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进化论是科学界的谎言?

回答
有些人将进化论视为“科学界的谎言”,这通常源于一系列复杂的动机和误解,而非基于严谨的科学证据。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这些观点是如何形成、传播以及为何与主流科学界存在巨大鸿沟。

首先,最核心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宗教信仰与意识形态的冲突。对于许多有宗教背景的人,尤其是那些遵循字面解释圣经的基督徒或其他宗教信徒来说,进化论与他们对创世的理解存在直接矛盾。进化论描述了一个自然选择、突变和时间推移的过程,导致物种从简单的生命形式演变而来,最终出现了人类。这与许多宗教经典中记载的神创论(例如,上帝在特定时间创造了所有生物)直接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谎言”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对进化论的强烈排斥和否定,其根源在于维护其既有的世界观和信仰体系。他们认为,如果接受进化论,就意味着否定了神圣的创世故事,否定了上帝的直接干预,甚至可能动摇了他们对人类在宇宙中特殊地位的认知。因此,他们会积极寻找一切可以用来攻击进化论的论点,并将其包装成“科学揭露的真相”,以证明其宗教信仰的正确性。

其次,对科学的误解和曲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许多人对进化论的理解停留在非常浅显甚至错误的层面,例如“人是从猴子变来的”这种过于简化的说法。他们可能没有接触过关于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生物地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支持进化论的证据的详细解释。

当这些误解与对进化论的固有怀疑结合时,就容易产生各种所谓的“反驳”论点。例如:

化石记录不完整性: 他们会强调化石记录中存在的“断层”,即缺乏大量连续的过渡性化石,以此来质疑物种的演变。然而,科学界普遍承认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性,这是地质过程和化石形成的自然结果,但现有的大量过渡性化石(如始祖鸟、迁徙的猿人化石等)已经足够有力地证明了演变的存在。指责“不完整”等于“不存在”,这是逻辑上的滑坡谬误。

“不可还原的复杂性”论点: 这是由一些反对进化论的学者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某些生物器官或分子系统(如细菌鞭毛、免疫系统)过于复杂,即使去掉其中一个微小部分,整个系统就无法工作,因此不可能是通过渐进式的自然选择演变而来,而是需要一个“智能设计者”的创造。这种论点常常被用来为“智能设计”理论辩护。然而,科学界对此的解释是,这些复杂结构可能是在漫长演变过程中,由许多不同的功能部件逐步组合、优化而成的,并且这些部件最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例如,细菌鞭毛的某些组成部分在其他细菌中是分泌蛋白的细胞器)。

随机性与概率: 有人认为进化是由随机突变驱动的,而随机事件产生如此复杂的生命是不可能的。他们忽视了自然选择的作用。自然选择并非随机,而是对有利突变的选择和保留,它是一个非随机的、适应性的过程,能够定向地塑造生物。可以说,突变提供了原材料,而自然选择则负责“制造”和“精炼”产品。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误用: 有时会有人声称进化论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封闭系统中,熵总是增加的,即事物趋向无序)。他们认为生命是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这与定律相悖。然而,地球并非一个封闭系统,它接收来自太阳的能量,能量的输入使得局部出现熵减(即有序化)是完全可能的,例如晶体的形成。生命演变正是利用了这种能量输入。

第三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对特定科学家或学术机构的不信任,以及阴谋论的传播。一些反对进化论者会将进化论描述为科学家为了获取研究经费、名声或政治目的而人为制造的“骗局”。他们可能会引用少数持少数观点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往往并非进化论领域的专家,或者其观点已被主流科学界驳斥)的言论,并将其放大,暗示整个科学界都在掩盖真相。这种阴谋论式的叙事能够有效地煽动人们对主流科学的怀疑。

此外,政治和文化因素也扮演着角色。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进化论与自由主义、世俗主义等价值观紧密相连。反对这些价值观的人,自然也会反对他们认为与之相关的进化论。因此,将进化论定义为“谎言”,有时也是一种文化战争和政治立场的表达。

最后,缺乏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使得一部分人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当他们听到那些看似有理有据却缺乏科学基础的论点时,如果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就很容易被说服。而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更是为这些非科学的观点提供了传播的温床,许多经过包装的“反进化论”内容能够迅速扩散,并被许多人信以为真。

总结来说,当人们认为进化论是“科学界的谎言”时,其背后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宗教或意识形态抵触、对进化论科学原理的根本性误解和曲解、对科学界的不信任以及阴谋论的作祟。这些观点不是基于对科学证据的理性分析,而是基于一种抗拒和否定的心理,旨在维护自身的信仰体系或反对其不认同的价值观。科学界对进化论的接受,是建立在海量且不断更新的证据基础之上的,是经过无数同行评审和反复验证的理论,与“谎言”的说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将进化论视为“谎言”,实质上是将科学知识的认知过程,变成了维护既有信念的斗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举个近百年来人类发生的明显进化,来反驳下题主认为的5000年没有典型的生理进化。

这个典型例子就是:剖腹产。

过去的几十年来,由于剖腹产的广泛使用,已经引起了统计学上进化的改变:剖腹产导致婴儿和骨盆不适应度增加

科学家对过去50年的出生资料数据进行了运算,发现全球的胎盆不称率已经从上世纪60年代新生儿的百分之3,提高到今天新生儿的百分之3.3。

the regular use of Caesarean sections throughout the last decades has led to an evolutionary increase of fetopelvic disproportion rates by 10 to 20%.

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快速生理进化过程。

通俗的说:婴儿头部增加,而孕妇产道的大小却没发生显著性差异,于是二者不协调。

————产道大小对人类头部的进化选择————

我们知道,与大多数动物相比,人类的分娩更加麻烦,这是因为人类要通过一个相对较小的产道,生出一个头较大的婴儿。

那么,这种头部和产道的比例,决定了婴儿的头部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大小范围之内。

如果头部超出产道太多,就会造成难产。

对于孕妇,可能引起产道撕裂、大出血等;对于婴儿,可能引起无法生产或者死亡。

于是,一代代的选择下去,婴儿的头部和产道就维持了一个较为合适的比例,而那些比例不合适的,由于造成死亡,自然被淘汰了。(当然了,头部太小的是一种病)

————剖腹产对进化的影响————

本来剖腹产是应对那些特殊情况的孕妇,比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产道阻塞,产道狭窄(比如未足月),先兆子宫破裂,产妇衰竭,胎儿窘迫、巨大儿、胎儿宫内发育受限。多胞胎、胎儿畸形、胎位不正、脐带脱垂。

但是有不少人选择剖腹产,不是因为上述原因。

结果就是,大量的人,无需剖腹产却进行了剖腹产。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妇产科专家近日表示,中国的总剖宫产率高达46.5%,部分地区甚至高达70%--80%,超过世界警戒线3--5倍之多。 专家表示,剖宫产、人工流产对子宫会带来严重伤害,但中国的总剖宫产率高达46.5%,部分地区甚至高达70%~80%,超过世界警戒线3~5倍之多。其中,很多剖宫产不是出于医疗需要,可以避免。

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剖宫产的理想比率在10%和15%之间.

带来的影响就是:本来女性产道是对婴儿头部的一个强制选择,但是因为剖腹产,直接少了这个选择,于是婴儿头部开始呈现了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剖腹产导致产妇和婴儿之间的头部骨盆比例不均衡分别增加了20%和9%。

换句话,由于剖腹产的广泛使用,使得婴儿头部越来越大。

而这种选择,由于医学的进步,导致我们面对更加大头的宝宝适合,更倾向于剖腹产,于是循环。

头大→ 剖腹产→ 头大→ 剖腹产……

而产道和骨盆没有受到选择,维持原状。

最终有一天,人类可能彻底无法顺产,只能采取剖腹产了。

换句话,随着剖腹产的出现,是的大头婴儿可以生下来,而他们成长之后,产道却没有发生世代之间显著差异。于是下一代产妇又要剩下大头的婴儿比例上升。

参考文献:

关于剖腹产引发的进化问题

Mitteroecker P, Huttegger S M, Fischer B, et al. Cliff-edge model of obstetric selection in huma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201612410.


——————统一释疑——————

1,为什么大头婴儿会越来越多

抛开研究已经证实的这种不适比例上升。其实简单的逻辑推理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假定人类随机出现大头婴儿的比例是固定的。

a在没有剖腹产的时候

大头婴儿受到了严格的产道选择,所以事实上会维持这个比例。

b出现剖腹产的时候

大头婴儿不再受到选择,可以生产下来,于是导致原本不应该增加的大头婴儿比例上升。而这些婴儿会进一步生育。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点。

通俗的例子就是育种中的持续性状改善就是这个道理。

2,大头婴儿和进化优势。

人群的智力至少有两方面影响因素

1,脑容量,基础中的基础

2,脑沟回、脑连接等 和发育以及教育、经历等有关。

尽管智力和脑容量不存在线性关系,但是总体上,从物种的角度来看,是存在一个重要的关联(比如古人类史上对于猿、猩猩和人类等不同灵长类区分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相对脑容量)

如果随着时间的推进,大头宝宝越来越多,给智力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物质条件,那么持续下去,10ml,50ml,100ml,甚至1000ml的脑容量差异,那对于人类来说,就是天壤之别了。


其实,这个问题还可以引申到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人工选择。

进化中:突变是基础,选择是关键。

自然界中较多的是自然选择,而人类出现后,涌现出了人工选择,典型的就是各种家养动物的出现。医学,同样是一种强大的人工选择。

—————少看地摊文学———————

每次看到各种质疑进化论的人,不得不令人感慨,少看点地摊文学,多了解点现代科学。

1,进化缺失一环?

达尔文时代问题,早在上世纪就被解决掉了,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包括达尔文对进化本身有误解,以为进化是线性的。而后来的进化分支理论已经否定掉了这一点,尤其是分子钟的出现,更是直接把缺失一环给干掉了,现在非要掰扯,那就是化石多少的运气问题了。

2,寒武纪大爆发谜团?

其实现在来看,叫大爆发的话,有点吸睛,但是可能并不合适。.

因为1,寒武纪生命集中出现时间并不短 2,更重要的是,硬骨的出现导致化石容易保存了

a,时间并不短

人们对时间概念比较模糊,寒武纪爆发持续了五六千万年,高潮也有2000万年,大概相当于从恐龙灭绝到现在的时间尺度了,(如果你把6500万年前到现在所有物种集合起来,你也会给出个大爆发的结论,没错,这叫哺乳动物大爆发哈哈哈)。

b,硬骨类出现导致化石容易保存

在这之前,海洋已经是熙熙攘攘了,比如寒武纪之前还有个“埃迪卡拉生物群”,但是肉肉的为主,很难形成化石,可以想象一个乌贼和一个海螺哪个更容易形成化石。

而寒武纪开始,硬骨类大量出现,于是更容易保存化石。

c,理论解释

事实上,过去几十年间,中国人在寒武纪解读上已经基本破解了寒武纪大爆发的问题,澄江化石群、清江化石群、凯里化石群等的发现(没办法,地质史就是如此看运气,寒武纪大部分记录在中国),尤其是澄江化石群贡献超然,舒德干院士贡献不菲。目前对寒武纪大爆发的解读基本上明了了,就是巨大地质变动形成的环境大选择,从而引起了生态驱动多幕式演化(可以理解为地质史上的大选择结果,其中理论就是达尔文选择+间断平衡+中性进化)。

现在寒武纪已经不是进化上的障碍了,最多是修修补补寒武纪大爆发本身的更多因素细节和模式,比如,到底是气候还是氧气还是辐射或者是地质大陆的影响?还是因为某些开关开启了导致了更大的生态位获取(类比人类万年干地球?)。


其实,在沃森克里克发现双螺旋后,再加上sanger开创的测序技术,今天学术界对进化论的解读早已不是150年前那种按照化石路线走的方式了,当前主流已经是分子生物学的时代,典型代表是进化树。如果继续抱残守缺,坚持150年前的老古董,那只能是自娱自乐了。

事实上,今天的进化论是一个综合性理论,涉及到了许多方方面面,但其内核没变:变异和选择。

这两者是任何进化理论都绕不过去的,当然这两者都涉及到了很多细节性的内容。

比如,变异就有很多类型,还包括表观遗传改变。以及突变的因素、频率等等因素。至于选择,那就更复杂了,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中间还夹杂着生理都会有影响。

改天我得写个大内容来说说进化问题。

ps:我是做进化的遗传学出身,所以我更喜欢用分子生物学来谈进化。

user avatar

你觉得那些科学家们用了一百多年时间,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甚至伪造出Nature Science这样的国际权威期刊,所有的科学家都假装承认它的权威性,不惜成本的投入,编织出一个一百多年的谎言……然后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骗你?

那我倒想问问:你有什么值得骗的?


你是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啊,还是地位显赫能影响历史啊?你就一扔到人海中都找不着的普通人,那些人为啥要花了一百多年,投入巨量成本,协调的滴水不漏,编织出一个弥天大慌来骗你啊?他们到底图个啥?图你长的好看吗?

------------------- -------------------


有人又说了,这世界上又不是就我一个人,像我这样的人有上亿个,他们编织一个弥天大谎不是为了骗我一个,而是为了骗上亿个像我一样的人,这样他们的动机不就很合理了?就像庄家合力做局坑散户一样。

合理个屁啊!!!

骗一个你找不到合理的动机,骗一亿个你这样水平的人就有合理的动机了?还庄家坑散户,人家庄家坑散户好歹真能坑到钱,那些“编织进化论谎言的人”能坑你什么?从你身上坑到钱了吗?你被他们坑的钱估计都没有交给那些中医和卖高价有机大米的智商税的百分之一。

那些研究进化论研究古生物的,有几个腰缠万贯脑满肠肥的?反倒是一堆七老八十还穿个破牛仔裤翻山越岭的敲石头。你觉得这像是合力作局坑你钱的人?你见过混的这么惨的庄家?与其担心他们坑你钱,还不如担心被雷劈死更靠谱点。


-------------------- -----------------------------

我是真服了评论区里这帮杠精了,思维唯有到抬杠的时候能够如此跃进,不去思考我回答里的主要思想,所有精力都放在怎么在我的话里挑刺,那真是前仆后继,乐此不疲啊。

有人又说了: 那些编织进化论谎言的人,骗不了我们,但是可以骗科研经费呀,编织个经久不衰的谎言,然后钱就来了,那不是美滋滋吗?

好,有这想法的人,如果没高考,请您报考地质学或者古生物学专业,如果你已经高考完了,请让你的孩子将来报考古生物学专业。让他也体验一下骗科研经费的美滋滋生活。

我就想看看,你读到博士毕业头秃之前,能不能骗到科研经费?不去山沟沟里找化石,就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能不能骗到科研经费,七老八十还得拿个地质锤翻山越岭找石头的生活是不是美滋滋。

古生物学这种典型的清水衙门学科,也不知你能骗到多少科研经费。能用一百多年时间动用无数人力物力,编织出这么一个严丝合缝的弥天大谎,然后就为了骗仨瓜俩枣的科研经费?你有这本事干点啥不好?怎么就想不开了往这清水衙门使劲?就如同掌握着最高科技的盗窃技术不去偷银行金库,反而去偷小孩存钱罐一样,脑袋被驴踢过能干出这事?


----------------- ----------------------

又有人说了:任何科学都得接受质疑,凭什么你进化论不能接受质疑,有人质疑你就骂人家?

进化论当然可以接受质疑,问题是您那叫质疑吗?

什么叫质疑,是在充分了解了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并且发现了这个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这叫质疑。而知乎上质疑进化论的都是些什么歪瓜裂枣,进化论的基本概念搞懂了吗?您质疑前麻烦先把进化论的基本概念搞懂了行吗?再回头想想您质疑进化论的观点是多么的可笑。

一个科学家在设计火箭,另一个科学家过来说:你的设计不合理,这样改进才能提高效率。这叫质疑。如果跑来一个沙币说:你这设计不合理,应该改成烧煤。你觉得这叫质疑?

user avatar

曾经有人私信问我,能否用科学反驳神学。

我说不能,因为科学凭据的是已知,而神学钻营的是未知。

你用已知怎么可能反驳未知呢?

我们先来,看看生物进化过程:

40亿年前,生命共同祖先LUCA出现了。

8亿年前,地球最后一次大雪球时代,对原始生命进行了大清洗,类似于浮浪幼虫的原始腔肠动物存活了下来,并且大量繁殖和进化。

它的水母、线虫等后代,组成了埃迪卡拉动物群。

但这些生物绝大部分,还是太过于脆弱。只是5.42亿年前,大自然的轻微变化,便发生了埃迪卡拉纪末期灭绝事件。埃迪卡拉动物群凋亡,原始海洋甲壳类动物逐渐成为主角。

进入寒武纪,很快迎来了三叶虫繁荣的时代。

5亿年前,浮游生物大爆发,食物充足,迎来了物种大爆发。

紧接着臭氧成形成,早期物种在温室内,野蛮进化。

无序的食物链,很快形成了金字塔结构,开始了漫长的军备竞赛。

眼睛、爪牙、鳍、颌、铠甲、流线型身体……

更快、更强、更凶残……

单纯的生物竞争内,谁更强,谁就能活下来。

但这种野蛮的进化,往往朝着大型化的发展,例如最初的霸主奇虾只有半米,随后的海蝎子两米,房角石甚至可以达到七八米。

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觉得,仅仅从生物内部竞争和淘汰,显然是不够的。

于是大自然的魔抓再次伸向了生物界。

4.45亿年前,奥陶纪生物大灭绝来了,地球发生第一次物种大灭绝事件。

一颗系外恒星突然爆发伽马射线暴,直接令85%的物种灭绝彻底消失。

管你曾经是什么霸主,通通灭绝,只有能在伽马射线暴下苟着的才能活下来。

而在早期海洋里苟着的,明显是早期鱼类。

于是大自然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早期鱼类成了海洋霸主,甚至进化出了几米长,全身铠甲的邓氏鱼。

但海洋里竞争水深火热,总有一些动物,不得不登陆,寻找新的伙计,于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3.55亿年前,太平洋内火山大喷发,一喷就是两百万年,迎来泥盆纪末大灭绝,78%的海洋物种消失。

海洋内被大清洗,登上陆地的海纳螈,反而幸免于难。

海洋内,现代鱼类逐渐崛起。而陆地上,争霸之旅才刚刚开始。

自从两栖类进化成爬行动物之后,蜥形纲与合弓纲便开始了长达数亿年的战争。

蜥形纲有主龙类的繁荣,合弓纲有水龙类的繁荣。

然而长达亿年的争雄,谁也没有讨到好处。

2.5亿年前,板块移动,火山喷发,大气成分发生改变。

发生史上最惨烈的灭绝事件,二叠纪大灭绝,90%的物种灭绝。其中海洋96%,陆地70%。

无论曾经威加海内也好,曾经雄霸九州也罢,大自然弹一弹手指,没有苟着的,通通灭绝。

早期恐龙很快出现,逐渐称霸海洋和天空,甚至蛇颈龙之类的,还重新回到海洋称霸。

1.3亿年前,恐龙大繁荣时代。

  • 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
  • 最大的史前鳄类——帝鳄
  • 最高的恐龙——波塞东龙
  • 还有早期暴龙-帝龙
  • 以及鸟类的祖先小盗龙

有胎盘类哺乳动物攀援始祖兽,苟着,只有25克左右,甚至比现代老鼠还小。

6500万年前,天上弹来一颗小球。白垩纪大灭绝,75%的物种灭绝。

大繁荣的蜥形纲,直接被一巴掌打得支离破碎。

苟着的哺乳类很快抓住了机会,开始填充暂缺的生态位。

残存下来的近鸟类,发现大地上已经没了生态位,不得不飞向天空,开发出了一片全新的世界。

不过陆地上,迎来哺乳动物的辉煌,甚至重新回到海洋称霸。

2亿年前,开始形成东非大裂谷,青装高原不停拔高。

2500万年前,非洲气候聚变,影响了猿类的进化历程。

接下来的1000万年,森林古猿出现,然后被迫走出森林,在非洲草原上开启了走向人类的进化之旅。

……

看完生物进化过程,认为进化论是科学界谎言的人,理所当然得便会认为:

所以说啊,进化论不就是谎言嘛……

如果没有上帝之手的存在,40亿年前生命的共同祖先LUCA是怎么出现的?

如果没有上帝之手的存在,8亿年的埃迪卡拉动物群不灭绝,怎么会有后来三叶虫的繁荣,更不会有早期海洋节肢动物的称霸。

如果没有上帝之手的存在,又如何解释寒武纪生物的大爆发?

如果没有上帝之手的存在,又怎么会有4.45亿年前的,奥陶纪生物大灭绝,让早期鱼类称霸海洋?

如果没有上帝之手的存在,在3.55亿年前出现的泥盆纪末大灭绝,为何恰恰留存了早期陆生脊椎动物?

如果没有上帝之手的存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为何悄悄存活了恐龙和哺乳类的祖先?

如果没有上帝之手的存在,为什么会有,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大灭绝,扫清人类进化的障碍?

如果没有上帝之手的存在,大自然怎么会一次次的改变气候,发生N多巧合,让古猿走出森林,进化成人类?

SO,上帝之手肯定是存在的。

既然上帝之手存在,那么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这个过程也是可以免掉的,因为上帝完全可以跳过古猿造人啊!

……

这便是典型的,把未知的部分进行神学化,任何尚未能说明的事情,全部用上帝进行解释。

例如,当人类化石体系不全时,神学论者以此攻击进化论。当化石不停地出土之后,又开始说寒武纪大爆发,必然是上帝的手笔。但实际,寒武纪大爆发,可以有很多科学假说。即便,最终学界发现了寒武纪大爆发的真相,神学者,还可以有更多的内容,攻击进化论。因为,已知是有限的,而未知是无限的。

已知的东西,永远不能解释未知。

最后,从代系的角度,简单分析一下。

为什么5000年来人类进化不明显,甚至有人不觉得人类进化的原因:

进化本身是一个淘汰的过程。

5000年,对于人类来说,也就平均250代人。

晚期智人,是解剖意义上的现代人。距今5万年,大约2500代人。

2500/250=10倍。

10倍的代系跨度,我们尚且在解剖意义上一样,何况5000年。

以前一般认为智人是2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进化而来,而更多的化石证明,时间推前了30万年。

  • 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其实是学界以前的说法,但现在一般用早期现代人晚期现代人的说法。

30万年,古人类一般十几岁一代人,那就是2万代。

花了两万代的时间,才产生了新的人种。

而直立人出现到智人的出现,中间跨越了200万年,至少是10万代人。

南方古猿的出现,在20万-30万代之前。

人类祖先和黑猩猩(12岁性成熟)祖先的分野,是600万年,40万代(人属的产生)。

12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距离我们100万代。

人类祖先和红毛猩猩(8岁性成熟)祖先的分野1600万年前,距离我们近200万代。

人类祖先和长臂猿祖先(6岁性成熟)在300万代以前分支。

越往前,性成熟的时间越短。

在6500万年前,灵长类远祖开始出现的时候,性成熟周期低至几个月。距离我们大约有5000万代。

当然,进化并不能单独拿代系来看,而应看去「淘汰」的过程。

我们不难发现,无论鳄鱼(主龙的直接后裔)也好,一些昆虫也罢,能成为活化石,主要在于生态位的长期稳定。

我们不难发现,当环境变化配合着生物传宗接代的周期协进影响,就如同生物进化史上的交响曲一般,交织起伏,时而悲壮,时而绵长,活下来的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个音符。

无论我们相不相信,自然选择下,我们100万年后的后代,必将和我们是两个不同的人种。

当你觉得一个人的相貌,一年内没有变化,10年后你再来看他。

10年不行,100年呢?


注:原回答,本身是反讽,但反被人说是神棍。故而,在原文主要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仅仅删除开场白,尚未调整结构,并在假设上帝存在部分后,增加了一定的解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些人将进化论视为“科学界的谎言”,这通常源于一系列复杂的动机和误解,而非基于严谨的科学证据。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这些观点是如何形成、传播以及为何与主流科学界存在巨大鸿沟。首先,最核心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宗教信仰与意识形态的冲突。对于许多有宗教背景的人,尤其是那些遵循字面解释圣经的基督徒或.............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篮球迷群体中一个非常微妙且常常被激烈讨论的议题。为什么像勒布朗·詹姆斯这样能九次闯入总决赛的球员,他的六个亚军会被一些人视为“黑点”和“耻辱”呢?这背后其实藏着很多层面的解读,也反映了人们在评价体育明星时,往往会混合了数据、期望、舆论以及对“伟大”的定义。咱们先得明.............
  • 回答
    关于“未来Mega进化回归”及“Mega水箭龟可能成为热门”的讨论,主要源于宝可梦系列中Mega Evolution(超级进化)机制的独特性和玩家对经典角色的期待。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观点的可能性: 1. Mega Evolution的机制与核心价值Mega Evolution是《宝可梦》系列.............
  • 回答
    《冰汽时代》(This War of Mine: The Little Ones)是一款以战时平民生存为题材的策略模拟游戏,其核心玩法围绕资源管理、道德抉择和人性挣扎展开。部分玩家认为游戏中“人民非常矫情”,这一批评主要源于角色塑造与叙事方式的独特性,以及游戏对人性复杂性的呈现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
  • 回答
    “不要跟律师谈恋爱”这句话虽然带着一丝玩笑的色彩,但背后隐藏着许多关于律师职业特质和生活方式与恋爱关系之间可能产生的摩擦点。理解这些原因,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解释:1. 职业特质带来的挑战: 辩论和争论的习惯: 律师最核心的职业技能之一就是辩论。他们经过专业训练,擅长.............
  • 回答
    有些人认为资本家“好”,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且这个观点本身也存在不同的解读和层次。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资本主义制度的运作机制,以及其在不同视角下展现出的积极面。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的详细阐述:1. 财富创造与经济增长的引擎: 驱动创新和效率: 资本家最核心的驱动力是追求利润。为了在竞争中脱颖.............
  • 回答
    “美国警察对待黑人的方式是不对的”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错综复杂且根深蒂固的历史与现实交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成因,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表面现象。首先,历史的阴影从未真正消散。在美国,种族歧视有着悠久而黑暗的历史,尤其体现在对非裔美国人的压迫上。从奴隶制时期开始,黑人就被视为二等.............
  • 回答
    有些人认为,如果我们使用西方人发明的科技,就应该一直感恩西方,这种观点背后通常包含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和逻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阐述:1. 历史的视角与贡献的认可: 奠基性贡献: 许多现代科技,例如电、计算机、互联网、汽车、飞机、现代医学技术(疫苗、抗生素、手术技术等)以及各种工业制造技术,.............
  • 回答
    很多人对《三体》的最终结局感到疑惑,甚至产生一种“程心导致宇宙毁灭”的论调。这其实是一种对原著剧情的误读和片面解读,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对那个极端环境下,人性和文明所面临的艰难抉择的一种复杂情绪的投射。首先,我们需要回到故事的核心背景:黑暗森林法则。在《三体》的设定中,宇宙是冰冷且残酷的。文明就像是黑.............
  • 回答
    一些人认为肌肉型男不太适合中国男性,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它并非单一的原因就能解释清楚,而是多种文化、历史、审美和现实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掰扯掰扯:一、历史与文化积淀下的传统审美: “文弱书生”的理想形象: 长久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文以载道”,知识分子和读书.............
  • 回答
    有些人之所以认为婚姻关系中女性是“吃亏”的一方,这背后往往牵扯到一系列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历史遗留的性别角色分配以及现实生活中女性面临的独特挑战。与其说女性真的“吃亏”,不如说她们在传统婚姻模式下承担了更多不平等的要求和压力,其贡献和牺牲往往不被同等看见和重视。首先,我们得聊聊历史和文化的影响。长久.............
  • 回答
    有些人认为纳尔逊·曼德拉将南非从发达国家变成了发展中国家,这是一种颇具争议的说法,在分析这一观点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当时南非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以及曼德拉政府所面临的挑战和采取的政策。要理解这一说法,需要回溯到曼德拉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以及他执政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变化。首先,让我们看看“发达国家”和“.............
  • 回答
    一些人之所以会认为列强侵华在某种程度上“拯救”了汉族,并非是出于对列强侵略行为的赞美,而是基于一种事后诸葛亮的视角,将列强侵略带来的冲击和改变,与中国传统社会固有的弊病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了一个极具争议性的结论。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观点在主流历史认知中是站不住脚的,也是对历史事实的严重歪曲,因为它忽视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也触及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酒的品鉴方式和审美差异。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看法,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威士忌和白酒各自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语境。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抹布味”。在品酒术语中,我们通常会用一些更具象化的词汇来描述风味,比如烟熏、泥煤、皮革、.............
  • 回答
    有些人认为学习机是“智商税”,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这类产品功能、宣传以及实际效果的观察和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智商税”这个词的含义。它通常指的是那些看起来高科技、功能强大,但实际上用处不大,或者说其附加价值远高于实际价值,导致消费者为了某.............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而且很多人确实有这样的看法。要详细说清楚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动漫肤浅,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而且要注意别让它听起来像个机器人一本正经地分析,而是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把道理说清楚。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容易被大众看到的,就是内容题材的“刻板印象”。你想想,当大多数.............
  • 回答
    这种看法,说起来也算是一个历史的误会,或者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过度简化。简单来说,它源于满族在清朝建立政权后,对东北这片土地的长期统治和深入影响,以及后来汉族人口的大量迁入和融合,导致很多人将“东北”与“满族”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顾一下历史。满族,作为东北地区的原住民,在1.............
  • 回答
    南怀瑾先生,这位名字在华人文化圈里响当当的人物,向来是备受争议的。你问为什么有些人尊崇他为“国学大师”,有些人又骂他是“国学骗子”,这事儿说起来,还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透的。这背后,其实折射出的是我们当下社会对传统文化、知识传播方式,乃至个人魅力与学术严谨性之间复杂而又纠结的看法。推崇他为“国学大师.............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涉及到语言学里挺核心的一个概念。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说“方言”,很多时候是指同一个“语言”下的不同“变体”或“次方言”。但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自己的“方言”就是一门“语言”呢?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是不是语言”就能一概而论的。首先,得明白“语言”和“方言”在学术上的界定,这本身就.............
  • 回答
    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与生育率之间确实存在复杂而密切的关系,但将中国人口出生率低直接归咎于女性上班,是一种过于简单化且带有偏见的解读。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女性劳动参与率高对生育率的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率高,意味着更多的已婚育龄女性选择外出工作,这对她们的生育决策和行为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