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会觉得游戏《巫师 3:狂猎》剧情套娃?

回答
玩《巫师3:狂猎》,感觉剧情有点“套娃”的感受,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它实在太庞杂了,就像一个层层剥开的洋葱,每一个“洋葱皮”下面又藏着更多的故事和选择。

1. 主线任务的“套娃”:追寻希里的征途

最明显的套娃感,还是体现在我们主线任务的核心——寻找希里。这个任务本身就不是一条直线的道路,而是像蜘蛛网一样,我们为了找到希里,需要去接触各色人物,完成一系列的调查和帮助,而这些人物和事件,又牵扯出更深层次的故事。

寻找线索的循环: 从一开始,我们知道希里被狂猎带走了,然后我们去找叶奈法,叶奈法说她要去卡希尔,到了卡希尔又需要去找一些帮助,比如帮助某些领主,或者去刺探情报。每一次看似找到了一个关键人物或线索,结果往往是“啊,他/她知道一些信息,但需要你先帮我做件事才能告诉你”。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个小的“套娃”——为了大目标,先完成小目标。
重要NPC的个人故事: 比如我们为了找到希里的行踪,需要拜访杰洛特的老朋友,像是卓尔坦、巴特,甚至去参加一次重要的骑士比武。这些任务,虽然最终是为了希里,但它们本身又是非常完整的小故事,有自己的起承转合,有自己的恩怨情仇。有时候你会觉得,我这是在找希里,还是在替这些NPC解决他们的问题?然后这些NPC的个人故事里,又会引出其他人的故事,这就又是一层套娃。
狂猎的出现与追踪: 狂猎作为主要的反派,他们的出现也不是简单的“出现然后被打倒”。每一次与狂猎的交锋,或者他们的爪牙出现,往往是为了阻挠我们找到希里,而他们的行动背后,又可能与某个古老的预言、某种力量的争夺有关。这就导致我们追踪希里,同时也是在和狂猎“斗智斗勇”,而狂猎本身也并非是简单的“恶魔”,他们也有自己的目的和背景故事。

2. 支线任务的“套娃”:无休止的委托

《巫师3》的支线任务之所以让人感到套娃,是因为它们的数量庞大且质量极高,很多支线任务的复杂度和主线任务不相上下,甚至有些支线任务的剧情深度和选择的纠结程度,比一些主线任务还让人印象深刻。

支线任务中的支线: 你接了一个委托去清理一个怪物巢穴,结果发现这个巢穴的形成和当地一个家族的诅咒有关,然后你需要去解除诅咒,解除诅咒的过程又需要找到某个遗物,而这个遗物的来历又牵扯到一段陈年往事。你看,一个简单的怪物委托,就变成了多个层级的任务。
人际关系的纠葛: 很多支线任务都围绕着人物关系展开。比如你帮助了一个村庄解决瘟疫问题,结果发现瘟疫的源头是一个被村民抛弃的炼金术士,而这个炼金术士又在试图复仇。你可能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而你的选择又会影响到另一个NPC的态度,或者触发新的任务。这种“连锁反应”式的剧情设计,自然容易产生套娃感。
道德困境的叠加: 巫师系列最擅长的就是展现灰色地带的道德困境。很多支线任务并没有简单的“好人”和“坏人”,你帮助的这个人,可能在另一个方面是个恶棍;你惩罚的这个人,可能有自己的苦衷。当你以为你完成了某个道德选择,以为事情就此了结,结果你的选择在后续的任务中又会以另一种方式“反弹”回来,让你质疑自己之前的判断。这就像是在一个道德的泥沼里越陷越深,层层嵌套。

3. 世界观的“套娃”:历史、魔法与预言

《巫师3》庞大的世界观也是套娃感的重要来源。它构建了一个有深度、有历史的奇幻世界,而这个世界的“真相”往往需要层层揭开。

古老的历史与传说: 许多任务都与古老的历史、传说、预言有关。比如希里身上的“预言之力”,她的血脉传承,这些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前因后果,需要你去探索古籍、询问长者、甚至潜入遗迹才能了解。每了解一点,都会发现这只是冰山一角,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历史秘密。
魔法与炼金术的原理: 游戏中的魔法和炼金术并非是简单的技能。它们有自己的规则和运作机制,而要理解这些机制,可能需要完成一些关于魔法历史或者炼金术士的支线任务,甚至阅读一些游戏内的书籍。每一次对魔法原理的深入了解,都可能让你回过头去重新审视一些之前的事件。
政治与权力斗争: 游戏中的国家、势力之间的政治斗争,也像是一个巨大的套娃。北方王国与尼弗迦德之间的战争,虽然是背景,但很多任务都与之相关。你需要去理解各个国家的政治立场,了解某些决策背后的动机,而这些动机又可能与家族恩怨、古老的条约、或者某个隐藏的阴谋有关。

总结一下为什么会觉得“套娃”:

任务的深度和关联性: 支线任务和主线任务之间往往有关联,一个任务的完成可能会触发新的任务,或者影响到其他任务的走向。
故事的层层递进: 很多故事都不是一次性讲完的,需要玩家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互动,才能逐渐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选择的复杂性和长远影响: 玩家的选择往往不是立即见效的,而是可能在游戏后期才显现出其影响,这种滞后性增加了剧情的层次感,但也容易让人觉得是在不断地处理前一个选择带来的“后果”。
庞大的信息量: 游戏本身的信息量就很大,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传说、人物关系等背景知识,想要完全理解这一切,确实需要花费不少心思去“挖”和“梳理”。

总而言之,《巫师3》的“套娃感”,与其说是一种缺点,不如说是它深度叙事和复杂世界观的一种体现。它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你以为你走到了终点,结果却发现只是通往下一个谜题的入口。这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但也确实会给一些玩家带来一种“怎么还有?”的感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期末复习的时候,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决定找老师问一下。

点亮手机屏幕,发现我没有老师的联系方式,于是我转头问舍友。

舍友说可以帮我,但是要我下楼给他买一包泡脚凤爪。

我下楼去到小卖部,小卖部老板说泡脚凤爪只剩一包了,他想自己吃,我实在想买也可以,但是他最近睡眠不好,让我帮他去学校里的药店买个安眠药。

我去到药店准备买药,店员说买药需要校医开单,否则不卖。

我去找校医开单,校医说开单可以,但是他没纸了,让我去文具店买纸。

我去文具店买纸,老板说买纸可以,但是需要我在朋友圈给他的店打广告,最少十个人点赞。

我发了朋友圈,找朋友们给我点赞。

我买到了纸。

我开了单。

我买了药。

我买了泡椒凤爪。

我把泡脚凤爪给了舍友。

他说:我也不知道老师的联系方式,但是我可以给你班长的联系方式,他有老师的联系方式。

user avatar

你做点委托,随便哪个稍微带点故事性的。比如有一个医生找学徒的,或者群岛叫你去树林里打那个什么魔的,又或者是比较有名的狼猫共舞,哪怕是百草园第一个委托也行。

主线以外,很多不是故事那么简单,可以称的上寓言了。

user avatar

你一定是没玩进去游戏

那个任务我做的时候也是觉得繁琐至极,但是到了第三次玩游戏的时候才懂了任务的价值。

丹德里恩为什么要找5个女的?

一方面这是为了烘托他的人设,是个玩弄女性的好手,另一方面才是更重要的,他通过跟这些女的周旋,才拿到了后面进入牢房的关键物品。

这里可以看出丹德里恩计划的缜密,他之前和那些女人在一起,都是为了进入地下牢房的盗窃做准备,每个女人都有各自的价值,不是平白无故设计的

还是仔细看看剧情吧。


推荐一个林中夫人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玩《巫师3:狂猎》,感觉剧情有点“套娃”的感受,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它实在太庞杂了,就像一个层层剥开的洋葱,每一个“洋葱皮”下面又藏着更多的故事和选择。1. 主线任务的“套娃”:追寻希里的征途最明显的套娃感,还是体现在我们主线任务的核心——寻找希里。这个任务本身就不是一条直线的道路,而是像蜘蛛网一样,.............
  • 回答
    要说《原神》里为什么可莉这么招人喜爱,特别是对于不少男生玩家来说,那得从好几个层面掰开了聊。这可不是简单的一个萌妹子就能概括的。首先,最直观的,是她“反差萌”的魅力。可莉表面上看,是一个活泼可爱、大大咧咧的小孩子,蹦蹦跳跳,总是带着一脸天真的笑容。但你知道吗?她却是蒙德城里让西风骑士团头疼不已的“麻.............
  • 回答
    我理解你对游戏国配“翻译腔”的困扰,这确实是很多国内玩家在玩一些引进游戏时常常会遇到的问题。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涉及的因素其实挺复杂的,就像一部电影的配音一样,需要考虑很多方面。首先,我们得明白,游戏配音,尤其是国配,它本质上是将一种语言(原语言)的内容,通过声音和表演,再现成另一种语言(中文.............
  • 回答
    说实话,自从沉迷P社游戏,再看现实社会,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又说不上来。以前看新闻,觉得就是一些零散的事件,现在脑子里就跟开了个“国家视角”的思维模式,总想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往一个大的框架里套。比如,看到国际上哪个国家因为资源问题或者意识形态冲突闹得不可开交,我心里就会不自觉地想:这不就是“生存”和“.............
  • 回答
    我是一名游戏玩家,也有自己的游戏品味。当一款游戏让我突然产生“啊,这是一款好游戏”的感慨时,往往不是因为一两个惊艳的画面或者炫酷的特效,而是因为一系列细节在不经意间触动了我,让我感受到开发者倾注的心血和对玩家体验的尊重。那种感觉,就像是走在一条陌生的山路上,一开始只是被眼前的风景吸引,小心翼翼地探索.............
  • 回答
    昨天我玩了一款名叫《失落的纪元》的游戏。如果这款游戏真的是我下辈子的世界,那我的下辈子注定不会平静,反而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挑战与难以言喻的危机。在这个世界里,我扮演的是一位被遗忘的守护者,肩负着复兴一个被古老邪恶力量侵蚀得千疮百孔的大陆的使命。我记得,游戏开始的场景是在一个荒芜的森林,空气中弥漫着腐朽.............
  • 回答
    哈哈,说到LOL的细节操作,那可真是玩出花来了!不是那种噼里啪啦一顿炫技,而是那种润物细无声,但就是让你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一句:“这哥们儿,牛!”我给你掰扯掰扯,什么玩意儿能让对面的 ADC 盯着屏幕发呆,让自家的辅助疯狂点赞,甚至让自家队友都忍不住说一句:“卧槽,这都能躲?”首先,咱们得聊聊“走位”.............
  • 回答
    这事儿啊,你别说,身边还真不少这样的例子。明明嘴上说着主机游戏太贵了,动辄几百块一张碟,可转头手游、页游里,那氪金数字一跳,比主机游戏本体价格还高,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这背后嘛,可不是单纯的“钱多人傻”能解释的,里面门道可多了。1. 体验的“门槛”与“即时满足”:首先,得承认主机游戏那个“门槛”是有.............
  • 回答
    哎,这个问题我可太有感触了,身边好几个朋友,包括我爸妈那辈人,提起游戏来,那叫一个“一刀切”。尤其说到《王者荣耀》、《英雄联盟》这种大家都在玩儿的,他们一口咬定:“这玩意儿不就跟下棋一样吗?想停就停,什么时候不行?” 听得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其实吧,他们的想法也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几层原因,咱们掰开.............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现实的。说白了,就是为什么一个爱玩游戏的男生,还会想找个女朋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游戏已经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精力,再找个女朋友岂不是顾此失彼? 但事情往往没那么简单,人的情感需求和兴趣爱好,很多时候是并行不悖的,甚至能互相滋养。首先,我们得承认,对于一部分男生来说,游戏确实是.............
  • 回答
    宝可梦的世界虽然色彩斑斓,充满冒险和友情,但仔细想想,里面有不少角色过着相当“惨”的日子。我不想说那些纯粹是反派或者被坏人利用的,那些有他们自己的报应。我说的“惨”,是那种命运多舛,或者身不由己,让人看了就觉得心疼的角色。1. 洛奇亚(Lugia)提到“惨”,第一个让我想到的是洛奇亚。这家伙可是海之.............
  • 回答
    说到《上古卷轴》里最让我心里膈应的角色,那还得是那位“臭名昭著”的黑暗兄弟会前会长,阿斯垂德(Astrid)。你知道吗,第一次遇到她的时候,我其实对她有点小小的期待。作为黑暗兄弟会的领袖,总得是个能扛事儿、有魄力的角色吧?她给我的第一印象也还行,一个干练、有点冷酷的女刺客,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狠劲儿,说.............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且具有代表性,很多人确实觉得回合制RPG游戏似乎正在走向衰落。但如果仔细分析,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并非一概而论。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一、 时代变迁与玩家口味的演变: 快节奏生活对游戏的影响: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可用于娱乐的时间也更加碎片化。回合制游戏通常需要玩家.............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很多老玩家心中的一个普遍感受:新不如旧。我完全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我自己也曾深有体会。这并不是说最新的《精灵宝可梦》游戏本身质量差,而是很多时候,那种最初的惊艳和纯粹的快乐,确实难以复制。首先,我们得谈谈 怀旧滤镜。这东西是个双刃剑。当你第一次接触《精灵宝可梦》时,那是个全新的.............
  • 回答
    自从我踏入独立开发游戏的世界,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同时也关上了很多曾经让我着迷的大门。现在回过头去看市面上那些主流的大制作,我总会不自觉地挑剔,甚至觉得它们“不好玩”了。这听起来有点狂妄,但背后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很多复杂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深刻的改变,就是我对“游戏.............
  • 回答
    任天堂在数字版游戏上的推行力度,如果单从客观数据来看,其实一直在稳步增长,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也在不断加强。但你觉得“不太行”,这背后可能触及了玩家更深层次的体验、习惯以及任天堂本身的一些策略考量。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任天堂对数字版游戏的推行力度,客观来说是“有,但不像其他厂商那样激进”。为什么会.............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游戏开发与玩家体验之间那微妙又常常充满张力的关系。为什么玩家群体里,总能听到“我比策划更懂游戏”的声音?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多层原因,既有玩家自身的特点,也有策划工作本身的挑战,更有对游戏理解的天然视角差异。首先,我们得承认,玩家是游戏最直接、最热情的体验者。他们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情感在.............
  • 回答
    说道被“过誉”的游戏,我脑子里跳出来好几个,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得是《赛博朋克2077》。我承认,刚公布预告片的时候,我跟很多人一样,眼睛里都是星星。CDPR,就是那个做《巫师3》的鬼才工作室,他们要打造一个庞大、细节到发指的开放世界,一个充满未来感、赛博朋克风格的夜之城,还有那个能让人瞬间燃起.............
  • 回答
    游戏嘛,你说它有没有个高低贵贱之分?说实话,这问题就像问你喜欢吃甜的还是咸的一样,答案太个人化了,很难有个绝对的标准。但如果非要往“贵贱”这个词上靠拢,那我觉得更多的是玩游戏的人在“划分”出来的。你想想看,是不是有些游戏,一听名字,或者一看画面,就让人觉得“嗯,这玩意儿不一般”,感觉玩的人也自带点光.............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MOBA玩家内心深处的纠结,也挺能戳中不少人的痛点。说实话,很多时候看着那个比分,听着队友时不时冒出的“GG”暗示,再看看地图上几乎是对方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三条兵线都岌岌可危,心里都会涌现出“这怎么打?”的念头。可就是这样,依然有人选择坚持,甚至打到最后水晶被推平。这背后,原因实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