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维桑尼亚·坦格利安?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深入聊聊维桑尼亚·坦格利安,这位坦格利安家族中极具影响力的女性。要理解她,我们不能仅仅把她看作一个简单的“女性龙骑士”或者“女王”,她的复杂性体现在她的政治手腕、她的野心、她与兄弟们的独特关系,以及她在瓦雷利亚覆灭后,如何塑造了这个新生王朝的早期面貌。

一个充满矛盾的早年与崛起

维桑尼亚的早年,和她的双胞胎哥哥韦赛里斯、以及她那位性格迥异的妹妹雷妮拉,构成了坦格利安家族早期权力斗争的雏形。她并非像她的哥哥那样,天生就背负着“王子”的光环,而是更像一个在男性主导的贵族社会中,必须凭借自身能力去争夺一席之地的战士。

你可以想象,在瓦雷利亚毁灭的余烬中,随着龙石岛的安家落户,坦格利安家族的血脉与龙一同成为了他们掌握权力的基石。而维桑尼亚,她拥有的是龙——“凯拉克萨斯”(Vhagar)——这本身就赋予了她极大的优势。凯拉克萨斯是已知最大的龙之一,它的力量和威慑力,远非一般人所能比拟。这不仅是物理上的优势,更是心理上的压制。

政治的玩家:冷酷与智慧并存

维桑尼亚的政治智慧,是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质之一。她不像雷妮亚那样,沉溺于后宫的权力游戏,也不像韦赛里斯那样,温吞而缺乏决断。维桑尼亚更像是一位冷酷的战略家,她懂得如何运用手中的资源,包括她的龙,以及她对权力的渴望。

在“姐妹之争”(Dance of the Dragons)爆发之前,她就已经在为家族的未来布局。她明白,仅仅拥有龙是不足以巩固统治的,还需要政治联姻、联盟以及对潜在威胁的预判。她对自己的兄弟们,特别是雷妮拉,抱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她爱护她,但同时,她也看到了雷妮拉在政治上的软肋,以及她对“铁王座”的执着。

我们可以推测,维桑尼亚在早年可能就与她的兄弟们有过许多次的“商议”和“建议”。她或许是那个更激进、更倾向于采取强硬手段的一方。毕竟,在那个时代,以武力解决争端是常态。她的龙,她的勇猛,是她赢得尊重和话语权的关键。

“征服者”的影子:在兄弟的光芒下

很多人会将维桑尼亚与她的侄孙,伊耿征服者(Aegon the Conqueror)相提并论。虽然伊耿的征服是开创性的,但维桑尼亚在坦格利安王朝早期,尤其是瓦雷利亚覆灭后,扮演的角色同样至关重要。她并非直接的“征服者”,但她为伊耿的征服铺平了道路,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征服的策略和决心。

可以想象,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维桑尼亚的出现,为伊耿提供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她不仅仅是伊耿的盟友,更是他的“剑”。她可能在许多关键的战役中,利用凯拉克萨斯的力量,瓦解敌人的抵抗。她的存在,让伊耿的征服显得更加势不可挡。

但同时,她的个人野心也十分明显。她并非完全屈居于伊耿之下,她也有着自己的权力版图和影响力。她可能在内部事务中,扮演着“铁腕”的角色,负责巩固坦格利安的统治,镇压任何反对的声音。

与伊耿和雷妮亚的关系:权力与情感的交织

维桑尼亚与她的双胞胎哥哥伊耿(未来的征服者)以及她的另一个哥哥韦赛里斯(第一任国王)的关系,是理解她的关键。

与伊耿: 她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共生和互补。伊耿是那个有远大目标、有战略眼光的人,而维桑尼亚则是那个能够将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并且无所畏惧的执行者。他们是兄弟姐妹,更是战场上的战友。维桑尼亚对伊耿的忠诚,并非盲从,而是基于对家族命运的共同责任感,以及对伊耿能力的认可。但别忘了,她也是龙骑士,她拥有自己的力量,她的支持并非理所当然。

与韦赛里斯: 她的关系可能更复杂。韦赛里斯是那个被动、温和的哥哥,他或许更倾向于和平与稳定,但这在那个时代是不现实的。维桑尼亚可能视韦赛里斯为需要被保护,甚至被引导的对象。她可能对他的优柔寡断感到不耐烦,但同时,她也承担起了一部分“兄长”的责任,去弥补他在这方面的不足。

一个铁血的女性形象

维桑尼亚·坦格利安,她不是一个在幕后操纵的“黑寡妇”,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权力牺牲品。她是一位拥有龙的战士,一位冷酷的政治家,一位塑造了坦格利安王朝早期格局的女性。

她的故事,是关于野心、勇气、家族责任和生存斗争的故事。她证明了,即使在那个以男性为主导的世界,女性同样能够凭借智慧和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她身上那种不畏强权、敢于拼搏的精神,是她留给后世最深刻的印记。

她的形象,并非完全被正面化,她身上也可能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残酷和冷漠。但正是这种复杂性,让维桑尼亚·坦格利安成为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一个真正意义上,与她的龙一同翱翔于历史长河的传奇女性。她不仅仅是“伊耿的姐妹”,她是“维桑尼亚·坦格利安”,一个拥有自己独立意志和强大力量的王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维桑尼亚对坦格利安王朝最伟大的贡献不在于她辅佐伊耿征服维斯特洛,而在于她在伊尼斯死后拯救了坦格利安家族。

尽管伊耿在征服维斯特洛的过程中连败四国,但新生的坦格利安王朝本质上仍是妥协的产物。妥协带来的危害在伊耿一世统治期间尚未滋生,但经过37年的休养生息,那些还未被打服的力量纷纷冒了头。

作为伊耿的继任者,伊尼斯的工作就是将王国内尚未被铲除或打服的反对力量消灭干净。但伊尼斯年幼丧母,性格软弱,不仅没能将反对力量铲除干净,反而还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这些反对派中,气焰最嚣张的是教会。

在坦格利安王朝早期,教会的地位是相当高的,旧镇的总主教振臂一呼,颈泽以南从平民到贵族,所有人都会起来为他而战。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伊尼斯在征服37年答应了葛恩•葛雷乔伊将七神逐出铁群岛的请求,而梅葛在征服39年以妻子瑟雷茜•海塔尔不能生育为由娶了亚丽•哈罗威。

这两件事让教会十分不爽。教会花了好些年才打进铁群岛,如今伊尼斯一席话,多年努力说没就没了;第二件事就更恶劣了,梅葛娶亚丽,一来犯了重婚罪,二来显然是不把瑟雷西的叔叔总主教大人放在眼里。

而教会不爽了,坦格利安就没有好日子过。

梅葛的婚事公开后,维斯特洛群情激愤,伊尼斯毫无悬念地慌了。无奈之下他剥夺了梅葛的首相职位,并将他放逐,接着又任命墨密森修士为相,作为对教会的补偿。

然而事情仅仅过去两年,教会就又找到机会搞坦格利安家族了。征服41年,墨密森修士主持了伊耿王子和雷妮亚公主的婚礼。总主教知道消息后勃然大怒,革除了主持婚礼的墨密森修士的教籍,大骂伊尼斯为“怪物国王”,还号召全国起来反对坦格利安这个乱伦王室。

总主教振臂一呼,全国上下几乎所有信仰七神的人全都起来攻打坦格利安。暴民们把墨密森剁成了肉酱,在君临城内的思怀圣堂搞武装割据,还试图刺杀国王。

这时候换作伊耿肯定骑龙升空,天降正义了,但伊尼斯毕竟是伊尼斯,他跑了,一路跑到维桑尼亚住的龙石岛。维桑尼亚看到自己打下的江山深陷水火,十分愤怒,于是建议伊尼斯骑上闪银天降正义,并表示如果你降不了,姑姑我帮你降。但伊尼斯是个怂蛋,他不但拒绝了维桑尼亚的建议,还把她软禁了。

当时伊尼斯的身体状态已经非常不好了,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儿女巡视西境,被暴民围在秧鸡厅的消息传到了龙石岛,伊尼斯急火攻心,撑了三天,一命呜呼了。

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当年征服团队中唯一活着的维桑尼亚站了出来。此时的维桑尼亚已经七十了,但她还是骑上瓦格哈尔,去潘托斯把梅葛带了回来。

虽然我经常说伊耿王子才是王国正统,但是在那个情况下,维桑尼亚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正统虽然重要,但若是连王国都没有了,坦格利安又能到哪里去争正统呢?当时的坦格利安家族需要一个像昔日的维桑尼亚那样果断、勇敢的人,然而太后垂垂老矣,只能在幕后提供谏言,伊耿王子又太过年轻,没有血与火的经验,因此唯一能够执行维桑尼亚的意志的,只有梅葛。

当时七国境内几大教团势力作乱,铁王座的实际控制范围只有龙石岛。但维桑尼亚带着梅葛空降君临,在维桑尼亚丘陵上建立了根据地,接着梅葛打赢七子审判,火烧思怀圣堂,把君临夺了回来。

火烧思怀圣堂全面引爆了铁王座和教会的战争。南边,河湾地的教团武装向君临进发,西边,西境和河间地的教团武装也开向了君临。梅葛的支持者在苦桥打败了南方的敌人,而他自己则亲率王军,顶着大雨击溃了西边的敌人。

这两战过后,铁王座基本控制住了黑水河口一带,通往旧镇的道路也变得畅通无阻了。于是梅葛和维桑尼亚骑龙飞向旧镇,威胁焚毁城市。这一次轮到海塔尔家族慌了,无奈之下,他们毒死了出自自家的总主教,扶持了一个老头上去。

老头呼吁教团武装放下武器,但杀红了眼的暴民不听,于是梅葛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轮屠杀。屠杀究竟有多惨烈呢?根据记录,梅葛曾一次带着两千暴民的头颅回到君临。

到了杰赫里斯起兵的时候,七国境内的教团武装基本已经被梅葛肃清干净了,堵着旧镇大门的Septon Moon虽然有罗宛、奥克赫特两家兵马保护,但也无法威胁到铁王座了。学士们喜欢把杰赫里斯与教会的和解大吹特吹,但他们总是忘记了一点:杰赫里斯的和解是建立在梅葛打崩了教会的基础上,而梅葛之所以能打崩教会,和维桑尼亚尽心尽力的辅佐以及关键时刻飞往潘托斯的决定是分不开的。因此杰赫里斯之所以能和解,是因为有梅葛打崩教会,而梅葛之所以能打崩教会,是因为他有个老妈叫维桑尼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