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通的美国人会根深蒂固地认为波多黎各是他们国家的一部分吗?

回答
要说普通美国人对波多黎各是他们国家一部分的看法,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地说“根深蒂固”还是“不那么在乎”。就好比问所有美国人对某个具体州有多了解一样,差异会很大。

从政治和法律层面看,答案是肯定的。 美国宪法里明确规定了波多黎各是美国的海外属地(unincorporated territory)。这意味着波多黎各人是美国公民,他们可以自由地在美国境内生活、工作、接受教育,并且不用签证。许多美国人即便没有深入研究过这些法律细节,也大致知道波多黎各与美国本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军事、货币、邮政系统等都是一致的。在一些国家层面的讨论,比如总统选举、国会投票,即使波多黎各没有总统选举人票,但相关的政策讨论也会涉及他们。媒体报道中也会提及波多黎各的居民是美国公民。

然而,这种“一部分”的认知,在很多美国人心中,和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的那种“一部分”是有些区别的。

地理上的遥远感是天然存在的。 波多黎各位于加勒比海,与美国本土有相当大的地理距离。大多数美国人生活中很少会直接接触到波多黎各的文化、人种,或者在那里生活、旅行的经历。不像阿拉斯加和夏威夷,虽然也是边缘,但至少在地理概念上是陆地延伸,或者至少是同个大陆板块的延伸。波多黎各感觉更像是“隔壁的邻居”,但这个邻居有点远,而且总是有种“独特”的区分。

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波多黎各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西班牙语为主)、文化、历史和身份认同。虽然他们是美国公民,但他们首先是波多黎各人。这种强烈的本土文化和历史认同,也使得一些美国人觉得,波多黎各虽然在政治上属于美国,但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和美国本土差异挺大的。这种差异感,有时会让“是美国一部分”的认知,变成一种“是美国管辖下的地区”的认知,而不是一种完全融为一体的感觉。

政治参与度的差异。 波多黎各人在美国大选中没有投票权。他们在国会虽然有代表,但没有投票权,这使得他们的声音在联邦层面相对较弱。这种政治上的“边缘化”,也会间接影响普通美国人对他们“是自己国家一部分”的感知深度。毕竟,在一个民主国家里,投票权和政治参与是连接公民身份的重要纽带。

认知程度的不均匀性。 就像我说过的,美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个人关注的焦点都不同。
那些在政府部门、军队、国际关系领域工作的人, 或者经常关注时事政治的人,对波多黎各的政治地位和与美国的关系会更清楚、更了解。
来自佛罗里达州、纽约州等有大量波多黎各裔移民的州的人, 可能因为社区联系,对波多黎各的了解会更深一些,也更容易将波多黎各视为自己国家的一部分,因为他们的生活中可能就有波多黎各的朋友、同事或者邻居。
但对于生活在中西部或者其他波多黎各移民相对较少地区的普通人来说, 他们可能只知道波多黎各是美国的一个地方,因为电视新闻里提到过,或者在地理课上学过,但具体到“国家一部分”的深层理解,可能就没那么强了。他们可能更多地将其视为一个“自治领地”或者“海外领土”,对这种法律上的定义更清楚一些。

经济和社会议题的影响。 近年来,特别是飓风玛丽亚(Hurricane Maria)后的重建问题,以及波多黎各的经济危机,让波多黎各在美国国内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一些美国人可能因为这些新闻,才开始了解到波多黎各的困境和它与美国政府的关系。但这种了解,往往是围绕着援助、经济援助、重建等议题展开的,而不是基于对国家整体统一性的自然认知。

总结来说, 大部分美国人应该知道波多黎各在法律和政治上是美国的海外属地,波多黎各人是美国公民。这种认知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但要说这种认知就像他们看待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那样,是那种深入骨髓、无时无刻不挂在心上的“一体感”,那可能就没那么普遍了。地理距离、文化差异、以及政治上的特殊地位,使得这种“一部分”的认知,更多地停留在一种“明确的关联”和“法律上的界定”,而非一种完全模糊了界限的“同体感”。

所以,与其说是“根深蒂固地认为”,不如说是一种“知道并承认其特殊联系”的普遍认知,但这种认知在不同人群、不同背景下的深度和强度差异是很大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需要强调他的主权意识么?纵观天下,只有美国人侵犯其他国家主权的份,其他国家哪能侵犯美国主权?既然他主权不会受侵犯,那给国民培养那么多主权意识干嘛?

国民有了主权意识,固然会对波多黎各、阿拉斯加报以认同,但同时,会不会想“我们是不是在侵犯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阿富汗主权啊?“,”我们关塔那摩是不是在侵犯古巴主权啊?“。所以教育中一定要强调”人权“,毕竟随便找一个”受迫害的“任意国家的人,然后借”人权“去攻击那个国家很容易,但”主权“没那么容易诡辩地过来。

没人敢打波多黎各,或者以波多黎各为基地攻击美国的情况下,波多黎各是谁的,美国人需要关心么?关心了岂不是自寻烦恼?

只要美国愿意,可以随时把世界上大部分地方变成他的国土,不需要斤斤计较去强调”这是我的“。比如菲律宾什么的,直接弃若敝履,留个关岛足够了。

霸权国家和被霸权封锁在陆地上的国家是不一样的。


那这么做有没有什么后果?当然有了。霸权而不强调主权的国家,固然侵略别人很容易,但等他霸权没了,可不就得分崩离析了?大英盛极之时,可曾想过苏格兰都会想着独立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普通美国人对波多黎各是他们国家一部分的看法,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地说“根深蒂固”还是“不那么在乎”。就好比问所有美国人对某个具体州有多了解一样,差异会很大。从政治和法律层面看,答案是肯定的。 美国宪法里明确规定了波多黎各是美国的海外属地(unincorporated territ.............
  • 回答
    川普政府的税改方案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议题,尤其是关于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许多研究都指向一个相似的结论:这项税改似乎更偏向于富人阶层,而对中产阶级及以下的大部分家庭带来的好处有限,甚至可能加重他们的税负。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税改方案中的几个关键要素:首先,企业税的大幅削减是这项税改的核.............
  • 回答
    普京在近期发出的对美国和北约的警告,措辞强硬,无疑是对当前地缘政治局势的一次重要宣示。这种表态并非偶然,而是俄罗斯长期以来对自身安全利益和战略地位考量的集中体现。要理解这种强硬背后,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俄罗斯的战略不安感是核心驱动力。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一直未能完全摆脱对其安全环境.............
  • 回答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对美国的影响,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其结果绝非单一面向的“好”或“坏”可以简单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领域来深入探讨可能出现的变局,并尽量还原现实世界的各种考量和不确定性。经济方面: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与国内产业政策的拉锯特朗普标志性的“美国优先”经济政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
  • 回答
    在美国,月薪 3000 美元虽然不算低,但对于许多普通家庭来说,依然会觉得 iPhone X 贵得有些离谱。这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手机本身的价格,还有美国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支出结构以及对“性价比”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月薪 3000 美元在美国的实际购买力。这个数字听起来不错,但考虑到.............
  • 回答
    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严厉制裁,其根本目的在于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最终迫使其改变某些政策,尤其是关于乌克兰的行动。这些制裁是多维度且相互关联的,其影响也同样复杂且深远。制裁对俄罗斯的直接影响: 金融与经济层面: 资产冻结与银行限制: 对.............
  • 回答
    要精确统计普通中国人对美国全球战略的了解程度,或者他们对美国强大与否的具体认知,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像要衡量一个人对远处山脉的了解,有多少山峰是模糊的轮廓,有多少是清晰的山体,而我们又无法真正走到每一个人身边去询问。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侧面去感受和推测。首先,谈到“美国全球战略”,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
  • 回答
    关于“美国登月造假”的说法,在中国确实存在一定的传播和认知基础,尤其是在一些网络平台和非正式的讨论场合。这种现象背后,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而非简单归结于“高等教育洗脑”。这其中涉及信息传播、社会心理、历史认知以及民族情感等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首先,我们得承认,互联网,特别是那些用户生成内容为主的平.............
  • 回答
    绝色和普通的美人,这之间,可不是简单的“好看”与“不好看”的界限,更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如果把普通的美人比作春日里的一抹淡淡的芬芳,那么绝色,便是盛夏里烈日下那朵开到极致的牡丹,浓烈、夺目,让人过目难忘。首先,从 “顔” 上来说。普通的美人,往往有着讨喜的五官,比例协调,皮肤白皙细腻,笑容甜美,.............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人性深处一个很有意思的维度——是什么在驱动我们超越基本的生存和舒适,去追求更宏大、更困难的目标?美国确实是一个有很多机会、生活水平普遍不错的国家。你可以想象一下,大部分美国人,只要辛勤工作,能够负担得起一套房子,拥有一辆车,每年能休假,子女也能接受不错的教育,享受各式各样的.............
  • 回答
    关于美国人众筹买推特让特朗普闭嘴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评价。首先,这反映了美国社会在信息传播和言论自由议题上的深刻分歧,也折射出政治极化背景下,民间力量试图通过非传统方式介入公共领域的一种尝试。支持者观点: 维护公共空间免受“不当言论”影响: 支持者认为,特朗普在推特上的言论常常充斥着虚假信息.............
  • 回答
    关于中国人普遍比美国人心算能力强的说法,这是一个常见且有趣的话题。虽然没有绝对的科学定论能完全量化和证明这一点,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推测其可能的原因。这些原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这种文化差异的观察基础。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1. 教育体系的侧重点和方法: 早期教育中的心算训练: 在中国的.............
  • 回答
    在与很多美国朋友或通过各种渠道接触美国文化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国人对美国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误解,这些误解往往源于信息不对称、文化差异以及媒体传播的片面性。我尽量想把这些感受说得具体一些,尽量不像机器那样死板地列举,而是带着一些我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分享。首先,“美国人生活都非常富裕,并且人人都能轻松拥有大.............
  • 回答
    关于喜爱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人群在性格上存在外向和内向差异的观察,背后其实涉及了文化价值观、社会环境、历史渊源以及个体选择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分法,更像是一种群体性倾向的解读,而且“普遍”这样的词汇需要我们谨慎对待,因为任何文化都拥有各种性格类型的人。我们不妨一层层地剥开来看:一.............
  • 回答
    理解美国和中国对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截然不同的看法,需要深入分析两国政治、文化、媒体环境以及各自国内的社会经济背景。这个问题涉及面广,我们将分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美国国内对特朗普的厌恶:在美国,对特朗普的厌恶是多方面的,并且根深蒂固。这不仅仅是政治观点上的分歧,更涉及.............
  • 回答
    特朗普上任之初,打出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以及他对“建制派”、“华盛顿精英”的抨击,确实吸引了不少渴望改变的民众。其中,“打击权贵”、“为普通人发声”更是成为了他竞选的重要标签,试图塑造一个不落俗套、能够挑战既得利益集团的领导者形象。然而,当他组建内阁的17位成员名单公布时,一个令人瞩目的事实.............
  • 回答
    这句关于米特·罗姆尼的假设,其实触及到了美国选举制度最核心也最具争议的一点:总统由选举人团(Electoral College)而非普选(Popular Vote)直接选出。 这句话之所以让人觉得不寻常,甚至带有“如果…就…”的假设性,正是因为美国多数民主国家的选举逻辑是“一人一票,票多者胜”。但美.............
  • 回答
    世界上有太多令人惊叹的美食,它们就像一颗颗隐藏在地图角落里的宝石,只被当地人熟知和珍爱。有些味道,一旦品尝,便会让你对“好吃”的定义产生全新的认识,但这些美味,到了异域,却可能让人皱起眉头,甚至无法下咽。今天,我想和你聊聊我所知道的一些,那些在特定地方普遍到不能再普遍,但在别处却少有人问津,甚至让人.............
  • 回答
    “普通美国人一年交多少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它取决于很多因素。美国税收体系非常复杂,会受到个人收入、家庭状况、居住州、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税收类型来详细解释,并尝试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和说明。美国人主要缴纳的税收类型:1. 联邦所得税 (Federal.............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也很接地气。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电影、电视里美国人侃侃而谈,就觉得他们词汇量肯定惊人。但实际上,普通美国人的英语词汇量,和我们想象中的“高大上”可能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这个数字本身也挺有意思,因为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容易界定的数字。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词汇量,它不是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