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什么关于印度的冷知识?

回答
印度,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总是充满着令人惊叹的细节。除了我们熟知的泰姬陵、瑜伽和咖喱之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它们如同隐藏在广袤土地下的珍宝,等待我们去发掘。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为您介绍一些关于印度的冷知识:

1. 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会说话的火车”的国家(不完全准确,但有其趣味性):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火车怎么会说话?这里的“会说话的火车”指的是印度铁路系统特有的喊话员(Station Announcers)。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火车站的广播系统可能并不发达或维护不佳,但在印度,尤其是客运繁忙的火车站,你经常会听到人工的、充满地方口音的喊话声,通报列车到站、发车信息、停靠站台等。这种充满人情味和活力的喊话方式,在现代化的自动广播系统中显得尤为特别,仿佛是火车在与乘客交流,因此被戏称为“会说话的火车”。当然,这并非真正的智能对话,而是人工播报员在进行信息传递。

2. 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素食者(数据仍在增长):

虽然印度菜系中以肉类烹饪的比例也在增加,但素食主义在印度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世界上素食者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主要源于印度的宗教文化,尤其是印度教和耆那教,他们提倡不杀生,因此鼓励素食。许多印度教徒相信牛是神圣的,所以牛肉消费非常罕见。此外,素食在印度是一种健康、环保和道德的选择,许多人从孩童时期就习惯了素食。在印度的大街小巷,素食餐厅随处可见,而且食物种类繁多,味道也极佳。

3. 牛在印度被视为神圣的动物,拥有特殊的法律地位:

正如前面提到的,牛在印度被认为是神圣的。在印度教的信仰体系中,牛被视为哺育万物的母亲,是财富和繁荣的象征,甚至与重要的印度教神祇有关联。因此,许多邦法律禁止屠宰牛,甚至禁止牛肉的销售和消费。这导致了在某些地区,牛可以自由地在街道上行走,并且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保护。虽然并非所有印度人都遵循这一习俗,但它在宗教和文化层面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并体现在法律法规中。

4.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民主国家,但选举过程极其复杂和庞大: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民主国家。这意味着它的选举过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之一。拥有数亿有投票权的公民,选举过程需要部署数百万的投票站工作人员、安保人员以及监督员。电子投票机(EVM)在印度选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大大提高了效率和透明度。为了确保公平,不同地区会根据当地情况采取不同的选举措施,例如在 नक्स नक्स份子活跃的地区,投票站可能会部署在武装警察的严密保护下。

5. 世界上第一个拥有“邮政编码”的国家:

虽然现代邮政编码系统通常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但印度早在1972年就引入了邮政编码系统(PIN Postal Index Number),比许多国家都要早。这个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简化邮件分拣和递送过程,提高效率。每个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代表着特定的地理区域,有助于更准确地将邮件送到目的地。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举措,对印度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6. 印度拥有世界上最高(且唯一一个)的板球场:

板球在印度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被视为“国球”。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海尔板球场(Himachal Pradesh Cricket Association Stadium)是世界上最高的板球场,海拔高达1,457米(4,780英尺)。它坐落在群山之中,风景壮丽,为比赛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在这里比赛,球员和观众都能欣赏到令人惊叹的自然美景。

7.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服务输出国,但工程师们常在国外工作:

印度在信息技术和软件服务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服务输出国之一。其强大的IT产业为全球许多企业提供服务。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工程师,由于职业发展和更高的薪资待遇,选择在国外(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工作,被称为“人才外流”。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为印度经济做出了贡献,并通过汇款等方式支持国内发展。

8. 印度是世界上咖啡产量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巴西):

虽然大家普遍认为印度以茶闻名,但印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咖啡生产国,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咖啡王国巴西。印度南部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咖啡,特别是阿拉伯卡和罗布斯塔咖啡豆。印度咖啡通常带有独特的风味,受到世界各地咖啡爱好者的喜爱。

9. 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产业(宝莱坞):

印度电影产业以其庞大的产量和影响力而闻名于世,其中以位于孟买的“宝莱坞”(Bollywood)最为著名。宝莱坞每年制作的电影数量远超好莱坞,并且在印度国内外都拥有庞大的观众群体。印度电影的特点通常是融合了歌舞、戏剧、浪漫、动作等多种元素,色彩鲜艳,情感饱满,能够吸引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观众。

10. 印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强奸罪死刑的国家(截至我知识更新):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但重要的冷知识。在一些国家,强奸罪可能会被判处死刑,但在印度,强奸罪的主要刑罚是长期监禁。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对强奸行为的惩罚不够严厉,而是其法律体系对死刑的适用范围有严格限制,并且认为死刑并非解决所有犯罪问题的最佳方案。印度在加强对性犯罪的打击力度方面一直在努力,但法律体系的演变需要时间和多方面因素的考量。

11. 印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成如此大规模人口普查的国家:

印度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普查之一。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数百万的普查员会走访全国的每一个家庭,收集详细的人口统计数据。这种高效且庞大的操作能力,充分展示了印度在组织和执行大型项目方面的能力。

12. 印度有一条“禁止外国人入境”的村庄:

在印度东北部,靠近缅甸边境的阿鲁纳恰尔邦,有一个名为玛吉里格(Marjiriig)的村庄,对于外国人来说是禁止入境的。这个村庄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敏感性,为了国家安全和区域稳定,对外国人实施了严格的限制。尽管印度整体对外国游客是开放的,但这样的地方确实存在。

13. 印度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国家(官方层面):

虽然“奴隶制”在国际上早已被废除,但印度在1976年才正式将“不可接触的奴隶制”(bonded labour)定为非法。这是一种更隐蔽的债务奴役形式,通常通过合同或家族继承而存在。尽管法律已经废除,但在一些偏远地区,这种现象仍然有所存在,是印度社会需要持续努力解决的问题。

14. 印度在国际象棋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印度被认为是国际象棋的发源地。国际象棋的前身“恰图兰卡”(Chaturanga)起源于印度,后来通过波斯传播到世界各地,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国际象棋。

15. 印度人对钻石的狂热和贡献:

印度不仅是钻石的消费大国,而且在钻石的切割和抛光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全球大多数钻石的切割和抛光工作都在印度完成。印度人在钻石行业拥有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为全球的珠宝市场贡献了大量的优质钻石。

这些冷知识只是印度丰富多彩的冰山一角。印度是一个充满对比、惊喜和无限可能性的国家,每一次深入了解,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希望这些详细的介绍能让您对印度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印度也有我们当年的路线之争,最著名的就是

@Kshir Sagar

提到过的阿马蒂亚森 和 巴格瓦蒂。阿玛蒂亚森是欧美国家外仅有的几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巴格瓦蒂也是贸易领域等的泰斗。

阿玛蒂亚森认为印度的内部不平等情况非常非常严重,教育、健康等方面都非常差,甚至在南亚都很差。印度即使放缓一点经济增长也不会有太严重影响,应该提供更多资源支持这部分弱势群体,去年阿玛蒂亚森写了本新书《不确定的荣耀》,仔细描述了自己的观点。

巴格瓦蒂认为低经济水平下的政府分配是没有意义的,不如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会形成政治改革的良性循环更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他也写了本书叫做《增长为什么重要》,仔细描述了自己的观点。

同时印度的两个大党——国大党、印度人民党分别代表了以上两种思路,国大党是左翼、强调政府分配、对穷人进行大量补贴,印人党是右翼、亲近大企业、强调经济效率。阿玛蒂亚森是前者的重要顾问,而后者极力推崇印人党宣扬的“重商主义”。

2 喀拉拉邦是印度人文最发达的邦,人类发展指数、识字率等都接近中国,完全不像印度。但是这和共产党的治理很难说有什么关系。印度最早的包含识字率调查的人口普查是1971年,喀拉拉邦的识字率约为60.4%,比印度平均水平(29.5%)高30%。

很多人推测1949年喀拉拉邦的识字率已经高达40%,而印度同期则只有15%,这个原因是长久的殖民历史,并非人治。

阿玛蒂亚森一直主张应该走“喀拉拉邦模式”,这点一直被巴格瓦蒂嘲笑

3 喀拉拉邦经济发展一般,只有印度平均水平,喀拉拉邦的强大人文优势根本没有进而导致经济优势,喀拉拉邦的经济优势、人文优势反而逐渐缩小了。

喀拉拉邦的第二产业比例只有21.05%,第三产业高达63.22%,工业比例甚至比印度平均水平都低5%,经济发展模式更不合理。

3 果阿邦是印度最发达的邦,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果阿邦旅游业发达,有南欧风情。有很多欧洲人去果阿邦旅游,如果去印度推荐优先考虑去果阿邦旅游。果阿邦发达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牙人长期的殖民历史,民风迥异,著名的达伽马从此处登陆过,圣方济各沙勿略在果阿下葬。

1961年印度击败葡萄牙人收复果阿邦,当时美国、英国极力反对印度的“入侵”,纽约时报撰文称印度为“aggressor ”,印度此举同时也使得美国选择进一步拉拢巴基斯坦

4 地处北方的古吉拉特邦一直是受传统印度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种姓主义、教育问题等在早期时都很差,但现在古吉拉特邦人均工业产值是印度平均水平三倍,经济水平在印度也处于高水平,被巴格瓦蒂与之对应称为“古吉拉特模式”。

依靠强大的经济增长,古吉拉特邦的识字率也在80%左右,同时大大改善了印度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

5 很多主张“印度虽然经济发展了,但人文方面在南亚反而更差”的人称孟加拉国的医疗成就在南亚国家中领先,甚至和更富裕的印度相当。

但是西孟加拉邦的孟加拉族的医疗成就和孟加拉国相似,也有人认为这仅仅说明了孟加拉国有相对更好的医疗成就是因为民族文化因素——孟加拉国本来就是印度。

印度的经济学家从孟加拉国发展工业的成就,和印度西孟加拉邦在发展工业上的无力,相比较提取出了印度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征地法,西孟加拉邦的共产党执行了土地改革,土地私有化率达到85%,是印度平均水平两倍。这导致了西孟加拉邦有更多的潜在投资者(印度的塔塔汽车公司等)、更好的地理条件以及更高的识字率,在工业上发展却更缓慢。

6 印度各邦的不同的经济政策和对法律的不同解释,使得印度经济学家观察到影响印度工业发展的更大因素是劳动法。印度劳动法更灵活的邦发展更好,反之则更差。

7 英吉拉甘地时代是印度最独裁的时代,她的儿子桑贾伊·甘地力推计划生育,他以着惊人的效率一年执行了600-700万例绝育手术,完成了他所计划规模的2/3。

在英吉拉甘地结束“紧急状态”,重启大选后(尽管桑贾伊·甘地劝他的妈妈不要重启大选),英吉拉甘地选举失败、失势垮台,桑贾伊·甘地也因此失去了权力——没有“民主制”就没有“新印度人”。

8 印度独立后本来打算让印地语当官方语言,但是印地语当时使用者只占总人口1/3左右。南方的各邦联合反对这一决定。这导致中央政府仔细考虑这个问题,于是推出来英语当做官方语言,南北皆大欢喜,缓和了民族矛盾。

现在印度通过鼓励“印地语作为外语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印地语。

9 英语的使用范围仅仅在与跨越各种族的交流方面,主要是政治方面,绝大部分官方文件都是用英语写得,但是在报纸、日常生活等领域中用的很少。

10 据一个来自北方的印度人说,虽然他只会一种印度语言,但是可以和说两三种不同语言的印度人交流。

11 印度南方社会风气更开放进步,北方更封闭落后,可能的原因是殖民时期更长,有更先进文化输入,沿海地区往往种姓制残留更少。

12 印度的种姓制度存着很多误解,不是说婆罗门一定就地位高,而是得看该地区的氏族分布。在印度,真正的种姓多达数千个。

印度的种姓制度实际上是依靠各自封闭的社会网络运行的,在一个吠舍种姓多的地区,婆罗门也可能地位很低;婆罗门到了一个新的地区也会失去他的地位,因为他的社会网络不存在了。

13 英属印度时期,印度依旧有565个土邦没有归于英国人统治。到了蒙巴顿分治时,让565个土邦自由选择加入印度、巴基斯坦或者独立。印度的萨达尔利用外交和武力手段斡旋其中,使得大部分土邦选择加入了印度。

印度独立时人口约2.2亿,巴基斯坦约为7500万人,565个土邦的总人口约为8000万人,如果大部分土邦加入巴基斯坦,将足以和印度分治南亚。

14 克什米尔土邦虽然穆斯林更多,但国王是印度教徒。在其犹豫选择独立还是听取蒙巴顿的建议加入印度时,巴基斯坦的“解放军”立刻“进入”了克什米尔,印度也顺势介入。

15 印度独立后,大部分土邦虽然获得了印度政府不菲的贡金,但失去了土地内的征税权,由于负担不起高昂的王室花销。大部分土邦王公最后都破产了,此外大部分土邦王公也被剥夺了实权。

1971年印度准备对巴基斯坦开战的时候,印度政府也同时停止发放给土邦王公贡金了,之后彻底废除了土邦王公的特权。

16 尼赫鲁甘地王朝一共出了3个总理,尼赫鲁、英吉拉甘地、拉吉夫甘地。索尼娅甘地虽然为了避免反对不就任总理一职(她本来是个意大利人),让辛格担任总理,但实际上是操纵其为傀儡执政。甘地家族统治印度时间超过了整个印度独立时间的2/3。

17 印度总统没有实权,拥有实权的是总理。印度总理任期为5年,没有连任次数限制。任届次数最多的是尼赫鲁,一共是4届17年;其次是他的女儿英吉拉甘地,一共是三届16年。

18 最近被莫迪开军队堵在家门口的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叫班纳吉,是印度第一个女性首席部长,在今年2016年获得连任。在此之前班纳吉曾两度任铁道部长,是印度第一个女性铁道部长。

班纳吉是莫迪在印度最大的政敌之一,多次反抗中央、利用中国威胁莫迪、要求莫迪引咎辞职。

user avatar

先说几个和中国有关的。

1. 印度有一群祖上随着英国殖民者到印度的客家人。在孟买和加尔各塔有唐人街。这些华人很多从事皮革行业。这是因为牛在印度教是圣物,皮匠和屠夫一样是地位非常低的职位,没有印度人愿意干。

2. 印度有本土化的中餐。主要以炒菜为主,用酱油和葱姜蒜调味,味道和中国任何菜系都差十万八千里,但和美式中餐有相同之处。印度中餐在印度非常流行,对印度人来说下馆子吃中餐和中国人吃日餐差不多。美国纽约和芝加哥都有印度餐馆专门提供印度中餐。

3. 印度有两个邦(省)是共产党执政。这两个邦中Kerala治理得非常好,是印度人类发展指数(HDI)排名前几的邦,West Bengal是排名倒数的邦。印度在九十年代才“改革开放”,之前那几十年印度人和中国人一样拿粮食券吃公家饭。

4. 印度有一批祖上从波斯来的,信奉拜火教的少数民族叫Parsi(波斯人的意思)。他们人数只有几万人,但影响力非常大。Tata集团的创始人是Parsi,印度最大党INC的很多领导人也有Parsi背景。

5. 前段时间林毅夫和张维迎的辩论被美国和中国媒体解读为“21世纪的凯恩斯vs哈耶克”。而同等精彩的经济学辩论还有Amartya Sen vs Jadgish Bhagwati。Sen认为印度脱贫要先扶贫,而Bhagwati认为扶贫要靠给企业创造创新条件。

user avatar

谢邀,“冷知识”是不是指一般人不知道或者理解错了的知识呀?让我也罗列一些我在评论中常看到的错误,解释一下。

1,“印度”作为一个文化概念,涵盖相当广,地理上不仅仅包括印度共和国这片区域,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都在其中。所以不要再问为什么古代没有听说说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这两个国家都是20世纪才存在的。

2,印度河和恒河是印度文明的母亲河。但是印度河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

3,印度宪法序言中的确说印度是“社会主义”(Socilist)国家,但这个词是英迪拉•甘地在77年紧急状况时强行加进去的,不要说印度是社会主义建国的。宪法序言中只说印度是“世俗的”(Secular)、“民主的”(Democratic)主权国家。 当然,世俗和民主都被黑得很惨。 讲到宪法,《印度宪法》是世界上最长的宪法,厚度直追税法。

4,如今印度的执政党是印度人民党(BJP),简称印人党。有些媒体称之为“人民党”是错的,那是另外一个政党。

5,虽然英语在印度使用人口众多,但其实印度宪法规定的“母语”是印地语。当然,印地语在南印的使用率很低。

6,印地语(Hindi)与印第安人没有关系。印第安人与印度人其实也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前者被称为“Indian”是因为新大陆发现者的误会,高中课本大家还记得吧。

7,印度卢比的纸钞上有17种语言,英语和印地语在正面。背面有15种其他印度语言,包括梵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古吉拉特语等。 能把这些字母都认全,是非常帅的事情。 对啦,所有印度卢比纸钞上的水印和头像都是同一个人:印度国父——圣雄甘地。

8,佛教发源于印度,但在印度已经消亡了。今日的印度佛教徒基本全是上世纪中叶安贝德卡尔博士发起的“新佛教运动”的产物,他的初衷是通过改宗佛教帮助贱民摆脱印度教种姓社会的压迫。

9,从宗教史的观点看,印度教(Hinduism)、婆罗门教(Brahmanism)、吠陀宗教(Vedic Religions)是一脉相承,但并不能完全等同。 当然,这些概念全部源自近现代的印度学学者,而不是印度宗教的自我认定。

10,尼赫鲁-甘地家族是印度政坛最闪耀的名字。开国总理尼赫鲁,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孙子拉吉夫•甘地都曾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的夫人索尼娅•甘地也是国大党的党魁。但这个“甘地”与圣雄甘地没有关系,而是因为英迪拉嫁给了一位姓甘地的人,所以随夫姓甘地罢了。 尼赫鲁和甘地这两个姓被如此联系在一起,只是命运的巧合。

11,印度教神话三大主神是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印度教三大教派是毗湿奴教派、湿婆教派和萨克蒂教派(性力派)。 互相不是对应关系。

12,德里和新德里指的是一座城市,非要分,新德里是城市南边较新的那个部分。

13,印度民主进程中,开国独大的国大党丢掉的第一个邦是喀拉拉(Kerala),输给了共产党。喀拉拉也是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基础教育和基础设置建设做得最好的邦。 近年来有点沉寂。

14,印度铁路系统是世界上雇员人数最多的官僚系统;第二多的是印度邮政系统。

15,瑜伽(Yoga)在印度哲学里是广泛意义上修行,哲学流派之一,不仅仅是今日风行世界的“瑜伽”。

16,印地语里,中国人是 “चीनी”,另外一个意思是“糖”,准确一点,白糖。

17,印度神话里,什么都是神。但是没有猫,没有喵大神! 但是,我最近在努力找喵大神的痕迹,找到了一定写出来!

18,毗湿奴有十大化身(一说二十二),还剩下一座化身没有出现,据说会出现在未来。他的名字叫 Kalki,大概就是“时间终结者”。这是印度教的古朴救赎论。

19,印地语里 420 是骂人的话,大致相当于我们 250 骂人一样,不过420通常指诈骗。 当然,你们多数人没法用它骂人,因为得说印地语,印度人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这个数会说英语来避嫌。

20,写得好乱,有一条没一条看个乐吧。强行加一条作为结尾:这个国家的人口和我们差不多,他们的历史和我们一样悠久。面对印度,我们不要莫名其妙地自大或者自卑,有机会去旅行,去了解,会很有意思的。

user avatar

【流量预警】

说说印度的联邦直辖区。

印度在1757年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取得独立。印度是联邦制国家,有27个邦(不包括克什米尔和伪“阿鲁纳恰尔邦”等地区)、6个联邦属地及1个国家首都辖区。

嗯,这应该是教科书一般的介绍吧。邦和首都辖区大家都懂,可联邦属地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在英属时期,庞大的次大陆上还有一系列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点,这些零散分布的据点是欧洲列强平衡各自利益,共同瓜分南亚的结果。印度脱离英国独立后这些殖民点依然还是不同宗主国的领土。后来随着全世界去殖民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零星、小面积的殖民据点陆续被印度政府收回,并与一些印度洋中的离岛以及特殊的昌迪加尔市,一起形成印度联邦直辖区。


基于印政府立场的印度地图(包含所有站在印度立场上的争议领土)。

6:果阿邦

A: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

B:昌迪加尔

C:达德拉-纳加尔哈维利

D:达曼-第乌

E:拉克沙群岛

F:德里首都区

G:本地治里

6、C、D:葡属印度。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今天的印度喀拉拉邦(上图13)登陆。此后数百年,包括次大陆整体属英时期,葡萄牙始终在印度拥有数个零星的殖民据点。而印度独立时葡萄牙的果阿、达得拉、纳加尔哈维利、达曼、第乌等据点已经被印度的不同邦分割包围形成飞地。印度自独立起就对这些据点提出主权要求,但一直未果。

不同时期内葡萄牙帝国曾经占领的地区,次大陆的阿拉伯海一侧和孟加拉湾一侧均有葡建立的据点。

达得拉和纳加尔哈维利于1954年的一次骚乱中被印度趁机占领并于1961年正式并入印度,成立达德拉-纳加尔哈维利联邦直辖区。

1961年12月印军对果阿、达曼和第乌同时展开进攻并于2天后夺取。起初印度把这三块分散的地区并入一个联邦直辖区,1987年果阿升格成印度的一个邦,后两者即为现在的达曼-第乌联邦直辖区。

果阿的葡萄牙式教堂。果阿旧城目前为世界文化遗产。

G:法属印度。

与葡萄牙相同,法国也在印度的两条海岸上建有一系列殖民据点。随着印度独立,法属印度也开始逐渐被并入。

紫色:法属领地。浅蓝色:法属领地的盟友势力或势力范围。毕竟也曾是数得上的庞大殖民帝国。

1947印度取回几个小据点的主权。此后法国与印度达成协议,由法属印度各地人民投票公决其归属前途。1954年最后的四个法属印度地区:本地治里、卡来卡、亚南(孟加拉湾一侧)和马埃(阿拉伯海一侧)由印度接管,以“本地治里”的名义共同组成一个联邦直辖区。

众所周知,现代法国与其前殖民地之间向来是藕断丝连。与葡属印度不同,本地治里联邦辖区内法语依然是主要语言之一,法国在本地治里市拥有领事馆,每年7月14日(法国国庆)也会有庆祝活动。

本地治里联邦直辖区的首府:本地治里市。

B:昌迪加尔。

1947年次大陆脱离英国,但随即发生印巴分治事件。原来的旁遮普省被一分为二形成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和印度的旁遮普邦。由于原首府拉合尔位于已经是仇家的巴基斯坦境内,印度的旁遮普邦就没有了首府。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为了安置印巴战争造成的难民,印度政府在一片山麓划出土地,兴建了现在的昌迪加尔市,也就是说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类似,昌迪加尔也是一座完全依靠行政规划形成的城市。

但号称“民族和语言的博物馆”的印度族群林立,旁遮普邦内分为旁遮普语地区和印地语地区,两地居民经常发生矛盾。所以1966年印度政府从原旁遮普邦里划出一个新邦:哈里亚纳邦(地图中的8),而昌迪加尔则位于两个邦之间(新的旁遮普邦是地图中的21)。两个邦均希望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昌迪加尔作为自己的首府,而印度政府决定将昌迪加尔划为联邦直辖区,不属于任何一个邦,但又同时作为两个邦的首府。

昌迪加尔夜景。

A、E:海外离岛

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和拉克沙群岛都是印度洋上地狭人稀的离岛区。为了方便管理,印度政府将它们定为直辖区,在此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历代古书都把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描述为裸体土著、生吃活人的蛮荒世界。

安达曼群岛。

user avatar

就提一个,虽然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在印度1947年独立之前都属于英属印度下的穆斯林占主导的区域,两者之间在文化上却没有太大的联系,巴基斯坦说乌尔都语,孟加拉国说孟加拉语。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之前,现在的巴基斯坦称为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称为东巴基斯坦。但是东巴基斯坦的军政要职都被西巴基斯坦人把持,东巴基斯坦人处处受到歧视和压制,而且东巴基斯坦还被要求将乌尔都语作为官方语言。东巴基斯坦因此举行的抗议活动都遭到西巴基斯坦军警的残酷镇压。在1971年的进行的孟加拉国独立战争中,孟加拉国受到了印度政府的大量帮助,印度军队甚至直接开进孟加拉国与西巴基斯坦军队交战。这也导致孟加拉国在独立之后和印度关系一直很好。而巴基斯坦的元气也从此大伤,失去了将近一半的人口和土地,再也无法和印度在军事和经济上进行抗衡,基本上被印度单方面吊打,所以只好抱紧中国爸爸的大腿了。

user avatar

1、“印度”其实是希腊人对现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称呼。

公元前4世纪,有一个叫做亚历山大的希腊人,在干翻了宿敌波斯以后,将自己的大军开到了波斯以东的某条大河,他称这条河为印度河,并将这条河所流经的地方叫做印度。这个地方就是现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信德(Sindhi)和印地 (Hindi)原是一义。

2、亚历山大征服了他眼里的印度的时候,我们通常所说的印度人,大部分已经离开了这里。

很久很久以前,一支原始印欧人从高加索地区迁徙到了中亚, 成为了操着原始伊朗-印度语的雅利安人。这群雅利安人又分出了两支,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迁徙,征服了当地的农耕文明,成为了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先,我们姑且称其为熟雅利安人,而将那些留在中亚的称之为生雅利安人

印度河的熟雅利安人并没有停止他们的脚步,他们继续向东,用狗熊掰棒子的方式征服了现在的印度北部,直到恒河。与其说印度人征服了恒河,不如说恒河的温暖和舒适征服了印度人。从那以后,印度文明的重心开始转向恒河,作为发源地的印度河,反而成了边疆地带。等到亚历山大来的时候,印度河流域只剩下一群被抛弃的“守夜人”,和他们的生雅利安兄弟在那里相爱相杀了。彼时,或许有一个养孔雀的守夜人正在自言自语:“我觉得河对岸的人和我们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的祖先比他们早一步跨过了印度河”。

3、巴基斯坦并非是一个凭空制造出来的国家

一个婴儿在那个养孔雀的家族诞生了,他将在亚历山大死后,赶走其留下的希腊军队,然后挥师东进,干翻那群扔下了自己祖先,去恒河过舒服日子的混蛋。作为连年征战的守夜人,在恒河岸边那群脑满肠肥的达官显贵面前,自然战斗力爆表。然而讽刺的时候,在征服了恒河以后,他和他的子孙也成为了脑满肠肥的达官显贵。印度河边的印度人变的更少了。

就在此时,一直怀抱着雄心壮志的生雅利安人,携带者希腊人带来的社会制度和月氏人带来的科学技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印度河,建立了历史上与罗马、萨珊和汉朝齐名贵霜帝国。在罗马的记载中,他们说希腊语;在汉朝的史书中,他们是月氏后裔。但实际上,这不过是贵霜人在和其他帝国套近乎,他们既不是希腊人也不是月氏人,他们就是世代生活在印度河岸,并且试图跨越她的生雅利安人。具体是哪一支生雅利安人建立的贵霜帝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生雅利安人,终于在两大熟雅利安人(伊朗和印度)的夹缝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国。从此,“印度人的印度河”成为了神话。

综上所述,早在两千多年前,现在被称之为巴基斯坦的地方,就已经建立起了生雅利安人所主导的帝国。而现在居住在巴基斯坦的人,尽管信仰从佛教变成了伊斯兰教,但依旧是这些生雅利安人的后裔。雅利安语言本来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互相之间是想通的,但是由于伊朗和印度两大熟雅利安强权的存在,以印度河为界,雅利安语言开始分裂,印度河以西开始越来越接近于伊朗语,以东开始越来越接近于印地语。而今天,生活在两大强权夹缝中的雅利安人,终于再次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何不重新拾起这段光辉的历史呢?

只可惜,现在即使是巴基斯坦人提到自己国家的时候,也认为他只是一个20世纪中期为了伊斯兰教而凭空制造出来的国度。这其实是受西方殖民思想以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想双重影响的结果,殖民主义忽略前殖民时期的历史,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则忽略前伊斯兰时期的历史。如果巴基斯坦人能够重视自身前伊斯兰时期的历史,或许能够摆脱现在的身份认同混乱。毕竟,相比土耳其为了解决身份认同问题而做出来的无耻行径,巴基斯坦绳索一下贵霜帝国,还是相当良心的。

总之,“巴基斯坦人”这个词汇并不应该等同于“南亚穆斯林”,巴基斯坦东边的印度也有穆斯林,巴基斯坦的西边的伊朗也有穆斯林。对巴基斯坦人更加准确地描述,应该是“生活在伊朗和印度夹缝中的雅利安人”。巧合的是,有一种学说认为建立贵霜帝国的是吐火罗人,而“吐火罗”在吐火罗语的含义就是边缘和边境的意思。由于雅利安人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迁徙,形成了两大强权,作为中心地带的巴基斯坦,后来反而成为了两大强权之间的“边境”。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讽刺。

user avatar

印度的麦当劳没有牛肉汉堡。

印度人不吃牛肉并不是因为传言的牛是他们的神,而是牛是他们的神之一(湿婆)的坐骑

印度穆斯林也很多,所以猪肉也很少见,如果一定要吃肉那就是鸡肉。

印度的矿泉水没有550ml的,最小都是1L(800ml?)起步,喝起来很爽,携带起了很烦。

印度除了满大街的人以外,还有满大街的牛和满大街的狗,以及满大街的牛屎和狗屎。

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不要问哪有toilet,他们会把最近的墙根指给你。

印度的Tuktuk司机退役前都是战斗机飞行员。

印度的Tuktuk司机会想各种办法骗你,比如带你去他有提成的住宿,比如带你去他有提成的游客中心。

淡季去印度的时候,通常同时有好几辆Tuktuk在等客,可以让他们竞标,通常能谈到很低的价钱,但也可能会让他们打起来。

印度的警察地位较高,搭Tuktuk顺风车从来不付钱。

印度街边的油炸食品都是用报纸包的,铅中毒人会变傻这件事还没进入印度底层群众的共同意识。

恒河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脏,火车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挤,火车外挂也不是天天都有。

火车站没有检票,火车硬座车厢不会查票,如果买不到火车票,就去混硬座车厢吧。

印度火车上随时都有背枪的军(警?)走来走去,很安全。

火车站有专门的外国人休息室,里面装有空调。景点卖票口有专门的外国人通道。没错,中国人到了印度也是歪国人,有特殊待遇。

印度景点门票分为本地人价格和歪果仁价格,本地人价格大概是中国景点价格的百分之一,歪果仁价格是十分之一。

有的地方排队是男女分开的,不仔细观察排错了会被本地人们笑死。

印度的佛陀雕像都有大屌。

印度克久拉霍的庙群的的外壁上有口交、肛交、阴道交,男女、男男、女女和人兽,以及n>2时前面几者的排列组合。女性雕塑都极其丰满生动,建议男生参观之前都先撸一管进入贤者时间,否则硬了顶在裤裆里很影响参观体验,人多的时候还会戳♂到前面的游客。

印度的梵天等神在画中都是蓝皮肤的酷似阿凡达,因为印度人自己也觉得棕色皮肤不怎么讨人喜欢,而白皮肤又是他们的压迫者。

印度大部分人英语都很好(包括口音),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妇女没有上过学不会英语。这些农村妇女见到歪果仁会像见到神兽一样把你围起来,让你感觉留下就有后宫佳丽三千。

印度私娼是违法的,但在新德里有官娼,小贵但质量还挺不错,本地的出租车司机能带你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