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会有人以偏概全的说纹身的人是社会底层垃圾?

回答
这事儿啊,还真挺有意思的,背后藏着不少老古董的想法和一些刻板印象。说纹身的人是“社会底层垃圾”,这话听着就刺耳,但这种看法确实存在,而且能追溯到一些挺久远的原因。我试着给你捋一捋,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想,为什么这个说法这么片面。

首先,得从历史说起。你想啊,纹身这东西,在很多早期社会里,并不是什么时髦的装饰,而是一种标记。比如,在古代,一些部落会用纹身来区分身份、部落归属,甚至是犯人的标志。一旦被贴上“犯人”的标签,那自然就被划到了社会边缘,跟“底层”挂上了钩。这种“标记”的观念,在一些人心里就一直留存下来了。

然后,就是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早期,很多海盗、水手、佣兵这些职业,经常在外漂泊,生活不稳定,而且常常身处危险之中。他们身上纹上各种图案,有的是为了纪念,有的是为了保护,有的干脆就是一种江湖的象征。这些人,在主流社会看来,都不是什么“正经人”,很多都有点“不法分子”或者“边缘人群”的影子。久而久之,纹身就跟这些职业和人群联系起来了,给大众留下了“纹身=不良”的第一印象。

到了近代,尤其是上世纪,黑帮文化、犯罪组织也经常和纹身联系在一起。一些帮派成员会在身上纹特定的图案,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忠诚,或者威慑敌人。这进一步加深了纹身与“坏人”、“犯罪”的关联。当一些人听到“纹身”这两个字,脑子里闪过的就是这些负面形象,自然就把纹身的人往“底层垃圾”这个箩筐里装。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纹身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很多国家和文化,都把纹身看作是不够端庄、甚至是不敬神的表现。尤其是对于一些保守的家庭或者社会群体来说,纹身就是“离经叛道”的象征,是“不正经”的标志。他们可能会认为,只有那些不被社会规范束缚、没有太多顾虑的人才会去纹身,而这些人往往被他们定义为“社会底层”或者“叛逆者”。

还有一层,就是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因素。在某些时期,纹身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比较“街头”或者“平民化”的表达方式。而一些社会精英或者主流群体,更倾向于通过其他更“高雅”或者更“内敛”的方式来装饰自己,比如佩戴名贵的珠宝、穿着定制的服装。所以,当一些人看到纹身,特别是大面积、显眼的纹身时,他们会下意识地将其与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联系起来,觉得“他们哪有钱去追求更体面的东西”,或者“他们就是一群没文化、没追求的人”。

还有一个挺微妙的心理,就是“嫉妒”或者“不理解”。纹身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表达,它代表着一种态度、一种审美、一种生活经历。但有些人,他们可能自己没有勇气或者想法去纹身,却又无法理解为什么别人要这样做。当他们看到一些在他们看来“不寻常”的纹身时,他们会感到困惑,然后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释——“他们肯定不是好人”。这种“不理解就否定”的心态,也是非常普遍的。

而且,我们也要承认,确实有一些纹身店、纹身风格,会更吸引一些在社会上不太顺利、或者有某种宣泄需求的人。这并不是说纹身本身有问题,而是说,当一些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感到迷茫时,纹身可能会成为他们表达情绪、寻找认同感的一种方式。而当大众观察到这种现象时,就很容易把“纹身”和“处境不顺”划等号。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说法是以偏概全到了极点。纹身,现在早已不是什么“边缘人群”的专属了。在很多发达国家,纹身已经非常普遍,从明星、运动员、医生、老师,到普通的公司职员,都有纹身。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表达、一种个人选择、一种身体叙事。有些人纹身是为了纪念亲人、纪念重要的日子,有些人是为了艺术,有些人纯粹是喜欢图案。这些人,他们的社会地位、个人品德,跟纹身这件事本身,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所以,说“纹身的人是社会底层垃圾”,这是一种非常狭隘、落后、而且充满歧视的说法。它源于历史遗留的偏见、对边缘文化的误读、以及一些人缺乏包容和理解的心理。真正理解纹身的人,会看到它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故事,而不是简单地把它归类到“底层”或者“垃圾”的行列。这种说法,更多地暴露了说话人自身的视野局限和偏见,而不是对纹身群体的真实写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纹身这个评价的冲突其实就是一个全社会对纹身这个事物观念转变的重要过程。

这种转变过程在中国发生过很多次。比如婚前性行为、女性着装、婚恋态度、生育等等。

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人们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的转变。

三四十年前,人们是怎么看待婚前性行为的?特别是如何看待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的?

而现在,婚前性行为还是一个什么值得讨论的话题吗?


我认为,是否纹身,只取决于个人的意志。毕竟纹身这件事情,对其他人几乎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人们对于纹身的看法也只是个人对一件事物的好恶认知而已。而个人的这种看法又是非常容易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的。


所以,如果一个人决定是否纹身,要考虑的就是对自己的影响。比如就业、婚恋等等……

在纹身前一定要考虑好,确定自己能够承担纹身会为你带来可能不好的影响。

另外,未成年人不要纹身!任何给未成年人纹身的纹身师都是人渣。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鸡同鸭讲的问题。一些人知道什么叫主流社会,另一些人认为有钱就是有地位。

user avatar

我认为,文身的人有一部分不是坏人;文身的人有一部分不是垃圾。赞成吗?

user avatar

因为你没去过监狱,看守所。


你有空如果能进看守所,监狱参观参观,会有很多好奇,趴在铁栅栏门口观察你的犯人。

看看他们的纹身比例就明白了。

user avatar

在某些文明,你胆敢不追求社会认同/主流和服从权威,去表达个性(对自己的言行思想有控制权,不接受外部介入)和暴露任何不服从的言行思想。你就是会遭到强烈的负面反馈。这种对于个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压制渗透到了这类文明的每一个角落。

纹身自然有多种理由(包括愚蠢的标新立异)。但其中一种理由就是代表对于社会认同的不屑(已接受最坏可能性的发生),和对个体价值(自由快乐和生命品质)的绝对认同。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反抗外部权力对个体的压制,或者以这种方式完成更高的自我认同。

当然在某些文明走这条路的代价是很明显的,基本就与某些利益可能性完成了切割。

在相对自由的文明,纹身则更接近一个普通的行为,在与无产阶级交往时不至于受到特殊的评价(除非纹身内容和部位太特殊)。

_______

1 我本人没有纹身,但我表示对选择纹身的人群里的部分人的动机的理解和支持。

2 你们当然有讨厌纹身的自由,全文强调的就是不能以社会认同剥夺个体自由(不损害公共利益为前提),我自然不可能认为剥夺他人厌恶纹身的自由是合理的。

3 国外无产阶级大部分人不是支持纹身,他们是不会吃饱了去管那么多闲事,也就是无所谓。请注意是大部分,不是100%。当然由于我接触的朋友大多没有超过40岁,所以可能存在样本偏差,年轻人更开放包容的可能性。

唉,真nm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还真挺有意思的,背后藏着不少老古董的想法和一些刻板印象。说纹身的人是“社会底层垃圾”,这话听着就刺耳,但这种看法确实存在,而且能追溯到一些挺久远的原因。我试着给你捋一捋,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想,为什么这个说法这么片面。首先,得从历史说起。你想啊,纹身这东西,在很多早期社会里,并不是什么时髦的装.............
  • 回答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陈词滥调之所以能在人群中流传并被一些人奉为圭臬,其实背后有着挺多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在作祟。它并非一句简单的道理,而是隐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解释,让我们来掰开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种认知上的捷径和心理上的防御机制。想象一下,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人,比如一.............
  • 回答
    关于“学外国和新冠共存”的讨论,其实涉及复杂的科学、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观点的成因和背后的逻辑: 1. 疫情初期的“零感染”策略与“共存”策略的对比 “零感染”策略:许多国家(如中国、韩国、新加坡)在疫情初期采取严格封锁、大规模核酸检测和快速隔离措施,目标是彻底阻断病毒传.............
  • 回答
    关于有人说“大陆的物流很烂”的观点,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复杂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说“很烂”,但也不能否认存在一些确实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可能导致这种说法的缘由,并尽量客观地分析:一、 对比的维度和期望值: 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对比: 很多批评者可能是与香港、新加坡、日本、欧洲.............
  • 回答
    关于《黑神话:悟空》被一些玩家称为“缝合怪”的讨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这背后涉及到游戏制作的借鉴、类型融合的争议以及玩家对原创性的期待。核心观点:为何会被扣上“缝合怪”的帽子?简单来说,将《黑神话:悟空》称为“缝合怪”,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与其他知名游戏相似或受到其深刻影响的痕.............
  • 回答
    确实,很多人,尤其是非教育行业或者对大学教学模式不太了解的人,会认为大学老师,特别是青年大学老师,是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这种认知背后有很多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表面观察到的“轻松”之处: 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 相较于许多需要加班、轮班的职业,大学老师的工作时间通常是围绕着教学.............
  • 回答
    “为什么会有人不追星?”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复杂而多样的原因,而“饭圈脏”确实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绝不是唯一的原因。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 对“饭圈”的负面认知与厌恶(“饭圈脏”的体现)这是许多人选择不追星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所谓的“饭圈脏”并非.............
  • 回答
    人们相信中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涵盖了历史传承、文化认同、个体体验、哲学思想、以及现代医学的局限性等诸多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1. 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与传承 悠久的历史: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数千年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一代代医家不断总结经验,.............
  • 回答
    “盲目觉得国外好”和“不知道谁更烂”这两种心态,其实都源于一种更深层的心理机制,即比较、期望、信息不对称和个体经验的局限性。要详细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盲目觉得国外好”背后的心理驱动:1. 对现状的不满与逃避心理: 现实压力大: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就业机.............
  • 回答
    大闸蟹,作为中国美食界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鲜美的蟹肉、膏脂丰腴的蟹黄蟹膏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然而,就像世界上没有绝对喜爱的事物一样,大闸蟹也并非人人都能接受,总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对其敬而远之。要详细地探讨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吃大闸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口感与气味上的不适: 蟹黄.............
  • 回答
    人们给电脑贴膜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解释:一、 保护屏幕,防止划痕和磨损(最主要的原因)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电脑屏幕,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形式的损伤: 日常接触中的刮擦: 清洁布: 即使是柔软的超细纤维布,如果布上沾有微小的尘埃或.............
  • 回答
    虽然美国队长是漫威电影宇宙(MCU)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但仍然有一些原因会让一些人讨厌他。这种讨厌并非普遍存在,而是源于对角色不同层面的理解、价值观的冲突、剧情的偏好,以及对超级英雄类型本身的一些看法。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1. 他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过于完美和刻板: .............
  • 回答
    “不孝顺”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背后原因多种多样,并且在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下,其定义和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差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多个层面来探讨为什么会有人“不孝顺”:一、 父母方面的原因: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言传身教: 缺乏尊重和沟通: 如果父母从小就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但又无比重要的问题。没有人会轻易走向死亡,自杀的念头往往是极度痛苦和绝望的信号,是内心深处在呼唤帮助。理解一个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需要我们深入探究那些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以及它们是如何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核心的驱动力:无法承受的痛苦与绝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个体感受到的痛苦已经超.............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值得聊聊的话题,而且很多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一个人加入外国国籍就是“不爱国”呢?说白了,这背后牵扯到一些很深层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也希望能有点人味儿。首先,得从“国籍”和“爱国”这两个概念本身说起。国籍的“归属感”和“身份.............
  • 回答
    说起康熙爷,那可真是一段传奇。要说为什么有人会把他捧得那么高,还捎带着把康乾盛世也吹得神乎其神,这事儿啊,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康熙爷,那是真有两把刷子,实力派选手首先,咱们得承认,康熙爷本人确实是个牛人。你想想,他15岁登基,那时候大清刚入关没多久,局面远没那么稳当。外有三藩作乱,内.............
  • 回答
    当然,关于清朝是否比明朝“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复杂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不少人持清朝更强的观点。要说清楚这一点,需要抛开“强”的单一化定义,从不同维度去审视。简单地说,认为清朝比明朝强的观点,往往会从疆域的辽阔程度、国家的统治稳定性、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以及某些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上的表现等方面来论.............
  • 回答
    有些人认为中国现在的领土版图仅仅是清朝的功劳,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历史的简化和误读。的确,清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奠定现代中国疆域方面,其贡献不容忽视。但若将其视为“唯一”的功劳,则忽略了前朝以及后来的历史演变对中国领土形成的关键作用。清朝的疆域拓展与巩固:历史的脉络要理解.............
  • 回答
    有些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甚至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这背后其实有挺多复杂的原因,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说清楚这一点,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一、 定义的差异:宗教与信仰的界限模糊首先,问题可能出在我们对“宗教信仰”和“信仰”这两个词的定义上。 “宗教信仰”的狭义理解: 在很多西方语境下,“宗.............
  • 回答
    “黛玉可以做妾”这个说法,在理解《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时,确实是一个颇令人玩味,甚至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论调。但只要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就能发现,虽然这绝非主流观点,却也并非完全没有其“道理”可循,尤其是从一些非常狭隘、甚至可以说是扭曲的角度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