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好好种地
长春,好好上班
沈阳,好好服务
大连,好好反省
哈尔滨,沈阳,大连,最近五年能感觉到肉眼可见的衰退,建国以后,一直以沈阳为中心,现在感觉还是长春最有活力。
大连再说一点,2002年,我第一次去大连,高楼大厦,圣地亚哥,老虎滩,旅顺岛,中山广场,车站下好几层的胜利广场,金石滩干净,听着海蛎子味儿的大连话都倍感高级。07年,高中毕业,再去发现王国,金石滩,天津街还是那么好,繁华。09-11年,每年都去,感觉差不多 。12年在烟台工作,来往路过大连,那时还感觉烟台真实土咔咔,看看大连多洋气,长春真是个村啊。13年,轮渡转高铁,灯火辉煌的大连北,太牛逼了。之后去大连基本都是白天去开会,第二天回程没啥内容。
17年,19年,21年都是请年假自己开车带孩子媳妇去的。带孩子几乎是之前那些景点再轮一遍,有个外资商场不错,别的都一样。我最喜欢的地方竟然是棒棰岛,没啥人工景点,天真自然。
大连背靠东北,现在东北除了长春,所有城市的第二产业都是在缩水。东北腹地经济不景气,港口城市自然失去活力的。
当然,大连人言谈间也是很向往以前的高光时刻,1984-2000时间确实也够长了。
21年GDP出来了,沈阳老大哥重回榜二,哈尔滨一年被新冠折磨的只能横躺。长春小老弟还得抓紧干,才能看见沈阳大哥的尾灯。
吉林的疫情可算到了向下走的趋势。前2年运气好,长春都躲过去了,这次被病毒直接抓把大的。最近期间,东北兄弟确实帮了很大的忙,尤其感谢沈阳老大哥,兄弟有难真上呀
利益相关:长春土著
1.哈尔滨:千万级人口的旅游城市,城市面貌往往是比较好的,从阳明滩、地铁站和新哈站可以看出来城市是有统一的形象打造方案的。但是也不乏失败案例,至少松北创新城那里有一片写字楼都是黄色外墙的artdeco风格我觉得是非常的丑。这几年经济下滑原因不在于疫情,而是工业真的太差了,长安福特算是个希望的小火苗,但现在也灭了。说到底工业基础这个东西你要是丢了,想靠一两个大项目弥补是行不通的。工业和旅游业不一样,旅游业不可把控,随机因素太多,你可以因为各种原因取消你的旅行计划,但是工作日你都得老老实实去上班。所以现在这种情况基本属于不可逆,哈尔滨之后都不会有特别强劲的增长,具象来看就是比如沈大长gdp都突破万亿的时候(一定会在十四五实现)哈尔滨可能还是六七千亿。而且和沈阳长春相比很可怕的一点在于哈尔滨是全省人口流出的枢纽,而其他两座城市可以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截流本省人口。
2.长春:和哈尔滨截然不同,哈尔滨很注重城市形象的打造,但是长春什么东西都讲究实用优先,这几年建了大大小小的基础设施,非常便民,但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粉刷的隧道墙壁和高架桥桥墩,有些高架桥吊装的铁梁,和旁边的水泥桥面格格不入。地铁以快优先,能用模块化组装的一律模块化,但是模块化组装的地铁站装修往往就非常简约了。长春人和这个城市一样,就是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你和长春人聊天,说到城市形象不行,或者某位沈阳大神特别爱在知乎列举沈阳有长春没有的品牌,大部分长春人第一反应是会顺着你的话说:长春小、长春破。但他们心里想的是这和我有啥关系,有不影响我生活,管你咋说我就是不挪窝,不知道是长春城市的风格影响了长春人的价值观,又或者是长春人先天就是这种脾气,所以影响了长春的城市风格。这种形式风格也体现在对产业的把控上,从崔jie开始方向就非常明确,主抓工业不放松,所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20年里长春的产业结构二产和三产一直维持五五开,长春的三产绝对值和增速放眼东北绝对不算少也不算慢,所以可以看出来工业的增长更为强劲。长春工业汽车是唯一的支柱,轨道车辆和医药东北横向相比是领头羊但是和汽车业比起来真的是九牛一毛。汽车业现在正处于电动机革命的开始,只能说长春的产业现在就是乘风而上,而且国家给支持给背书,至少不会是下一个底特律。凭借一汽各品牌的改扩能以及奥迪的ppe,我觉得十年内至少从gdp和财税来看,长春的日子会非常好过。至于财政能否持续补贴到基建,二产能否持续的提高市民收入带动消费和三产,这个还要再看。
3.沈阳:东北行政属性上的中心,但为了追求国家中心城市自上而下都有些舍本逐末般的迷失。如果说哈尔滨和长春只是风格上的不同,那沈阳和长春则是观念上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会决定今后东北的走向,简单来说就是给人打工还是自主创业。沈阳像一个家境比较好的年轻人,凭借良好的教育和姣好的形象毕业之后成功进入一家头部企业就职,事业一路顺风顺水薪水直奔知乎人均线,但说到底还是一个打工人,在为别人创造价值,至于这个别人是谁,那肯定不是东北。而长春呢就像是一个出身于工薪家庭的孩子,学习不太好但是从小到大跟着老爹学了点手艺,老爹语重心长地说:这门手艺才是你吃饭的东西。最开始继承老爹的修车摊,后来开始自学汽修,最后开了一个自己的汽车修理铺,慢慢发展起来后还想着去给整车厂做乙方,把修车铺做成供应商。自己留住了技术留住了人才也留住了资本。先不要着急说我踩一捧一,因为你们也能品出来这两种发展路径哪个更适合现在的东北不是吗?沈阳现在说白了就是路子走偏了,从官方到民众天天画大饼,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国家会来帮自己一把,想着想着这日子就有奔头了,却忽略了去解决眼下最棘手的问题,也是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之前的热钱都去房地产和互联网了,实体经济没拿到,结果现在社会财富分布不均、产业转型不利、核心科技有限,不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参与社会经济大循环了,怎么办?沈阳之前就是房地产市场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影响了制造业等实业的投入,千万不要说沈阳房价也不高,怎么可能都投到房地产去了?因为沈阳和中国其他城市的房地产热不一样,沈阳之前炒的是商业地产,最高峰时期在于2010-2014这个时间段,沈阳兴建了大量的写字楼和商场,甚至商业开工面积一度超越广州,仅次于北上深位居全国第四。举个例子吧,辉山牛奶基本是东北人都听说过,也算是除飞鹤之外的东北乳企二把手,但是公司大量的流动资金和银行贷款最后被用来做什么了呢?炒房。结局是辉山的暴雷直接导致了吉林银行、锦州银行、大连银行等十几家东北本土商业银行几十亿的坏账。盛京银行躲过了辉山,但却没躲过恒大,恒大直接拉了沈阳国资委一起下水,为它在沈阳的全身而退兜底。所以扎扎实实培育好自己的本土企业,增强内生动力才是沈阳现在迫切需要做的,真的不要再想着靠政策靠上面能伸手捞一把了,满清入关靠的是自己的骁勇善战,清朝帝皇必练骑射,而不是靠着天上掉下来个机关枪突突突把山海关攻破的。自主创业虽然不保证能有什么好结果,但受制于南方一定是一个最坏的结局。
4.大连:曾经东北人民首选的度假胜地,但是长期的计划单列市政策和偏居东北一隅的地理位置给人的感觉就是大连不认同东北的地域范围和文化认知。我是计划单列市,交完国税我财政自理,不用上缴你省级,不过等到国家下放转移支付,该给我的那份你还得给我。所以你沈阳管不到我,辽宁也管不到我,我的产业也压根也不以你东北为腹地。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大连不认同东北的地域身份和文化圈是非常可以理解的。最后,大连的烧烤全东北最难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