工业哥,前机械工程师、智能制造从业者,对于机械劝退、转行话题有一定了解,欢迎向我咨询。
鄙视一下某些半点不沾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之一的,却可以有那么多可考公方向的“人文社科”不行么?鄙视那些没有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概念就xjb指挥的人文社科学科出身的不行么?不懂工业谈卵子环保?不懂科学还到处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头挤占双一流学科的坑?为了你们各种不切实际的思想去搞这样那样优待的不就是那些不懂微宏观、不懂工程实践的人非得想着拿你们的正确去碰自然与社会规律么?
某些人文社科何德何能还能比理工科多那么多岗位和话语权?
就中国国内这个限制条件来讲,理工科可以骄傲的就是:
叛徒少一点。
==============
我承认文科是很重要的,和理科一样重要(我是学物理的),问题
1 国内文科和世界的差距远远大于理工科的差距。大家看看文章刊物规格,看看顶刊数量比例。
好吧不说理论说实践,中国经济发展程度也轮不到诺贝尔经济学这种诺贝尔本人都不知道的东西来承认,肯定是很厉害的,但是我怎么觉得这里面理论贡献理科人的贡献比文科还多……
2 而中国宣传/新闻、文化、教育这几个,我都不好意思说里面有多少反贼了。你当反贼当得出色也是一乐,问题是反贼也没当好啊
3 中国文科的问题和美国的文科一样,学了东西都用来内斗了,用来服务大众的,通通学艺不精。比如说,我们要在公园立个招牌,字体、内容、排版,门道多了。然后知乎诸君随便都能拿附近公园的找出一堆问题。
然后,搞文科的诸君完全不会觉得这是自己整个行业的教育问题,只会说是政府不行。问题是,精英扎堆的广告业,翻车的也到处都是啊……
道和术,肯定是道更重要,但是文科这道是歪的,术不熟练,有能力不去用,甚至帮倒忙,就好比中国足球一样,别整什么这条件不好那条件差,菜就是原罪
因为中国99%的理科生基本不懂哲学,也不懂社科。
而中国99%的文科生基本啥都不懂。
理科生的整体水平比文科生强,所以他们鄙视文科生。这不厚道,但很正常。
但是理科生水平也有限,对科学的认识简单粗暴而浅薄,所以他们直接连着社科本身一块儿鄙视了。这很愚蠢,但很正常。
此外,人类社科的发展水平确实满足不了需求。人们希望科学能准确指导实践,目前的自然科学水平在某些程度上能做到一些。而人类社会太不稳定了,它就不是完全按照固定逻辑和规律运转的,而且越到具体事件就越不稳定。目前的所有社科成果,准确性高的就太宏观,具体性强的就不准确,没一个能即插即用的。
菜是原罪,那就喷呗。
最后,还有一个直接原因:理科生人多。全国高校文理科招生数比例差不多是1:4。
当然这个比例不是乱设的,国家确实需要更多理科生。但假如全国集体抽风,就硬不顾需求给改成4:1呢?
那么至少在社会崩溃之前,文科生绝对可以天天鄙视理科。毕竟在公共舆论方面,嗓门儿才是王道。
人文科被鄙视,不是因为鄙视者有啥不得了,而是因为自己没啥不得了。你自己做出了不得了的事业,当然没人敢鄙视,无论多么不得了的人也不会。
那么,来,你说说人文社科做了啥不得了的事业?成了西方应声虫留声机?跟西方统一口径否定中国政治制度?将西方的明显与现实矛盾的理论和概念奉为圭臬,不思寻根究底自我完善,反而替人家析辩诡辞文过饰非?还是著作了《矛盾论》、《实践论》?哦,对,那作者可是你们人文社科行业的死对头呢,可不是你们一伙的。
那么,你们到底做了啥了不得的让人没法鄙视的伟大事业呢?为西方的文化奴役做开路先锋?
镜像问题:
“理工科到底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可以让人文社科那么鄙视?”
学科歧视是阶层歧视的体现。
就像在封建时代,同样是“读文科”,“一心只读圣贤书”“出将入相”的是士大夫是不可能被瞧不起的,被瞧不起的只是那些没能“跨龙门”的“穷酸书生”。
放在现代也一样,被瞧不起的文科生,是那些“只会背”“诗词歌赋贼啦酸”,毕业只能干普通“文员”,挣不了多少钱的普通文科生,而对有权有势,一般人只在电视里才能看到,掌握社会话语权的那些“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的文科生,人们大都会态度立马转变,这些人上人的文科生是不可能被瞧不起的。
很多时候,被瞧不起的不是学科本身,而是具体的一批人。
而发自内心看不起某一学科的,往往看重的是该“学科”的“变现”能力,看不起“奇技淫巧”(科学技术)的封建时代人上人,和看不起“诗词歌赋”的现代人下人,尽管立场不同,但基本的逻辑是类似的。
因为文科生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你早上起来,睁开眼睛。
你的床垫很舒适吧,感谢材料工程吧,这是理工科。
你打开灯,亮了,驱赶走了黑暗。没有电气工程灯都亮不了,这是理工科。
你走到水龙头面前洗漱,打开水龙头自来水来了,这是给排水工程的活儿,这是理工科。
你打开冰箱,冰箱里面带包装的食品都是食品工程的产物,这是理工科。冰箱里面的新鲜蔬菜水果肉类来自于农业,高考的时候算在理科里面。即使把农学抛开,那些农作物的生产离不开农药化肥,这属于化学工程这,这是理工科。
你打开燃气灶打算做个早餐,燃气哪里来的你不关心,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没有石化工程就没有燃气,这是理工科。
你吃完早饭走出家门,走进电梯,电梯当然是机械工程搞的,这是理工科。
到了地库,你一边盘算着今天要去哪里一边走进自己的汽车,汽车当然和车辆工程脱离不了干系,这是理工科。
你已经想好了要去的地点,于是打开了导航,导航自然是依靠的电子信息工程和卫星工程了,这是理工科。
你开车出了地库,行驶在交通运输工程修好的道路上,这是理工科。
忘记说了,你昨晚睡的房子是土木工程建的,这是理工科。
你问理工科做了什么,你现在明白了吗?
首先先说基础原因,“中国的文科实在太拉了”。如果说顶尖理科学院中国与欧美的差距是70-100,通过利维坦怒砸钱力大砖飞式投资可以缩小差距的话,那文科和欧美的差距可能是20-100。不仅短时间内抹除多少年积淀(牛津这种顶级学校1096年就建校了)带来的优势毫无希望,反倒是人文社科相关的学习还能因为稀奇古怪的政治正确和泥赵特色原因走上奇怪的歧途毫无进展甚至开倒车都是有可能的(例子:可以去咨询苏联历史研究大佬关于最近几年大批苏联历史材料咨询权限中国学者不再有权限访问这个情况),所以尚且没那么拉的理工科人鄙视是正常现象…
本质上中国的文理分科以及大学结构是抄了当年苏联的答案后修补的成果,继承了苏联的特色与大量缺点。同时在欧美和国内接触过双方的文社学科的人都能清晰的感受到两者之间的清晰差距,先不说人家的学科分类比我们科学-相关师资力量比我们强得多-学术氛围比我们自由开放的多这些存在于学校里的内向。人家在学校外做的成果就足以让人的文社科生受尊重程度比我们高很多。法律-政治学-哲学方面我看已经有很多其他答主举例了,在此我就不在赘述。我举一个历史考据方面的例子吧,众所周知中世纪英语和拉丁语都是相当复杂且操蛋,不花至少2年时间浸淫其中都难以掌握的语言,那一个欧洲人或者北美人需要必须掌握这两门语言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吗(比如老普林尼的自然史或者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伊拉斯谟的愚人颂)?需要专程去大学费几年时间才能明白吗?答案是根本不需要,大多数材料中早有文科前辈帮你翻译成易于阅读的现代语言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读买一本英语或者是法语的在家就能读懂了,哪怕是个还没上大学的初高中生都能做到。而我们国内的文科学者还忙着天天打嘴架和大搞鄙视链…想必各位对西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想阅读学习一个东西翻墙啃生肉-b站和知乎找相关答主学习只言片语的碎片化知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甚至绝大多数的东西都没有中文翻译,中文圈的学者甚至连翻译已经被整成现代英语的二手屎的能力与想法都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的学术高度不如人家,学术环境也不如人家,你还没人家的社会贡献,那你凭什么要求别人像在欧美对待人文社科的学者和学生一样对待你??
恕我直言,中国实在不是一个学习人文社科的好地方,除非是古汉语研究或者中国历史研究这种必须在国内学的东西。其他的还是出国学吧,去芝加哥大学或者更好的这种文社科出门的学府你能学到的内容要远比国内多,你也不至于学完啥都不懂或者成一个张嘴只知道辩马经的马教徒…最后我给你们放几张图来佐证一下我的观点吧,前面两个是de re coquinaria-the forme of cury两本冷门的古老食谱(我看的是原版,但这两本均已经有翻译本,网上甚至有视频讲座,the forme of cury这个系列已经有几十本作品)最后一张是芝加哥大学做出来的囊括了词典-变位翻译-大量可阅读文献于一体非常好用的拉丁语学习软件SPQR的截图,你们看完之后就能明白国内外文科差距,与国内文科学生在做出类似成就之前真还不配被像国外一样尊重的理由了
“不得了的事”指“成为官方宏大叙事的宣传样本”。。
西方列强到底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有什么家底,可以那么鄙视人才济济的满清?
事实是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里,理工科教育严重缺乏人文社科的系统构建,而人文社科教育严重缺乏理工科的常识普及,最终形成两批人互相看不上,但又不得不同为牛马的幽默画面。
现在应该反过来问了,现在理工科大部分时候地位都没有文科高,社会上很多人觉得工科人就是纯纯牛马。
科普一个行业冷知识:只要你读了传统工科专业,哪怕你是985硕士,在社会上、在亲戚朋友眼中、在七大姑八大姨眼中、在相亲对象眼中,你就是“工人”,就是“厂里上班”的。而在你老板眼中,在你公司其他非技术部门同事的眼中,你就是“纯纯牛马,纯纯力工”,就是“干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