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修复?

回答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修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意义重大,也伴随着一些争议和讨论。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 项目背景与重要性

文化瑰宝的价值: 大足石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其中千手观音造像是其最著名、最精美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是佛教造像的艺术典范,更是集雕刻、彩绘、书法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
年代久远与风化侵蚀: 千手观音造像始凿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距今已有八百余年。漫长的岁月、自然环境(风雨侵蚀、日照、温湿度变化)以及人为因素(如早期的不当保护措施)都对造像造成了严重的损毁。石材本身的老化、酥碱、开裂,以及原有的彩绘层剥落、褪色,使得造像的完整性和艺术表现力大打折扣。
保护的紧迫性: 面对日益加剧的损毁,对千手观音进行科学、系统的修复,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以防止其进一步破坏,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貌和文化信息。

二、 修复的必要性与目标

阻止病害发展: 修复的首要目标是诊断和控制造像的各项病害,如石材酥碱、裂隙扩大、剥落、彩绘脱色、脱落等,阻止其进一步恶化。
揭示和恢复艺术信息: 通过修复,尽可能地揭示造像原有的艺术特征,包括雕刻细节、构图、彩绘色彩和技法等,恢复其艺术表现力。
提升展示效果: 修复完成后,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人欣赏其宏伟与精美,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科学研究与学术价值: 修复过程本身也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对造像的深入研究,可以获得关于古代石刻工艺、材料、彩绘技术等方面的宝贵信息,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三、 修复的科学性与技术挑战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修复,绝非简单的“涂涂抹抹”,而是一项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科学工程,涉及多学科的协作。

勘察与诊断:
前期勘察: 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现场勘察,记录造像的现状,包括尺寸、材质、病害类型和分布等。
科学检测: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深入诊断,例如:
石材成分分析: 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等分析石材的成分、结构,了解其风化原因和程度。
病害检测: 使用显微镜、超声波探测、红外热像仪等技术,对石材的酥碱层、裂隙、空鼓等进行精确测量和定位。
彩绘层分析: 通过高光谱成像、X射线荧光(XRF)等技术,分析彩绘颜料的成分、年代、堆叠关系以及与石材基底的结合情况。
三维扫描: 获取造像高精度三维数据,为后期设计和监测提供基础。

修复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兼容性: 修复材料必须与原有的石材和彩绘层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避免产生新的病害或对原有物质造成二次损害。
稳定性: 材料需要稳定、耐久,能够经受住长期的环境考验。
可逆性: 理想的修复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可逆性,即在未来需要时可以移除,而不破坏原物。
常用修复方法和材料:
结构加固: 对于酥碱、开裂严重的部位,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注浆材料(如矿物聚合物材料)进行微缝注浆,以恢复石材的整体性。也会采用局部粘接或填充技术。
表面清洁: 采用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清洁方法,如激光清洗、微喷砂、软毛刷清洁等,去除表面附着的污垢、苔藓、生物菌等,同时避免损伤原有材质。
彩绘层保护与修复:
揭取与加固: 对于脱落严重的彩绘层,可能需要进行“揭取”,即小心地将松动的彩绘层与基底分离,然后进行背面加固,再将其“回贴”到原位。
粘接与回填: 使用合适的粘接剂将松动或剥落的彩绘层重新固定在石材表面。对于丢失的部分,可能需要进行局部填补,以恢复视觉的完整性,但填补材料的颜色、质地需与原件保持一致,并易于识别。
补色(若有必要): 在严格的论证和专家组同意下,对于大面积丢失、严重影响视觉效果的彩绘,可能会进行非常谨慎的“趋肤色”或“仿旧色”补色,但原则上要遵循“可辨识性”原则,即修复部分与原物有明显的区别,以保护历史信息。

风险评估与预防:
环境因素控制: 修复过程中,需要控制现场的温湿度,防止因环境变化导致石材或彩绘层产生新的病害。
操作风险: 任何操作都可能带来风险,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监测与评估: 修复过程中和修复完成后,都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四、 修复过程中的争议与讨论

尽管修复的目的是保护和传承,但类似的重大文物修复项目往往伴随争议,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也不例外。

“修旧如旧” vs. “修旧如新”: 这是文化遗产保护中最核心的讨论。
“修旧如旧” 强调保留文物的历史痕迹、风化印记,追求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避免过度干预,让人们看到文物的真实岁月。
“修旧如新” 则可能倾向于恢复文物最初的完整状态,使之更符合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认知,但也可能抹去宝贵的历史信息。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修复更倾向于“修旧如旧”的理念,尤其是在彩绘修复方面,强调保留原有信息,即使有缺失,也尽量以不破坏、可辨识的方式处理,而非完全填补成全新的状态。

修复的尺度与界限:
何时停止? 这是一个永恒的难题。修复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但过度修复可能变成“再创作”,失去文物的历史价值。
彩绘修复的争议: 彩绘是千手观音最迷人的部分之一,但其脆弱性使得修复难度极大。关于是否应该对脱落的彩绘进行填补、加固,以及填补的程度,都可能引发讨论。一些人认为即使是风化脱落的彩绘,也是历史的痕迹,不应随意修补。另一些人则认为,为了恢复其艺术魅力,在可控范围内进行修复是必要的。

公众参与与信息公开:
透明度: 修复项目需要保持高度的透明度,向公众公开修复的方案、技术细节、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
专家意见: 修复方案需要经过国内外多领域专家的评审和论证,吸纳不同意见。
公众理解: 通过科普宣传,让公众理解修复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担忧。

五、 修复成果与未来展望

阶段性成果: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修复工作历经多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造像的整体稳定性得到了提升,许多关键部位的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彩绘层的状况也得到了改善和保护。
持续性保护: 文物保护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即使修复完成,也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和维护体系,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以确保持久的安全。
教育与研究价值: 修复项目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宝贵的教育和研究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物保护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总结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修复,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它体现了人类对珍贵历史遗存的敬畏之心和责任担当。修复的过程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艺术的挑战,也伴随着关于“度”和“界限”的深刻思考。

看待这项修复,我们应该:

1. 肯定其必要性和科学性: 认识到修复是保护文物免遭进一步损毁的必要手段,并相信专业团队在其中付出的努力和科学依据。
2. 理解其复杂性与挑战: 认识到修复工作并非易事,涉及到材料学、化学、物理学、艺术史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运用。
3. 关注其理念与方法: 了解修复所遵循的“最小干预”、“可逆性”、“可辨识性”等保护原则,特别是其“修旧如旧”的总体思路。
4. 保持理性的讨论与监督: 对于修复中的具体决策和可能出现的争议,持开放的态度,鼓励理性讨论和健康的监督,共同守护这份人类文明的瑰宝。

最终,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修复,是为了让这件凝聚了古代匠人心血与智慧的艺术珍品,能够更长久地向后人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与文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新一个视频,如下:

记录——千手观音修复

工作之故拿到了不少修复视频,也在香会期间去拍过,出于个人原因剪了此片。


更新完毕


知乎这个话题关注者少,还是文物工作者上知乎少,看来等不到修复者来“亲历者说”了。


工作之故全面接触过这件事,不是修复者,但目睹“从旧到新”的过程。争议集中在贴了全新的金箔和改了主尊的面容,因为大众也只能看到这个层面。以下重点说一下金箔和面容,如有余力尽量呈现一下除了表面这些变化之外的修复工作。


一、贴金

1、原贴金病害严重,面积大,是视觉上造成千手观音古朴的重要原因,但是“古朴”其实是“病害”,旧跟坏,是两码事。

上图为金箔病害分布


上图为金箔病害种类与比例。

下面近距离感受下是古朴,还是惨不忍睹。

千手观音不仅是个文物,还有石刻艺术价值和宗教艺术价值,贴金的现状属于文物的物质性层面,效果的完美与造型的完整是图像性层面(艺术层面),数百年来的多次修复留下的多层贴金是历史性层面,我认为还有一个作为“半个亚洲的信仰”的精神性层面,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下朝宝顶便是大足石刻宝顶山的千手观音,作为一个信仰的依托,残破总是说不过。

修复,这本身就是一种毁坏之后的补救,任何的修复行为都要折中的态度来面对具体的修复问题,而折衷主义必然是将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共同考虑在内的。


2、方案以及试验阶段其实是将揭取下来的旧金箔处理后再回帖,但是已经老化的旧金箔与石质结合并不理想,很快还快出现金箔开裂等问题。

揭取下来的金箔先软化再逐层分开。贴金有4-8层。

终于我们把它处理成这样。


回贴上去是这样,对比修复前来看好像效果不错,但这治标并不治本,它很快还会坏。

上图为回贴试验,回贴的旧金箔很快会产生开裂。

其实,贴新的金箔,并非全扒了一点不留再贴全新的,没坏的旧金箔还是在里面的。而新金箔也是对工艺的传承。

前期对千手观音做了有史以来最详细的勘研,其中关于金箔的成分与工艺有:


这都是付出与成果,对工艺的传承,对川渝地区其他文物修复的参考,也都是修复的意义所在。

过程是这样的:

这是揭取了不稳定金箔,并对石质做了处理之后的,服帖的没坏的金箔还是在的。

渗透加固

生漆流平

漆灰找平

熟漆加固

髹涂金胶漆

旧金箔回贴

新金箔全色

修复后

然后这只手的一切信息都会存档,修复前后的三维模型,病害、修复材料等,这对以后出现问题以及数十年百年后后人再次修复时提供依据和资料。每只手、每个法器,都有自己的一个“档案”,乃至整个千手观音的信息,这也是本次工程的一个课题,后面再提一下这点吧。

最终所呈现在表面的,看得见的,都是那全新的金箔,它像历史上的每一次贴金装彩一样保护内在胎体不被风化侵蚀,保证造像完美的形象,符合佛教形象的贴金传统,符合信徒的心理需求,延续传承了传统的贴金装彩工艺,却仅仅是因为自己太新了,新到遮掩了过去,而被骂的什么都不是了。

我个人我觉得是不得已不用新金箔。来个不恰当的逻辑,假如腿真的坏了,必须得截肢,不然就危及生命,旧腿真的不能用了,于是他们用最先进的技术、用同样的肉和骨头,甚至模拟了腿是怎么长出来的,然后给你打造了一条新腿,只保留了一点旧得大腿根儿,你能继续走路了,但是你却嫌弃它是条新腿。为什么千手观音叫抢救性保护,又叫全国石质类文物保护一号工程,修复还是次要的,抢救和保护并让它长久的存留下去,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和佛教题材的精神遗产,能继续被后人享有,意义更大。

你可能觉得没那么严峻,真的坏得那么严重吗?

我贴几个数据:1979年,0.25吨块体自然脱落;1985年,一只50千克的手自然脱落;2007年,一个拇指脱落。

再贴几张图

梁思成大足考察时的千手观音,请注意后面的变化。

1962年基本也好

1984年,

1988年

修复前

毁坏的程度与速度是超乎我们想象的,毕竟那是八百岁的老人了,(病害原因后面有余力再说)。

八十年凿崖成佛,八百载佛渡众生,它今天沧桑、病体、尘垢,回过头来,被它度化的众生是不是也要反哺点什么。佛渡众生、众生修佛。根据佛教传统,建寺、造塔、雕像、画佛等都是功德,实施者或供养人据此可以福报,对古代寺塔、造像和壁画进行重新妆饰,也是佛教徒奉循的一种传统及功德。

扯远了,说回来,我的看法是,我也觉得全新的金箔不尽人意,但是在毁坏程度上,在折中的几个层面上,在工艺的继承上,它最终这样是合理的。


二、面容

1、历史上的修复不同时期的审美、功德主的财力物力等都影响了千手观音后来的状态。这其中贴金质量与工艺的好坏还是缺失部位补型的好坏都是在修,是修旧和填补缺失。但是对千手观音的面部,却有补塑,补塑改变的是长相,这就不是修了,而是改!修得好与坏还在其次,改就是主观加之。更那堪,补塑上去的部分会出现病害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要还原南宋那个千手观音,还是要一路走来的修改过并且出现问题的千手观音。

面部的后期补塑材料劣化,严重影响了面部形态。

面部特写。不说可能不会发现,不觉得眼睛和嘴巴怪怪的吗,佛教形象不因该是祥和的、慈眉善目的吗。

把表面不稳定金箔揭取后,是这个样子。

特写我们能看到嘴巴和眼睛的补塑。

那么这补塑是要还是不要,一个本来面貌、一个是历史痕迹,但是到这我们首先明确两点,(1)、这补塑坏了;(2)、这补塑改变了样子。


2、那么它本来样貌是怎样的。多说一下我的体会,千手观音占崖立面面积是88平米,体量巨大,人站在大悲阁首先感受到的是气势,加上起翘的金箔干扰,很难看清眉目,可能大众在此前并没有察觉到眉目的样子。

说远了,说回来。

翻模出千手观音的面相。

石膏翻模,修复后的面部。这才像一个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真正面目。

不知你是否还坚持那个被补塑过的面容。

这种争议也许没有对和错,以下是我的看法,我支持还原最初的千手观音,因为那才是千手观音的样子,它符合一个佛教形象慈眉善目的形态,我更认为不是所有的历史都是正确,再直白一点,我认为那些不当的修复是破坏!但这不是前人的错误,这是历史的局限性、时代的诉求,技术的壁垒(后面举例)甚至就是功德主自身的诉求。而且今天这次修复,我们努力做到了当下的最好,若干年后,后人们还会继续修复,传承,也许那时候由于技术的进步、观念的超脱,致使当下我们的修复也有不当。但我们当下的责任就是保护她、传承她,后人才有机会。举个技术方面的例子,现在用X光射线,探测内部断裂,而之前没有,看不到指头是否断了,就在外面贴金,这就是问题。


补一个现今可考的时间轴

1174年-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祐,开凿

1570年,大名隆庆四年,装彩

1748年,大清乾隆十三年,装彩

1780年,大清乾隆四十五年,装彩

1889年,大清光绪15年,装彩

1964年,保存完整

1962年,主尊面部及金箔,基本完整

1984年,主尊右手完全残缺

1988年,局部风化侵蚀

1999年,大面积风化,地仗层露出

2007年,造像石质风化、金箔开裂,才会脱落

2008年-2015年,全面修复。

而我们的这次修复,会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次,我们的意义不是把它修成你所向往的样子,而是保护她,让它走下去,就像八百年走过来一样。

-----------------------------------------------------------------------------------------------------------------

更新:

金箔仅仅是本次修复工程中的一个环节,只是因为其在最表面,最影响了视觉效果,所以如此争议,以上是我呈现的客观资料和个人看法,大家见仁见智吧。

下面我呈现一些修复工程的其他事宜,不可能全部罗列,也不分时间先后,我尽量让大家看到修复工作的其他方面。

本体修复主要分三大类,石质、金箔、彩绘。

上图为石质病害分布,主要有:石质残缺、石质断裂、分化剥落、片状剥落、空鼓、生物病害、渗水等。

上图为石质粉化病害。

石质残缺

掉落的哪个手指

表面看似完好

内部损伤

如上图,这样的内部损伤,有这么多。

各种石质病害就不逐一上图了。

下面以泥塑手指的修复为例说一下过程。

上图是去除不稳定金箔后。有没有发现拇指不对劲。拇指是后来泥塑上去的。千手观音的本体是岩体(砂岩)。修复的材料、工艺,都是前期花了大量时间论证和试验过的,石质胎体修复好,然后才是贴金。

造型的依据来自三维扫描的模型和佛教造像的手印研究

再补一些

清洗石质表面的劣化材料

裸露的基岩脱盐

残缺的手指补型

下面提一下关于主尊胸前的手。



再说彩绘

彩绘病害分布

彩绘成分与工艺研究

彩绘起甲

彩绘脱落

不一一上图了,举一例修复过程。

前期都经过试验

以下补一张流程图,和一些修复过程图。


本体修复不多说了,说说支撑修复和保护工作的勘测、研究、和试验等

有人问病害图、病害面积都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就是这么磨出来的。

这张图虽然是摆拍,但手的数量、每种病害对应的位置,都是人工采集与计算的来的。

X光探伤

上表格吧,都不是新技术。

千手观音的三维模型。(修复前,修复后都有)

微环境检测。最千手观音微环境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实时自动监测。

凝结水的长期作用,对千手观音的风化影响巨大。

川渝地区多雨,凝结水几乎常年存在,干湿交替,水分在造像上一进一出,毁坏严重。

剪刀手好萌

修复材料研究

在本体上的几次修复试验

侍者修复试验

有人提修复上去的那么突兀,这叫可识辨修复,就是要区分哪是本体,哪是补上去的。丁是丁卯是卯。

-----------------------------------------

以下是自己写的,后来用到了上面那个视频里。

----------

八十年 也许是几代人

耗尽一生韶华只为修佛、修己、修信奉的依托

定是心的向往、众生的虔诚,乃至风雨的相助,

在这天地之间,化作了观音出世,照一方净土,供众生来朝。

---------

她守着,八百年

却没敌过时间的撕扯,一切都变了,她也没能幸免于冷峻的岁月侵染,残年 苍老 病体 衰躯 ,像一个尘世里的老人 ,耄耋之年 不堪重负, 却又眷恋着世间 悲悯着众生。

-----------

这世间的痛苦

似乎平等地对待着心灵 与万物

那放不下 是痛苦 又是信念

坚信着 心不变 万物就不会变

原来这修行之事 是没有始和终的

-----------

再挽回她 还有信仰的寄托与心灵的归宿

再修复她 和那浮华的时间里躁动的心灵

我们去替岁月 偿还无情的刀俎

为内心 再修虔诚的归附

成佛在心 成事在人

像无数次探索自我的内心一样

去无限逼近那亦真亦幻的机缘

五百次的擦肩

总有一次最逼近于内心真实的刹那

--------------

大悲无泪于沧桑巨变后的憔悴

大笑无声于传承与信仰的不止

大悟时又无言 才觉得这世间的一切

本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坚信着心不变则万物则不变

一念智 般若生

众生心中 有佛

众生 皆佛

----------

回答更新完毕,题材特殊,切勿私自转载,它用请私信联系。

------

彩蛋时间

以上分别是大帅比梁思成,他首次将大足石刻介绍给世界;1945年杨家洛等考察团,以及2014年部分修复工作者合影。

无意将他们类比,只是他们都应该被尊重。

以上


利益相关:大足石刻博物馆设计方,千手观音影片总策划

user avatar

哼,interesting.

此次修复的争议,无疑来源于

日本人怎样修复国宝千手观音?丨壹读百科

说书人看后很是生气,来跟大伙好好唠唠。

1:壹读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开篇明义,壹读一开场就给了三张图配字,

号称“国宝中的国宝”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从以前的这个样子↓
变成了这个样子↓

面对这个充满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审美风格,壹读君(yiduiread)忍住了想要吐槽的冲动……

在这之后,该文章用了十五章图,详细的介绍了日本唐招提寺历时十年的修复过程。唐招提寺内恰好有一尊被尊为国宝的千手观音像。中日两国对各自同一题材国宝的修复,是个不错的选题角度,有对照组。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金堂内千手观音立像)

2:壹读这篇文章写的怎么样?

请允许我用壹读自己选的图,来形容他们的文章

我国的修复放一张图,日本的修复前前后后放十五张图。然后得出结论是日本国的修复真是又精细又美好,我们修复的像义乌小商品市场?

这你妹的是什么混帐逻辑?想吐槽想得丧心病狂么?

3: 大足石刻真得被修复的成义乌小商品市场风格了么?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壹读选的这张照片。 恩... 看起来是有点浓浓义乌风,很坑爹啊。

(壹读选照)

但会不会是因为,照相者自己水平太差所导致呢?在这里我贴一副能找到的最好看的。

(人民网选照.上为修复前下为修复后 .我贴过来显然侵权,如有抗议即刻删除。原贴在此

重庆800岁千手观音修复前后影像对比令人震撼--人民网

换个角度,也很有味道。

(中国日报选图,

Restored Guanyin statue to reopen to public[1]- China Daily Asia

)

再找一张照的没那么好的,来自北京晚报。这个光就没掌握好,但看起来也不错。

(北京晚报选照,原帖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金光重现

多看几张图后,是不是就觉得宝相庄严了? 那位观众要是觉得这还是义乌风,我给你一百快,你去义乌帮我买十个这样的回来。

那么问题就是,既然好看的照片那么多也不难找,壹读偏偏搞了一张难看的要死的?


这种为黑而黑的作法,真是让人忍无可忍的跳出来数落几句。人在作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灵。当心那天有神通收了你。


4:为什么日本人的修复,看起来旧一些?而我们的那么新

从修复结果图来看,日本人确实作到了修旧如旧,不像我们的修复看起来焕然一新

A:那我们要先聊聊,为什么要修复千手观音像。

日本金堂内的千手观音像,是因为要重修唐招提寺。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招提寺的金堂立柱倾斜严重,亟需修复。三年后招提寺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遂成立了“唐招提寺金堂保存修理事业专门委员会”。自2000年动工,开始了历时十年的“金堂平成大修理”。

所以我们要知道,日本的千手观音像,常年置于金堂屋内,被当作国宝供奉,保存完好。95年的地震也丝毫没有印象到这尊塑像。

既然保存完好,看起来也很漂亮,自然没理由改变原貌。 这就和养护枪械,把枪拆一遍上油装好,没道理再给枪外喷一层金漆一样。


所以答案很清晰:日本的千手观音压根就没坏呀!与其说是修复,不如说是“解体与复原”。

(解体后的日本千手观音像)



我国大足山的千手观音像,是因为建在山顶上,风吹日晒雨淋,损毁的不成样子。号称三十四病,千坏万损。尤其是近年来酸雨厉害,已经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来张头部证件照大家感受一下,不修整能行么?


(修复前就是这样了,你说不修还能看么...图摘自知友

@王贵友

的答案)

B: 塑像如新还是如旧,也要看塑像所处的环境。

日本的千手观音,在古都(奈良)中的古寺(唐招提寺)的古建筑(金堂)内存放。招提寺为大唐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后亲自设计并督建,金堂陈列的佛像据传也是鉴真设计(鉴真东渡前就在国内设计修建了许多佛像)。所以这个建筑,即是日本天平时代文化遗产,又是日本佛教戒律宗圣地,然后还是纪念鉴真大和尚的所在。

(金堂内安置的千手观音立像,卢舍那坐像及药师如来立像。)

那么置身于招提寺金堂之内,引起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呢? 有诗如下:

月光洒招提,圓柱垂影时,跫音踏地静,夜深共冥思。
林祁 译

在这么一个环境中,把佛像再次涂满金箔,可能并不合理。

而我们的大足千手观音,建在重庆大足区宝顶山上,是一座摩崖石刻造像。 山上造像,很多时候需要有色彩。否则石刻和山石融为一色,观看效果难以保证。 更兼佛爱金装以求香火不断,这样一座建在山上的石刻佛像,重塑金身是非常合理的(可惜现在把金身佛关在黑屋子里了)。何况大足千手观音,不仅仅是金身佛像,而是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的艺术品。本次修复,连彩绘也一并修缮,相当细致。


有些朋友非要认为我国佛像修复用黄金就低俗,日本不用黄金就高雅。那我放一张日本净土宗本山 东本愿寺 正殿 阿弥陀堂的修复效果图来闪现他们的狗眼吧。

(纯一色金箔杀!)

当然,虽然全殿涂满了金箔,好好拍照也能显得雅致。

5:日本人到底哪里比我们作的好?

我觉得中国和日本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都作得非常好。

但日本的媒体,可能不像我们的,水平这么低。

当然,我要吐槽一下这次修复的组织负责人员,既然花了这么多财力物力人力,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归档工作。能不能再花点小钱,请一个美工,一个摄影师,一个程序员,拍点美图搭个网站来点文化讲解,给我们大众小民补补脑呢?

我用中文google大足石刻,跳出来一堆旅游网站。 我用中文google唐招提寺,跳出来了日本人建的官方网站


这个官网很精致的介绍了招提寺的方方面面,还配有中英文概览。对于那项历时十年的金堂平成大修,更是按年谱整理了工作进度。 在这一点上,我们确实是差了很多很多。


最后,再深切问候一下壹读那篇文章的作者和编辑。作编信息来自这个页面:

日本人怎样修复国宝千手观音?丨壹读百科

特约值班壹读君丨苏枕书

强行露脸的值班编辑丨刘十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修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意义重大,也伴随着一些争议和讨论。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一、 项目背景与重要性 文化瑰宝的价值: 大足石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其中千手观音造像是其最著名、最精美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是佛教造像的艺术典范,更是集.............
  • 回答
    《大明王朝 1566》中的沈一石,绝非一个简单的反派角色,他更像是一面照妖镜,映照出明朝末年政治、经济、社会诸多层面的病灶。要理解沈一石,不能只看他表面的营私舞弊、贪得无厌,更要深挖他为何能走到这一步,以及他身上折射出的时代悲剧。沈一石的“能”与“惑”:一个精心雕琢的复杂个体首先,沈一石绝不是一个莽.............
  • 回答
    3月10日美股为何“高开”?石油股反弹背后逻辑何在?3月10日(星期五)美股市场呈现出一种令人瞩目的态势:主要股指普遍大幅高开,尤其是石油和能源相关板块,更是迎来了普遍性的反弹。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 市场情绪的“解冻”与风险偏好的回暖首先,我们需要看到.............
  • 回答
    如何看待莫财经峰会上王石「企业家如果为富不仁,富起来很快就要垮掉」的发言?王石在莫财经峰会上的这段发言,无疑触及了当下社会对企业家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的普遍关切。他的话语简洁有力,直接点明了“为富不仁”这一行为模式与企业长远发展之间的根本性矛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他的发言:1. 道德与.............
  • 回答
    关于2017年七八月份在蒙古国杭爱山发现班固为大破匈奴所书摩崖《燕然山铭》(“燕然勒石”遗迹)的说法,我需要先澄清一点:截至我知识的最新信息,并没有确切的官方考古发现或学术报告证实2017年七八月份在蒙古国杭爱山发现了班固所书的《燕然山铭》摩崖石刻。“燕然勒石”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指.............
  • 回答
    《大明风华》作为一部以明朝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其对历史事件的改编往往带有艺术加工和戏剧冲突的考量。将土木堡之变的起因改为“明朝劫掠蒙古”这一情节,确实与史实存在较大偏差,需从历史背景、影视创作逻辑和观众认知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历史背景:土木堡之变的真正起因土木堡之变(1449年)是明朝历史上极具.............
  • 回答
    大疆因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而遭 Figma 冻结公司团队账户,这一事件涉及地缘政治、科技产业、国际关系以及企业商业行为等多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事件背景:大疆的“实体清单”经历与Figma的角色 大疆的“实体清单”困境: 大疆创新(DJI)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自20.............
  • 回答
    如何看待大卫·卡梅伦此番表态,他会是丘吉尔还是张伯伦呢?大卫·卡梅伦此次的表态,需要结合其具体内容和当时的政治背景来具体分析。然而,从您提出的“丘吉尔还是张伯伦”的类比来看,您可能是在询问他对当前国际局势,尤其是俄乌冲突等重大事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以及他的举动是否会带来积极的战略影响,还是会以绥靖告.............
  • 回答
    大妈5万元炒股忘记密码13年后变500万的案例,在资本市场上确实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虽然这其中可能包含一些巧合和运气成分,但背后也折射出了一些关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心态的重要理念。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这个案例,并探讨A股的赚钱秘籍。如何看待大妈5万元炒股忘记密码13年后变500万?这个故事之所.............
  • 回答
    关于大疆在 2020 年疑似进行大规模裁员并禁止员工进入办公室的说法,这确实是当时在科技行业和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个备受关注的传闻。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个“疑似”和“传闻”,并没有大疆官方公开证实过有如此大规模的、突发性的裁员和禁入办公室的行为。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 回答
    “大 V 夸赞日本社会文明守序后翻车”这个现象,实际上触及了几个非常值得探讨的层面:网红效应的局限性、信息茧房的形成、文化差异的解读、以及公共舆论的监督与反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网红(大 V)现象的本质与局限性: 身份标签与放大效应: “大 V”通常意味着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是关于“大翠云号”被印度在印度本土扣留的事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无法在公开信息中找到与“大翠云号”这一具体名称相符的船只,以及在印度本土被扣留的详细事件。 这可能是因为: 信息不准确: 您提到的船名可能存在误记,或者事件发生的时效性已经较长,公开报道较少。 非公开事件: 如果.............
  • 回答
    《大明风华》的豆瓣评分6.6分,对于一部拥有如此强大的演员阵容(汤唯、朱亚文、邓家佳、乔振宇、俞灏明等)和制作班底的古装剧来说,这个分数确实不算高,甚至可以说低于了许多观众的期待,属于一部评价两极分化、槽点与亮点并存的作品。要详细看待这个评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低于预期的原因分析: .............
  • 回答
    如何看待「大厂博士下农村」?「大厂博士下农村」现象,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在大型科技公司(通常被称为“大厂”)工作的、拥有博士学位的知识精英,选择或被派遣到农村地区,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或技术推广等工作。这个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多方面社会经济因素的交织,既有积极意义,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讨论。积极意.............
  • 回答
    “大中餐沙文主义”是一个相对较新且非正式的提法,它指的是一种将中华饮食文化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并因此产生优越感,甚至贬低或排斥其他国家饮食文化的倾向。这种现象并非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但它反映了一些人在对待中国餐饮文化时可能出现的某种心态和行为模式。要理解“大中餐沙文主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真不是滋味。那些曾经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语言和知识为北约部队提供帮助的阿富汗翻译们,如今却面临着被拒之门外,甚至可能重回战火纷飞的故土,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悲剧。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层一层地扒开来看,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可不少。首先,是他们过去的“贡献”。这些阿富汗翻译,可不是一.............
  • 回答
    大宝,这个名字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提起大宝,很多人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那句经典的广告语——“大宝天天见”,还有那标志性的蓝白色包装。但真正让大宝区别于市场上其他琳琅满目、价格高昂的化妆品的,是它那亲民到令人咋舌的定价。为什么大宝能做到如此低廉,这背后究竟有什么逻辑?首先,我们得从大宝的品.............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唏嘘的,你说咱们老百姓图个啥?一个大妈,在大街上,掏掏耳朵,这本是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儿。结果呢?被拍了视频,一传十,一传百,一下子就成了“网红”,而且还是那种被口水淹没的“网红”。最开始是怎么传的?无非是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或者想蹭流量的,把这视频一发,冠上个“素质低下”、“有伤风化”.............
  • 回答
    如何看待大一学生 50 元一天发传单的现象?大一学生一天 50 元发传单,这是一种在大学校园及其周边地区相当普遍的现象。要全面看待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原因、对学生自身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一、 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1. 经济需求与独立意识的萌芽: .............
  • 回答
    “大厂白菜价”一词,通常指的是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如BAT、TMD等)中,基层或初级岗位员工的薪资水平。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岗位即使是“白菜价”,其收入有时也可能超过一些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高收入的群体,例如高级干部、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特级教师等。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市场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