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场何止是潜力巨大啊,它肯定是未来交易市场的主流好吗。
下沉的消费在呼唤属于他们的线上奥特莱斯。目前战局日渐明朗,是淘特还是拼多多?
我说说看法:
很多城里的孩子,其实是对中国人口结构没什么概念的。社交平台看似扩宽了我们的视野,但很容易造成信息茧房的出现,人们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事,而忽略了真正的事实现状。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中提出,中国总人口为14亿,农民比例为41%,这意味着接近5亿人生活在农村。再加上一二线人口数量其实在人口总量上只占一小部分,这说明咱们国家的人口其实大部分还是集中在三线以下的城市跟县镇的。
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大量的低收入群体存在着。在去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也提出,我国依然有六亿人的月收入在1000块以下。但他们对市场和商品有着同样的期望和迫切的消费需求。
这群人也许曾经并不是消费主力,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县镇、农村人群的消费能力也随之加强,电商的渗透率也在慢慢地赶超城市,所以存在着巨大的购买力市场。而且有些时候,下沉市场也许比我们更需要电商平台。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买东西的时候,有没有“老家总比省城贵”的感觉?村里小卖铺的东西比城市里超市很多时候要贵不少,这是因为当地货物供给出现了问题。在以前,因为传统零售的链路配送缓慢且不及时,越交通不便的地方,物价反而可能更高,与当地的收入是不匹配的。
所以相对购物更便利的城市,县镇对如何能买到平价生活物品的需求其实是更大的。在物流非常成熟的当下,线上购物就能完美地弥补部分地区货物供给链的问题,通过淘特这种工厂直发的模式,从而让大家用上物美价廉的产品。
网上对下沉市场有很多定义,比如时间充裕啊,熟人社会啊,爱刷小视频啊,我认为很多是不太准确的,在这里就不多做讨论。但价格敏感确实是下沉市场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在资金并不充足的情况下,性价比是他们最看重的。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就能接受廉价的产品,毕竟大家都愿意过能力范围内的高品质生活,所以如何用同样的价格,买到更优质的东西,是电商平台需要研究的事情。
所以对于下沉市场来说,价格肯定首先是第一位的。同时下沉市场的竞争是很残酷的,电商平台竞争的核心命题应该是如何去实现消费者的需求价值,所以怎么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要才是根本。
淘特并不算下沉市场里的领航者,出场比较晚,虽然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但它至今为止走的路倒是一直比较正确,没踩什么坑,还利用M2C模式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路线。这个模式说简单点就是工厂直接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利用大数据得知消费者需求后,再根据需求设定供应商和生产工序,最终生产出个性化产品。
这样的话工厂不需贴牌就可以直接供货了,优势也就非常的显而易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M2C这种顾客对工厂的模式,省去了中间商,工厂利用数字化直营直接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从而让下沉市场用户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高质量的产品,这也是和拼多多最主要的差别。可能说到这里,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淘特比拼多多快了9个月,超过2.4亿年度活跃用户了。
在当前国家鼓励县域消费的大背景下,淘特这种直供模式带来的低成本首先体现在价格上,消费者是直接受益人。这种薄利多销的模式,能够快速带动县域消费升级,不止注重低价,还注重质量,性价比的倾斜可以让它有更良性的生长周期,从而形成独特的平台优势,能有如此超过2.4亿的年度活跃用户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而且电商平台是不可能只面向一类消费者的,东西只要好,那么谁都会买。淘特上的东西我妈就挺喜欢,特别是那种日消类的家居必需品,看似小钱但日积月累下来就挺多了,如果能以接近批发价的价格买到的话,一年下来也能省不少。
大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一份劳动一份收获换来的,也应该是拿来计划着花的。所以说得再多,对于电商平台来说,用户的信任和忠诚度永远是最重要的。复杂的购物规则,透支社交的砍价途径现在看来都不是长远的选择。简单,不套路再加上物美价廉,才能最终获得下沉市场的青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